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华娱1995从截胡开始 > 第90章 我只接受自己做导演

第90章 我只接受自己做导演

第90章 我只接受自己做导演

看着一下板起脸来有点凶的北野武,吴宇辰并没有被吓到,慢悠悠放下茶杯,直视着北野武:

“北野先生,并没有什么不可能。

首先,《我们俩》有东京电影节的评委会大奖和影后两项名头,这极大方便了你们宣传。

其次,我想你也调查过《我们俩》在电影节期间上映的情况,几乎场场爆满,而且有的观众看完后还会带着家人再来二刷甚至三刷。以霓虹观众对《我们俩》的热情,3亿日元并非是什么难的目标。”

霓虹这边的很多艺术影院,有些电影一放就是半年。像《那山那人那狗》放映更是长达一年以上,上映前没有任何奖项,仅仅靠着口碑传播就获得了8亿日元的票房。

《我们俩》就算是比不了《那山那人那狗》,但是以吴宇辰观察到的情况,3亿日元问题不大,甚至4-5亿都有可能。

然后吴宇辰继续说道:

“而且你可以在上映结束后将《我们俩》的电视版权卖给电视台,之后再发行精品DVD珍藏版,这都是利润。”

顿了顿,吴宇辰最后又补充了句:

“注意,我说的是全亚洲版权,除了华夏大陆地区以外,其他地区的版权都包括在内。棒国、新家坡、湾湾甚至港岛,只要伱能运作,卖多少钱是你们北野武工作室的事情,我不管。”

是的,吴宇辰不想多做折腾了,一次性打包将这些都卖掉,他自己是没这个渠道和精力搞这些的。

北野武闻言后眼神不由一亮,这么说的话倒还真不是不能考虑,能赚到多少就看他们工作室自己的能力了。这些经济发达地区,都是存在着艺术院线的,文艺片也有市场,《我们俩》有着两项东京电影节奖项的名头,到其他地区也有的谈。

“70万美元……”心里算过账的北野武开始和吴宇辰讨价还价起来。

最终,双方以120万美元的价格达成了交易。不是北野武失了智,而是吴宇辰把欧美的版权也加上给他了,实在是他没这渠道和精力去折腾了,就算公司有唐语也忙不过来。

就现在唐语已经带着《彗星来的那一夜》跑去参加锡切斯电影节了,争取刷个奖把亚洲还有南美地区的版权再卖一卖。

想前世老贾凭借《小武》就能赚500万元,注意,是仅他自己就赚了500万元,发行方肯定赚的更多。现在《我们俩》版权卖了120万美元也不奇怪。北野武这种有渠道又能折腾的肯定有的赚,说不定翻一倍都不止。

吴宇辰节省了精力和时间,把这钱投到股市买雅虎不比这跑全世界各地卖版权轻松么?

说到雅虎的股票,他几个月前投了200万美元以18.55美元的价格买入,现在涨到了23.5元,股票市值也到了253万美元。

怎么说呢,虽然也赚了不少,但现在的雅虎好像还没开启上涨模式啊。反倒是国内股市买的长虹,开启疯涨模式一般蹭蹭蹭地往上涨,他最初投进去80万,中间还取出来过16万用来拍摄《彗星来的那一夜》,结果到现在依旧是已经涨到了328万,真是牛啊!

但国内股市还不是最大的一笔资产,在吴宇辰来霓虹前,吴建平所在的出版社给他发钱了,200万册的版税,一共给他发了438万,税后的。别嫌少,主要是这年头图书价格远没有十年后那么高。

438万放在96年已经是笔巨款了,账户里的钱让吴建平和周淑兰夫妇都是恍恍惚惚了好几天。

吴建平还没来得及找吴宇辰讨论钱的处理呢,他就已经飞到东京这边来了。

其实这次吴宇辰到东京后,第一时间就联系了中介公司,让其帮自己到美利坚那边去注册了几个剧本。

而且吴宇辰一打听后发现他还符合加入美利坚编剧工会的要求了。《车四十四》短片改编的美版电影已经上映了,170万美元的成本卖到了1250万的票房,他作为剧本原创是有署名的,索尼经典那边赚了一笔给他开推荐信自然是毫无问题。

