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汉家功业 > 第496章 各有谋算

汉家功业 第496章 各有谋算

作者:官笙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3 23:03:25

第496章 各有谋算

第496章 各有谋算

尚书台这边刚刚得到旨意,开始着手第一步的文书工作,消息已经从尚书台飞速传出,遍布宫里宫外。

长乐宫内。

刘辩与何太后一起吃饭,就只有母子两人。

何太后几次想要落快说话,但看着刘辩的表情,一直没有开口。

眼前的‘辩儿’已经不是登基之前的那个孩童了,这么多年下来,威严越重,即便是何太后,涉及国政大事,也不敢轻易开口。

刘辩早就察觉到了,可还是自顾吃饭,偶尔给何太后夹菜,来一句:“母后,吃啊?”

何太后只能陪着笑,有些勉强的继续吃饭。

临近尾声,何太后还是忍不住了,道:“你真的决定好了?绍儿,能扛起这般重任吗?”

刘辩也觉得差不多了,擦了擦嘴,笑着道:“母后,也觉得该立愈儿?”

何太后神色迟疑,还是道:“这个,不是别人教我的,是,是我也觉得,绍儿有些痴傻,将来是个昏君怎么办?”

刘辩看着何太后,道:“母后,还记得当初我继位时的情形吗?”

何太后立即道:“当然记得,要不是你舅舅,我们母子现在不知道死了多少年了。”

刘辩点点头,道:“虽说,大将军有私心,但也不能说他完全没有擎天保驾,维护我大汉国统之意。朕继位,是因为,母后是正宫皇后,我是嫡子,而刘协是庶出,我继位,是理所当然。但,祖母,十二常侍以及其他居心叵测之徒,为什么能够局中操作,引起那么大的危机?”

何太后刚要说话,刘辩摇了下头,她便立即收声。

刘辩端正坐好,道:“朕何尝不知绍儿有些痴傻,但祖宗定下家法,长‘幼有序,嫡庶有别’,这些规矩虽然片面,也不合理,但为什么还是定下了,传承了这么多年?因为有着足够的血泪教训。”

“如果今天朕立了次子,那就等于所有皇嗣都有资格继承皇位,窥伺皇位,”

刘辩神色郑重,语气也前所未有的认真,道:“我们是皇家,不是寻常士族,一旦同室操戈,那就是天下大乱。高祖皇帝分封天下,结果引发了七王之乱,以后呢?会不会有八王之乱?将我大汉天下打的分崩离析,且不说与江山社稷,百姓是多大的苦难,单说这是我刘家江山,同族相争,最终还不是便宜了外人?”

何太后张了张嘴,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反驳刘辩的话。

“可是可是,”

何太后犹犹豫豫的道:“可是,你不是最喜欢愈儿吗?”

刘辩轻轻点头,道:“朕不否认喜欢愈儿多过绍儿,但朕是皇帝,朕不能由着朕的喜好来。说句不敬话,朕也想做父皇那样的昏君,关起门来吃喝玩乐,管他宫外洪水滔天,风雷雨电,朕过的舒坦就行了。”

刘辩目光沉静,面色坚定,道:“可人活一世,总不能只谈享受,而不谈义务。母后曾是皇后,得管理后宫,就没有累了,卷了,乏了,想要抛下这些,过舒坦日子的时候吗?可母后还是咬牙挺了过来?我们为人母,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为人君,总得克制一些,尽些责任,哪怕是再不情愿,再苦再累也得咬牙坚持……”

何太后怔怔看着刘辩,张了张嘴,一脸的心疼之色。

她仿佛现在才反应过来,他儿子继承这个皇位经历了多少,又付出了多少。

“母后懂了。”何太后叹了口气道。

她不傻,也不蠢。刘辩突然跑过来陪她吃饭,长篇大论这么多,其实也是有目的的。

刘辩也听出了何太后的意思,抬手恭敬的拜道:“多谢母后体谅。”

何太后摇了摇头,无奈的道:“唐姬以及唐家那边,我去安抚,其他的事情我就不管了。”

刘辩应了一声,这宫里暂且是安抚住了,接下来,还有一些人要疏通一下。

在何太后去往永安宫的时候,蔡邕的府邸确实已经热闹起来。

不知道多少人排着队的在前门后门等着进去,各种礼物堵塞了两条街。

门房站在紧闭的大门前,阻挡着一众宾客,不停的解释主人不在府,说的口干舌燥,依旧没人相信,一个劲的要送礼。

再后面,蔡府直接挂上了闭门谢客的牌子,谁也不敢见。

有些聪明人,则已经从蔡府离开,赶去了东观。

蔡邕结束流放回京之后,便基本上是两点一线,要么府里要么东观,鲜少外出。

经历了那么一遭,他早已经不是洛阳城宴席上的必备之客了。

但这会儿,蔡邕也不在东观,而是在鸿都门学。

站在藏书楼前,看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对联,蔡邕背着手,须发洁白的脸上都是追忆之色。

这是他亲笔所题,但内容是宫里那位陛下所写。

往昔历历在目,温和如玉,相处和谐……但一切都已经成为了过去。

王朗站在他边上,笑呵呵的道:“蔡公,因何而感慨?”

蔡邕猛的回过神,摸着胡须笑着道:“我在想,以后这鸿都门,怕是也不好常来了。”

蔡邕已经离开多年,哪怕有些学生路过,也认不出这位声名显赫的‘蔡公’了。

王朗打量着对联,道:“陛下极少作文,但凡出手,必是深意绵长,令人回味。”

蔡邕也认可,他是见过刘辩屈指可数的‘墨宝’的,确实不是一般有才,附和的点头道:“陛下继位之前,流言蜚语不少,说陛下贪玩好耍,不喜诗书。只有伱我这等近臣才知晓,陛下饱读诗书,才华不输所谓的‘王佐之才’。”

王朗神色不动,哪里不明白蔡邕话里的意思。

当今那位即将被立为太子的大皇子是眼前蔡邕的外孙,蔡邕这么说,无非也是给那位‘痴傻’的大殿下正名。

王朗笑着道:“蔡公的说是,要说这‘王佐之才’,马上就要大考了,作为阅卷官,还请蔡公多多帮忙才是。”

蔡邕顿时明白王朗的来意了,故作沉思一阵,道:“王尚书为朝廷揽才,无可厚非……只是,老夫能帮什么忙?”

王朗笑容更多了一些,来到蔡邕侧面,道:“蔡公的东观人才济济,而朝廷空官职缺众多,蔡公可不能抱着不放,适当允我一些才是……”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