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汉家功业 > 第425章 碎嘴子

汉家功业 第425章 碎嘴子

作者:官笙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3 23:03:25

第425章 碎嘴子

第425章 碎嘴子

王成官不大,可担忧的事情不少。

他的主事给他十分矛盾的感觉,看上去是一个温和如玉的谦谦公子,可行为举止仿佛没有将任何人放在眼里,一点礼数都没有,偏偏对谁都笑脸相迎,没有半点架子。

他对衣食住行异常的挑剔,可又很容易接受,难喝的茶,难吃的饭,他并非全然不能接受。

他来去随意,将府衙视作无物,但很坐得住,在值房里,不声不响的能坐一天,哪怕滴水未进,也异常的坚持得住。

他关心很多不起眼的小事,比如府衙里小吏的俸禄,生活支出,婚丧嫁娶,甚至于厕所,马桶这些都询问的一清二楚,毫无避讳。

同时,他经常说一些空话、大话,还喜欢评点时事。比如,他喜欢与底层小吏讲‘建安五年施政纲要’,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哪怕对方再不听不懂,再不耐烦,他也能讲下去,乐此不疲。

他还认为并州的‘军政分离’处置的欠妥当,右司马曹操心急事糙,并州牧吴景敷衍。认为朝廷,尤其是尚书台对‘新政’的理解过于浅显,做事畏首畏尾,忌惮太多。评点尚书台的诸公,包括丞相,对自身定位不清晰,不够了解丞相以及尚书台的权责,不懂得充分运用权力等等,随口指出他们是‘稚嫩团队’。

前面小吏当乐子看,到了后面,哪怕是王成都开始听不懂,再后面,王成等人不敢听他‘胡说八道’了。

王成坐在刘辩值房不远处,时不时抬头看一眼,这个暂时还算省心的,来自于洛阳的贵公子。

在他的注视中,唯有吏房主事陈邕对‘刘波’热情日益高涨,各种讨好手段层出不穷,整日围绕在‘刘波’周围,嘘寒问暖。

但对于陈邕希望带‘刘波’去体验平原郡的风土人情之类时,被‘刘波’一句:‘比洛阳差’而重创,再没提过。

在刘辩上任的第七天中午,他发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

“王主簿,”

刘辩看着站在桌前不远处,毕恭毕敬的王成,面露疑惑的道:“我上任这么久了,好像就没做什么事情。”

他是户房主事,应当负责平原郡的田亩,赋税,户籍等等,可以说责任重大。

可上任七天了,一点正事没有。

王成低眉顺眼,道:“是这样的刘主事,因为正值春耕,府君亲自理事,是以,没有刘主事什么事情。”

“我记得,你之前说有什么事情来着?”刘辩也不想理会过于琐碎的事情,但今天的事情,他要亲自去看一看。

王成抬起头,道:“刘主事,这件事是府君一直在做的,我们,还是不要插手吧。”

“把不字去掉。”刘辩起身,活动了一下肩膀,作势就要出门。

王成愣了下才反应过来,连忙道:“刘主事,这,府君一切都准备好了,你,还是不要去了,坐等府君筹来钱就是,何必去看人脸色。”

刘辩笑了,道:“我已经有好些年没看过别人的脸色了,今天去看一次。”

说完,刘辩就绕出桌子,与不远处的陶二更道:“备车,先去陈家糕点。”

陈家糕点与洛阳的风味完全不同,刘辩前两天发现,有些喜欢上了。

陶二更没敢答应刘辩,而是看向王成。

王成面色犹豫,还是道:“刘主事,怕是不妥,要不,下官请示一下府君?”

刘辩已经迈出值房大门了,道:“我才是你的上官,再啰嗦,给伱禁闭到我离开。”

王成对刘辩没有任何办法,也不敢答应,随着刘辩出门,悄然转向了崔钧的值房。

待等崔钧听王成说完,也是皱眉,道:“他也要去?是有什么目的吗?”

虽然刘辩表现的很平静,这段时间没有什么出格的举动,可从刘辩那日的对话,以及在值房废寝忘食的研究平原郡的户丁、土地的行为来看,绝对不是无的放矢,显然有着明确的目的!

