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明:我的老板朱元璋 > 第323章 这就很尴尬了

大明:我的老板朱元璋 第323章 这就很尴尬了

作者:那个李伟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3 23:08:45

第323章 这就很尴尬了

第323章 这就很尴尬了

门外值守的侍卫和太监听见里面的怒骂声,都吓的噤若寒蝉。

朱元璋怒气冲冲的来回踱步,眼神闪烁不定,小小倭国如此挑衅,不打难消他心头之恨。

然而跟从前一样,他还是顾虑重重,不敢轻易动兵。

前元的前车之鉴摆在那里,若是出兵,一旦海战失利,不但会削弱大明的国威,更会造成极大的损失,拖累朝政社稷,此事不得不谨慎。

过了片刻,他突然停下脚步,向门外道:

“来人,召五军六部重臣立刻进宫议事!”

“是!”

太监领命出宫传召,刚下值的文武重臣又匆匆被召进了皇宫。

乾清宫里,冯胜傅友德这些武将,以及李善长、余熂、茹太素等等均被召来,朱元璋愠怒不减,命人将“怀良王”的国书交给他们传阅。

众人看罢脸色各异,像费聚、赵庸这些武将都是直接开骂,积极的请缨讨伐,而茹太素、何礼、杨靖等人则是反对出兵。

“陛下,倭国弹丸之地,其地不足自给,其民不足令使,若是出兵,弊大而利无,臣以为还是应该谨慎,以防海制倭为重,出兵之事万万不可!”

什么情况这是,他们文臣或者说是李党份子,持的都是反对意见,而淮西勋贵则是强烈支持的态度。

李伟放下手头的事,向他问道。

朱元璋眉心紧锁,心里犹疑不定,最终轻叹道:“此事明日朝议,再听听众卿的意见吧!”

然而李伟却不以为然,摆了摆手道:“怕什么,别说倭国有银矿,就算啥都没有我也要打!”

现在有了稳定的动力机器,很多东西都可以用机器来做了,比如给枪管拉膛线,将现在的燧发枪改造进成线膛枪。

姜守清叹了口气说道。

“陛下,如今大明宝钞通行天下,银子要来也无大用,不宜为此大动干戈。”

“胡说,那谁不是说了吗,倭国有很多银子!”

此时天色已晚,宫门落锁在即,他们也不能久留,只能压下内心的激动或焦虑离开了皇宫。

李伟自从接了朱元璋的敕命后,大多呆在军器局,很少去工部,工部的事务大多还是姜守清在处理。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各说各的理,谁也不服谁。

子弹可以用米尼弹,就是锥形子弹的尾部留个凹坑,堵上木塞,当火药击发时推动木塞将子弹尾部撑大堵紧枪管,这样的子弹直径可以做的稍小于枪管,即便于装弹又能保证气密性。

姜守清脸色焦急的道。

早朝进行到日上三竿也没有争出个结论来,便草草结束,但是事情却没完,下朝后,众臣又接连上奏,阐明利害,希望朱元璋能听从他们的建议。

茹太素道。

而吴伯宗和韩宜可这样的正直之人,虽然不想掺和其中,但是他们跟李伟的关系密切,被打上李党标签也无可辩驳,只能闷声认下继续据理力争。

茹太素闻言一怔,这话确实是李伟说的,但已是很早以前的事了。

曹兴反驳道,作为跟李伟不对付的武将,难得抬出了李伟说过的话来反驳这些李党。

“哼,这不光是银子的事,小小倭国不但纵民为寇,屡屡掠我沿海,现在竟还敢如此狂妄挑衅大明,若是不给它个教训,如何威服诸藩?”

“呃……”

众人闻言,这才纷纷停下,恭声称是。

冯胜忍不住开口道。

“什么事啊?”

姜守清苦口婆心的劝道。

次日早朝,激烈的争论由六部武勋延伸到了朝堂文武群臣,吴伯宗、韩宜可等人皆与茹太素持相同意见,反对出兵,李善长也难得的与他们站在了一起。

姜守清顿时一滞,心里一阵腹诽。

朱元璋蹙眉不语,其实到了现在,群臣已经把所有的利害关系都摆在他面前了,该说的都说完了,不该说的还在吵吵,现在就看他怎么决定了。

姜守清想了想措辞,将倭国怀良一回信挑衅的事情讲了一下,李伟听罢,顿时眼睛一瞪:“这有什么好商议的,当然是干它呀!”

