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汉家功业 > 第447章 天灾人祸

汉家功业 第447章 天灾人祸

作者:官笙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3 23:03:25

第447章 天灾**

第447章 天灾**

刘辩走出了破庙,开始徒步的冒雨而行。

他原本就有点着急,离京日久,说不得会发生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

但皇甫坚寿的这封信,促使刘辩回京的心更加迫切了几分。

大雨磅礴,道路泥泞,哪怕刘辩选择最为见识的砂石路,还是步步维艰,行走的十分缓慢。

更何况,他们身后还有人在尾随。

不知道走了多久,赵云一身蓑衣的追上来,在刘辩身旁大声道:“陛下,那些人退走了。”

刘辩一手撑着伞,擦了擦脸上的雨水,望着前路,道:“不要掉以轻心。”

“是。”赵云应道。

刘辩走了几步,鞋子已经湿透,裤子半湿,道:“最近的是萧县?”

卢毓相对轻松一点,道:“是萧县,再近一点的便是相县。”

相县,是沛郡治所,也是豫州的治所。

刘辩沉吟一阵,道:“好,去萧县。”

卢毓一怔,欲言又止。

这位陛下行事还真是捉摸不透,原本,他们都以为,此行目的地是相县。

而外面的人,则认为,刘辩还在下邳。

远远跟随刘辩的一行人,这会儿远远退后,没有再继续追踪。

一个年轻人握着刀,与边上的桥瑁道:“先生,他们不过五百人,我们有一千人,不管偷袭还是埋伏,胜算都在我们,为什么不进反退?”

这个年轻人确实疑惑,再三进言,可这位来历高深莫测的先生,似乎十分忌惮那群人,一直不敢上,一有风吹草动就跑,胆小如鼠。

桥瑁面无表情,头发丝都是雨水,一身蓑衣,像是一个瘦弱的老农。

他望着西方,根本看不到一个人影,只有磅礴大雨。

他面无表情,没有理会身旁年轻人的问话,而是在思考。

确实有好几次,桥瑁忍不住的想要发兵,博一个天赐机缘。

可是犹豫再三,他还是放弃了。

一个是没有把握,刘辩明明知道有大股追兵,非但不跑,反而休息了一晚。

桥瑁也曾怀疑刘辩是虚张声势,故布疑阵,不知道是畏惧还是疑心,他没有动手,一次次的错过。

第二个,则是在考虑,现在要是杀了刘辩,洛阳城扶持一个小皇帝上来,反而会坏了他现在筹谋的大计!

权衡了一遍又一遍,桥瑁还是放弃了,只能目送着刘辩渐行渐远。

‘罢了。’

桥瑁心有不甘的叹了口气,道:“还有机会,走吧。”

年轻人对桥瑁有些腻歪,犹犹豫豫,瞻前顾后,读书人的臭毛病。

而这会儿,身在相县的刘备,已经收到了刘辩的飞鸽传书。

刘关张三兄弟,对着这封‘私信’研究了小半个时辰,依旧没有得出任何结论。

刘备愁容满面,心里渴望有个谋士,能为他排忧解难。

关羽似乎看出了大哥的心事,眯着丹凤眼,道:“兄长,依我看,陛下是要你准备兵马,随时出兵彭城国,或许彭城那边有所异动。”

张飞立即扯着嗓子道:“彭城太守是笮融那厮吧,我记得大哥还上书举荐,夸奖过他。”

刘辩神情微变,道:“莫不是那笮融出事了?”

关羽皱眉,与刘辩认真的道:“兄长,此事须慎重,一旦那笮融真的犯了大罪,切莫牵连兄长。”

张飞紧张的看着刘备,道:“大哥,你说怎么办!?”

刘备也才想起来笮融的事,瞬间就觉得,前面的半个时辰全是废话,心中的压抑更重了。

“遵旨吧。”

刘备没有其他办法了,道:“先调兵,将彭城监视起来,一旦有异动,先发制人。”

“兄长,”

关羽丹凤眼闪动,道:“是否要与那张辽通气。”

刘备点头,道:“应当,我这就写信。他是陛下的亲信,知晓的肯定更多,与他通气,再好不过。”

这时一个小厮模样的少年进来,道:“主人,田府君那边来消息,说是尚书台要求豫州将去年所有收支账簿呈送上去,田府君请主人早做准备。”

刘备面露疑惑,道:“账簿?尚书台要这些做什么?”

