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汉家功业 > 第310章 帝王与文官的矛盾

汉家功业 第310章 帝王与文官的矛盾

作者:官笙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3 23:03:25

第310章 帝王与文官的矛盾

第310章 帝王与文官的矛盾

刘辩走后,在强大的压力之下,尚书台再次召集众人开会。

宫里的陛下近乎直接的告诉尚书台,他对尚书台很不满意,并且开始采取手段了。

这对尚书台来说,形如‘噩耗’。

待等主理御史台的刘协,廷尉府廷尉王朗赶过来,尚书台内,‘二府’一台便是聚齐了。

这是大汉朝,文官集团的最高管理层了。

在钟繇转瞬了刘辩在嘉德殿前的话,所有人神情都不太好。

宫里那位陛下,向来温和,极少与朝臣厉色相对,这么**裸的表达态度,还是第一次!

王朗作为廷尉,还是第一次被拉入尚书台,作为前任丞相的人,被‘颍川党’警惕与排斥,丝毫不奇怪。

潘隐,徐衍有些心惊胆战,低声应着慢慢退出去。

豫州,徐州,现在是南北的分界线,如果豫州、徐州落入野心家之手,将直接威胁司隶,威胁洛阳!

这是大汉朝野决不能接受的事情!

刘辩哪里管,抬头盯着,太阳穴不断鼓动。

在宫里的几位管事内监,左栗负责方向是监察百官,潘隐则通过皇城府也就是皇甫嵩监察天下军情。

刘辩皱了皱,有些烦躁的摆手道:“行了,没事就退下吧。”

刘虞闻言,想了想,道:“刘备,曹操没什么问题,但想要调动黄忠,须得兵曹附属,或是陛下旨意。”

潘隐会意,上前道:“回陛下,按照旨意,青州牧司马防划拨给了刘备一万禁军,目前刘备手里有两万兵马,一直在琅琊郡与吕布厮杀,暂且没有分出胜负。”

这些是为了争夺兵权。

御史台一旦动用‘监察’的权力,受到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尚书台,也就是‘颍川党’了。

在一片沉默,刘协有些忍不住了,开口道:“袁绍,刘表,孙坚之辈,皆藏有异心,他们即便剿灭董卓,还会有下一个董卓出现,本王建议,还是要朝廷为主。”

潘隐,徐衍没敢接话,曹操新败,刘备虽然不能成事,也迎来了朝野诸多目光注视。

是以,兖州的兵马,不能轻动。

而坐在荀彧左下首,身份特别、显耀的刘协,想的则更多。

等王朗,司马儁,刘虞,刘协走后,仅剩下的荀彧,荀攸,钟繇三人沉默一阵,荀彧起身道:“来我书房说话。”

潘隐道:“武将主要是两个结义兄弟,关羽与张飞。谋士……听说是一些行脚的商人,还有些是前任徐州牧陶谦留下的一些人,如赵昱等人。”

徐衍等了一会儿,会意般的连忙道:“陛下,太皇太后近来身体不太好。”

钟繇看着刘虞,心里突然有些明悟。

等他赶到长乐宫的时候,只见所有人都抬头望着树顶。

何太后急了,一巴掌拍在他胸口,道:“小声点,别吓着他。”

刘辩脚步更快了。

董太后。

他得与时间赛跑!

“陛下。”

树顶的刘愈回过头,见到刘辩,嬉笑着就要转身。

有些话,不能公然宣之于口,但他们不能不理清楚,是以,大会之后,他们要开小会了。

荀彧瞬间明白了刘虞的意思,道:“只说不动?”

刘辩下意识点点头,道:“这一点他们要是也用朕来教,朕喝点毒酒死了算了。”

徐衍上前,将尚书台刚才的讨论过程以及结果,尽可能转述给刘辩。

刘辩瞬间心惊胆战,疾步跑过去,大声道:“刘愈,给朕下来!”

崇德殿内。

荀彧对此不可置否,心里渐渐有了计划,道:“今天便到这里吧,明日尚书台会召集六曹九寺议事,还请殿下,王廷尉,大司马列席旁听。”

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事情,哪怕是前任那个‘无为’丞相,宫里那位陛下可都未曾公开的发出这么严厉的警告!

这位大司马的兵权,好像受到了宫里严重的制约!

与前任大司马皇甫嵩完全不同!