之所以要去美利坚注册剧本,自然是为了之后铺路了,有些电影在国内确实拍不了,而国内的电影票房成长起来起码还要10年,这期间他大概率还是要去美利坚镀镀金的。而且有些剧本他再不注册,过几年就要晚了,先写出来挂在那,吸引人的同时也作为谈判的筹码。

也就在他和北野武刚谈定交易没多久,就收到了来自美利坚的电话,来电人正是之前买了《彗星来的那一夜》的福克斯探照灯的弗兰克。

当初从悉尼回来不久他就安排了《彗星》这电影在亚裔居住区影院的小规模上映,开始的时候还反响平平,不算多惊喜,但是其上座率之后两周竟然一点都不下降。这就让福克斯探照灯扩大到了更多的独立院线,两个月总票房已经达到了630万。

弗兰克觉得如果这要是拍一个美利坚版本的出来,扩大规模上映的话很有可能收入千万美元以上。

“吴,你能在霓虹多停留一周吗?我会让人赶过去和你谈《彗星》的改编权事宜。”

“可以,不过弗兰克,我想关于价格谈判这件事,我们可以在电话上完成。”

“好吧,吴,我知道你是一个很有主见的人,你直接报出你想要的价格吧。”

“弗兰克,看在我们老交情的份儿上,我不会狮子大开口的,100万怎么样?”

“呵呵,这还不叫狮子大开口吗?仅仅是改编权而已,我们去欧洲买一些电影的改编权也就是50万美元。”

吴宇辰倒也没有反驳,而是笑着对电话说道:

“弗兰克,你知道电影与电影是不同的。我的这部《彗星来的那一夜》,完完全全靠的是创意,整部电影的精华也都在剧本上。而且拍摄成本极低,即使你们找个底层导演,让他照着原版拍,50万美元以内成本绝对能搞定。

100万的改编权加50万的拍摄成本也才150万,但我相信它肯定能够给你们带来远超150万的收益。

如果你真的没法接受,那我只能去找索尼经典了。”

吴宇辰现在也想的很明白,《彗星来的那一夜》前世2014年院线票房拉胯,一方面开头冗长的原因,另一方面则是该创意已经完全不新鲜了。那时候有《恐怖游轮》在前,这模仿的套路大家自然觉得没那么新奇。

但是现在是90年代,这些亮点足以让很多影迷叫绝,所以不管是在华夏还是在美利坚,它上映后都取得了超过吴宇辰预期的成绩。100万美元的改编权还真就不算高。

弗兰克略微沉默了下,然后说道:“好吧,吴,那就100万美元,不需要联系索尼的人了,我马上叫人赶往霓虹。”

“放心,弗兰克,我一向是一个言而有信的人。对了,我刚刚在美利坚注册了三个新的剧本,如果你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

“哦?那我可要好好去看一看了!”

两人谈笑了几句后,便结束了通话。

福克斯探照灯的动作很快,在打完电话的第二天,其员工便已经抵达了东京,并且不休息直接拿着合同赶到了吴宇辰这里。

一切过程都很顺利,签完合同立马转账,甚至北野武工作室那120万美元还没转过来,福克斯探照灯的钱就先到账了,这也让吴宇辰明白《彗星来的那一夜》肯定在美利坚那边成绩不错。

而也就是后一天,弗兰克的电话立马又打了过来,上来就称赞道:

“吴,你真的非常非常有才华!你的三个剧本我打包要了,150万美元怎么样?这对编剧来说已经是高价了!”

“弗兰克,谢谢你的夸奖。我暂时只打算卖一个,你最看重哪一个?”

电话对面的弗兰克犹豫了下,还是说道:“《Frequency》。”

《Frequency》电影的华夏译名是《黑洞频率》,也叫《生死频率》或者《隔世救未来》,其实后两个译名反倒是更形象,电影确实不关黑洞的事。

《黑洞频率》2000年上映的,讲的是1999年的儿子通过一部老式无线电穿越时间线和自己的1969年的父亲对话,通过父亲改变过去影响现在的故事。

可以说这电影开创了同一时间线改变过去影响现在的这个流派,比如之后英格兰的《超时空来电》、西班牙的《海市蜃楼》、棒国的《信号》、港剧《隔世追凶》等等,都是在将这个创意发扬光大,有几个只是把媒介换成了电话而已。

这电影在华夏拍不了,先不说剧情,单说30年前华夏是什么年代,即使改成20年前,那也不能拍,因此吴宇辰直接就不考虑汉化了,没意义。

《黑洞频率》不管是商业上还是口碑上都是成功的,因此也被吴宇辰列为他登陆美利坚的剧本之一。

“吴,你对于时间和空间题材的创意真的都很棒,你绝对是这方面的天才!”

