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汉家功业 > 第97章 大图谋

汉家功业 第97章 大图谋

作者:官笙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3 23:03:25

第97章 大图谋

第97章 大图谋

中平六年,七月初。

景福殿,书房。

荀攸,钟繇,唐瑁,何颙,以及一个韩斌。

韩斌原本是尚书郎,在朝廷一系列变故中,加上尚书台改制,被以‘待任’为由赋闲了近两个月。

他高眉骨,高鼻梁,脸骨瘦削,五官十分的突出,双眸如电,一看就是那种雷厉风行的人。

五人跪坐在刘辩对面,身前的小桌上摆放着一堆文书,笔墨。

荀攸一脸沉色,道:“陛下,司隶领六郡八十六县,税赋以县为准,而后到郡,然后到司隶,最后入国库,其过程十分繁杂。若是从各县转运,必然矛盾众多,拖延日久。从郡征收,下又不可控,税赋多半流失……”

钟繇,唐瑁等人都面露思索。

赋税一事,向来极其敏感,地方上捂的极严,太平之时插手都千难万难,何况当前朝廷暗弱,权力被郡县实际掌控。

韩斌见众人不言,看着刘辩道:“陛下,可派兵征收。”

刘辩眉头一挑,这位可真敢说。

不谈朝廷有没有那么多兵,即便有,要是与地方打起来,你们怎么自处?

钟繇也摇头,道:“最好是不激起郡县的反弹。”

唐瑁突然抬手,道:“陛下,将各郡县换人如何?”

刘辩不置可否。

这不是人的问题,根本原因是一套四百年的运行机制腐朽了,换人解决不了问题。

荀攸这时道:“没有足够的力量,各郡县肯定不会放在心上,所以还得有兵,但得掌握分寸。同时,各郡县里,得有朝廷的人,内外相合,才能阻止各郡县动手脚,将所有赋税,如数转运至国库。”

何颙看了他一眼,低头默默不语。

刘辩看着荀攸,心里却是一动,双眼微微眯起,嘴角浮现笑容。

唐瑁见着,连忙道:“陛下有想法了?”

刘辩坐好,又认真想了想,道:“朕说说,你们听听,咱们再议一议。”

五人立时坐好,目光都在刘辩身上。

刘辩环顾他们,道:“荀卿家说的不错,必须有兵,但这个不能激起地方的强烈反弹,所以,这个兵不能是明显针对他们的。朕考虑,在司隶设治粟都尉。”

众人闻言一怔,细细品味着这四个字。

郡都尉,就是一郡掌握兵马,辅佐太守的二号人物,但这种郡都尉往往设立在边塞,并州、幽州之类,内地几乎是不设的。

而治粟,可以追溯为‘治粟内史’,也就是大司农的前身。

韩斌听着,道:“陛下圣明,先以防卫司隶为由设立都尉,掌握一定兵马,地方肯定不会防范,届时转运钱粮,各郡都尉协助是理所应当!”

刘辩看向其他人,道:“诸位卿家觉得呢?”

何颙作为民曹尚书,最关心的是钱粮,道:“陛下,一郡都尉,多少官吏,多少兵马较为合适?”

刘辩却不在意,道:“这个由尚书台议准。”

这种细节的事情,刘辩哪有精力去考证。县都尉掌握多少兵马,依据县的地域,人口,治安状况等等而决定,不同县还不一样。

荀攸前前后后思虑一阵,目光微闪的看了眼刘辩,道:“臣认为可以。”

他猜到了,刘辩不止是要在司隶设这治粟都尉,怕是要在全国设立!

这样,既能将赋税收上来,还分割地方太守的实权,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

荀攸甚至觉得,后者才是刘辩的目的!

“臣附议。”韩斌、钟繇跟着道。

唐瑁则有些犹豫,他这个司隶校尉不涉兵权,原来在这里等着。

这对他的权力是一种削夺,但好似感受到边上人的眼神,连忙道:“臣附议。”

刘辩点点头,道:“至于内外相合,朕考虑着,现在郡县内的的权责不够清澈,不如相仿尚书台,在郡县内,置六曹,各司其职,权职到人,无有塞责。”

五个人看着刘辩,眼神似有惊讶,有钦佩,有不可思议。

五人忍不住的对视一眼,韩斌略微激动的道:“陛下,臣赞同。如此一来,六曹垂直而下,各郡县情况再难瞒住朝廷,再有郡都尉在旁,整个司隶,都将握在朝廷手中!”

