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72章 最后定档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第72章 最后定档

作者:水下五米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2:33:45

但在表面上还是得尊重蒋见生,谁让他是自己的大金主呢!

孙朝阳:“蒋总编和杨主编的话很有道理,很有见地。能多拿稿费,谁不愿意啊,我谢谢你。”

蒋见生大喜:“那么朝阳你是答应了?”

孙朝阳:“我答应什么,我答应了吗?哈哈,哈哈,老蒋,你也是个老编辑了,不知道自然主义写作是什么吗?做人做事,首先要正直,要符合公序良俗。我孙朝阳写稿,首先一点就是自己的东西可以拿给自己将来的孩子看。”

蒋见生心中腻味,好你个孙朝阳,财迷一个,还大义凛然起来,倒显得我是个坏分子?说什么写东西可以给将来的孩子看,《寻秦记》是能给小孩子看的吗?

他忍住气,正色道:“自然主义写作怎么就不能写了,《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是自然主义作品吧,那可是开创了一个流派。作品描述了工业化早期,资本主义兴起时的社会变革,深刻揭露了腐朽西方社会的假丑恶,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巨着。《金瓶梅》有自然主义描写吧,却在研究明末资本主义萌芽的社会形态有巨大的史料价值,不读金瓶梅,就不懂革命。”

孙朝阳终于忍不住了,冷笑:“老蒋,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当我孙朝阳是傻子?”

正在这个时候,魏芳忽然叫了一声,拍案而起:“谁要写金瓶梅,那是黄色小说,抓起来,判刑,枪毙!”刚才大伙儿这主义那个主意,什么夫人,什么工业化早期,她完全听不懂,但《金瓶梅》还是晓得的,这是要造反吗?

这“啪”一声巨响让杨鹤浑身一颤,条件反射跳起来:“我有罪,罪在不赦,其罪当诛!鸳鸯蝴蝶是大毒草,自然主义是西方思想对我们的侵害,不能写,不能写啊!”

说着,就跪了下去。

办公室中一团混乱。

经这两人一闹,蒋见生的话题自然无法继续下去

“上纲上线,你们就上纲上线吧,这样还这么解放思想?”蒋总编希望落空,铁青着脸:“好了,不朝阳你也不用改稿,让印刷厂排版印刷吧,继续下一个议题。”

本次会议的第二个议题是《今古传奇》创刊号的订阅不是太好,问,如何把销量拿上去,第三个议题是最后确定这本期刊的定价。

蒋见生说,现在的文学期刊销售其实主要走的是单位的订阅,以及各大城市的书报亭。

单位订阅是通过邮电局征订,可订一年,也可以订半年。现在是文学的时代,各省有自己的文学期刊,比如四川就有《青年作家》《峨眉》《红岩》《四川文学》《草地》,北京有《当代》《十月》《人民文学》《中篇小说选刊》《青年文学》……林林总总二十多种;中央大国企系统也有自己的杂志,铁路有铁路的文学杂志,电力系统有电力系统的刊物,邮电有邮电的书儿……另外,各省的地级市也有不少在办刊,简直就是疯了。

刊物一多,竞争激烈,最后的结果就是销路不畅。到九十年代,新的娱乐方式兴起,大伙儿一起完蛋,只剩最顶尖的十来个纯文学刊物靠国家财政拨款苦苦支撑。

现在是文学刊物的黄金时代,但还是有人的日子过不下去。

现在的期刊呈两级分化态势,销量好的,每月轻易就能卖出去上百万本,销量差的则只有几万,扣除物料和渠道费,勉强打个平手。

很不幸,《今古传奇》创刊号就是后者。

蒋见生为了这个刊物几乎动用自己的所有人脉资源,折腾了半年,最后的订阅数据很不理想,只有五万本,不亏本已经是幸事。

邮电局系统那边的征订已早就结束,现在只能把主意打在书报亭身上。他前段时间几乎都是在火车上度过的,穿梭于各大城市,最后的效果还是不好,很头痛。索性召集大家开个诸葛亮会,看众人能不能想出法子。虽然在座诸位有一个算一个,在商业策划上都是臭皮匠,但凑一起没准能拼凑出一个孔明先生。

可惜杨鹤杨老先生就是个旧社会文人,一说正事就害怕,就说他有罪。小陈路都看不清楚,迟早瞎掉,他的意见可以忽略不计。

倒是魏芳提出了一个稍微可行的意见:“蒋总编,我让我爹发动单位所有的人都买咱们的杂志,一人两本,谁敢不买,我让我爹给他穿小鞋,戴帽子,打棍子。”

听到戴帽子,老杨条件反射:“我有……”孙朝阳眼疾手快按住他:“老杨,放松些,放松些,雨女无瓜。”

