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皇帝来现代,历史崩了! > 第228章 七王之乱,朕会杀晁错?

第228章 七王之乱,朕会杀晁错?

“一千多石!”

汉景帝和晁错目瞪口呆。

难以想象,一辆车能装这么多的粮食。

倘若是用来行军打仗,岂不是能够节省大量的民夫。

古代行军打仗,有时候运送粮食的民夫,甚至比打仗的士兵还要多。

“装上粮食,它还能跑这么快吗?”汉景帝咽了咽口水问道。

“自然是可以的,无非就是装满比空车多费点油而已。”汉武帝那边也有不少车,自己也有一辆小货车。

晁错捋着胡须:“利害,真是太厉害了,如此快的速度,最适合用来运送粮食和士兵了。陛下,七王叛乱,将士出征,或许可以借此来运送士兵和军粮!”

汉景帝点点头,非常的赞同。

比马跑得快,拉的多,而且两人坐在车上,也没什么疲劳感,感觉坐上一天没问题。

汉武帝愣了一下:“父皇,你们那里刚刚开始七王之乱吗?”

“不错,朕打算削藩,结果那些藩王,直接起兵叛乱,一个弄不好,大汉恐怕会分崩离析。”汉景帝愤恨的说着。

汉武帝看了看晁错。

根据汉武帝的了解,七王之乱出现没多久,晁错就被斩杀,用来平息藩王的怒火。

想的很好,结果没起到多大的效果,该打的还是打了。

如今晁错还在,也就是说,七王之乱也就是刚刚开始。

汉景帝突然想到了什么:“你不是说,你是朕下一代的皇帝吗,那么这件事,你应该清楚,说说后来怎么样了?”

“父皇真的想知道?”汉武帝轻声问道。

“废话,不想知道的话,为什么还要问你!”

汉武帝深吸一口气,拿出自己的手机。

在大汉的时候,也就是当个闹钟,拍拍照,录录像,用处不是很大,也就是方便一点。

但是在这里就不一样了。

有卡有包月,能够上网。

汉武帝打开浏览器在网上搜索。

片刻后放下手机。

猛提一口气:“赢了!”

朱明闻言一哆嗦,差点撞车。

就这个答案,朱明不相信汉武帝不知道,还用得着搜索。

汉景帝愣了一下:“就这,就不能具体一点?”

晁错突然觉得,眼前的一切要是真的话,下一任皇帝,可能是个傻子。

自己要不要建议,到时候千万不要立对方为太子。

汉武帝对着朱明说道:“小朱,帮我充下电,没电了,具体的情况,你帮我说说吧。”

朱明打开语音,让手机搜索一下关于七王之乱的事情然后播放。

很快,手机传来声音。

吓了汉景帝和晁错两人一跳。

急忙盯着手机,满脸不敢相信。

“谁在说话!”

“这东西会说话?”

东西能够发出声音,这很正常。

这要说一个死物竟然能够说话,字正腔圆,口齿非常的清晰,那就太匪夷所思了。

有点超出两个人的想象。

汉武帝笑着给两人解释:“父皇,这是大汉两千多年后的一种日常用品,叫做手机,几乎人人都有,能够将网上搜索到的资料读出来,初次遇到的话,确实让人惊讶,但在这个时代,已经习以为常。”

“网上搜索资料,什么意思?”汉景帝疑惑的问道。

“网就是网,父皇可以这么理解,相当于我们的书库,当你需要翻看竹简的时候,一个太监能够迅速找到你需要的竹简,然后帮你读出来。”

汉景帝微微点头,似懂半懂。

手机接着播放。

七国之乱是发生在西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

参加叛乱的有吴、楚、赵、济南、淄川、胶西、胶东等七个诸侯国,故称“七国之乱”,也称“吴楚七王之乱”“七王之乱”。

汉文帝时期,放弃了国家铸币权,于是西汉出现了货币的不统一和铸币权的分散的局面,导致地方诸侯(如吴王刘濞)开采铜山铸钱,进而在经济实力上有了和中央抗衡的资格,极大地威胁了大一统的局面。

