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汉家功业 > 第197章 兵锋所向

汉家功业 第197章 兵锋所向

作者:官笙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3 23:03:25

第197章 兵锋所向

第197章 兵锋所向

“似有大志,见利而忘,既无胸襟,也无长视。”

九江郡与洛阳并不远,左栗得到消息不久后,朝廷便收到了消息。

丞相杨彪的值房内,杨彪与王允,皇甫嵩,卢植三人说道。

卢植若有所思的点头,道:“丞相,袁绍怕是守不住九江了,孙坚情势将危。”

进攻荆、扬两州的,主力是袁绍与孙坚。

杨彪胖脸陡然谨肃,道:“大司马府有何对策?”

卢植余光看了眼皇甫嵩,道:“大司马府考虑调用公孙瓒与董卓。”

王允漠然的脸上立时一片冷意,道:“公孙瓒好说,大司马府能调动董卓?”

“能。”皇甫嵩惜字如金道。

相对于卢植,皇甫嵩的话无疑更有分量。

王允看着他,顿了下,道:“你们有把握劝说陛下同意?”

此话一出,杨彪神情更为肃色。

“陛下已授权大司马府全权处置。”卢植道。

杨彪脸色稍缓,道:“需要尚书台做什么?”

卢植沉吟片刻,道:“大司马府对南方战事已有对策,今天来丞相府,是为了冀州。”

杨彪一怔,道:“应劭以及张辽等人的奏本不是说黑山军退走,暂且无碍了吗?”

王允忽的若有所动,道:“是冀州又有叛乱?”

卢植抬着手,与二人道:“丞相,王公,赵云偷袭于毒、白绕老巢,劫走钱粮,焚毁山寨,这二人没了钱粮又被激怒,势必不会罢休。秋收在即,黑山军打了几个月,粮草将尽,此时非但不会撤走,反而会更加疯狂。”

杨彪听懂了,胖脸绷直如铁,小眼睛不停眨动。

他虽然讲究‘无为’,却不是真的蠢货,瞬间就明白了,语气急促了几分,道:“你们与老夫说一句实话,黑山军到底有多少人?”

王允肃色又紧张,跟着道:“冀州的官军加起来接近五万,这还守不住吗?”

卢植与皇甫嵩对视一眼,又迟疑了一下,道:“黑山军势力庞杂,分布广泛,似有联盟又无统一,基本上是各自为战。他们行事杂乱无章,遍布冀州各处,应劭处处受敌,既不能分兵进剿,又不足守护全境。”

“应劭以及张辽等人,虽有五万大军,不论是分守还是合兵,都无法阻止黑山军在冀州的肆掠。”

“黑山军到底有多少,大司马府也难以判断,从各处的情报来看,他们每次出动,携家带口,男女老幼皆有,各自号称数万十数万不等,总的来推断,冀州黑山军应当在三十万以上,青壮在八万左右。”

“想要剿灭黑山军,不止需要钱粮,还得有大将协统各处,整合为一,迫使叛军聚集,一战而定。”

王允听着卢植的话,脱口而出的道:“不应当逐一击破吗?”

皇甫嵩道:“黑山军对于官军,向来是闻风而逃,潜入山林,据险恶而守。各处山头要么易守难攻,要么人数众多,想要攻破,数月甚至数年不等,朝廷不能空耗。”

说白了,就是朝廷没有足够的钱粮,支撑数万大军持续几个月以及更长时间的用兵。

王允这次听明白了,道:“那大司马府打算派何人领兵,何时出兵征剿?”

卢植看着他,道:“不知尚书台,能够提供多少兵饷?”

“这……”

王允怔了下,不能直视卢植,转向杨彪。

杨彪沉着脸,深吸一口气,道:“前几日,陛下从中府拨给户曹三万万钱,还有五万石粮食。”

皇甫嵩闻言,心中估算片刻便明白了。

他那二儿子劫来的钱粮,这段时间应当是耗尽了,宫里的中府怕是已所剩无几。

王允静一会儿,突然道:“那赵云抄没了于毒、白绕的老巢,不是所得不菲吗?不能用来剿匪?”

杨彪胖脸不动,余光扫了他一眼,道:“那些钱粮,还不够禁军大营所拖欠的军俸。”

禁军大营十多万大军尽数派了出去,所需钱粮虽然基本由地方承担,可俸禄实实在在还得朝廷拨付。

十多万人的俸禄,加上各种抚恤、恩赏,朝廷拖欠的是越来越多,简直像是一个无底洞。

王允转而神色渐凝,沉吟不语。

近些年,朝廷的国库是日渐困窘,一面是匪乱迭起,一面是赋税锐减。本就穷困潦倒,又养了十数万大军,无疑是雪上加霜。

去年以来,朝廷上下,用尽办法筹钱,到现在,还有数十万万钱没有归还。

而不断扩大的支出,如同开闸的洪水,奔涌之下,难以遏制。

‘开源节流’计划,是开源有限,节流无功。

王允沉默,杨彪一时间也想不出找钱的办法。去年能想的、能用的手段,基本已用尽了。

卢植见他二人不语,心知肚明的道:“对了,彭城相刘备找到了,大司马府已经去信,命他不必到京,尽速赶往汉中。”

