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汉家功业 > 第548章 选择二

汉家功业 第548章 选择二

作者:官笙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3 23:03:25

第548章 选择二

第548章 选择二

襄阳。

襄阳简直乱了套。

街头巷尾,都是朝廷天兵围困江夏郡的消息。

“你没听说了吗?陛下遇刺重伤未死,已经清醒过来了。”

“你消息落后了,我兄长在朝廷是员外郎,他写信给家里说,陛下巡视六曹,对于不屈叛贼的臣民,大加赏赐。”

“朝廷大军围困江夏,是不是说,刘使君也参与了对陛下的行刺?”

“这这,慎言,慎言!”

“没事没事,都是自己人。我还听说,陛下与朝廷震怒,廷尉府已经判处了三十多人斩立决,还有更多的人在排队……”

“我们说的是天兵围困江夏,你们说,刘使君会怎么办?”

“什么怎么办?刘使君乃是宗室,对陛下忠心耿耿,天下共知,难不成要谋反?”

“慎言!慎言呐!”

“那你们说,刘使君到底会作何应对!?”

“慎言!慎言呐!”

……

外面议论纷纷,州牧府里却是安静一片,走动的人都没几个。

在中庭的偏房内,刘表一脸凝重的召集了几个心腹,商议江夏之事。

蒯越,蔡瑁,邓济三人分坐两旁,俱是面色煌煌,沉默不语。

刘表是没有大志的人,他极力坐稳荆州牧的位置,对四周的发生的事情保持着警惕以及观望。

他不想掺和其中,只想做一个土皇帝。

“我不该为利所惑,出兵协助袁绍拿下交趾!”刘表一脸悔恨,话里充满了后悔旨意。

蒯越暗自摇头,刘表以为是他派兵协助袁绍,才激怒的朝廷,以致于天兵骤至,要惩治于他。

实则上,洛阳城是容不得叛逆的,无非是陷于实力,未能第一时间发兵剿除。

刘表表面做的再好,还是无冕之王,洛阳城不管是皇帝还是百官,不会一直任由刘表做土皇帝,出兵讨伐,只是早晚。

蔡瑁,邓济都不说话,只是脸上写满了‘我有话说’。

刘表自顾感慨,就是等着人接话,半晌没人吭声,只好看向蔡瑁,道:“德珪,你怎么看?”

蔡瑁不想回答这个问题,刘表点名又不得不硬着头皮道:“使君,陛下诏使君进京述职……是理所应当,毕竟使君多年未入京了。只不过,眼下各处大乱,道路不宁,尚需……斟酌。”

“怎么斟酌?”刘表紧追着问道。

朝廷一边诏他进京,一边大军水路并进,这是明显要‘克复’荆州。

“这……”蔡瑁张着嘴,可就说出了‘这’字。

不论是进京,还是‘固守’,蔡瑁都很清楚,以荆州的实力,全是是死路一条。

刘表在荆州,为了拉拢人心,一直‘修文德’,荆州既无足够的兵力,也没有能征善战的大将。

不管从哪個方面来说,地广人稀的荆州,都不可能是朝廷的对手。

但一上来,任谁都不能直接开口说‘投降’。

蒯越,邓济看着蔡瑁不说话,更是不言不语。

现在摆在他们面前的,能做的选择并不多。

要么刘表进京,而后任由朝廷兵马进驻襄阳。

要么刘表抗命,朝廷发兵征讨。

从当今皇帝陛下继位以来,凡是公开谋反的,没有一个幸存。

不论刘璋,袁绍等人心底怎么想,面子上,都是尊奉洛阳,老老实实的扮演着忠臣孝子。

还是那句话,刘表怎么选,都是他想要的。

进退两难的选择,作为下臣,谁敢贸然开口?刘表看着他们一个个表情,心里更加烦躁,却保持着一贯的儒雅温和,笑着道:“朝廷命我进京述职,自是理所应当。朝廷水路大军陈兵江夏,也可能是为了征讨袁绍。刘景升身为宗室,对大汉,对陛下,一片赤诚,绝无二意。诸位,但说无妨。”

蒯越听着刘表的话,判断不出他的心思,犹豫着刚要说话,突然间,一个亲信家仆快步而来,直接进门就道:“主人,不好了,洛阳来的消息,司隶那边兵马调动,有一千禁军,突然进入南阳了。”

刘表顿时色变,急声道:“何人率兵,总数多少,是何理由?”

南阳郡西面是益州,北面是司隶,南面是豫州,而襄阳,就在南阳郡与南阳的交界处!