要知道,皇甫嵩在位时,宫里将兵权尽数交付给了大司马府。

司马儁见他们还在想着‘完善旨意’,不得不出声道:“诸公,陛下的意思十分明白,北方暂且不动,朝廷以‘新政’为重,莫要横生枝节。”

蔡文姬,刘绍,刘旌以及众多的内监,宫女,逐一的全来了。

曹操兵败是突发事件,可也令刘辩清醒的认识到,所有事情,都不会按照他的预想,按部就班的发展。

不知道过了多久,一声轻唤,使得刘辩回过神。

刘辩抬头看去,只见大树顶端,刘愈拉着两根小手臂的熟知,脚下踩着还细一点,在那晃晃悠悠。

刘辩早就知道,沉吟一阵,道:“先不要管,让他们吵闹一阵。刘备那边有什么消息?”

刘辩心里想了又想,道:“他手里有什么武将与谋士?”

刘协,王朗,刘虞三人见他们吵起来,悄悄互看,眼神里都有复杂的凝重之色。

荀彧沉默一阵,突然道:“事后,豫州、徐州要在朝廷手里!”

如果‘一台二府’还是不能体悟宫里的意思,那便不是‘内监督察’、‘京察’这些了,或将是雷霆之怒!

荀攸看了他一眼,怒气忍不住了,沉声道:“司马公,那袁绍,孙坚之流与董卓为一丘之貉,狼子野心,天下昭然,朝廷岂能坐视?”

真到了动真格的时候,荀攸便不会这么好说话了。

司马儁见荀攸这般固执,轻轻摇头,叹道:“老朽天不假年,恐无力继续为陛下分忧,为朝廷出力了。”

刘虞与荀彧对视,微微一怔,旋即正色道:“丞相说的是。”

刘辩脸色微变,扔下奏本就向外走,道:“怎么回事,为什么爬上树顶,在哪里?”

有了钟繇的话,众人脸色稍霁。

刘辩脚步飞快,潘隐紧跟慢赶,道:“在长乐宫,不知道为什么,宫女说是为了玩,太后娘娘吓坏了,唐娘娘急哭了。不敢大声喊,小声劝,二殿下根本不听。”

兖州可以说是司隶的门户、战略要地,刘辩在剿灭袁遗、桥冒等叛乱后,对兖州进行倾力打造,在朝廷控制的各州中,唯独兖州驻扎了三万以上的大军!

直到廷尉钟繇的转述,这才明白事情的严重性。

刘协轻吐一口气,道:“诸公,本王会遵旨行事,铺开‘京察’,对所有官员进行严格考核,还请诸公明白。”

三八.六.一六六.二一一

在多大树下,一群太监抱来棉被之类,高高举着,迎着刘愈走来走去。

‘讨董’的事定下了,接下来,就是刘辩在嘉德殿前,长篇大论的‘新政’事宜了。

众人看了他一眼,荀攸道:“殿下,南方各路中,除了曹操还有三万兵马外,刘备手里有一万,而兖州的黄忠有三万,如何主导?”

‘颍川党’的危机,猝不及防的到来了。

刘协对于荀攸的配合,淡淡微笑,并不会当真。

曹操新败,士气大堕,不能指望。而刘备出师不利,被吕布打败,退出了琅琊郡,

除开这两人,在座的思来想去,仿佛,除了大司马刘虞亲自领兵外,没了其他人选?

大汉朝廷,在将领这一块,出现了断层!

刘协不自禁的皱了皱眉,这才有所警觉,不止是武将,在文官方面,自前任丞相杨彪致仕后,尚书台都是一些没有资历的‘年轻人’?

荀彧坐在主位,将所有人的表情尽收眼底,沉吟良久,与刘虞道:“刘公,以袁绍为主,协同刘表,公孙瓒,孙坚。而北方,以兖州虎贲中郎将黄忠为主,协同曹操、刘备,如何?”

