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皇帝来现代,历史崩了! > 第245章 最器重的孙子,竟然抢儿媳妇,搞乱

第245章 最器重的孙子,竟然抢儿媳妇,搞乱大唐丢了国都

靖康赵德昭说道:“来之前听大臣们说起过,每次修史书,关于武则天的事情,或多或少会润色一下,主要是一些武则天的制度,被大宋士大夫不喜,害怕被皇帝借用,慢慢的就偏离了真实情况。”

老朱点点头:“此事咱也听说过,之前专门询问过史官,不少皇帝喜欢改史,尤其是从大唐以后,一些关于皇帝的记载,都没法看了,咱之前帮老杨重新整理史书的时候,考察过大量的隋唐坟墓,出土的文物记载和传下来的史书,在许多地方有着很大的出入,像是老李都成了靠着儿子做天下的皇帝,从起兵造反到后来一统,一直在拖后腿,惟一的贡献就是生了一个好儿子,带飞躺赢。”

老朱这人很实在,拿人钱财替人消灾。

从老杨那里收了钱粮后,便派专人去各大大小小的墓地走了一圈。

那些家境殷实的文人官员们,通常会将自己的一些笔录带到地下。

于是,老朱派人对这些记录逐一进行修改。

这样一来,等洪武大明之后,估计出土的文献中,关于杨广的事情,就只剩下洪武大明的版本了。

既然都已经下到墓里了,那就干脆把其他皇帝、文臣武将等等的生平事迹也都整理了一遍。

老朱惊讶地发现,唐宋时期改史的情况特别严重。

有时候看着地上版和地下版的差异,他甚至觉得这是两个同名同姓的朝代。

李渊愤怒地瞪了一眼李世民,不用说,这种篡改历史的行为肯定是自己那个代为管理皇位的二儿子干的好事。

自己虽然也改,主要是黑的杨广,关于自己的记载,后来已经做不了主了。

“这锅我可不背,我也只是稍微润色一下,并没有偏离原本的事实,肯定是后面干的,一个个都是昏君,又怕后人咒骂,才改的史书。而且,我可以发誓,本人从来没有改过。”李二急忙辩解。

如今的贞观,和历史上的贞观大不相同。

不仅大臣们发生了很多变化,就连制度都改变了。

更重要的是,还有来自其他朝代的官员常驻大唐。

如果要修改历史,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别说是李世民手下的史官不愿意,就算是其他皇帝也会笑得前仰后合,在皇帝综合评分上打个低分。

而且,为了确保历史的真实性,各个朝代联合组成了一个史官团。

这意味着,李世民身边不仅有贞观大唐本土的史官,还有其他朝代的史官。

对于本土的史官,或许还可以施加一些压力,但对于其他朝代的史官,他们可不会理会你的威胁。

武则天无奈地点点头,感慨地说道:“改写史书真的太可恶了!没想到在历史记载中,我居然被描述成了亲手杀害自己女儿的恶毒妇人。”她感到非常委屈和愤怒。

朱明又补充道:“在我们那里的印象里,一提到武则天,大家就会想起那个亲手杀死自己女儿的女皇。甚至有人认为,如果穿越到她的儿子身上,那就很危险了,因为只要不听话,就会被毫不犹豫地处死。”

若非场合不对,武则天都想让在场之人见识见识,何为飙脏话的艺术。

酒桌上。

皇帝们聚在一起的时候,话题通常围绕着国家大事展开。

武则天时不时提出问题,想要了解其他朝代的情况。

惊讶的发现,其他朝代纷纷大力推动教育和科技的发展。

那些最早与朱明相遇的皇帝们,如今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连武器都已经升级到以火枪和大炮为主,而刀剑和弓弩等冷兵器则退居二线,成为辅助工具。

