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汉家功业 > 第275章 监视曹操

汉家功业 第275章 监视曹操

作者:官笙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3 23:03:25

第275章 监视曹操

第275章 监视曹操

廷尉府。

王朗在得知宫里传出来的消息后,第一时间就想去找告假的杨彪。

可还没走出值房,一个小吏急匆匆而来,脸色紧张的道:“廷尉,还是别出府了。”

王朗隐约听到大门外有吵闹声,目光一冷,道:“又是什么在闹事?”

廷尉府负责‘断案’,不管成功没成功,都会有人不满,不满的人,隔三差五就会来门口闹事。

王朗上任没多久,却已经司空见惯,不慌不忙了。

小吏脸上紧张不减,瞥了眼门外,低声道:“是被丞相府家奴打死的农户的父母,一对老夫妻,他们从三辅来了洛阳了。”

王朗脸色骤变,道:“我不是让三辅的县廷尉拦住他们,在当地解决吗?怎么让他们跑到洛阳来了!”

小吏苦笑,道:“小人不知道。不过,从三辅到洛阳,尚书台,廷尉府以及六曹那边都打过招呼,真不知道他们怎么跑过来的。”

王朗冷笑一声,道:“你不知道,我知道!是有人护送他们,一路通关,亲自送到我廷尉府前了!”

小吏一惊,道:“这是有要害丞相?”

王朗想着新丞相人选已经确定,现在唯一的目标,就是让杨彪安稳‘致仕’。

但明显有人不希望杨彪平平安安的走,要将杨彪拉下马!

王朗目光闪烁,心念如电,越发冷笑,道:“简直可笑!”

话音未落,王朗大步向着前院走去。

小吏急忙跟上,道:“廷尉,少丞交代了,无论如何,你都不能过去,凡事有他挡着,不会牵累廷尉。”

王朗仿佛没听见,大步来走向前门。

小吏苦口婆心的劝着,却根本拦不住。

王朗到了大门口,就看到地上跪着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妇,身前是白纸黑字的诉状。

两人没有喊,没有叫,就那么平静的跪在那,苍老的脸上,悲戚自艾,生无可恋。

廷尉府的衙役不敢动手,只是围在一旁,阻拦附近看热闹的百姓。

吵闹声,都是来自于这些围观的普通百姓。

少丞见王朗出来了,神色微惊,尽可能不动声色走过去,低声道:“廷尉,你怎么出来了?”

王朗观察着这对老夫妇,道:“让所有人别动,我来处理。”

少丞伸手要拦,王朗却低声道:“小心点,四周都是眼睛。”

少丞连忙四顾,果然见到那围观的人群中,有人闪闪躲躲。

这一看,王朗已经走出门,来到了老夫妇身前。

老者明显是一个老农,满脸枯槁,皱纹很深,双眼有些浑浊,看着王朗,抬起双手,道:“敢问贵人是?”

王朗撩起裙摆,直接跪坐在他对面,伸手拿起诉状,道:“廷尉王朗。”

老妇人一听,砰砰砰磕头,大喊道:“请廷尉为民妇做主,我儿被人活活打死,请廷尉主持公道。”

老农倒是镇定,抬着手,道:“廷尉,是接下案子了吗?”

王朗看着诉状,内容其实很简单,主要是状告杨彪老家的家仆,打死他儿子,请求查办。

王朗仔细看了两遍,皱眉道:“这行凶的豪仆叫什么?人可有捉到?”

老农面露喜色,急忙道;“叫做杨成,是杨家的家仆,就藏在杨家,弘农郡的大小官都不敢管,至今未捉到人,请廷尉明察。”

王朗点点头,回过头,与少丞道:“伱亲自带人去弘农,不,先去丞相府,请他们派人协同拿人。如果丞相府那边有情况,你即刻回禀,本官就在这里等你。”

少丞心头狂跳,与王朗对视,见他没有什么眼色,又是众目睽睽,只得道:“是。下官这就去。”

他点了几个人,直奔丞相府。

老农有些狐疑,还是道:“多谢廷尉。”

老妇人则一脸感激的点头,拉着老农的袖子,仿佛儿子伸冤有望。

老娘则淡定的多,经历了那么多推诿,那么多希望到绝望,早已经平淡无波。

王朗神情不动,与这对老夫妇道:“如果丞相府拒绝,我便带二老入宫请求陛下做主。可有异议?”

