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汉家功业 > 第533章 陛下当真?

汉家功业 第533章 陛下当真?

作者:官笙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3 23:03:25

第533章 陛下当真?

第533章 陛下当真?

朱雀门外不远处的茶楼上,桥瑁望着灯火通明的朱雀门,震天的喊杀声就在眼前,但他却脸色无比阴沉,双眼的怒火好似要燃烧一样。

“张杨,废物!”

他咬牙切齿的低吼,表情凶狠,仿佛要择人而噬。

二万人攻打一个小小皇宫,到了现在,朱雀门纹丝不动,张杨寸步未进!

他回头看了一眼,他的‘丁兄’已经不见了,不由得胸腔中怒火更盛,好似要炸开一样。

“不过,”

桥瑁转瞬间神情冷静下来,而且带着丝丝古怪、得意的笑容,道:“张杨只是一颗小棋子罢了!”

他望向孟津方向,曹操此时正在赶过去。

朱雀门下,张杨脸色无比的难看。

这个不大的朱雀门,任凭他拼尽全力,不分昼夜的强攻,依旧稳如泰山,丝毫没有攻克的意思。

眼见着运回来的尸体越来越多,张杨恨不得亲自上阵。

眼见着尸体越来越多,天色黑透,张杨依旧没有罢手的意思,鼓声如雷,督促着士兵继续强攻。

整个洛阳城在羽林军戒严下一片安静,只有皇宫四周火把如龙,照亮半边天,更是有滔天的喊杀声,在洛阳城上空回荡不绝。

一个校尉来到张杨身后侧,低声道:“中郎将,不能再打了。”

张杨头也不回,冷声道:“拿下皇宫,封侯拜相,荣华富贵。拿不下,你我皆是叛逆,诛九族!”

校尉犹豫了下,道:“中郎将,折损的兄弟太多,其他几人都动摇了。”

张杨脸色微变,转头看去,只见他身后的几個校尉迎着他的目光纷纷闪躲。

顿时明白了,张杨强忍怒气,沉着脸,道:“你们是怎么想的?”

这些人是张杨手底下实际掌握兵权的人,这一次谋反,他花了大力气威逼利诱,在这种关头,自然不能再威逼,而利诱已经到了尽头。

校尉神色小心,低声道:“中郎将,咱们不能在这里折损太多,否则即便攻下了,中郎将与那些人谈条件,底气也没那么足,说到底,他们都是拿中郎将当枪使。”

张杨何尝不知道,双眼阴沉的没有说话。

校尉观察着他的表情,道:“中郎将,这皇宫……拿不拿下来,对我们来说,都未必有足够的好处。可中郎将手里有两万大军,跳出洛阳,到哪里都可裂土为王,逍遥自在,何必在洛阳这里与人虚与委蛇,伏低做小?”

张杨满脸震惊与愕然,道:“你,你们的意思,让我走?”

这校尉道:“中郎将,这洛阳……实在非是善地,兄弟们担心,即便拿下了皇宫,最后还是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还不如离的远远的,如那刘表,袁绍一般,自立一地,岂不是逍遥快活?”

张杨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大汉皇宫就在眼前,可小小朱雀门,成了他不可逾越的天堑!梦想中的滔天权势,荣华富贵只差一步,这一步,却是无比艰难,他拼尽力气,也没能挪动半点。

校尉见张杨不说话,心里一热,目光闪动着,道:“中郎将,有句话,兄弟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你说!”张杨沉声道。他现在心烦意乱,对何去何从产生了巨大的怀疑与困惑。

校尉上前一点,更加低声的道:“咱们羽林军的兄弟,有相当一部分是从禁军出来的。”

张杨好似才想起这件事,不由得脸色阴沉变幻。

羽林军的构成十分复杂,多是各地的老兵抽调组成的,如同禁军一样,只不过,是禁军先选,剩下的才轮到羽林军。

而在禁军中,还有不断的淘汰,淘汰出来的,多半转为羽林军。

所以,说起来,羽林军与禁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校尉说着,又紧接着一句,道:“中郎将,禁军手里是有火器的,到现在还没用上。”

张杨脸色陡变,整个人前所未有的严肃起来。

“我怎么把这件事给忘了!”

张杨不由得呼吸变得急促,转头看向朱雀门,羽林军还在奋力攻城,但始终难以寸进。

他的脸角抽搐再三,神情凶狠又暴戾。

这些日子,他一直活在担惊受怕中,没有办法冷静思考,又被桥瑁再三恐吓,尤其是刘辩死在他眼前,令他完全失智!