关羽,张飞同样面面相觑,一时间接不上话。

刘备的话,按理说是有问题的,毕竟尚书台要求地方呈送收支账本,那是理所当然。但问题在于,尚书台几乎没有给豫州拨付过一分钱粮。

自动作平定以后,豫州的所有钱粮支撑,全部是刘繇,田丰,以及刘备等人的自筹。

现在尚书台要这些账簿,目的何在?

小厮道:“小人不知,是这么传话的。”

刘备摆了摆手,神情微微凝色。

他手里有曹操留下的四万兵马,是镇守豫州的根本。这四万兵马,几乎都是出自禁军大营的精锐。

刘备用了很多手段,试图将这四万精兵收服,可每当他做点什么,如同漏风的筛子,别说刘繇,田丰等人迅速知道,便是洛阳也发文来‘询问’。

刘备知晓了其中水深,不敢过分逾越。

但为了养活这四万精兵,刘备除了屯田外,最主要的钱粮来援,其实是向各大世家‘化缘’。

各大士族都不是善人,不会凭白给你钱,是以,刘备与给钱给粮的各大士族都有着暗地里不可言说的交易。

其中最为扎眼的,便是他的小舅子糜竺,但随着刘备东奔西走,并没有预期的飞黄腾达,给糜家带来足够的利益,这位小舅子对刘备的不满,就差写在脸上了。

刘备心里沉思再三,道:“二弟,三弟,伱们先调兵,我去见田府君。”

关羽,张飞没有二话,应着就出门。

刘备枯坐一会儿,与不远处的小厮道:“诸葛孔明还是没有消息吗?”

小厮道:“是。有人说在南阳隐居,有人说回了琅琊郡,还有人说去了兖州,冀州,也有人被人举荐,已经在洛阳出仕,但小人都仔细查过,没有准确的。”

刘备不由得轻叹一声,仰天道:“苍天,何薄我刘备,为何就不能给予我一个大才……”

小厮是知道他家主人对贤能的渴求之心的,神情也是无奈。

在刘备去往府衙的时候,豫州牧刘繇则在巡河。

他一身蓑衣,身后跟着一群大小官吏,沿着河走了很长一段路,脸色不断的凝重,一言不发。

他身后的众人不断的劝言:“使君,还是先离开这里吧,雨势这么大,随时可能会决堤的。”

“使君,这里有我等足够了,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使君,还有众多公务等着你……”

刘繇好似没有听到一样,来到一处高地,看着下游奔突不休的浑水,心头沉重,道:“你们说,现在确保不决堤,需要多少钱粮,多少人?”

众人相互对视一眼,还是来自御史台的巡河御史接了话头,道:“刘使君,浑河常年决堤,若是早几个月还有可能,现在正值雨季,无法修筑了。”

刘繇猛的转头看向他,双眼怒睁,喝道:“你是说,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大水决堤,淹没无数吗?你可知,要死多少人!?”

随从的官吏们噤若寒蝉,低头不语。

刘繇也知道他们这些的德性,道:“我问你们,去年是有一笔钱粮拨下治河的,工曹亲自监管,为什么没有奏效,钱粮去了哪里?”

众人悄悄对视,而后立即缩回头,半点声音都没有。

刘繇脸角绷直,神色铁青,大喝道:“巡河御史!”

这巡河御史十分年轻,不到三十岁,闻言连忙道:“回使君,这些钱粮,下官不知,下官只负责监督河工。”

刘繇心里咯噔一声,预感到了什么,道:“哼,巡河御史的职责,你比我清楚。钱粮的去处,没有的你签字,根本发不出去!本官现在问你,那笔钱粮去了哪里,若是你说不出个所以然,本官现在拿了你,正好为决堤顶罪!”

巡河御史吓的直接噗通一声跪地,向着刘繇急声道:“使君息怒!使君息怒!钱粮,钱粮,被各州郡瓜分了,他们说,他们说,朝廷拖欠的俸禄,以及剿匪,赈灾……他们,他们全拿走了,下官,下官我冤枉的……”

刘繇狠狠咬牙,双眼通红。

他早就有所猜测,可亲耳听到了,还是愤怒难当。

可他又不能真的拿那些郡守、县令怎么样。

一旦他有了这个意思,这些郡守、县令会先一步叫苦连天,接着他们背后的人跟着施压,他刘繇在豫州,不出半个月就会被孤立!

