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91章 文体生,隐约的念头

全天电视结束,孙朝阳竟然有种意犹未尽之感觉,回头一看:“咦,小小,小小你去哪里了?”

电视刚开始放的时候,二妹孙小小一直陪在旁边看得如痴如醉,此刻人却不知道什么时候走了。

小小的房间里亮着黄色的灯光,孙朝阳走过去一看,妹妹正在台灯下写作业。灯光落到她饱满的额头上,有种年轻少女特有的光泽。小妹好像长大了,男女有别,以后倒是不能揪她小辫,遗憾。

孙朝阳:“写作业呢?时间已经不早,洗脚睡觉吧。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作息时间要有规律。”

孙小小:“明天要去谢老师那里补习功课,我把这作业赶一下,到时候正好请她帮号一下卷子。”

孙朝阳问明天啥时候补课,孙小小回答说就上午十点钟开始,两节课时间,中午饭在老师那里吃。

孙朝阳说,咳,你让人补课已经是添大麻烦了,还蹭饭,不像话。

他心中一动,又说,小小,明天哥陪你一起去谢老师家吧。

孙朝阳主要是想感谢一下人家。毕竟妹妹每天放学都会在人家办公室做作业,周末还要去补课。于情于理都得去走一趟。而且,小妹月考不是太理想,他也想咨询一下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孙朝阳之所以选择来北京,把稿子给蒋见生,出发点就是为了二妹的读书问题。前一阵子忙着创刊号的事情也顾不上,现在闲下来,也可以关注一下她的学业。

次日上午,孙朝阳扛着一只蒋见生送他的金华火腿兴冲冲去了谢桦家。

谢桦看到孙朝阳和那只如同琵琶的火腿,吃了一惊,又高兴:“朝阳,有一阵子没见到你,最近忙什么?”

孙朝阳:“还能怎么着,瞎忙,先上课,先上课,等午饭的时候再聊。”

同时参加谢老师补习班的还有两个孩子,都是关系户。谢桦毕竟是北师大毕业的高材生,一走上工作岗位,就把一身才华发挥出来,班级成绩提升得很快,已经小有名气,便有人求上门来,让她帮自己的娃娃突击一下,将来成绩好才有好前程。

八十年代虽然保守,虽然刚经历过特殊年代,但已经有敏锐的家长意识到文凭的重要性,开始鸡娃。

当然,补习费是没有的,就算给,谢桦也不肯收。这个时代的老师都是正直的书生,君子不言利。

今天谢桦的父亲在厂里上班,母亲却在。孙朝阳是个闲不住的,就跑厨房里去帮忙。

谢母是认识孙朝阳的,以前在听说小孙是外地人后,态度不是太好。孙朝阳也不在意,聊了半天,老太太听他说借调到北京一家杂志社后,对他热情了些。问:“小孙啊,以后有没有留京的想法,是不是放心不下老家的父母?”

孙朝阳回答说:“父母身体健康,也没什么不放心的。过些年退休了,跟着子女,在哪里不是生活。至于留京,我也没多大兴趣,留可以,不留也可以,做好眼前的事情就好。”

谢母又道:“听谢桦说你在写小说,赚不少。”

孙朝阳:“还行,一个月也就两千块左右。伯母,时代变了,只要能赚到钱,你在哪里,是哪里的户口都不要紧。国家将来肯定会把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面,金钱是需要流动的才能活起来,人才也是如此。以前那种一辈子呆在一座城市,一个单位的事会改变的。”

谢母很吃一惊,一个月两千,这不是资本家了吗?她和谢桦父亲月收入加起来才七十块出头。两千块,怎么花得完?虽然孙朝阳不是京户,但好歹是国家干部,而且也借调到北京。既然收入这么高,户口不户口的倒是可以容忍,就说:“小孙你的思想挺新潮嘛!”

小孙同志心理年龄七十,和谢母竟很谈得来。

孙朝阳和谢母开始分火腿,提着菜刀,砍得地动山摇,好不容易才把火方那块弄下来。两人忙了这一气,搞得满头微微出汗,同时哈哈大笑。

谢母心中评论:小孙是个有眼力劲儿的,小地方来的人手脚也勤快。

趁火腿肉泡水里,谢母去整治其他菜的时机,孙朝阳就跑去听谢桦讲课,一听却不住点头:原来国家级的优秀教师是这样的。

谢桦今天教的是一节数学课和一节物理,和别的老师上课只流于批改作业和照本宣科的念讲义不同,她将本学期学生们所学的知识归成几大类,又细分成许多题型,讲遇到这种题型我们该如何入手,又如何避免出题老师可能预设的几种陷阱——这已经是从实战,从对付考试出发了——这个观念,已经领先了同时代教育一大步。

而这些,老师在课堂上都是不讲的,更别说地方上的学校。

谢桦实际上就是一个总结者和归纳者,不断朝学生脑子里灌输一个个观念,相当于建模。

孙朝阳虽然听不太懂,但还是敏锐地意识到其中的价值,心中不禁感慨:本以为小地方和北上广的重点中学的区别也就是老师都是科班出身,好一些。却不想,差距如此之大。二者的区别,比地球到火星还远。小地方的普通学生,如果靠自己的努力,真的一辈子都追不上大都市的娃娃,现实就是这样,奈何!

