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明:我的老板朱元璋 > 第361章 没有不散的宴席

第361章 没有不散的宴席

第361章 没有不散的宴席

蓝玉重重的喘着粗气,心里憋了一肚子火没处发,孙恪和张温等人虽没他这么大怒火,但也是忿忿不平。

那几个家仆低着头站在一旁,大气不敢出,但他们不吱声,也未能逃过这一劫。

蓝玉四下扫视,发现了这几个家仆,顿时找到了发泄怒火的方向:“你们这几个废物,连这点事都办不好,我要你们何用!”

“侯爷饶命,侯爷饶命……”

几个家仆吓得一哆嗦,连忙跪倒求饶。

但蓝玉可不是善人,根本不顾他们的乞求,挥起马鞭就往他们身上抽,顿时几個刚才还嚣张无比的家奴被打得惨叫连连,周围的百姓吓得退后了老远,生怕招惹到这些大人物。

在蓝玉抽打奴仆的时候,周围的百姓中有几个人默默的记下了发生的这些事,随即将此事上报,不到半个时辰,此事的详细记录就到了毛骧的手上。

“蓝玉等人纵马冲撞了邗国公,被邗国公喝斥下马,随后又当街鞭打家奴……”

乾清宫里,毛骧恭声向朱元璋禀报着。

李伟心下也有些歉意,他虽然不是个花心大萝卜,但既然事已至此,他也不可能二选一,小青和安庆他一个都放不下。

毛骧低头,沉默的听着朱元璋发怒,朱元璋大骂了好一会才平静下来,

“就这事吗?”

李伟双手抓着她的小手,轻声道:“陛下已经同意让我纳妾了,等过两天我挑个好日子,你就正式成为我的人了!”

反倒是李伟,必须得做些布置了!

李伟回到家后,就把小青和安庆一起叫了过来,虽然路上发生了点小插曲,但是这件喜事却不能耽误。

安庆打开看了看,她首饰多的是,李伟买的这镇店之宝她敢并不稀罕。

该说不说,虽然李伟从前做事莽撞,丝毫不顾人情事故,但是平日里的行为举止,却从未像其他勋贵这样嚣张,就像这次他出门虽然带了护卫,但也是在人群中与百姓一样老老实实的走路,不像蓝玉他们,动不动就驱赶百姓让道。

她本就做好了一辈子当个婢女的打算,即便李伟私下说过许多次会给她一个名分,她也从来没想过真的能与堂堂大明公主共侍一夫。

首先是向宗人府申请,公主驸马属于皇族,婚姻之事是由宗人府管的,普通官府可没资格。

以前能有如此威信的,也就徐达汤和这几位老国公了,而现在,李伟一个新晋的年轻公爵竟也能做到这种程度了,这不禁让他有些不安。

李伟笑了笑:“当然不止啦,我刚不说了,以后就是一家人了!”

“是,谢谢老爷,谢谢!”

见李伟满脸喜色,还一副隆重的模样,安庆有些好奇的问道:“你叫我们来干什么?”

朱元璋听到李伟一言喝斥,便让孙恪和张温这些武将乖乖下马了,不禁有些心惊。

但是蓝玉今天的表现不仅让他失望!

但失望归失望,一时之间他还没找到别的办法,暂时还不会处置这个蓝玉。

虽然李伟难得送个小礼物,她也有些小开心,但仅是如此,似乎也不值得这么兴师动众的把她们一起都叫来。

小青说着就要再次下拜,李伟赶忙用力拉着她阻止了此举:“不都说了,一家人不用多礼!”

李伟余光注意到她的异样,轻笑了一下,就要伸手把她也揽入怀中。

小青心里惊喜,但又不敢相信。

说完,便带着奶妈和孩子转身离去。

“哎,以后都是一家人了,不用多礼。”李伟笑着伸手将她扶起。

有了朱元璋的允许,纳妾之事便顺利多了。

听到他确定的回答,小青顿时眼睛微红。

安庆盖上合子,依旧有些疑惑的问道。

“真的吗?”

听他着重重复了一遍这句话,小青顿时身子轻颤,惊诧的抬头看向他。

小青语无伦次,表情欣喜,但眼中却含泪。

即便是妾,那也是天大的喜事!

“谢谢老爷!”

一旁的安庆不高兴的撅了下嘴,虽然对此她心中也早有准备,但真到了这一天还是有点难受的。

李伟重重的点了点头:“当然!”