一旦禁军进入南阳,最多三五天时间,就能兵临襄阳!蒯越与蔡瑁下意识的对视一眼,同样面露惊色,心里恐惧起来。

如果朝廷不给荆州投降的时间,那他们怎么办?亲信语气慌乱的道:“传信的还不清楚,正在探查。”

刘表神情凝色阴沉,没有了之前的儒雅,摆了摆手,缓缓坐下,双眼恨怒交替,变幻不断。

他不是蠢货,相反,他很聪明,否则也坐不上荆州牧的位置。

朝廷明显是要对他下手了,该怎么办?想要武力相抗,以荆州的实力,根本就做不到!

好半晌,刘表沉着脸,抬头看向蒯越,蔡瑁,邓济道:“我与刘璋,袁绍等有暗约,若是朝廷发兵荆州,他们是否会策应?”

他声音低沉,神情冷漠,隐含着杀意。

蔡瑁心里一突,根本不敢接话。

倒是蒯越相对冷静,道:“使君,那刘玄德移兵,水师西进,说明袁绍已经撤兵了,否则他们不会移师。那刘璋连益州都还没有站稳,是一个无能之辈。朝廷之所以想要对荆州下手,是已算清楚一切,彻底孤立了荆州。”

刘表心头更沉,道:“你是说,朝廷这一次,是专门针对荆州而来吗?”

蒯越想起了蒯良的信,犹豫再三,还是道:“未必是蓄意,但以朝廷的实力来说,不论是益州,荆州,还是扬州,都有……发兵的……只是时机选择。”

“朝廷,真的这么强了吗?”刘表有些不可置信。就在去年,到处传言的还是朝廷钱粮困窘,无力发兵,需要休养生息。

蒯越明白他的意思,稍稍沉默,道:“朝廷确实困窘,但非要打一场,便是整个南方四州加起来也不是朝廷的对手。”

刘表立即也想到了蒯良,顿时有些急切的道:“可有子柔的消息?”

子柔,蒯良的字。

蒯越立即摇头,道:“叛乱如火,并无家书。”

“可有办法联络,探问朝廷消息?”刘表继续追问道。蒯越有心拒绝,还是道:“下官一直在尝试。”

刘表或许是看出什么了,在他脸上停留片刻,目光转移到了蔡瑁身上,道:“德珪,可有良策?”

这是他的大舅子,休戚与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蔡瑁头皮发麻,故作镇定的道:“使君,江夏,朝廷尚未发兵,南郡或许是误会。使君,可拖延时间,等待时机,或有变化。”

说了等于没说。

刘表心里颓丧,勉强一笑,道:“德珪所言有理。今天就这样吧。”

邓济眼见刘表要走,连忙道:“使君,那江夏怎么办?黄祖还在等着援兵,他手里不过五千人,一旦朝廷发兵,他断难坚守。”

五千人,守着偌大的江夏郡,守着水陆并进的朝廷大军,怎么守?刘表心烦意乱,仿佛没有听到一样,直接起身走了。

留下蔡瑁,蒯良,邓济三人面面相觑。

不说皇帝的诏书,限令刘表明日便要出发,单说江夏郡危机在即,刘表就这样一声不吭,一点决断皆无吗?

但他们也都知道,刘表面临着艰难的选择,相互看了看,默默起身,谁也不敢先开口。

三人出了房门,蔡瑁迫不及待的先一步离开。

蒯越看着他去后院,心里摇头,自顾往外走。

邓济却追上来,低声道:“先生,真的没有收到家书吗?”

蒯越面不改色,道:“确实没有。”

邓济突的郑重抬手,沉色道:“先生,若是有其他前程,还请勿要忘了邓济,定有厚报!”

蒯越见他说的明白,停下脚步,回头望了眼,低声道:“现在的关键,不在你我等人,而是在蔡德珪。”

“蔡别驾?”邓济一脸不解,道:“还请先生指教。”

蒯越见邓济不开窍,直言道:“荆州的未来,不在你我,不在州牧府,而是在使君后院。”

邓济瞬间懂了,跟着看向刘府后院,道:“蔡别驾好像去后院了,应该是见蔡夫人。”