老农不喜反击,迟疑着道:“全凭廷尉做主。”

王朗点点头,跪坐在他们对面,道:“与本官详细说说案情经过,尤其是弘农上下是怎么做的。”

老农心里起了不安,还是一五一十的与王朗说着。

王朗认真的听着,分辨着其中的猫腻。

而四周围观的百姓,早已经沸腾,议论声不断。

“刚才,王廷尉,是派人去了丞相府,要丞相府协助抓人?”

“我好像也听到了,真的要抓丞相府的人吗?”

“这王廷尉,不是丞相的吗?”

“是假的,演给我们看的吧?”

“哎哎,王廷尉刚才说,丞相府要不配,就带这对老夫妇入宫?”

“这是来真的吗?”

“完了完了,要出事情了。这王廷尉,要反咬丞相了!”

百姓们的议论声太大,王朗自然听得见,面无表情的与老农夫妇交谈。

他从中听出了一些味道,弘农那边故意拖延,根本没有用心处理,明摆着就是要将事情放大,将这对老夫妇送入洛阳。

‘很简单,也很有效。’

王朗心里评价着,与这对老夫妇道:“除了那豪仆,可还有其他人涉案?比如杨家什么人,或者丞相什么的?”

老农连忙抬起手,道:“这,小人不知。只是,他们打死了我儿子,抢占了我们十五亩的旱田,准备修盖别院,说是准备送给,送给一位大官的。”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大官’是多如牛毛,可在王朗看来,指向十分清楚,就是那唯一的‘大官’——丞相杨彪。

王朗点点头,道:“我知道了,我会亲自询问丞相。”

老农要说话,少丞急匆匆跑回来,擦着头上的汗,道:“廷尉,丞相府那边答应了,派了一位管事,愿意与我们一同前往弘农缉凶。”

王朗站起来,道:“好。你亲自带人去,拿了人,即刻返回洛阳,不要耽搁。还有,不要与任何人起冲突。”

“是!”少丞明白了王朗的命令,瞥了眼那对老夫妇,不再多言,带着人就走。

王朗目送他们的背影,情知肯定还会再起波澜,与眼前的老夫妇道:“你们暂住在廷尉府,等案决之后再回去。”

老农有些相信王朗了,抬着手道:“若是小二冤屈得雪,小人愿为贵人当牛做马!”

王朗不喜欢‘贵人’这个称呼,只是平淡的点头,又扫了眼围观的人群,转身离开。

他要去丞相府。

随着王朗‘解决’了门前的事,围观的百姓并没有散去,反而议论声更多。

“我怎么有些看不懂了,王廷尉这是要干什么?”

“不会,真的是反水了吧?他可是丞相的人。”

“也许有什么阴谋,这些当官的都黑心。”

“嗯,有可能。我们得盯着,千万不能让那对老夫妇死了。”

百姓们交头接耳,纷纷点头,认为有道理。

王朗的举动,很快传遍洛阳城,不知道多少人心里起疑,猜测不断。

而王朗来到杨彪府邸,在前庭等杨彪进来,刚要开口,杨彪却满脸笑容,一屁股坐下,大笑道:“景兴,老夫逃过一劫了!”

王朗怔了怔,不明所以的道:“你不怪我派人来你府邸?”

杨彪拿起茶杯,连连摇头,道:“你做得对。我说的不是这个,而是这件事。”

王朗深深皱眉,完全不理解杨彪的话。

杨彪喝了一大口,胖脸都是笑意的看向门外,道:“老夫虽然不知道是谁不想老夫平安归乡,但他这一步,是走错了。”

王朗疑惑了,道:“这件事明显冲着你来的,后面还不知道有多少后手。不妥善解决,你怎么能逃过一劫?”

杨彪余光扫了他一眼,仍旧看着门外明朗的天空,道:“景兴啊,有时候你目光如炬,见解独到。但揣摩人心,你却逊我几筹了。”

王朗见杨彪是真的放松,不由得坐正,道:“你详细说。”

杨彪太胖了,有些坐不住,慢慢后躺,笑眯眯的道:“对我出手的人很聪明,不急不缓,步步为营,没有露出丝毫破绽。我查不到是谁,宫里多半也查不到。你猜猜,宫里会是什么想法?”