刘协,王朗,刘虞自然没有二话,抬手道:“自然。”

钟繇的话,是给尚书台一个台阶,也是给在座的一个解释,缓和宫内宫外以及朝廷里的矛盾。

刘备这种在外领兵的州牧,属于皇城府管辖范围。

“是。”

旋即,尚书台的会议室内,便逐渐安静了下来。

宫里那位陛下,将当今朝廷的‘诸公’堵在嘉德殿,说出了‘改元’、‘补缺’、‘京察’、‘内监督察’等一系列明摆着对尚书台不信任的话。

而刘协身份超然,又是主管御史台,并不好开口干预。

潘隐,徐衍听着刘辩随口的话,吓的脸色发白,噗通跪地,道:“小人有罪。”

眼见荀攸要爆出口,撕破脸,钟繇立即高声打断,沉着脸与司马儁道:“司马公,正值国事艰难之时,司马公怎可言退?凡事都可商量,切莫损朝廷威仪。”

荀攸大怒,忍不住的喝道:“你这老……”

在荀攸的话里,能代表朝廷征讨董卓的,也就只有刘备与曹操二人。

朝廷的大权,基本上为‘颍川党’所把持,如果他们无法决断,必然贻误大事!

徐衍等了一会儿,道:“陛下,兵曹的皇甫尚书,似乎与大司马有些争执,近来有些吵闹。”

这‘枝节’并不在‘一台二府’,而在宫里。

徐衍顿了下,转头看向不远处的潘隐。

潘隐等了片刻,继续道:“陛下,大司马府那边,正在计划调兵遣将,对洛阳附近的重要关口进行布置,增加兵力。”

钟繇感觉着僵凝的气氛,微笑着道:“‘新政’停滞,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并非是尚书台不用心,这一点,陛下也是知晓的。陛下提及的诸多事情,也是尚书台解决问题的方向,尚书台自杨公以来便早有规划。现在夏收即将结束,有些政策,正合适颁布出来。”

刘协说的堂堂正正,坦坦荡荡,荀彧,荀攸,钟繇等人只能点头,表示明白。

刘辩喝着茶,沉吟不语。

王朗是廷尉,又是前任丞相的人,略显尴尬。

潘隐退出去,刘辩刚想拿起奏本批阅,又见潘隐急匆匆进来,急声道:“陛下,不好了,二殿下爬到了树顶,怎么劝都不下来。”

而徐衍,逐渐负责了监控洛阳城里百官的一举一动。

钟繇,荀攸点头,跟着起身。

刘辩处理完手里的积务后,心里也在盘算着宫内宫外的事情。

在他看来,大汉江山一分为二,除了曹操外,在座的,都罪责难逃!

他心里藏着愤怒,面上不露。

刘辩看那晃晃悠悠的树枝,呼吸都感觉停了,不由得大声喊道:“你慢一点,小心一点。”

这一声,令所有人都看过来。

加袁绍为后将军,统领南方各路兵马征剿董卓,是不是意味着,宫里对曹操彻底失望,同时对大司马府的能力不那么信任?

荀攸,钟繇,司马儁,刘协,王朗等人对这个提议有些不自在,但也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刘虞思索再三,道:“虽然不能动用,但名义上,可以做些文章。”

望着树顶的刘愈,蔡文姬脸色发白,连忙拉住哭泣不止的唐姬。

对于刘虞这种‘折中’之法,皱了皱眉,不置可否的喝茶。

尤其是宫里的态度。

刘辩抬头看了眼不远处的徐衍,嗯的一声,顺手拿过茶杯,道:“他们讨论好了?”

荀攸作为右仆射兼任吏曹尚书,抬手道:“殿下尽管施为,吏曹会全力配合。”

刘辩摇了摇头,道:“他终究比曹操还是差一些。”

‘陛下,对颍川党起疑了吗?’王朗心里默默想着,转而思考着大局。

那树枝太细了,不断的晃,幅度还很大,刘愈一踩一抓,都令下面的揪心,心惊胆战。

司马儁没再说话,他已经看出来了,这‘颍川党’内部也有分歧,而且还颇为严重。

虽然有些波折,在针对‘讨董’一事上,‘一台二府’总算有了共识。

刘虞点头,道:“这样一来,既不违背旨意,也能给足声势。这样一来,或许能加速剿灭董卓,也给那些异心之辈震慑。”

这场看似严重、压抑的会议,到这里,便算结束了。

可在场都十分清楚,诸多问题隐而未发,迟早还会出大问题!

早在几年前,曹操就清楚他的短肋,放下身段,四处渴求智谋之士。而刘备这几年,却有些虚度,没有招揽到什么人才。

“司马公!”

刘辩嗯了一声,没有在意。

“父皇,没事的。”

这时,刘绍在刘辩身旁小声道:“二皇弟之前上去过,平安的下来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