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汉家功业 > 第146章 上天示警

汉家功业 第146章 上天示警

作者:官笙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3 23:03:25

第146章 上天示警

第146章 上天示警

夜里。

刘辩搂着唐姬,睡的正熟。

迷迷糊糊间,他感觉床有些颤,并没有理会,眉头皱了皱,继续睡。

但床的颤动不断加大,很快变成了抖动。

刘辩猛的惊醒,看着摇晃的帘幕,猛的抱起唐姬,大步向外冲,同时大喝道:“地震!地震!”

刘辩跑到门外的时候,潘隐慌张跑过来,道:“陛下,陛下,没事吧?”

刘辩将唐姬放下来,感觉着地面的震颤,不远处树木、墙壁的‘瑟瑟发抖’,神情凝重,道:“传旨,命所有人出屋,到空旷地方躲着,不得在屋檐下!传旨赵云,命他带人,去保护百官。传旨洛阳令,要立即做好百姓的救治与安抚。典韦你派人将祖母,渤海王接到永乐宫。现在,护卫朕去永乐宫。”

一众人在慌乱中应着,簇拥着刘辩,向着永乐宫走去。

虽然震颤的不剧烈,但所有人都还是忧心忡忡,远离墙壁,向着永乐宫快步疾走。

宫中一片大乱,潘隐等人虽然极力安抚,但在地面颤抖中,内侍、宫女还是惶恐的大喊大叫,争先恐后的跑来跑去,甚至于不少地方冒出火光,俨然是失火了。

宫外更是如此,整个洛阳县好像都被翻了天,无数人惶恐不安,如无头苍蝇一样乱撞。

地震之下,没有高低贵贱!

刘辩到了永乐宫的时候,何太后披头散发的冲出来,双手抱住的胳膊,心惊胆战的道:“辩儿,辩儿,你没事吧?”

刘辩连忙按住她双手,道:“母后别怕别怕,朕在这里,没事没事。”

何太后这才安定一些,一只手还死死抓着刘辩的胳膊,惊魂未定的环顾四周。

地面的震颤在缓缓减弱,屋顶,墙头都有瓦片,砖石在坠落,发出令人心惊肉跳的声音。

刘辩带着一大群人站在院中空地,强持镇定,静静等着。

他现在还无法判断,洛阳是地震中心还是被余震波及。

所有人都不平静,忐忑恐惧,围绕在刘辩四周。

洛阳城不是第一次地震了,每次地震都是死伤无数。

不多时,董太后,刘协也被禁军护卫着带过来,董太后紧紧跟在刘协身后,表情恐惧。

刘协绷着小脸,双眼全是害怕。

刘辩看着他们,微笑着道:“祖母、皇弟不用担心,不是大地震。”

两人勉强的点头,僵硬着脸,说不出话来。

何太后也没空与董太后针锋相对,拉着刘辩的胳膊,脸色苍白。

不知道过了多久,潘隐近前一步,低声道:“陛下,好像停了。”

刘辩感觉着脚下的平稳,盯着四周,点点头道:“都不要动,再等等。”

潘隐等人明白,立着不动。

地震不是说停就停的,随时都可能会反手来个回马枪。

又过了好一阵子,刘辩心里长松一口气,微笑着道:“应该是余震,没事了。祖母,母后,皇弟都不用担心了,到那边坐一会儿,休息一下。”

众人勉强的点头,走向亭子里。

刘辩看着他们,回头与潘隐低声道:“传杨彪,王允,董卓,六曹尚书、九卿等入宫。传话洛阳令,命他做好洛阳城里百姓的善后与安抚。还有,查清楚到底是哪里地震了。”

“是。”潘隐脸上还不敢放松,双眼不安的躬身后退。

刘辩转头看了眼,宫里的内侍、宫女已经在急急忙忙的开始救火,清扫各处。

他深吸一口气,揉了揉脸颊,微笑着走到亭子里,安抚着董太后,何太后,刘协,唐姬等人。

一众人勉强的点头,惊魂未定,没有开口说话的力气。

宫女送来热茶,倒给几人。

董太后,何太后,刘协,唐姬拿起茶杯,轻轻喝了一口,这才神情舒缓,好像有种活过来的恍惚清醒。

何太后平静了一会儿,瞥了眼董太后,伸手拉着刘辩,笑容浮现,道:“还是辩儿,第一时间赶来救母后,母后没白疼你。”