王朗有些勉强的想了想,还是觉得勉强,道:“这与宫里有什么关系?你若被问罪,陛下应当乐见吧?”

朝野太多人清楚,宫里那位陛下,对丞相杨彪的‘无为’深感不瞒,三番四次训示。

杨彪也就在宫里的鞭子之下,才会艰难的挪动双手,做点事情。

加上杨家与袁家世代姻亲,同为四世三公,威望盖压天下。

袁家一案,杨家斩的是干脆利落,连杨彪都亲自休妻,断绝与袁家的关系,因此并未被牵连。

可宫里的陛下,真的就对杨家放心?不担心杨家当年牵涉其中,甚至是杨家会是第二个袁家?

杨彪笑的双眼都快看不到了,道:“这就是我说的,你不懂揣摩上意。行了,不用问了,你想怎么办、怎么查都行,事情大小也都无所谓。等陛下回京之后,便是我离京之时。”

王朗一肚子困惑,这会儿杨修进来了,抬手道:“见过父亲,见过老师。”

“坐把。”杨彪顿时坐起来,不苟言笑的淡淡道。

在儿子面前,杨彪一直是慈父、严父,不会让杨修看到他狼狈的那一幕。

杨修在两人之间坐下,与王朗道:“老师,父亲的意思,是宫里希望父亲从容致仕,朝廷不起风波。那背后操弄之人,显然不明白,他闹的越多、越大,父亲就越安全。”

王朗摇摇头,神情认真的道:“如果真的发酵起来,怕是由不得陛下。我说,杨文先,你不要太过异想天开,该做的事情,一定要做!”

文先,杨彪的字。

王朗是杨彪父亲的学生,与杨彪熟识二十多年,两人几乎从未有尊卑之分。

对于王朗直呼他‘杨文先’,杨彪也丝毫不生气,道:“我说王先生,我都不急,你急哪门子。要不,你亲自去弘农,在那里结案?等你回来,陛下差不多也回京了,正好给我送行。”

听到‘送行’,王朗对杨彪生出了恨铁不成钢的怒意,瞪向杨修,道:“你跟你父亲说!”

杨修见两个长辈争吵,哪敢多惨祸,双眼一转,道:“父亲,老师,我要去曹操的幕府了。”

杨彪,王朗顿时不争了,对视一眼,神情异样。

杨修早该去曹操幕府了,被杨彪拦着没放走。

对于曹操,杨彪与王朗一样,认为此人不是池中之物,可也是极度危险的人,跟着他,将来未必有好结果。

杨彪完全没有仕途野心,坐了丞相就想着致仕。

王朗则想做事,也没有太强烈的升官意愿。

倒是他们这个后辈——杨修,是他们寄托的希望。

杨修自幼聪慧,表现的也远超同龄人,无论是文学还是做人做事,都给了他们‘王佐之才’的期待。

杨彪与王朗都不希望杨修涉险,可也知道,他们抵挡不了宫里的意志。

前庭里静了好一阵子,还是杨修开口道:“父亲,老师,曹操未必如朝野传言那般。从他的战功来看,此人或许是平定乱世的关键。”

王朗见杨修目光炯炯,满脸期待,不由得叹了口气,道:“你只看到了表面。纵观我大汉十三州,多少人争先出仕,各州、郡、县,幕府众多,招揽的奇人异士不计其数,他们有多少人是真心为朝廷,为了大汉?一旦朝廷生变,必是烽烟骤起,群雄并立,那时,才能看得清忠奸,辨得明真假。”

杨彪接话道:“德祖,我打算,让你投入荀攸门下。”

王朗皱眉,他心里怀疑是荀攸在暗中搞手脚,可他只是怀疑,没有半点证据。

杨修神色越发坚定,道:“父亲,不用担心孩儿。至少眼前来说,还不会有危险。而且,陛下派我去,多半是有意锻炼,以及盯着曹操。”

王朗倒是没想到杨修看的这么透彻,沉吟一阵,道:“你去之后,要寡言少语,多看少说少做,尽可能做一个哑巴,不要与任何人走的太近。学学你父亲。”

杨修浑然不在意,嘴上道:“学生记住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