汉景帝即位后,御史大夫晁错提议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要知道,吴王刘濞心怀不满已久。

汉文帝时,吴王太子刘贤入朝,由此得以陪伴皇太子刘启(即后来的汉景帝)饮酒玩乐。

吴太子在和皇太子玩博戏的时候,吴太子在棋桌上争胜,态度不恭,太子刘启愤而拿起棋盘重砸吴太子头颅,当场将他砸死。

儿子被太子刘启误杀后,吴王从此不遵守诸侯对天子的礼节,称病不朝。朝廷以为他是因为失去儿子的缘故,但经过查实,确证吴王并没有什么病,就拘押了吴国使者。

不过,汉文帝也没有处罚吴王,但是吴王和朝廷的间隙已生。

汉景帝听到这里摸了摸鼻子,想起这件事,心里怒骂吴王,惯子如杀子,一个吴王世子在我太子面前装逼,叫嚣着不服就干,还以为多能打呢,谁知道这么不经打,一下就过去了。

为此自己还挨了父皇一顿打,现在想到都隐隐作痛。

汉武帝满脸羡慕看向自己的父皇,自己小时候都没有这么厉害,那些王爷的儿子,最多也就是打一顿,可是不敢下死手。

手机继续播放:

汉景帝刘启即位后,中央**皇权和地方诸侯国势力的矛盾日益激化,御史大夫晁错开始与汉景帝谋划削藩。

景帝二年,晁错向景帝上《削藩策》,再次上陈诸侯的罪过,请求削减封地,收回旁郡。等到楚王来朝,晁错借机说楚王刘戊为薄太后服丧时偷偷**,请求诛杀他。

汉景帝下诏赦免死罪,改为削减东海郡作为惩罚;两年前赵王刘遂有罪,削去其河间郡;胶西王刘卬因为售卖爵位时舞弊,削减其六个县;随之景帝又与群臣商议削夺吴王刘濞的封地事宜。

汉景帝的削藩之举在朝野引起了很大震动,吴王刘濞担心削地没完没了,就想进行谋反,遂亲往胶西,与胶西王刘卬约定反汉事成,吴与胶西分天下而治。

刘卬同意谋反,并与他的兄弟、齐国旧地其他诸王相约反汉。吴王刘濞同时还派人前往楚、赵、淮南诸国,通谋相约起兵。

不久,汉景帝降诏削夺吴王刘濞的鄣郡、会稽郡。

诏令传到吴国,吴王刘濞立即谋杀了吴国境内汉所置二千石以下官吏,联合串通好的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卬、胶东王刘雄渠等六王公开反叛。

刘濞征募了封国内14岁以上,60岁以下的全部男子入伍,聚众三十余万人,又派人与匈奴、东越、闽越贵族勾结,以“请诛晁错,以清君侧”为口号,举兵西向,从而开始了西汉历史上的吴楚七国之乱。

一时间,天下大乱,战火纷飞。

叛军声势浩大,迅速席卷了大片土地。

朝廷自然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叛军做大。

汉景帝当机立断,任命周亚夫为太尉,率领大军前去平叛。

曾当过吴国丞相的袁盎向景帝献策诛杀晁错,满足叛军“清君侧”的要求以换取他们退兵。

叛军声势浩大,景帝思虑过后,采纳了袁盎之计,封袁盎为太常,要他秘密整治行装,出使吴国。

袁盎献策十多天后,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联名上书,弹劾晁错,提议将晁错满门抄斩。

景帝批准了这道奏章,腰斩晁错于东市。

以为能够平息藩王的怒火,让大汉停止战乱。

可惜事与愿违。

杀死晁错并没有让七**队停下进攻的步伐,七国联军反而认为景帝软弱无能,于是刘濞自称东帝,与西汉政权分庭抗礼,拒见袁盎。

汉景帝这才下决心武力镇压叛乱,派太尉周亚夫率三十六位将军领兵抵御吴楚联军,派曲周侯郦寄领兵攻打赵国、栾布攻击齐地诸叛国,并以大将军窦婴驻屯荥阳,监视齐、赵的动向。

晁错听着听着,感觉到脖子传来凉意,忍不住摸了摸。

眼睛直勾勾的看向汉景帝。

“陛下,袁盎真的向您提议过此事?”