不说年代比较近的隋唐。

就连数百年前的大秦王朝。

都开始普及火枪大炮,大力建设基础设施。

出现了许多工厂。

科技经济方面,都远远领先自己的大唐。

在目睹了火枪和大炮的强大威力后,武则天自然渴望紧跟时代的步伐,追求同样的发展。

在朝政方面,其他朝代已经实施了众多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政策。

这些皇帝们为了成为千古一帝,甚至出现了内卷的趋势。

武则天作为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拥有着独特的骄傲和自信。

即使无法在综合评分上位居榜首,她也决心要进入前列,绝不容忍自己总是处于垫底的位置。

武则天不断询问之下。

让自己最为怨恨,差点孤老终生的李世民,他的贞观王朝,让武则天满脸震惊和羡慕。

玄武门之变后不久,李世民就遇到了朱明,有着其他朝代联军的帮助,突厥如同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这使得原本的渭水之盟,摇身一变成为了大败突厥的骄人战绩。

那些依附在大唐身上不断吸血的世家门阀,也在一夜之间被连根拔起。

历史上的贞观初期,灾情严重,粮食大面积颗粒无收,饿死冻死者无数。

但是酒桌上李世民的贞观不同,几个朝代大力帮助,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就连杨广都援助了海量的粮食,让李世民平安地度过了这个难关,甚至还专门给杨广建了一个庙供奉。

随着高产农作物进入大唐,粮食产量翻了几番,贞观大唐各地的粮仓都爆满了,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羡慕大隋了。

各种蔬菜和猪肉开始慢慢走上百姓的餐桌,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同时,一系列的政令相继出台,如养老保障、住房保障、医疗保障、教育免费等。这些政策都是其他朝代所拥有的好政策,如今也让大唐的老百姓享受到了实惠,他们对李世民自然是感恩戴德,歌功颂德。

如今的贞观李世民在百姓的心中,形象光辉,连之前的玄武门之变,也被老百姓找到了合理的理由,不是为了李世民自己,是为了天下黎民百姓才发动的,一场拨乱反正的战斗。

在经济方面。

大唐铲除了世家,那些被世家隐瞒的海量人口终于回归到了大唐朝廷的管理之下。这一举措直接导致朝廷掌控的人口翻倍,甚至更多。

而工商业的蓬勃发展使得贞观大唐的经济越发繁荣昌盛,税收也逐年急剧增长。

如今的贞观大唐已经完全摆脱了隋末战乱带来的萧条景象,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繁荣局面。

武则天原本认为,在教育方面,通过扫除世家、大兴科举等措施,她应该能够超越李世民。

然而,当她听到贞观大唐推行的全民教育时,不禁目瞪口呆。

在李世民的贞观大唐,所有适龄的儿童,不论男女,不分贫富贵贱,都必须接受长达十年的基础教育。

而且这些教育都是免费的,包括学费和食宿费用全部免除。

此外,朝廷还大力推广扫盲行动,每个村庄都会设立专门的扫盲班。

这样一来,人们想要进入工厂兼职赚取额外收入,至少需要认识一些基本的文字。

这种全面普及教育的政策让武则天深感震撼,她意识到自己在文化的努力远远不如贞观大唐。

酒桌上,正在喝酒的李世民,他的贞观在各个方面,都让武则天感到非常的震撼羡慕。

然而,就是这样,在桌上的十几个皇帝中,李世民的贞观大唐,也只是中下游的水平。

不过,武则天并没有气馁。

见识到后世之后,武则天的眼界开阔了许多。

下定决心要好好跟其他朝代学习,然后求助朱明,从后世来一些零元购。

相信自己的大唐,也会迎来快速发展。

短时间内或许跟不上其他朝代,但是十年二十年呢,只要努力,一切都有可能。

“阴蔓,过几日我想带着官员去你们大秦考察学习一下,不知道方不方便?”武则天询问了一下身边的另外一位女皇秦三世赢阴蔓。

赢阴蔓的三世大秦,平时朱明送去的东西比较多,科研人员也多,还去倭国搬了一个大学的理工科高材生,发展的比李世民贞观还要好一些。

“没问题,随时欢迎。其实我们这些皇帝之间,也经常组织人员去其他朝代参观学习,各个朝代之间,还有专门的使馆。按照朱明的说法,我们之间都是相互平行的世界,谁也不会对谁产生威胁,所以有什么技术什么的,大家都会公开,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武则天想了想,确实如此,只要朱明不同意,谁也威胁不了谁。