对于这样一个不知根底,不知所想的贵公子,崔钧一直十分警惕。

王成摇了摇头,道:“下官看不出来,他与那陈邕也不算亲近,甚至有些嫌弃,与陈家并无其他关系。”

崔钧神色微凝,思索着要不要带刘辩去。

带他去,是一个不可预测,不可控制的变数。不带他去,他态度坚决,可能自行过去,事情会变得更加复杂。

王成见崔钧迟疑,上前一步,低声道:“府君,既然拦不住,那就带他去,让陈邕盯着他,安排在外桌,不让他与外人多接触。”

崔钧心里还是不放心,道:“你也跟着去,盯着他,不要让他有任何出格之举!”

王成应着,旋即又担心的道:“府君,陈家答应借钱了吗?”

崔钧神色沉默,好一阵子才道:“我们能给的不多了,陈家的胃口有些大,就看今晚那陈政是否松口了。”

王成心里也是一叹,默默点头。

说的是‘借’,可平原郡早就穷的揭不开锅,借了也无力还,是要用其他方式‘抵偿’的。

但即便如此,经年累月之下,平原郡能拿出来交易的‘东西’也已经不多了。

崔钧与王成又商议良久,待等天色将黑,便起身出发,前往陈家。

与此同时,刘辩在陈家的糕点铺吃了个半饱,手里提着一盒,一边走向陈家一边与陶二更闲聊。

刘辩慢悠悠的走着,消化着食物,道:“这陈家,是郡中最大世家?”

陶二更跟在刘辩屁股后面,声音从背后传来,道:“是。陈家祖上封侯,几十年前,还有一任尚书令,在郡中颇为显贵。”

刘辩唔了一声,道:“倒是有些意外。陈家现在有什么人在做官吗?”

“大官。”刘辩又接了一句道。

陶二更连忙道:“有,听说陈家二房有人在洛阳为官,是吏曹的郎中,陈家人近些年入仕的人非常多,据说与那人有关。”

“那人?没有具体名字吗?”刘辩走在前面,头也不回,语带好奇的问道。

“不太清楚,只知道有这么一个人,具体是谁,叫什么,陈家有意瞒着。”陶二更道。

刘辩微微点头,道:“倒也算是聪明的做法。走吧,去看看陈家摆的什么宴。”

话音未落,皇甫坚长悄悄摸了过来,递过一道文书,低声道:“公子,是老陈送来的。”

程昱。

刘辩伸手接过来,忽然道:“对了,老陈是哪里?与这里的陈家有无关系?”

“东郡人,”

皇甫坚长脱口而出,旋即犹豫着道:“与这里的陈家是否有关,不清楚。”

刘辩嗯了一声,道:“东郡那边,你盯一下。”

“是。”皇甫坚长应着,停下脚步,目送刘辩渐走渐远。

陶二更就跟在刘辩屁股后面,将他与皇甫坚长的对话尽收耳底,心里不断泛起嘀咕,越发觉得这位来自洛阳城的贵公子不简单。

刘辩没有在意他,打开程昱的奏本。

匆匆扫了几行,刘辩就不断皱眉。

程昱在奏本里,重点提及了冀州的‘盐政’情形,说是表面‘宁和一片,内则混沌’,盐场几乎被瓜分完毕,‘进出操之他人,已与朝廷无涉’。

简单来说,冀州的盐场,已经无声无息的脱离了朝廷掌控,落入了地方某些人手中。

刘辩面无表情,脚步不知不觉慢了下来。

程昱就事论事,并没有指责谁,甚至暗示都没有。可越是这样,刘辩心里越是起疑。

冀州的大小官员肯定有人参与其中,参与多少,参与多深?

应劭呢?作为冀州牧,应劭是否知道这件事,或者说,他是否有份?

盐税,目前是朝廷最重要的税赋来源,甚至超过了土地税,要是对盐政大动干戈,朝廷怕是要断炊。

“刘主事,到了。”

不知道过了多久,陶二更的话,将刘辩从沉思中拉了回来。

刘辩深吸一口气,将程昱的奏本揣入怀里,抬头看向不远处的陈宅。

高门大户!

这是刘辩的第一感觉,陈宅的门户高大,与之配套的院墙同样高出四周院落一大半。

刘辩走了几步,来到近前,匾额上的‘陈宅’二字隐约有些眼熟,可一时间想不起来。

“慢着,可有请柬?”在刘辩想要踏门而入的时候,一旁的家丁窜了出来,堵在刘辩身前,拦住了他的去路。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