晁错没有怀疑。

前面的事情说的都是对的,而且自己也知道,袁盎去见过陛下,谈论许久,然后悄悄离开,并且,这几天一些大臣,看向自己的眼神有点不对劲。

根据自己对汉景帝的了解,觉得为了让七王罢兵,真有可能诛杀自己。

汉景帝脸色不变,心里破口大骂,这种不重要的事情,就不需要讲出来。

晁错可能还只是怀疑,但是汉景帝却知道,自己是真打算杀了晁错。

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都是自己安排的人,就是给晁错网络一些罪名。

能够站在朝他那个上面,谁还没点事情。

就算自己没事情,家里人或者奴仆,总会出现几个恶霸,想找总是能够找出来。

而且,出现在后世之前,自己正是打算带着晁错大吃一顿,也当做送行。

只是没想到,根据手机里面所说,自己杀了晁错,根本没有起到任何的作用,让汉景帝在心里大骂袁盎,净出一些馊主意,害得自己失去一位智囊。

如今更是不能承认。

“假的、都是假的,这是污蔑朕,朕怎么会对晁师动手,你我虽是君臣,但亦师亦友,朕怎么会做这种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肯定是史官对我有意见,故意抹黑朕!朕可以在这里保证,只要晁师不犯下不可饶恕的大罪,朕活着一天,晁师绝不会刀斧加身!”

只要我不承认,这件事情就是假的。

就算这里真的是大汉两千多年后,那也是这个时代。

在自己的大汉,事情还没有发生,以后也不会发生,没有发生的的事情,为什么要承认!

晁错狠狠地翻了个大白眼,心中暗自思忖道:你口口声声言及亦师亦友,然而我对你之熟悉程度,远甚于你自身所能想象。单瞧你此刻这番神情,老臣只需稍加端详,便能轻易分辨出真伪来。

在心底里破口大骂起来,昏庸无道之君主、残暴不仁之暴君,正所谓“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所形容者正是汝这般人物。

自然啦,这些怨怼之辞仅能深藏于心,面上却需装出一副激昂慷慨之色,仿若得遇贤明之主一般:“老臣衷心感激陛下隆恩,既有陛下此番金口玉言,微臣哪怕是刀山火海,亦将万死不辞!”

手机再次播放:

周亚夫率汉军屯于梁国以北的昌邑,他没理会梁国所受到的吴楚军攻击之急,而是轻兵南下,夺取泗水入淮之口,截断吴楚军的粮道,使其陷入困境。

吴军多是步兵,利于险阻;汉军多是车骑,利于平地。

战事在淮北平地进行,使得吴军居于不利地位。

梁国又坚守睢阳,让吴军无法越过。

吴军北至下邑周亚夫军营求战,结果一败涂地,兵力损失惨重。

周亚夫派精兵追击,吴王刘濞一路逃窜,带着数千人逃至长江以南的丹徒。

汉遣人策动吴军中的东越人反吴,吴王被杀。

楚王刘戊和参加反叛的诸王,也因兵败或自杀或被杀。

七国之乱平息后,同姓诸侯王的势力受到致命打击。

改革诸侯国的官制,改丞相为相,裁去御史大夫等大部官吏,使诸侯王失去了政治权力;

规定诸侯王不能自治其国,无权过问封国的政事,只能按朝廷规定的数额收取该国的租税作为俸禄。

诸侯王强大难治的局面大为改变,因而进一步加强了统一,巩固了中央集权。

使得西汉王朝的实力愈发强大,汉族人对匈奴的反攻,也逐渐拉开序幕,对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固,起到了卓越的成效。

汉景帝目露精光,大喝一声:“好!”

晁错捋着胡须:“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彻底解决诸王国中之国这个顽疾!”

汉武帝高兴的说道:“多谢父皇,不然这就是我的事情了。不过,父皇之前不相信这里是两千年以后,父皇就不觉得,这有没有可能是我们哄骗你的?”

此问一出,笑声戛然而止。

汉景帝满头黑线,脑中马上出现一个词:逆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