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汉家功业 > 第11章 君臣嫌隙

汉家功业 第11章 君臣嫌隙

作者:官笙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3 23:03:25

第11章 君臣嫌隙

第11章 君臣嫌隙

“臣骠骑将军董重,参见陛下,参见太后。”

董重一溜烟的跑进来,抬手就见礼,大声道。

还真是张口不离这个骠骑将军啊。

刘辩看着身前的何进,嘴角有些玩味的没有搭话。

这董家,是前一任外戚,曾经也是威名赫赫。

要说这大汉朝,外戚当权,真的是一种祖制了。

从吕家开始,吕后自不必多说、接着显赫的还有霍家,霍光那叫一个牛逼,废帝另立都干出来了、再有就是王家,王莽比霍光更牛逼,直接篡位了、东汉的有窦家,也是无法无天,皇亲国戚都不放在眼里、后面就是梁家,这一家同样牛逼,世袭大将军,废三帝逼死一帝!

在梁家被灭后,大汉朝就开始了宦官专权,历经几十年,外戚再次复起,何进这个国舅大将军权倾朝野。

刘辩不说话,何太后与董家也是颇有恩怨,自然没好脸色,自顾吃饭。

何进在刘辩面前失了颜面,此时坐直身体,头也不转,沉声道:“你有什么资格来这里?”

董重还是有些畏惧何进的,尤其是这个骠骑将军还得何进同意,陪着谨慎的笑脸道:“回大将军,下官奉旨,劝说太皇太后出宫。”

何进看向何太后,目露询问。

何太后冷哼一声,道:“她出身番籍,不宜留在宫里。”

何进明白了,董太后欲立刘协,何太后是断然不能相容的,道:“无需劝说,我派人,押她出宫!”

董重吓了一跳,急声道:“太皇太后说了,她可以出去,就是就是,想带着渤海王。”

刘辩刚想说话,何太后就直接道:“让她带,兄长,你派人看着他们,不允许他们再与朝臣勾连!”

何进也觉得让董太后与那皇子协离开京都是好事,没人再威胁他外甥的皇位了,他的大将军自然坐的更稳,便点头道:“好,我派人去安排。”

“朕不同意!”

刘辩直接否决,道:“祖母可以离开,但九弟不行。董重,你去告诉祖母,这件事就这么定了!”

董重心里万分不情愿再去董太后那,但见刘辩语气坚决,嘴唇动了动,只得道:“是。”

何太后有些不高兴,与刘辩道:“辩儿,那老太婆与刘协走了不是好事吗?为什么伱一定要留着那刘协?”

何进道:“我也觉得留着刘协无用,我派人送他们出宫。”

何进满脸横肉,哪怕不说话都是凶相毕露,加上上位者的气势,更是逼人,仿佛不是在向皇帝说话,更像是与下属训话。

刘辩面无表情,道:“就这么决定了。大将军,朕的登基大典,父皇的葬礼,外面还有黄巾军余孽作乱,这么多事情都需要你统筹,就不要浪费时间在宫里了。”

刘辩有些讨厌何进了,不想与他继续掰扯。

何进却是一怔,这是这是……赶我走?

他双眼怒瞪,心里对这个外甥越发不满,不再强忍,沉声道:“刘协不能留,那董太后更不能留!这件事,由我来处理!”

在他看来,这大外甥是他扶上来的,十二常侍基本上被他铲除,整个大汉已经没人可以不听他的了!

刘辩对他的‘忤逆’,令他很生气!

刘辩与何进对视,心里怒火骤涌。

这何进真的一点分寸都不顾吗?

刘辩暗暗秉着一口气,丝毫不退让,道:“这件事,朕交给董重去处理,大将军就不要劳心了。事多繁巨,朕就不留大将军吃饭了。”

何进脸上横肉颤抖,双眼瞪如铜铃,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屠户,准备杀猪。

刘辩没想到何进气势这么足,不由得坐直了身体,神情冷漠,目光坚定对抗。

何太后见着心头突然一颤,飞速站起来,用头挡在了两人之间,急忙道:“兄长,尝尝这个羹,是我亲手做的。这件事由我做主,老太婆出宫,刘协留下。”

旋即又回头,看着刘辩,凝色皱眉,声音却是笑着道:“辩儿,你尝尝这个。你舅父也是为你好,不要与你舅父置气,马上就要是大人了。”

有何太后这么一缓和,何进好像意识到不对,收敛表情,强压怒火的道:“既然太后这么说,那就依太后,我先走了。”

何进没有再看刘辩,起身就走。

刘辩看着他的背影,心头怒气难消。

这些外戚,尤其是权势长成,就容易噬主!