“侯爷,您怎么还在这啊?大家都等着找您商议要务呢!”

大明虽然军威强盛,但是周边各国却并不怎么信服,甚至不少还效忠故元,这种情况下若是大明示弱,恐怕已经臣服的藩国也会轻视大明。

姜守清顿时无言以对,李伟在扬州被倭寇袭击的事情他也清楚,但讨伐一国毕竟是大事,不能因私人恩怨而定。

今时不同往日,自从有了新宝钞,银子对大明来说已经不太重要了。

“陛下,臣也认为应该谨慎,我朝初立,北元未灭,天下也尚需休养,此时征讨海外实为不妥!”李善长也出声劝阻。

李善长虽然属于淮西勋贵的领袖人物,但是他的意见却与众武将不同,现在两边争论不休,让他的处境有些尴尬。

然而现在李伟和李善长这两个头目,态度却是与各自所属的势力恰恰相反,不约而同的站到了对方那边,这就很尴尬了!

“侯爷,倭国远居海外,征讨他们劳民伤财,得不偿失啊!”

朱元璋皱眉不语,这些事他自然是有考虑的,但是就像茹太素所言,小国寡民,而且远在海外,打下来也没法管,几乎没有任何好处。

争议很快从是否出兵讨伐演变成了党争,勋贵开口便是李党奸佞,这词还是他们从原来的文臣那里学来的呢。

正李伟忙着的时候,姜守清急匆匆的找了过来。

军器局,李伟正在指导着工匠组装新的蒸汽机,一台蒸汽机是不能满足使用需求的,这东西还得继续造。

线膛枪不但射程更远,更重要的是旋转的子弹射击精度要远比普通的圆形子弹更高,远程射击的威力远强于现在的燧发枪。

“算了,侯爷您跟我回去一趟吧,诸位大人都在工部等您呢。”

“好吧。”

李伟点了点头便跟他离开了军器局。

工部大堂,李伟当仁不让的坐在主位,现在工部只有姜守清一個侍郎,尚书空缺,他作为前尚书,现侯爵,坐在这里也没人敢有意见,更何况在场的又全都是李党。

“诸位,倭国狂妄自大,挑衅我大明,我认为应当尽快发兵征讨,给他一个狠狠的教训才是!”

李伟开口先是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茹太素吴伯宗等人闻言皆是愣住,纷纷望向前去叫人的姜守清,众人让他去叫人是要找来帮忙的,可不是来跟大家唱反调的!

姜守清轻轻叹了口气,轻轻摇头,表示自己尽力了。

“侯爷,此事事关重大,万不能轻率啊。”

“是啊倭国远隔重洋,打下来又能怎么样,大明也管不到啊!”

“你可不能因为私人恩怨不顾朝廷利益!”

吴伯宗韩宜可等人纷纷出声劝解,茹太素更是直接指出他与倭寇的恩怨,让他不要因私废公。

杨靖与何礼等后来的李党则是不敢轻易出言,生怕一个不好恶了这个新晋的江都侯。

李伟把手压了压,让众人安静下来。

“我知道诸位的担心,你们说的也不无道理,但是我得给诸位一个忠告,”李伟顿了顿,等众人的目光集中在自己身上,才幽幽的道:“诸位不要以为占据了中原便可安稳了,世界很大,目光不能仅局限在大明境内,也要多去外面看看,否则说不定哪天,外面就会出现一个远比我大明更强大更繁盛的国度,到时大明任人欺凌,诸位就后悔莫及了。”

众人闻言面面相觑。

“侯爷何出此言?我华夏大地历来便是天下正朔,礼仪之邦,岂是那些番邦蛮夷能比的?”吴沉疑惑道。

“是啊!”

“侯爷多虑了!”

众人纷纷附和,完全没把李伟这话当回事。

在他们眼里,周边诸国皆是不识礼教的蛮夷之辈,论打仗这些蛮夷或许能逞一时之威,但论治国理政,教化育民,那就什么都不是了,只会跟在大明屁股后面抄作业,如此无知凶蛮之辈,又怎么可能出现比中原更繁盛的国度呢?