蒋见生知道魏芳的父亲是个大干部,顿时惊喜,忙问令尊单位能订多少本。魏芳掰着手指计算半天,回答道,单位干部加上家属,估计能订个三十来本。没办法,我爹手下只有十一个人。机关比不上地方,如果是在以前,这么也能给你凑几千本。

蒋见生忍不住狠狠喝了一口红茶菌,魏芳你这是在调戏我吗?埋汰人也不是这样埋汰的。

孙朝阳心中大快,他很乐意看到蒋见生吃瘪。不过转念一想,自己靠着姓蒋的赚钱,大家是利益共同体,就好像二十一世纪的兔子和鹰酱,斗而不破,利益共同体。《今古传奇》第一炮没有打响,自己也捞不到什么好处,还是得想个办法把书卖出去,大家一起发财。

那么,该怎么弄呢?在真实的历史上,《今古传奇》在武汉创刊的时候,又是怎么做到大红大紫的?

孙朝阳埋头沉思,检索着以前在网络上看到的内容。他对自己的小说有绝对的信心,这书只要读者读上几百字,就彻底会被征服,再也丢不掉。可问题的关键是让读者看这部小说啊,人家不买书读,你又有什么办法?

蒋见生见他在思索,忍不住问:“朝阳你有什么点子。”

“有了。”孙朝阳突然一拍大腿:“邮局那边的征订已经结束,书报亭你也去跑过,该做的工作都已经做完。按照经济学上的说法,你已经吃完了存量,现在得想办法吃增量。”

见其他人不明白的样子,孙朝阳道:“就是开源,采取另外的销售手段。要不,咱们把书推上街去卖,跟摆地摊儿一样。”

没错,在后来的时间线上,《今古传奇》创刊号就是因为销量不行,全社员工推着板儿车上街买书,效果还不错。武汉人口比北京少,人家在那边都能卖出书去,没道理咱们就卖不出去。

这个办法很简单,毫无创意,可就是这么好使,就问你服不服?

蒋见生眼睛亮了:“好主意,北京一千万人口,上百所高校,有的是读书人。也不用太多,就算有百分之一的人买咱们的杂志,就够吃了。朝阳,朝阳,你脑子怎么转那么快呀,服了服了。”

众人都说好,就这么办。总编同志,下命令吧!

事情就这么定下来,等创刊号正式发行,大家都拖着板儿车上街吆喝,孙朝阳很大方地把自己的车贡献出来。

最后就是确定杂志定价,按照小陈的说法,《寻秦记》实在太好看了,非常勾人,干脆三块钱一本,要赚就赚个够。

蒋见生想了想,还是觉得三块太过分。现在的人每个月工资才三十多块,让人拿出十分之一看书,不过日子了?读者过不过日子,不是蒋总编这个奸商该操心的,就算饿死他眼睛都不带眨的。但薄利多销永远都是对的,做生意也要依照基本法。

“一块钱一本。”三百多页的书只卖一块钱,主打的就是一个诚意。

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散会。

蒋见生又去忙他的事,孙朝阳拽了拽史铁森:“铁森,下班了,怎么,合着你还不想走了。”

史铁森将头从杂志上抬起来,满面迷惘:“下班了吗,好好好。”

孙朝阳扑哧一笑:“你都不是我们单位的,下什么班。”

二人走在街上,史铁森推着轮椅不说话,他还沉浸在《寻秦记》的故事情节中,简直让人无法自拔。孙朝阳的《棋王》故事非常精彩,这本《寻秦记》更是夺人心魄。有的人,天生就是会讲故事的,这个天赋让人羡慕。

不过,就是文字实在太粗糙,大多都是口水话,就连隔壁老太太都能看懂。通俗文学嘛,就是这样,跟纯文学是两回事。

天气已经转暖,雪都化完了,街上很多坑凼,轮椅走得很艰难。

孙朝阳却没有帮着推,就这么陪史铁森走了半天,然后一挥手:“我到公交站了,铁森,再见,有空过来玩。”

“再见。”史铁森说,等孙朝阳上了车,他才想起自己本应该跟他吵架的,让他为说自己的作品是垃圾而道歉。

可见到人,怎么就想不起了呢?

因为天气忽然变暖,史铁森身体一时没有适应,腰有点发酸发胀,他知道是自己的肾病有点复发的趋势,也不敢大意,接下来两天都在跑医院。

等到终于恢复精神,忽然想起,今天是《今古传奇》创刊号发行的日子,孙朝阳他们应该会上街卖书。

“那么,要不要去看看呢?”史铁森犹豫许久,终于忍不住推着轮椅出了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