到了这会儿,他终于是冷静下来了。

“上当了!”

张杨咬牙切齿的恨声道。

校尉不知道他上了谁的当,继续道:“中郎将,现在走还来得及,朝廷的援兵未至,是最好的时机。”

张杨神色阴晴不定,脸角不断抽粗,心里痛苦挣扎。

自从朝廷开始‘整顿吏治’,他所面临的就是死局,只是没想到,一步一步,居然走到了今天!是进?是退?

张杨烦乱不安的心里,无法做出判断,只能扯着衣领,陷入沉思。

不过,羽林军还是缓缓撤了下来,没有继续进攻。

城头上的典韦,伸出头,看着远处,躲在大军后的张杨,手里握着大弓,向来憨厚的脸上,都是杀意。

不等他搭弓拉箭,身旁的亲卫连忙拉住他,急声道:“统领,不可!”

典韦双眼瞪眼,不理会他,继续拉弓,遥遥对准张杨。

亲卫心里紧张万分,道:“统领,他谋害陛下,公然叛乱,确实该死,可,可你不能坏了陛下的计划。”

听了这一句,典韦怒哼一声,还没有拉满的大弓直接摔在地上,转头就走。

亲卫松口气,紧跟着他。

以往陛下在宫里,典韦十分老实,除了例行的操练,基本没他什么事情。可陛下不在宫里,以典韦凶蛮的性格,谁都制不住。

尚书台的屋檐下,荀彧听着喊杀声消失,紧绷的神色和缓下来。

羽林军第一次攻不破朱雀门,那便不会再有第二次。

皇宫,暂且安全了。

荀彧立在屋檐下,目光从朱雀门,慢慢向东,那是河东、兖州的方向。

曹操。

曹操是当世虎将,战功无数,征战南北,近几年皆是不败战绩,成功剿灭了诸多朝廷心腹大患。

他的威望,他的能力以及他的势力,在大汉军中,是独一无二,无人可比的。

如果,他有所图谋,那他的威胁程度,将远超董卓、袁绍之流!卢毓在尚书台进进出出,逐渐也发现了一点。

他发现,丞相与之前很不相同,仍然忧心,却是一种松弛的忧心,并不紧张,对于叛军的强攻,已经很久没有关心过一句了。而皇宫里同样一片安静。

按理说,太后,皇后以及诸多皇子,早就应该心惊胆战跑过来询问了,可始终没有什么反应。

不止是太后、皇后,黄门,宫女等仿佛消失了一样,很久没有出现在外廷了。

卢毓在刘辩身边,在宫里待了好些年,早就不是初出茅庐的嫩小子,压着心里的种种疑惑,一如既往的做着他的事情。

倒是另一边,大司马府,司马懿与司马朗两兄弟,悄悄讨论着眼前的情势。

司马朗看着向来反应迟钝,却又被祖父称为‘司马家麒麟儿’的司马懿,疑惑的道:“仲达,你有没有发现,今天的事情,巧合的太多了。”

陛下突然遇刺身亡,羽林军随后造反,禁军好像早有准备,五千人挡住了两万大军的进攻,而宫里,安静一片,再联系之前种种诡谲,司马朗不得不起疑心。

司马懿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低声道:“兄长,我们不过是末流小吏,这些大事,自有人操心,我们无需多想多虑。”

司马朗隐约从司马懿话里听出别样的微动,忍不住的道:“你发现了什么?”

司马懿或许是担心司马朗坏事,更加低声的道:“我今天一天没见到二殿下了。”

司马朗目光顿时闪过惊疑之色,欲言又止。

二殿下刘愈是宫里的混世魔王,除了陛下,哪怕是皇后、唐美人都管不住,整日在整个皇宫疯玩,突然消失,那必然有某种原因。

但司马朗想不通,因为他切切实实看到了刘辩的尸体,陛下从出宫到遇刺,在非常多的人眼皮底下,那是做不了假的!司马懿没有再多言,反而道:“外面的羽林军不算什么,大事还在后面,兄长切记,谨言慎行,做好本分。”

司马朗若有所思的点头,忽的警醒,道:“大事?什么大事?”