蹇硕在一旁看的清楚,神色暗凛,腰身躬身的更深。

何太后神色复杂的看着刘辩,欲言又止。

她已经看不懂这个儿子了,以往的刘辩怯弱胆小,大点声说话都不敢。

但自从继位做了皇帝以后,心性大变,不止在德阳殿喝止群臣,平息了宫变,甚至于敢与他的舅父,大将军何进对呛。

刘辩哪里猜不透何太后的心思,微微一笑,道:“母后,朕现在是皇帝,你是皇太后,咱们不能像以前一样夹着尾巴做人,怕父皇,怕祖母,怕那张让、赵忠他们,朕要做一个谁都不怕的皇帝。”

何太后看着刘辩,顿时想起了之前先帝想废除刘辩,改立刘协的那些担惊受怕的日子,不禁酸从中来,双眼通红,起身抱住刘辩,哭声道:“辩儿不怕,有母后在,谁都欺负不了你!”

刘辩愣住了,这怎么就哭上了?

何太后哭了好一阵子,这才放开刘辩,背对着蹇硕、潘隐等擦了擦眼,与刘辩轻声道:“晚上咱们母子再好好说话,我先去整理一下仪容。”

刘辩点头,等何太后走了,这才松口气,这种感情戏他是最不会演的。

旋即,他就瞥到了低着头的蹇硕与潘隐,心里动了动,与潘隐道:“过来。”

潘隐小跑到刘辩身前,躬着身,脸上恭谨到了极点。

“附耳过来。”刘辩道。

潘隐连忙靠近,伸过头。

刘辩在他耳边,低声说了几句。

潘隐脸上立时出现了害怕的表情,身体都在抖。

刘辩越发低声道:“如果他有异动,你带把匕首,当场给朕杀了他,你能不能做到?不要说话,点头或者摇头。”

潘隐右手猛的握紧,气息变得急促。

蹇硕在宫里二十多年,他跟着蹇硕也有五六年,深知蹇硕的厉害。尤其是蹇硕人高马大,还有些武艺,想要杀他,太难了!

但潘隐没有犹豫片刻,重重点头。

刘辩嗯了一声,道:“来人!”

门外立刻出现八个重甲侍卫,脚步整齐划一,身上还带着血,杀气腾腾,大步进来,单膝跪地道:“参见陛下!”

潘隐看着这八个侍卫,直觉浑身冰冷。

刘辩面无表情,道:“这八个侍卫,是曹校尉挑选的,大长秋,给你指派。”

潘隐哪里不知道刘辩的意思,躬着身,声音发颤的道:“是。”

蹇硕瞥了眼这八个侍卫,恭谨不动。

刘辩看向他,道:“蹇卿,你与大长秋一起,即刻提审赵忠,张让等人,严刑拷问!”

“小人遵旨。”潘隐,蹇硕应着,缓缓后退出去。

刘辩又有了休息的机会,闭着眼,边休息边思考。

这会儿,董重与董太后的对峙已经到了极点。

董重不肯放弃他的骠骑将军,董太后也不肯留刘协一个人在宫里。

两人毫不退让,大眼瞪小眼,谁都不说话。

刘协看着互不退让的两人,开口与董太后道:“祖母,我留下吧。”

“不行!”董太后厉色反对。

刘协却笑着道:“祖母,皇兄既然这么说,那就是没有加害我的意思,我在宫里宫外,其实都一样。只要过些日子,事态平息,皇兄自不会为难我,反而祖母留在皇宫,太后那边肯定不放心,祖母留下,孙儿也担心,不如出宫去。”

刘协只有八岁,举止端庄,自信从容,小小年纪,气度非凡,说话条理清晰,逻辑圆润。

董太后听着他的话,神情犹豫再三,一把搂过刘协,哭声道:“我可怜的孩子,以后要苦了你了……”

刘协笑着给董太后擦泪,道:“祖母放心,我与皇兄关系还是很好的,有他在,我吃不了苦。祖母出了宫,没有我在身边,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穿的,用的,我都备好了,都写在了缣帛上,祖母记得按时添换……”

董太后哭的就更大声了。

但是对面的董重就忍不住的笑了起来。

董太后愿意出宫,那他的骠骑将军就稳了!

在董重笑的时候,何进出了宫,坐在马车上,脸色铁青,却又无处可发,只能吼道:“让陈琳明天到大将军府!”

车外的侍卫吓了一跳,慌忙应声。

而宫里,芳林园不远处的一处地牢,张让,赵忠,郭胜等十一人被关押在此处。

牢门内,十一个人被关在一个牢房里,十分拥挤。

看着蹇硕与潘隐过来,一个个神色阴沉,怒恨交加,却又自持身份,并没有破口大骂或者跪地求饶。

张让跪坐在最中间,看着蹇硕,尖声道:“蹇硕,你是先帝最器重,最信任,也是托孤之人,要是先帝看到你今日所作所为,不知道作何感想。”

蹇硕居高临下的俯视着这些人,道:“先帝虽有意,可并没有决定。东宫继位,顺应大统,理所应当!你等图谋废立,形同叛逆,罪在不赦!现在陛下宽宥,令你等交出党羽名单以家财赎罪,交代吧。”

赵忠,张让等人显然是经过商议,并无所动,十分的冷静。

他们都看向张让,并没有人乱开口。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