王允皱眉,下意识的又觉得这是来要钱的。

“丞相,时间差不多了。”这时,门外的值房小吏来到门口,抬着手道。

杨彪猛的抬头,长松一口气,笑着道:“差点忘记了,今天太学、鸿都门学大考,老夫得去监考。”

王允眉头皱的更多,看着皇甫嵩、卢植二人欲言又止。

皇甫嵩,卢植好像没有注意到王允的目光,见杨彪要走,只得起身。

四人相继出了丞相值房,无声的各自散去。

出了尚书台,卢植与皇甫嵩道:“大司马,是否要去见陛下?”

皇甫嵩面无表情,目光坚毅,道:“我意调并州的黄忠入冀州,你怎么看?”

卢植仔细想了想,道:“并州……匈奴,三羌,匪盗……短时间内尚可,不能拖过三个月。”

并州经过刘辩的御驾亲征,基本上扫除了境内大的威胁,现在并州是相对安稳,匈奴、三羌等一时半会儿还没有入寇的迹象。

而三个月,基本上是到年底的时间。

皇甫嵩面露深思,好一阵子,道:“好。那夏侯惇得用了。”

卢植迟疑着,道:“我还是不放心刘虞。”

从他们的角度来看,刘虞威望高,但能力着实一般。对于鲜卑、乌桓等力主安抚,而乌桓、鲜卑时降时叛,令刘虞疲于应付,幽州的局势非常不好。

大司马府一直在担心刘虞会落败,鲜卑、乌桓大举寇边。

幽州几乎无险可守,一旦鲜卑、乌桓入境,可长驱直入,一路直到冀州!

皇甫嵩刚要说话,便见徐衍急匆匆而来,慌乱中,手里的奏本接二连三的掉落,又急急捡起来,手忙脚乱。

卢植上前,道:“徐黄门这是?”

徐衍胡乱的抱着一堆奏本,连忙道:“大司马,卢公是要进宫吗?”

卢植点头,道:“江东、冀州乱作一团,我们正要进宫。”

徐衍连连摇头,道:“宫里的唐娘娘要生了,这个时候,二位还是不要进宫了。”

皇甫嵩与卢植都是一怔,蔡文姬生的时候,天惊地动,唐姬要生,他们居然才知道。

徐衍没有多说,急步要走。

刚走几步,他又回头,道:“对了,大司马,卢公,兖州牧丁原要到京了,该作何安置?”

丁原弹劾王朗,本想针对王允,结果杨彪一顿操作,丁原便被‘另调他用’入京了,还没给具体官职。

卢植背着手,道:“不应该是尚书台负责安置吗?”

徐衍抱着一堆奏本,有些不太稳当,抬着大腿,道:“尚书台那边建议是太仆,御史台那边空缺御史丞,大司马府是否需要?”

卢植顿时会意,看了眼皇甫嵩,道:“大司马府暂且不缺。”

“小人知道了。”

徐衍说完,抖了抖怀里的奏本,转身快步离去。

还没走多久,又急匆匆回来,陪着苦笑道:“小人糊涂了。”

说着,别扭的低头找了找,抽出一道奏本,递给卢植道:“这是武威将军曹操的奏本。”

卢植伸手接过,徐衍便马不停蹄的走了。

皇甫嵩,卢植目送他走过转角,这才低头看向手里的奏本。

待看完,卢植道:“曹操请命出兵冀州,大司马怎么看?”

“不准。”皇甫嵩道。

卢植若有所思,边走边说道:“公孙瓒屯兵汝阴,他会是那张郃的对手吗?”

近来张郃声名鹊起,在九江凭借一万人挡了三万兵马的袁绍近半年,还将趁机偷袭的孙坚堵回了吴郡,现在更是将袁绍彻底赶出了九江、江夏,令朝野颇为震动。

公孙瓒近两年很是不顺,打鲜卑、乌桓以及匈奴可以说威风凛凛,战绩赫赫,但入了内地,非但无功,反而屡有败绩。

尤其是败给鞠义那一次,令他名声大损,朝野非议不少,认为他是‘徒有虚名’。

皇甫嵩倒是点头,道:“再给他一次机会,命他与袁绍合兵进兵九江。”

两人说着,共同走进大司马府。

而此时永安宫内,一大群人聚集着。

门内是唐姬的大叫声,门外何太后,刘辩,抱着刘绍的蔡文姬,全都忧心忡忡的盯着。

相比于上一次蔡文姬生产,这一次,众人没那么紧张,但听着唐姬的痛苦喊叫声,仍旧令人揪心。

抱歉,晚了点,一大早有人来看房子,耽误了一会儿。

第一更,求月票~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