刘表这个人耳根子极软,尤其是枕头风,几乎一吹一个准,连亲儿子都会见疑。

荆州的大小事,表面上在刘表手中,实则那蔡夫人三言两语就能改变。

偏偏那蔡夫人也是没主见的妇人,不信他夫君,信他自家弟弟蔡瑁。

如此之下,蔡瑁的态度,就成了关键。

而蔡瑁的态度,其实是清晰可见的。

蔡瑁同样是无才无德之人,惯享荣华富贵,贪生怕死。

朝廷这般大兵临近,或许只要再稍微给一点压力,就能排除蔡瑁的所有幻想了。

但是,蔡瑁还有什么幻想?后院之中,刘表躲在一处偏僻凉亭内,自顾苦思对策。

他对于手底下人的能力是清楚的,蒯氏兄弟是有大才的,可自从蒯良入仕朝廷,蒯越的态度或者说蒯氏的态度急变,与他若即若离。

而蔡瑁以及蔡氏,多是文不成武不就,不足倚仗。

一面是皇帝勒令他进京述职的诏书,一边是三路大兵压境,该怎么办?“哎……”刘表神情落寞的长叹一声,不曾想,他贵为州牧,连说个心里话的人都没有。

而这会儿蔡瑁已经找到了他的二姐——刘表续弦的蔡夫人。

蔡瑁一通话下来,听得蔡夫人一愣一愣,失神半晌,道:“伱说,你要我劝说夫君去洛阳述职,而举荐你为荆州牧?”

蔡瑁一脸我为你考虑的表情,道:“使君去了洛阳,朝廷定然不再见疑,那便不会有兵祸,而我做了荆州牧,待等琮儿长大,我还位于他,岂不是两全其美?”

蔡夫人听着蔡瑁的话,心里一合计,双眼发亮,凑近一点,道:“夫君能答应吗?他去洛阳,随时可能会死。”

“所以,一定是要我做荆州牧!”

蔡瑁正色道:“有我在,朝廷定然不敢擅杀使君!”

蔡夫人觉得更加合理了,心中盘算再三,忽然道:“还有一个,那刘琦还在,将来琮儿怕是不能顺利继位。”

蔡瑁自信的嗤笑一声,道:“二姐,你无需担心,那刘琦我会料理。”

蔡夫人顿时放下心来,道:“我这就去找他,你晚上留下吃饭。”

“好!”蔡瑁心里大喜过望,面上不变的点头。

蔡夫人招过婢女,安排晚宴,同时在心里想着怎么劝说刘表了,毕竟去洛阳太过危险,没有足够的理由,刘表不会答应。

不大的蔡府,在巨大的威胁面前,人心惶惶,人心各异。

对于荆州牧刘表来说,无疑是最煎熬的。

他在凉亭里苦思半天,还没有个‘良策’,晚上他宠爱的夫人,又给他来了一大棒,敲的他晕晕乎乎,更加手足无措,不知所以。

第二天一早,刘表满脸枯槁,双眼凹陷的来到中庭,淡淡的看了眼蔡瑁,强忍着疲惫,道:“子柔,可有对策?”

蔡瑁将刘表的神情尽收眼底,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一脸思忖状。

他太了解刘表,最多再须两三天,刘表一定会答应他二姐的!

蒯越恭恭敬敬的道:“使君,现在唯一对策,还是以拖待变。”

朝廷限令他今天必须启程,还怎么拖?刘表没有说出口,又看了眼蔡瑁与邓济,心里越发无奈。

刘表不说话,蒯越,蔡瑁,邓济就更不敢说。

好半晌,刘表强打精神,勉强一笑,道:“蔡瑁,你带一万人,支援江夏,邓济,你带一万人去南阳,不得有失。”

蒯良一惊,这是要跟朝廷硬拼了?蔡瑁更加坐不住了,急忙道:“使君,朝廷在江夏可是有五万大军,只派一万,怕是不够吧?再说了,若是再支援南阳,襄阳就无兵可守了,使君三思。”

荆州地广人稀,加上刘表修‘仁德’之名,始终坚持精兵简政,宠络人心,是以荆州的兵力,满打满算不过五万人。

除了江夏与南阳外,其他各郡也需要镇守,将襄阳的两万抽调而走,襄阳可就空了!刘表何尝不知,但他还能有什么办法?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朝廷轻轻松松的拿下江夏,拿下南阳,大军杀入襄阳,取他人头吧?“报!”

突然间,门外响起急切的大喊声,继而是脚步,一个传令兵手举着急信冲进来,单膝跪地的道:“启禀使君,江夏郡急报,江夏太守,大开城门,迎豫州将军刘备进城了!”

话音落下,中庭之内,落针可闻。

刘表脸色苍白,浑身哆嗦。

蔡瑁双眼大睁,一脸不可置信,看着那传令兵,嘴边张了又张,却一点声音没有发出来。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