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汉家功业 > 第206章 杀意

汉家功业 第206章 杀意

作者:官笙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3 23:03:25

第206章 杀意

第206章 杀意

司马朗跟在司马儁身后,出了招贤馆,慢慢回府。

司马朗忧心忡忡,满腹的话,一个字说不出口。

司马儁拄着拐,踱着步,虽然脸色苍老,体力却不见老迈,两眉微翘,双眸炯炯,凌厉暗藏。

今天的事情,大出乎他所料!

自从看到刘辩的第一眼,他就认出来了,拖延了些时间,心里想着种种可能。

怎么都没想到,这位皇帝陛下,居然要他这个年近八十的老翁出仕!

‘河南尹……’

之前没有仔细关注这个案子,司马儁不自觉的正色了一分,道:“回去之后,给你父亲去信,要他谨小慎微,不可大意。你待会儿就去洛阳县,与洛阳令见面,探一探这件事的内情。”

司马朗憋了半天,闻言连忙道:“祖父,陛下亲自来征召祖父,想必是有其他目的吧?”

司马儁拄着拐,不紧不慢的走着,面无表情的道:“这几天,闭府谢客,颍川来人,一律不见。”

司马朗很想再问,见他祖父无意指点他,只能提着一心的紧张,应着道:“是,孙儿记下了。”

另一边,刘辩抱着刘绍,来到了何咸的府邸。

相比于他父亲,何咸差的不是一点半点,站在刘辩身前,畏畏缩缩,虚汗直流。

在何咸前面一点,是何苗,以往嚣张跋扈的车骑将军,现在大气不敢喘。

刘辩盘坐着,将小家伙抱在双腿之间,冷眼盯着何咸,道:“怎么?有官不做?你想干什么?回去杀猪还是种地?”

老何家的出身在士人看来是很不光彩,当初何进哪怕已经是位极人臣的大将军,仍旧被人嗤笑为‘屠户’。

自从那日被刘辩训斥之后,何咸在曹操出征青州后不久,便辞了官,一直躲在府里不出。

何苗见刘辩开口便是训斥,脸角似有些僵硬,笑着道:“陛下,那个也不能怪他,他……”

“朕没说你?”

刘辩转向何苗,冷声道:“你是觉得你那些把戏瞒得过朕?想去冀州,又想去户曹,还想去尚书台?宫里你要不要去?”

何苗吓的脸色苍白,不见一丝血色,噗通一声跪地,道:“臣糊涂,求求陛下恕罪……”

别人说进宫,何苗完全不当回事,作为何太后的亲哥哥,他进宫跟回家没什么两样。

谁人都可以说,唯独眼前的人不一样!

何进,就是进宫之后,再没出来!

刘辩看着跪地的何苗,又瞥了眼何咸,哼了一声,道:“何咸,你既然辞官了,那就不要做官了,在府里老实待着。何苗,你立即回宛县,没有朕的允许,不准踏出半步,否则斩!”

何苗,何咸两人跪在地上,心胆俱颤。

眼前的人,是他的侄子,是他的表兄弟,但更多的,是至高无上,一言九鼎的皇帝!

刘辩见他们不说话,又见尹氏抱着何晏出现在门口,看了眼怀里的刘绍,淡淡道:“何晏可以入宫。”

“是是是。”何咸头磕在地上,冷汗已经浸湿了地上的一大片。

刘辩懒得多说,抱起刘绍,起身离开。

门口的尹氏抱着何晏行礼,神情十分紧张。

她怀里的何晏,比刘绍大了一岁多,睁大双眼,一直盯着刘绍。

在刘辩出了何咸府邸的时候,关于司马家祖孙三人的任命,已经在吏曹走流程。

荀攸看着桌上的三份任命文书,只觉头疼不已。

这司马儁,也是颍川人!

幸好王允不在洛阳,否则不知道又要出多少麻烦来!