当然,真正的天才不在此列。可是,世界上又有几个天才?

很快,上午的课结束,其他两个学生离开,孙朝阳兄妹则留下吃饭。

那块火方被谢桦母亲炒了一盘蒜苗,很咸,不好吃。

孙朝阳和谢桦聊了几句文艺,就忍不住把话题谈到妹妹的学业上。他也是直接,很干脆地问以孙小小现在的程度,加上她自己的努力,七月份中考能不能考上老家县城的高中。

谢桦回答说她看过四川中考的卷子,了解过那边的升学率,如果妹妹再努力一把,高中可以读上。

孙朝阳大喜,拱手连声说谢谢谢谢。

“但是,上了高中又怎么样?”谢桦忽然有些遗憾:“朝阳,二妹就算顺利考上高中,以她的基础,在四川考大学希望不大。这话虽然不好听,但作为朋友,我有责任把话说明白。没办法,除了小地方的教学质量外,你们那里的录取率实在太低了。”

是啊,八十年代重庆还没有从四川分家,人口一亿多,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人多,竞争激烈,高考升学率低得吓人。好的年份有百分之三十,差的时候,只有百分之十几。县一级,甚至出现一个高中毕业班只考上两三个人的事情。

孙小小听到这里,神色变得黯淡。

孙朝阳心中难过,安慰道:“小小,还是需要努力,努力多少还有点希望。不努力,就是完成没结果了。”

孙小小点头:“好的,哥,我听你和谢老师的话。”

谢桦又感慨:“如果小小念我们北师大附中的高中部就好了,拼上三年,考个大学还是容易的。”

道理是对的,北京因为教育资源充足录取率高,加上对本地学生录取的分数线也比外省低许多。孙小小的问题是基础差,如果能够在师大附中读三年,把短板补回来,还是可以在考场上搏一把的。

可惜啊,孙小小没有北京户口。

谢母插嘴:“朝阳,你为什么不弄个京户?”

孙朝阳苦笑:“哪里有那么容易?”就算是在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想弄个京户都是高难度的事,更别说八十年代,那简直是难于上青天。

一顿饭,他吃得很不香甜。

饭后,谢母摸出三张电影票,递给孙朝阳和谢桦,说是单位发的。反正下午没事,你们年轻人出去玩玩吧。

孙朝阳心情很沉重,出门后,一直低着头,喃喃道:“不甘心啊,谢桦同志,难道没有京户就不能考你们北师大的高中吗?”

谢桦说:“其实还是可以的。”

孙朝阳顿时留意:“需要什么条件?”

谢桦:“我们学校一直有特招的政策,主要是针对文体生。娃娃如果是文化界名人,或者在国家级以上运动会上拿到冠军,或者破国家甚至世界记录就行。”

孙朝阳看了看身边瘦瘦小小的妹妹,负气:“谢桦同志你是在开玩笑吗,你看小小哪一点像荣国团、朱建华、郭跃华,蔡振华?”

一时间气氛显得凝重,直到电影开始,大荧幕上,一个老乡兴冲冲跑进土坯房:“老许,你要老婆不要?”时,孙朝阳才扑哧一声笑起来。

电影院里所有观众都在大笑。

没错,今天的电影是朱时茂和丛珊主演的《牧马人》。

《牧马人》改编自作家张贤亮的中篇小说《灵与肉》,电影一经播出,立即大红。朱时茂也因为这部电影一举成名,成为未来十年,影视小品界当红炸子鸡,风头盖过丞相唐国强,成为中年妇女的偶像。

这一时期的唐国强被人在报纸上戏称为奶油小生,名声坏掉,很是消沉,直到九十年代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和《雍正王朝》播出,才重回巅峰。

不得不说《牧马人》是一部优秀的作品,人家原着的质量摆在那里的,导演随便拍,只要不魔改,怎么都好看。更何况,这部电影的导演是谢晋,部部精品的谢晋,那可不是开玩笑的。

大家看得酣畅淋漓,心情也好转了许多。

出电影院后,小小和谢桦一边吃着糖葫芦,一边赞道:“秀芝真美,世界上怎么有这样美的人儿,我如果能长那样就好了。”

秀芝就是电影的女主角,由年轻女演员从珊饰演。从女士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成为国民偶像,成为无数男青年的梦中情人。至于后来发胖,那是自然规律,没办法的事情。

谢桦:“其实我们的小小也是个美人儿啊。”

孙朝阳看了妹妹一眼,见她的脸上因为不小心沾上的糖葫芦的糖色,顿时嫌弃:“算了算了。”

“你看自己的妹妹自然是越看越觉得丑,但外人却不同。”谢桦:“小小虽然不是个大美人,但乖巧伶俐,有种你们西南地区特有的秀气,看得人心里好喜欢。如果打扮一下,真上了荧幕,未必比大明星差。”

“就她?”孙朝阳又看了妹妹一眼,嗤之以鼻,但心中却是一动。

暗道,文体生,文体生……

朦胧中有了个隐约的念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