“我问你,”

刘繇强压着愤怒,吼道:“现在要想修河,确保不决堤,有什么办法?”

巡河御史眼神一阵闪烁,道:“这个,这个,下官,下官也不知……”

刘繇恨恨的一甩,转身大步向前走。

身后的一众官吏心惊胆战,硬着头皮跟上去。

他们在担心,决堤后,刘繇真的他们拿他们当替罪羔羊!

刘繇前前后后,巡视了近十多里,越看越心惊,以至于手脚冰凉。

哪怕他不善于治河,还是能看出来,一旦大雨继续下下去,决堤是早晚,而且来势凶猛,至少要淹掉中下游几十个郡县!

刘繇迫不及待的回到相县,找来田丰与刘备。

听完刘繇的口述,田丰沉默许久,道:“现在想要抢修,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短时间难以凑集。或许,可以紧急调配一些,在下游挖河,将决堤的洪水引走,尽可能减少淹没的郡县。”

刘繇看了他一眼,转向刘备。

刘备双眉紧锁,面色思忖。

田丰的话,其实已经说的很明白,现在抢修是不可能了,只能尽可能的减少损失。

说白了,决堤已是必然了。

刘繇见刘备不说话,沉着脸,道:“玄德,你一点办法都没有吗?”

田丰也看过来,目露审视。

对于这位自称汉室宗亲的豫州将军,田丰一直观察不透。

这个人没有表现出什么特别的能力,既无足够的大局观,也无凌厉锋芒,单以‘仁德’而闻名。

在田丰看来,这位豫州将军,善于沽名钓誉,少有实为。

刘备见刘繇追问,不得已的道:“若是有钱粮,未必募集不到人。”

刘繇眉头皱的更深,转而与田丰道:“不管怎么说,先将下游的百姓转移出来,好生安置。而后,我们分头去见那些世家,尤其是可能被淹没的那些,想必他们为了自身,也愿意掏出钱粮来抢修河堤。”

田丰双眼一亮,道:“使君说的是,这确实是个好办法。”

刘繇没有那么乐观,他对那些士族的秉性太过了解了,即便是这种情况,不咬下他们一块肉,休想从他们的仓库拿的一分钱一粒米。

刘备左思右想没有一点主意,心里越发渴望有大才辅佐。

他是一个对自我认知十分清楚的人,知道他的能力,是以很清楚他需要什么人才,什么样的人才能助他成就一番功业!

刘繇不敢耽搁,整个相县仿佛都被惊动了,全力筹集钱粮,招募青壮,准备抢修河堤。

而另一边,通过艰难跋涉,刘辩一行人终于到了萧县。

或许是连续多日大雨的缘故,街面上看不到一个人,只有漂泊的大雨。

租了一个酒楼,刘辩住了进去,洗澡换衣服,来到客厅,吃了一口热腾腾的汤面,这才长吐一口气,道:“活过来了。”

两世为人,这也是刘辩第一次这样冒雨赶路,全是徒步。

这些年,他养尊处优,要不是年轻,他绝对撑不到现在。

赵云,卢毓,典韦等人先一步熟悉好,这会儿一人手里捧着一碗面,同样在狼吞虎咽。

这一路上他们都是吃的干粮,饥肠辘辘之下,热腾腾的汤面简直是绝世佳肴。

刘辩见他们吃的欢实,笑了笑,也不再多说,自顾的吃了起来。

刘辩吃了两碗,皇甫坚长才从外面进来,脱下蓑衣,浑身一个哆嗦,甩了甩头,才来到刘辩身前,道:“陛下,打听的差不多了,陛下要的萧县官吏名录,晚些时候就能拿到。”

这件事,其实很简单,只是为了尽可能的详实,以及查清楚其中的关系,所以才会晚一点。

刘辩点头,道:“坐下吧,汤面还有,快吃。”

皇甫坚长也饿急了,谢恩之后就坐到了刘辩对面,眼巴巴的望着厨房方向。

在汤面上来的那一刻,皇甫坚长突然又与刘辩道:“陛下,微臣还听说,萧县有不少躲难来的百姓,说是浑河又要决堤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