安庆走后,屋里便独留他和小青二人相拥,此时他也只能先顾着小青了,毕竟相对于安庆,她受的委屈可要多多了。

不过想到蓝玉等人的嚣张作为,他还是非常恼怒:“这个混账,这还没封公呢就敢如此张扬了,若是今后封了公还不得上天了!”

而小青则不一样,收到簪子心里很是喜悦,同时连忙施礼:“谢老爷。”

李伟见此也有些不是滋味,心疼的将他抱在怀中。

宗人府的宗人令现在是由秦王朱樉担任的,不过他早已就藩,宗人令也只是挂名,实际管事的还是下面的经历。

现在军中年轻的武将,以蓝玉和沐英才能最佳,沐英坐镇云南,暂时回不来,而且要牵制李伟,跟他恩怨颇深的蓝玉才是最佳人选。

本来按照规矩驸马纳妾规矩很多,要么是公主亡故,要么是公主不能生育,驸马四十无子,才算是满足要求,不过既然有了朱元璋的允许,再加上李伟现在的地位,自然没人敢阻拦。

说着,他取出专门买的礼物,分别交给安庆和小青。

李伟面带笑容道:“有喜事。”

安庆轻轻挣脱,虽然不高兴,还是大方的道:“行了,我知道了,这几天你就多陪陪她吧。”

小青和安庆一起来到大堂,奶妈也抱着孩子跟了过来。

纳妾不像娶妻那么正式,简单点的甚至就跟买个丫环一样,给了钱领进家门就算完事了,顶多找亲友来喝个酒庆祝一下。

但李伟并不想这么敷衍了事,在顺利的办完宗人府的事之后,便命人广发请帖,大摆宴席,虽然没有像和安庆大婚时那么的繁杂的礼节,但也办的热闹非凡。

纳妾本来是一件小事,但在李伟的一番操作下愣是办的非常隆重,而且由于他地位今时不同往日,这次的宴席办的比上次儿子的满月酒来得人还要多,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武将勋贵。

除了宋忠、左威这些人之外,盛勇等几个随军征倭的武将也都来了,不但如此,由于徐达的影响力,许多从前跟他没什么交集的武将也都很给面子的登门道贺。

一时间满朝文臣齐聚在这小小的驸马府,为的不过是给李伟纳妾道贺而已。

虽然在李伟心中小青的地位很重,但在外人看来却不是这样的,他这么做难免惹出了许多流言蜚语,甚至一些有心人暗指他结党营私,图谋不轨。

一声喧闹的宴席结束,李伟还没意识到他这么做带来的影响,醉醺醺的就回了后院,钻进了给小青安排的新房里。

这一夜李伟明显的感觉他和小青之前的某种隔阂消失了,从前的小青虽然也很顺从,但绝算不上热情主动,而今天她却是热情似火……

酒宴结束的次日,此次参与宴请的文武名单就交到了朱元璋的手上。

虽然他并不会轻信外面的那些流言蜚语,但是看到这近半满朝文武的名单,还是脸色铁青!

本来他就在准备削弱李伟的权势了,这下更是急切了几分,很快便有了动作。

早朝上,群臣奏事。

“陛下,天下布政司、按察司及府、州、县朝觐官共四千一百一十七人,经考核其政绩,称职的四百三十五人,平常的二千八百九十七人,不称职的四百七十一人,贪污者一百七十一人,庸碌者一百四十三人……”

吴伯宗代表吏部上奏全国各衙门官员的考核结果。

虽然余熂才是吏部老大,但在李伟的影响下,他这个侍郎的职权反而要比余熂大了几分。

朱元璋接过徐寿呈递上来的奏书,浏览了遍上面的名单,等吴伯宗说完,追问道:“贪污的只有一百七十一人吗?”

“这……”

吴伯宗微愣,由于考核之法规定的是各部交叉考查,考核结果都是各部报上来由他吏部整理的,他也无法确定这些是不是正确的。

“据锦衣卫查探,有贪污实证的都不下二百人,你这一百七十一人是怎么考核的!”朱元璋突然大声怒斥道。

吴伯宗心下一沉,虽然这事不能怪他,但这最终结果是他呈上去的,朱元璋要怪罪,他也无法推托!