钟繇道:“陛下,臣认为,郡、县丞品佚过低,所职模糊,不如适当抬升。”

刘辩看向他,心念转动,旋即就微笑道:“钟卿家所言有理。嗯,次于主官三百石,主管刑狱、安民、捕盗、纠合不法,其余之事,诸位卿家合议上奏。”

“臣等领旨。”一众人齐齐而拜。

‘有人帮忙,果然舒心。’

刘辩看着这一众人,拿起茶杯,笑着道:“免礼。”

五人起身,等刘辩喝完茶,荀攸道:“陛下,夏粮在即,应当即刻任命,而后赴各郡县明察暗访,以待时机。”

刘辩放下茶杯,道:“潘隐,你去给王卿家传话,任命韩斌为治粟都尉,挂在……尚书台之下。”

治粟都尉,既是钦使,又是地方官吏,性质上有些特殊。

“臣领旨!”韩斌一脸正色的道。

潘隐应着,转身出门。

刘辩看着五人,目光炯炯,沉声道:“诸位卿家,这一次,只许成功不能失败!”

这是刘辩对地方改革的第一次尝试,事关国库收入以及他未来的诸多计划,再大的困难都必须要克服!

五人神色一凛,再次拜道:“臣等领旨!”

刘辩嗯了声,沉吟起来道:“至于兵马……”

司隶的兵马都是有数的,要么是从三辅或者羽林军抽调,要么就是自行招募。

刘辩自然不会允许自行招募,思索再三,道:“这件事朕来想办法,诸位卿家且先做好准备。”

一众人没有多想,皆是点头。

钟繇顿了片刻,道:“陛下,若是各郡县六曹的任命,王公有不同想法该如何做?”

尚书台现在是真的一言堂了,就王允一个人,他近来为补缺绞尽脑汁,举荐了很多人,也安排了不少人。

刘辩道:“伱们先与王卿家商议,尽量达成一致,有个别的不同意见,朕来决断。”

“是。”钟繇道。

荀攸心里最为关注的是盐政,见刘辩没有发问,也就暗藏不提,道:“陛下,长沙太守孙坚已经奉诏,只是到京该如何安排?”

“汉中太守。”刘辩不假思索的道。

他之所以征召孙坚来京,看中的除了勇猛之外,就是孙坚在北方没有什么根基,相比于曹操,公孙瓒等人,更容易掌控。

荀攸想着汉中的位置,心里思索不断。

汉中在三辅的西南方,是入益州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遏制凉州的一大要害,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陛下,并州卢使君的奏本。”一个小黄门进来,递给刘辩一道奏本。

刘辩神色不动,心里却安耐不住,拿过来就打开看去,匆匆一扫,顿时满脸笑容,用力一拍,看向荀攸,钟繇等人,道:“卢卿家不负朕望,已经顺利解除了董卓的一半兵权,剩下的牛辅,退往了安定郡。”

钟繇神情陡然严肃,道:“陛下,若是如此,臣再走一趟三羌,说服他们,不得妄动,朝廷发兵剿灭牛辅,彻底消除这个心腹之患!”

刘辩摇头,道:“区区一个牛辅而已,这是卢卿家的责任,咱们不要多管闲事,还是要专注于朝廷赋税变革。”

荀攸,钟繇等人想着卢植的能力,倒也不怀疑,反而想到了朝廷的另一块心病。

并州在司隶的西方,而东方则是兖州。

兖州本就是四乱之地,黄巾乱匪来来回回的蹂躏,加上世家大族以各种名义来来回回的争夺,早已破败不堪,各种势力交错。

必须要平定,否则司隶随时都有危险!

同时,兖州还是青州黄巾乱匪西进的屏障,不容有失!

刘辩也想到了,抬头看向门外的东方。

皇甫嵩,丁原等人已经有好几天没有奏报了,不知道兖州现在到底是什么情况。

……

许县。

这里到兖州就没多远了,而董卓又以如厕为由,钻进了小树林。

左栗边上的军候有些不放心,道:“贵人,就不担心那董卓跑了吗?他手下原本有很多盗匪出身,找一些盗匪十分容易。”

左栗坐在马上,神情阴翳,他已经在刘辩心里失分,‘押送’董卓是他挽回圣心的最重要的手段,怎么会大意。

他冷冷一笑,没有说话。

树林里,只有董卓与李肃两人。

董卓光屁股顿在一块石头上,黝黑的脸上如同虚脱一样,恶狠狠的盯着不远处的李肃,道:“他们怎么还没来?”

李肃忍着怪味,低声道:“董公,并州那边还没有回信。这里的匪盗,他们说,得先收钱,十倍。”

董卓肚子咕咕一声,脸上凶狠,道:“那阉贼肯定给我下了药,老夫迟早要活剐了他!告诉他们,只要带老夫回并州,老夫给他们百倍!”

李肃看了眼左栗方向,直觉有利刺穿透后背,心神一抖,道:“小人再想办法联络。”

董卓双眼通红,刚要说话,又是噗通一声,他差点没坐稳摔下来,咬着牙,极其用力的道:“你在怕什么?”

李肃身体一颤,连忙道:“小人怕那些匪徒不守信用。”

董卓面露杀机,道:“他们是怕老夫不守信用!你再想办法联络,老夫一定要回并州!”

求月票,求月票~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