董太后没说话,绷着脸,淡淡的看了眼刘辩。

虽然对何太后以及何太后所生的刘辩极度不满,甚至满心恨意,但刘辩这次能想到他,心里多少还是有些宽慰。

刘协安静的坐在那,绷着小脸,对这位皇兄很是看不懂。

唐姬倒是很高兴,抿着嘴,目光如水的注视着刘辩,因为她是被刘辩抱着逃出来的。

小半晌,潘隐小碎步上来,在刘辩身后低声道:“陛下,朝臣们都到嘉德殿了。”

刘辩点头,喝了口茶,与董太后,何太后等人道:“祖母,母后,朕还要安抚朝臣……”

不等刘辩说完,何太后连忙道:“去吧,伱忙你的,这里交给母后就是了。”

刘辩看着何太后,本想提醒她一句,想了下还是算了,转身去往嘉德殿。

何太后目送着刘辩的背影,拿起茶杯,优雅的喝茶,余光瞥向董太后,眼神里全是得意冷笑。

董太后根本不理她。

刘辩到了嘉德殿,就见大殿里满满当当坐了近二十人。

这二十人,没一个轻松的,全都凝色,三三两两的凑在一起私语。

“臣等参见陛下。”等到刘辩进来,顿时收声,齐齐抬手而拜道。

刘辩坐下后,笑着道:“诸位卿家免礼。”

一众人起身,道:“谢陛下。”

刘辩看着他的神情,道:“诸位卿家也被吓到了?”

十多人见刘辩这般从容,心里的紧张少了大半,荀攸迫不及待的抬手道:“陛下,以臣的观察,此次地震,怕是从三辅传来的。”

刘辩笑容慢慢收敛,道:“卿家能确定?”

其他人也都看向荀攸,神情再次变化。

荀攸稍稍沉吟,道:“十有**。”

刘辩默默点头,目露思索。

三辅之地,地震不是第一次了。关键是,三辅不止地震、灾情严重,几年前的羌人入侵,也将三辅之地打的稀碎。

三辅之地逃难出去的灾民,高达数十万人!

这次地震,赈灾还得需要一大笔钱粮!

刘辩环顾着满殿朝臣的表情,道:“诸位卿家怎么看?”

一众人低着头,没人说话。谁都知道朝廷的难处,但能筹钱的方法,从十年前到现在,能用的几乎用尽了。

刘辩面无表情的的点点头,道:“外面肯定乱做一锅粥了,诸位卿家且去安抚,钱粮一事,朕来想办法。除了荀卿家,其他人都去吧。”

朝臣们见刘辩这么好说话,不少人面露愧疚,欲言又止,还是抬起手道:“臣等告退。”

等人都走了,荀攸站起来,上前立在刘辩不远处,躬着身,沉思着道:“陛下,丁原,曹操在兖州缴获不少,或可弥补一二。”

“还不够兖州赈抚所用。”

刘辩直接否决,而后沉吟着道:“朕,打算设立一个钱庄。”

荀攸若有所思,道:“陛下,是想用来收取茶、盐等赋税吗?”

汉朝的所谓的钱库,本身是一种地方郡国或者官府的收税机构。

刘辩细细思量着,道:“不是。简而言之,就是以朝廷作为担保,存入一定本金,承担储备责任,有钱人将钱存进来,钱庄按照时间约定,付出一定的利息。”

荀攸一怔,道:“陛下,是想向世家借钱?”

刘辩还在计较其中的可行性以及得失,道:“不能用这样来理解。钱庄收到钱,可以放贷出去,也可以跨州郡汇兑,或是抵押、典当,从中赚取一定的利息……”

荀攸是极其聪明的人,很快就明白了,跟着思考,道:“陛下,黄巾叛乱以来,世家大户、普通百姓多有不安,若是以朝廷作为担保,或可有大用!”