荀攸想了再三,还是拿起笔署名,而后拿起印章。

不等他盖下,值房小吏进来,道:“尚书,尚书台那边来人催问,洛阳令的辞呈,是否同意?如果不同意,要尽早撤回。”

荀攸眉头一皱,想到陈宫,又看着身前司马儁任为刑曹尚书的文书,心里顿时有所明悟,道:“驳回。传话洛阳令,来吏曹见我。”

“是。”小吏应道。

“不,”

荀攸双眸微动,道:“等司马朗上任后,让他们一起来。”

“是。”小吏道。

荀攸摆了摆手,拿起印章,在司马儁,司马防,司马朗的三道任命公文上依次盖印。

盖好后,他放到抽屉,没有立即下发。

荀攸拿起手边的公文,沉色的看着上面的一个个名字。

这些,是青州各级官吏的补缺名单,绝大部分出自太学、鸿都门学,由朝廷征召、委派的,不足十分之一。

荀攸倒不是因为举荐太少而沉色,是这些名单上的人,一个个寂寂无名,他几乎全部没什么了解。

之前两次,他还看到了很多熟悉的名字、面孔,这到了第三次,居然要仔细找半天,才能看到一个知晓一些的。

“是不是要通传各州郡举荐人入太学?”

荀攸目光凝肃的自语。他看着名单,有种一茬不如一茬的感觉。

朝廷现在不止需要各种人才,底层的大小官吏也是急缺。

太学与鸿都门学已经不能满足朝廷的需要了。

……

刘辩回到宫里,本以为刘绍这小家伙会困倦睡觉,却发现他在软榻上,大眼睛清亮,小手时不时摆动,抓着身边的玩具,时不时呜哇一声。

刘辩洗了澡出来,见他这么精神,笑着抱起来,道:“这么精神,来陪父皇批阅奏本八。”

小家伙好像很喜欢抓东西,到了刘辩怀里就抓着衣襟研究。

刘辩坐到椅子上,将他放在腿上,开始批阅奏本。

打开最上面一道,只是看了眼,刘辩就神情一动,目光认真。

这是山阳太守王朗的奏本,他详细的记录了山阳郡秋粮的情况,弹劾了所辖的三个县的县令,指责他们贪渎秋粮,欺瞒朝廷。

“总数一万二,变成了五千?”

刘辩心中怒气陡升,双眼冷芒如电。

他知道现在官员的贪污风气,贪渎是在所难免,可这一刀下去少了一半多,他决不能接受!

“刘岱,王朗,荀彧,戏志才……”

刘辩想着在山阳郡的这些人,抬头看向潘隐,道:“传旨给荀彧,命他彻查清楚,在十天内回京!”

“是。”潘隐轻声应道。

他跟随刘辩日久,已经能从刘辩说话的语气中判断出刘辩的真实心情。

潘隐听出了杀意!

……

九月底,也就是刘辩所说的十天的第九天。

并州、兖州离司隶没多远,杨彪,王允,荀彧等相继回京。

御史台内。

王允与伏完对坐,谈笑风生的闲聊。

伏完喝了口茶,笑容满面的道:“王公这一趟,可是给我带回来了不少麻烦。”

王允向来严苛,眼里容不得沙,在并州这一圈,发现了诸多问题,逐一记录,现在都给了伏完。

大大小小,林林总总的涉及大小官吏高达两百余人!

别说御史台不能一口气查办这么多人,即便人手充足,强行推动,并州上下也得强力反弹。

同时查办二百多人,并州还不知道会乱成什么样子!

王允并不在意,漠然的脸上带着丝丝微笑,道:“中丞,虽说‘裁减冗官’要明年开始,但提前也不是不行,你我合力,交替而行,年底之前应该能够结案。”

伏完脸上都是笑容,心里却是不断咯噔咯噔。

两百多人,不说并州那边不同意,怕是吏曹也不会答应。

他们只是查办,善后的可是吏曹!

王允见他不说话,注视着他,道:“中丞,有所顾虑?”

伏完连忙摇头,道:“王公误会了。派出监察御史,临机则断,并非难事。只是,王公所说,还涉及诸多刑案,不是简单罢除可以了结,还得刑曹、吏曹通力而行。”

王允眉头顿皱,脸上那一丝笑容没了。

并州是‘新政’的开始,各种补缺也是以荀攸、钟繇等人举荐为多,颍川党高达一半以上!

现在,颍川大族出身的司马儁为刑曹尚书,荀攸又是吏曹尚书,指望他们通力合作,查办并州的颍川党羽——简直荒谬!

求月票~~

ps:明天去医院检查,更新放到晚上哈~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