司马懿却不肯多说了,起身直接离开。

他是掌宫令,只是给大司马府送文书,不能久待,否则会引起某些人不必要的猜疑。

司马朗忧心忡忡,等司马懿走远,这才低声道:“也不知道父亲怎么样了……”

司马防作为徐州牧,与张辽一样,遭到了笮融的突然攻打,现在已经退守徐、青二州交界,生死不明,情况未知。

皇宫被围,他现在是彻底的失去与外界的联络了。

而皇宫之外,随着羽林军收兵,暂停进攻,朱雀门安静了下来。

朱雀门安静,其他地方却遭了殃。

羽林军将洛阳城戒严,这会儿四处抓捕朝廷高官,更是杀人天牢,将被御史台缉捕的人全数放了出来。

这些人,绝大部分加入了叛军,带着羽林军,在整个洛阳城疯狂的报复,杀伤抢掠,无恶不作。

这场洗劫,到了天亮都没有结束,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张杨犹豫了,不知道是该继续强攻皇宫,还是尽早退走。

他的犹豫,纵容了羽林军的劫掠,也无法继续组织兵力进攻朱雀门。

皇宫之内,荀彧亲自在御厨煮了点粥,坐在值房里,一如往常,一边吃一边翻看公文。

没有因为听不到朱雀门的喊杀声而感到意外,只是不习惯于事情变少,眼见就要处理完了。

直到最后一本的时候,他忽的抬起头,就看到门外,徐衍微笑着的立着。

荀彧道:“徐贵人有事?”

徐衍微微一笑,道:“丞相,陛下要见伱。”

荀彧心里最后一块石头,起起伏伏,稍稍沉默,整理着衣服,起身,随着徐衍离开尚书台。

走进内廷,进入密道,随着两旁火把,骑着马飞奔,不知道过了多久,终于来到了出口。

刚一出来,荀彧便看到张辽在恭候了。

荀彧顿时会意,不等张辽见礼,就道:“陛下在徐州,也下了一盘大棋。”

张辽神色不动,抬手道:“下官见过丞相。”

荀彧望向远处的山谷,隐约可见有人影攒动,心里的石头下落不少,骑着马向前走,问道:“徐州那边可控吗?”

张辽保持着尊敬之色,道:“有些出乎意料,笮融与徐州诸多世家勾连,并非完全是事先安排。”

荀彧并不担心,道:“我听说,袁绍回兵了?”

张辽道:“是。”

荀彧骑着马,待想再问,就看到二殿下刘愈,骑着马,在追逐着什么小动物,身后跟着一群小孩,欢闹之声盈野。

荀彧心里的石头,再落一些,好像也忘了要问什么,下意识的加快速度,赶向不远处的山谷。

山谷很寻常,只是到了近前才会发现,山谷之内,到处是禁军,一个个是全新的甲胄,肃穆而立,煞气无声涌动。

“关羽?”

荀彧一怔,看到不远处关羽带着一支兵马,疾驰而出。

“是。”张辽应道。

荀彧若有恍然,甫一落马,就看到匈奴单于于夫罗带着匈奴骑兵,从另一侧入了山谷。

荀彧下意识的点了点头。

他记得,几个月前,于夫罗去年就应该离开洛阳,返回大漠了。

很显然,这于夫罗,也是陛下暗中埋伏的奇兵。

“荀卿,还没吃吧?来,一起用一点。”刚走进山谷,荀彧便听到了一声极其熟悉的声音。

荀彧抬头望去,只见不远处的火堆旁,刘辩一边割着烤羊,一边向荀彧大声喊道。

荀彧心底那一块小石头,轰然落地。

荀彧来到近前,无声抬手,无声落座,而后也无声的躬身低头。

刘辩将割好肉的小碗,递给荀彧,笑着道:“卿家,来,吃一点,刚烤好的。”

荀彧没有接,只是抬头,目光平静的看着刘辩。

刘辩与荀彧相处时间不短了,见他以这种沉默倔强的方式回应他们的‘重逢’,将碗硬塞入他手里,道:“田丰的事,并非朕授意,笮融谋反,不是朕撺掇,行刺是真,羽林军早有反意,也是朕。那桥瑁串联了太多人,行事太过嚣张,过于明目张胆,将朕当成了瞎子,聋子。朕,不过是顺水推舟罢了。”

荀彧没有理会刘辩的‘狡辩’,道:“陛下,过于激烈,过于操切,过于独断了些。”

若说朝臣中谨慎的人非常多,但荀彧,可能是最谨慎的那一个。他在刘辩面前,接连三个‘过于’,充分表达了他对刘辩这次动作的不满。

刘辩笑呵呵的端起碗,道:“朕知道朕知道,这样,朕答应你,未来五年,朕修身养性,绝无大动作,朝政全数托于卿家,真要有什么事情,一定得到卿家的同意。”

“陛下当真?”荀彧注视着刘辩,神情倔强坚定。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