各地匪盗横行,连颍川的大族都要逃难,可见其他地方!有朝廷担保,太多人将会迫不及待的将钱存入钱庄!

刘辩还在想着其中的复杂性以及可能引发的后果,暗自道:“朕还得小心看护,免得走歪了。”

刘辩思虑再三,沉色看着荀攸,道:“由太仓作为担保,尚书台上前背书,卿家兼任太仓令,尽快拟定细则,挑选人手,认真训导,以洛阳为中心,先铺设周边各郡,朝廷重臣要出面引导,鼓励世家大户存钱!”

荀攸没想到刘辩有这样的奇思妙想,或许能解朝廷的燃眉之急,肃然抬手道:“臣领旨!”

刘辩起身,道:“事不宜迟,卿家抓紧准备。至于三辅的赈灾,朕中府有黄金三万,白银六十万,卿家拿去出售,用来赈抚三辅灾民。”

荀攸神情立变,心中震动,本想拒绝,犹豫几次,双眼坚定,道:“陛下,这些是朝廷向陛下中府所借,日后定当如数归还!”

他想起了先帝,那位无比贪财的帝王,为了钱,无所不用其极,甚至于带头公然卖官鬻爵,换到今日,他能拿出钱来赈抚灾民吗?

答案是肯定的。

刘辩摆了摆手,道:“三辅之地,再免五年赋税。潘隐,传旨御史台,刑曹,命他们轮流巡视三辅之地,缉捕贪官污吏,谁敢在赈灾钱粮上动手脚,不论尊卑大小,先斩后奏!”

听着刘辩杀气腾腾的话,荀攸心中一凛,抬手道:“臣谨遵旨意!”

“小人领旨。”潘隐道。

刘辩看着荀攸,道:“以尚书台的名义,命并州从三辅之地接收灾民,能接收多少是多少。”

“臣领旨。”荀攸道。

刘辩嗯了一声,起身道:“传旨下去,朝廷即日起,厉行勤俭节约,宫中用度,削减一半。”

荀攸注视着刘辩,心中震动非常,双眼隐隐发涩。

眼前的少年陛下,勤政、宽仁、爱民、睿智、果断,不贪财不好色,没有恶习,与前几代皇帝迥然不同!

‘圣君在世!’荀攸心头激动难抑,不自禁的慢慢跪在地上,无声的伏地而拜。

刘辩还在想着钱庄的事,见荀攸突然跪下,不由一惊,道:“还出什么事情了?”

荀攸惊醒,连忙道:“没有没有其他事情,臣,臣告退。”

刘辩面色古怪的看着荀攸出门,旋即收敛心神,忽然道:“赵云!”

赵云一身银甲,从侧门出来,声音异常干脆的道:“臣在!”

刘辩想了又想,看着他,道:“你带一千禁军,护送渤海王去三辅之地,代朕巡视灾情。记住,完好的去,完好的回!”

赵云一抬手,道:“臣领旨!”

刘辩点头,轻吐一口气,神情并没有那么紧张慌乱。

虽然是突然的天灾,但总体来说还是可以应对的。

刘辩看着宫门外渐亮的天色,道:“换便服,出宫。”

潘隐应着,招呼典韦。

典韦重重点头,调派人手,换了便衣,护送刘辩出宫。

刘辩出了朱雀门,坐在马车上,拉开窗帘,看着道路两边。

“没有朕预想的那么混乱……”

刘辩看了一会儿,脸色稍缓的轻轻自语道。

没有什么慌乱景象,百姓们陆陆续续的归家,街道上没多少人,除了有几处失火,还在扑救外,一切都还算安定。

“朝廷不公,人心相悖;不修德政,上天警示!”

突然间,有一个道士模样的人,装模作样的从不远处巷子走出,抑扬顿挫,拉长声音的喊道。

他身后跟着一群孩童,吵吵闹闹的追着喊着。

刘辩侧头,静静看着这个道士,天色还不够亮,看不清人脸。

“当今皇帝,自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屠戮忠良,伤害百姓,糜费天下……”

“上帝示警,国家危难,是因一人之过!”