弗兰克口中叭叭叭地夸着,有《彗星来的那一夜》成功案例在前,因此弗兰克最先相中的就是《黑洞频率》这个剧本。

“弗兰克,50万的价格没有问题,但是我有一个条件。”

“你尽管说!”

“我要做导演。”

电话对面的弗兰克顿时沉默了下,过了几秒钟,他重新笑着道:

“吴,你想做导演没问题,我可以将《彗星来的那一夜》交给你,并给你100万的拍摄资金,我想这足够你拍出……”

吴宇辰直接打断:“弗兰克,你应该明白我的意思,我要做《黑洞频率》的导演。”

弗兰克叹了口气,然后说道:

“吴,很抱歉,福克斯不会答应你这个要求。在看过剧本后,我就知道这是一个千万级别的项目。你的《彗星》虽然目前成绩不错,但是它只是一部华夏电影。”

吴宇辰顿时会意,就是说他的资历不够执导一部成本千万的项目。

“那我是不会卖出版权的,我只接受我自己做导演。弗兰克,如果你相信我的能力,绝对会给你一个惊喜。”

“吴,这不是能力的问题。在好莱坞一切都是交易,你有足够的筹码才能获得同等的机会。

我有一个提议,如果你愿意来执导美版《彗星》,等它上映后如果票房能在千万以上,那你就能积攒到一笔资历,也许能够让公司同意。”

“也许?”吴宇辰问道。

“是的,也许。”弗兰克确认。

吴宇辰哂笑了一下,现实就是如此,好莱坞对外人不是那么好进的,而且还对黄种人有着偏见。

如果他是一个犹太裔,即使是只拍出了《车四十四》这个短片,那么拿着《黑洞频率》就有可能获得执导的机会。但是黄种人就要在证明自己足够优秀之后才能够入好莱坞的眼。

吴宇辰笑了笑:

“弗兰克,谢谢你的建议,但是艺术家的生命都是宝贵的,我不想去做重复且无意义的事情。还有,不会过太久,你们一定会请我做导演的,我是说一定!”

弗兰克叹了一口气,也没再尝试提高报价,这东西不重要了,对方显然和很多导演一样最看重的是执导机会,这些人脾气就是这样。

挂断电话后,吴宇辰吐了口气,打入美利坚没那么容易啊,吴白鸽也是靠着他拍摄的那么多港岛枪战片在美利坚卖出的碟片成绩,才让片方愿意给他一次机会。

既然好莱坞说他还不够格,那吴宇辰就打算拍出一部被称为经典的时间循环电影来。

随后吴宇辰又盘算起了刚刚多出的220万,他打算这回打算分个3笔。

一笔100万美元继续买雅虎,总归应该错不了,算是稳定投资。

第二笔80万美元带回国内去买长虹,按照前世周淑兰讲的一波20倍以上的涨幅,长虹应该还有4-5倍空间。这眼看着长虹涨这么猛,吴宇辰也打算多赚点快钱。

第三笔40万美元暂时留着,作为下部电影筹拍的资金。比如拍摄《我们俩》的院子,可以买入了,45万元,远没有后来那么夸张的价格,主要还是本身院子也又破又小。剩下的钱拍下一部电影怎么应该也够了。

至于写书赚来的四百多万,就放到爸妈那吧,自己暂时不缺这个钱,也算当紧急备用金了。

不过关于下部电影的拍摄,自己得先回去找人打听下,不知道要不要做成合拍片才行,还得找人帮自己牵线搭桥。

想到这里,吴宇辰也不再迟疑,立刻买了第二天的返程机票。这次来霓虹的收获够大了,可以回去了,金雅琴奶奶那边估计还等着自己的奖杯呢!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