李伟紧紧皱眉,对这些人的自大既能理解,又忍不住怒其不争。

在农耕文明时代,像华夏这样规模巨大的大国屈指可数,而能传承数千年未绝的更是仅此一家,但是即便如此,最终时代交替的时候依然是被人家打的毫无还手之力,落到了半殖民半封建的地步,这就是坐井观天的后果,哪怕这个井再大再豪华,也没有外面的世界更广阔。

李伟猛的摆手,不耐烦道:“跟你们讲不清楚,反正就是得打,而且倭国只是开始,我们不但要将目光望向海外,还要望向头顶的星辰大海!前进的脚步永远不能停!”

他的慷慨陈词把众人听得一愣一愣的。

“怎么,你还要打上天宫去不成?”茹太素瞥了他一眼道。

然而令他意外的是李伟还真就认真的回了一句:“有何不可?”

这个茹太素也愣住了,冷哼道:“哼,你先能飞上去再说吧!”

“切,这有何难,改天就飞一个给你看看。”李伟不屑道。

茹太素当然不信,只当他是故意怼他,气得直吹胡子。

“好了,诸位听我的,明天朝堂上一定要支持陛下发兵征讨倭国!”李伟大手一挥,吩咐道。

众人闻言,顿时陷入寂静,茹太素一脸气愤,吴伯宗和韩宜可道同等人则是皱眉沉默,只有王杰吴沉和新附的何礼杨靖等人沉默许久后低声称是。

李伟也不在意,看了看吴伯宗等人,笑着安慰道:“诸位不必担心,实在不行这次出征的钱粮有我全权负责,不会拖累朝廷的。”

吴伯宗等人顿时微微惊异,对他的财大气粗有了新的认识。

远征海外,耗费的钱粮可不是一星半点,动辄就得数十万甚至上百万,但李伟现在有商会和银行两个吸金机器,真可谓是日进斗金,而且随着持续扩张,这两家的收益还在不断增长,一年下来少说也有数十万贯,多了说不定能突破百万,这还仅是他能分得的,朱元璋得到的更多。

当然他不像朱元璋需要操心那么多事,除了养着自己的几千护卫耗费比较大之外,并没有其他的负担。

在李伟的坚持下,众人勉强答应了他的要求,茹太素和吴伯宗等虽然还是不认同,也没再多言。

第二日,早朝上文武列班,李伟也难得的起了个早。

日常奏对完毕,倭国的事再次被提及,朱元璋朗声问道:“倭国之事众卿可还有进言?”

李伟立刻出班道:“陛下,臣觉得必须得打,倭国如此嚣张,简直没把您放在眼里,不把它打得满地找牙,它就不知道您的武功有多宏大!”

朱元璋的年号洪武就是取得宏大武功之意,李伟上来就是直击要害。

然而朱元璋仅仅是瞥了他一眼,不予置评。

李伟轻易不来上朝,今天一来他就看见了,而且之前李伟对倭国的态度就很明确,有这种进言倒也并不意外。

不过他才不会被这小子一句话给激到。

朱元璋的目光扫向文臣众人,茹太素、吴伯宗等人皱眉不语,王杰、杨靖等人更是低着头。

随即他又将目光看向勋贵和李善长等人,李善长跟着出班奏道:“陛下,老臣以为不可!”

李善长的话音落下,武勋这边竟然也纷纷沉默,不再像昨日那般激烈请战,场面顿时变是有些诡异。

“为何不可?”李伟直接质问。

李善长微微皱眉,对他无礼的语气有些不悦。

“远渡大海,危机重重,我知江都侯曾受倭寇袭扰,怀恨在心,但也不可因私怨而置我大明将士于此等险境!”

李善长沉声说道,一句话便将李伟推到了不仁不义的境地。

李伟内心升起怒意,冷哼道:“倭寇伤我百姓,夺我民财,袭我城池,那什么王更是无视警告挑衅我大明,如此敌寇我怎能不恨,难道韩国公就不恨吗?”

他是由感而发,但也恰巧化解了李善长挖的坑,李善长听到后也是眼神微变,大为诧异,没想到这个莽撞的家伙还有这番智谋。

李善长轻轻一笑,没有接他的话,而是夸赞道:“江都侯爱民如子,老臣佩服,不过将士们的性命也不能不顾,以老臣之见,还是应谨慎用事。”

众人听闻此话,都是微微色变,天下百姓都是陛下的子民,李伟口口声声“我百姓”,多少有些不合适,而李善长一句“爱民如子”点破此处,更是惹人遐想。

朱元璋眼神变幻,目光在李伟李善长两人以及众文武间游弋,将众人的面容尽收眼底。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