共同发展才是硬道理。

“真是太好了,只是这样一来,我的武周大唐,可能要占了大便宜,心里多少有点愧疚。”

“没什么,以后还会遇到其他皇帝的,目前除了大秦和大隋,其他朝代,还有许多皇帝未出现呢,说不定哪天能看到你的下一任,希望是个明君吧,若是昏君的话,估计会被换人,要是类似胡亥那样的,可能直接杀了祭旗。”

武则天脸色微变,自己的下一任可算不上贤明,甚至有点昏庸:“希望自己的孙子能行吧,我还是比较看好三郎的,虽然年幼但是非常聪慧。”

赢阴蔓可是在后世生活了很长的一段时间。

除了照看三杨一朱,跟着培训老师学习。

没事的时候,还在网上搜索各种资料。

炎黄历史上的皇帝,比朱明还要更加了解。

“得看看碰到是什么时候的孙子,你那个孙子前期的时候确实很不错,只是后来有点懈怠没法看了。”赢阴蔓悄悄的对着武则天说道。

“你说的是不是三郎?”武则天问道。

赢阴蔓点点头:“唐玄宗李隆基,唐睿宗李旦第三子,又称李三郎,应该就是你口中的三郎。”

“不错,就是他,我最得意的孙子,从小聪慧,只是听你的意思,难道是一个昏君?”武则天的脸一下变得煞白。

“你可以参考一下唐太宗李世民早年和晚年,前期励精图治,达到了盛唐顶峰的开元盛世,晚年期间李世民虽然昏聩,但还有一些自制力,影响有限,李隆基就不同了,晚年导致安史之乱,大唐由盛转衰,开启了大唐丢长安的传统。”

武则天满脸震惊,她不觉得对面的赢阴蔓会骗自己,实在想不到自己好孙子,竟然是导致大唐由盛转衰的罪魁祸首:“丢长安是什么传统?”

“简单来说,历史上的大唐总共丢了六次长安,李隆基在位的时候是第一次。”

“什么,长安丢了六次!”武则天目瞪口呆。

不管自己是武周还是大唐,后面的皇帝都是自己的后代。

自己的后代丢了六次长安,武则天感觉血压飙升。

自己要强一辈子,怎么后代各个不行。

“不错,总共六次,六次之后,大唐最终灭亡,不然的话,估计还会有第七次第八次,实在是后面大唐病入膏肓,各种社会矛盾积压在一起,皇帝质量也不太行,不过那不是没法改变,等哪一天遇到了,万朝联军肯定能轻松解决大唐困境。”

武则天呆滞片刻,咬牙说道:“都是不孝子孙,突然觉得你们大秦历史上二世而亡,挺不错的,至少糟心的后代比较少。”

赢阴蔓愣了一下,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

哪怕憋屈一些,多几个皇帝也是不错的,也不用现在人齐了,男女分席的话,自己的父皇每次都是独自一人面对如狼似虎的酒友,就连汉武帝都找到老父亲作伴了。

“老武,你恐怕不知道吧,你这个孙子也是个人才,其他人是抢父皇的妃子,你这孙子是抢自己儿子的媳妇,还因为这个女子,沉迷美色无心政务。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说的就是你这孙子和抢来的女子搞出来的荒唐事。”

武则天惊讶的站了起来,满脸通红,全身颤抖,声音发颤:“真的假的,抢自己儿子的妃子,这会不会是史书上的抹黑?刚才你们可是说了,大唐史书许多就是经过修改的,这难道不是后朝故意抹黑?正常人谁能干出这种事情!”

双眼紧紧的盯着赢阴蔓,多希望这就是个民间传说,是后朝专门来抹黑的。

老朱正好听到武则天的疑问,嘿嘿一笑:“放心,咱可是经过地上地下双重考证,这是真的,大唐不仅有儿子抢老子的,也有老子抢儿子的,最出名的就是唐玄宗李隆基,说起来他还是你孙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