“臣失职,请陛下降罪!”吴伯宗拜倒请罪。

“哼,这点事都办不好,咱看你这侍郎也不用当了,回翰林院继续修书去吧!”

朱元璋冷哼一声道。

群臣闻言,顿时一阵骚动。

吴伯宗跟李伟的关系他们都明白,而现在仅仅是这种过错,便被轻易免了侍郎之职,不禁让他们也有些忐忑不安起来。

吴伯宗自己也没料到会突然遭此责罚,不过在沉默了片刻后,他便坦然接受了。

“臣遵旨!”

吴伯宗恭声领命之后,才起身退回朝班。

他的贬谪还只是个开始,随后茹太素上奏时也被朱元璋拿捏了罪过,一下子从尚书贬成了北平按察使,直接撵出了京师。

紧接着刑部杨靖、礼部吴沉等人也纷纷被免职或调离,虽然罪名有轻有重,但都没能逃了。

群臣见到此景,心下顿时也意识到了问题,这些被贬的人都是李党的中坚份子,陛下这是要对李党下手了啊!

在与李党的斗争中幸存下来的人纷纷看到了翻身的希望,开始积极的弹劾李党,朱元璋也不问的证据,只要理由充分,便依律对这些人进行了贬谪或调离。

当然有些职位还是不能动的,像掌行司的王杰,宝钞之事事关重大,这事还离不开李伟的管理,自然也不能轻易调离王杰。

同样的工部也姜守清、蒋荃等人也不能动,没有李伟的教导,其他人轻易无法取代这些技术工种,若是强行调离,恐怕也会对工部造成巨大的损失。

一番操作调整下来,六部有一大半的官职调动,文官之中的李党势力锐减。

可即便如此,也没人敢轻视剩下的李党分子,尤其是李伟这个头目,一时半会也没人敢动他。

朝会结束,茹太素和吴伯宗等人成群结队的交还印信,失去了六部大权。

吴伯宗还好,只是再次回到了翰林院,而茹太素不但丢了尚书职,还要尽快启程远赴北平。

除了他,还有其他一些官员也是如此。

李党发展到今天已经是遍布朝堂,即便朱元璋处理起来也是十分麻烦,尤其是李党之中还有许多真是很有才干的能臣,更是让他下不去手。

茹太素毕竟年老了,贬了也就贬了,但其他人像吴伯宗这种他就有些舍不得了,仅仅是收回了翰林院。

朝堂上的事很快就传到了李伟的耳中,虽然陈肃听了他的话离开了锦衣卫,但他的消息也并未因此就迟滞多少。

听陈肃讲完,李伟皱眉不语。

这种情况迟早要发生,他只是没想到会么快。

好在茹太素这些人平时也是真的奉公用事,虽然偶有失误,但也并没有太大的罪过,所以这次他们大多仅是贬官而已,并无性命之忧。

李伟轻轻叹了口气,道:“你问清楚茹太素他们什么时候走,到时我去送送。”

陈肃闻言微微一愣,不甘道:“公爷,伱不替他们求求情吗?他们毕竟都是……都是您的好友!”

他本想说李党,到嘴边又改了口。

李伟轻笑了下,道:“远离朝堂对他们来说未必不是件好事,不必强求。”

毕竟,伴君如伴虎!

李伟在心里补充道。

陈肃无奈,只能轻轻点头答应下来。

三日后,茹太素等人收拾好行囊,拿着调任的文书就启程了。

李伟得到消息,亲自相送。

众人慢步而行,心情都有些失落,也只有茹太素脸上带着笑容,与李伟谈笑风生,丝毫没有被贬官的样子。

“行了,就送到这里吧,国公请回!”

茹太素停下脚步,向李伟拱手道。

李伟轻轻颔首,顿了下终究是有些愧疚之意,出声道:“这次是我连累到诸位了,抱歉!”

“呵呵,国公何出此言?”茹太素轻笑,“我等能升任高位本就是你的功劳,如今回归原位,也无可厚非,你不需介怀。”

能在尚书位上走一遭,他已经很满意了,将来史书上少不了他的一笔。

其他众人没有他这么阔达,但他们还指望着有一天能依靠李伟再升上来,因此也是纷纷出言附和。

李伟也能猜出这些人心里的想法,但是他知道这基本是不可能了,毕竟他将来是要远走高飞的。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有些人终究是要分别的。

李伟拱手道了声保重,看着他们走远后,才转身独自返回。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