“月将升,日将浸;异性王者,实亡汉国!”

道士一边走,一边唱喏,扬声高喊。

“大胆!”

一众洛阳县差役冲过来,呵斥的道:“胆敢诽谤皇帝,你不想活了?”

道士晒然一笑,道:“你说我诽谤皇帝,你说的是哪一句?”

领头的差役被他堵的一怔,复述不出来了。

倒是身后一个年轻点的差役大声道:“当今皇帝,自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屠戮忠良,伤害百姓,糜费天下。你这是要诛九岁的!”

道士神色从容,摇头道:“尔等不读书,也不知史。这是世宗皇帝之言,岂是我杜撰而出?”

一众差役愣住了,不知道真假,偏又想不起其他的话,面面相觑,不知道怎么帮才好。

道士见着,笑容灿烂,道:“我这些话,皆有出处,非是我诽谤。”

潘隐神情难看,走进刘辩的马车,低着头,道:“陛下,是否需要小人处置?”

刘辩坐在马车里,面色如常,道:“再看看。”

潘隐后退,转头看向那倒是,眼神冷漠。

差役们有些进退失据,窃窃私语。

“抓吧,不能由着他继续胡言乱语!”

“他这么大胆子在街上喊叫,再看他穿的衣服,还不知道出自哪家高门,别自找麻烦了。”

“那也不能放任不管吧?上面追究起来,不好交代。”

“那,将他赶走?”

“好,赶走!”

不等差役动手,道士又笑呵呵的道:“你们若是驱赶我,将有损圣德,你们县令会十分难做。”

“有什么难做的!?”

王朗在不远处,带着一大堆人,大步而来。

道士看着王朗,笑容不减,道:“王景兴。”

王朗冷哼一声,道:“凡有灾祸,必有谣言。邪妄之辈,肆意讹言!来人,抓起来!”

道士不慌不忙,道:“王县令,你也是饱读诗书之人,不知小人所说,哪句是谣言,哪句是讹言?上天示警,当以自省,何故本末倒置,畏于人言?”

王朗面无表情的,道:“你这种话,糊弄无知百姓尚可,用不到我身上!带回去,言行拷问,有无指使!”

道士笑容消失了,冷静的注视着王朗,道:“王县令,是否敢打赌?我料定皇帝会斋戒自省,祭祀神明。甚至于改元,下罪己诏。”

王朗目光越冷,道:“堵住他的嘴!关到牢里,他要是再胡言乱语,拔掉他的舌头!”

差役当即应命,将这道士按倒,捆好,抬着就走。

道士从容不迫,大声道:“王县令,请辨是非,明大义!”

王朗哼了一声,与众差役道:“继续巡视,若有不法,但行缉捕,所有事情,有本县承担!”

“尊令!”众差役大声应道,语气中少了之前的犹犹豫豫。

刘辩隔着窗帘,注视着王朗,微笑着道:“这王朗确实个人才,放到山阳郡正是合适。”

“走吧,掉头。”刘辩道。

潘隐应着,命便衣禁卫掉头。

王朗转过头,望向刘辩的马车,没有多想,继续往前走。

洛阳城被余震波及,有百姓受伤,有民房倒塌,也有失火,更有匪盗趁机作乱,王朗这几天要有的忙了。

刘辩转了一圈,天色大亮才回宫。

走在回景福殿的路上,与典韦道:“典韦,宫外这种谣言多吗?”

典韦低头,看着刘辩的后脑勺,道:“俺不知道,不过只要有灾情,肯定有谣言,说什么的都有。”

刘辩点点头,道:“潘隐,传话给尚书台,明令禁止一切讹言、邪妄,带头制造谣言,肆意散播的,以居心叵测论!”

“是。”潘隐应着道。

刘辩回到书房,有些困倦,还不等他闭上眼假寐,一个小黄门急匆匆跑进来,在门口的潘隐耳边低语了几句。

潘隐神色立变,挥了挥手,来到刘辩身前,绷着脸角,低声道:“陛下,皇甫坚长传来消息,说是在汝南,发现了蹇硕。”

两更九千字,求月票~~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