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715章 唐大姐的两件事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嘎子虽然刚上学,却没有其他孩子那么娇气,立即麻利地穿好衣服,呼哧,呼哧地吃起了片儿汤。

吃完饭,嘎子将就着母亲端来的水刷牙洗脸,然后背上书包一溜烟朝学校跑去。

齐娜服侍完家里的老老小小,已经是上午八点半,新店开业。

八十年代都是上午八点上班,还没有像九十年代那样朝酒晚舞。估计是因为北方的天亮得早的缘故,大家都按照北京时间来。

实际上,在四川,夏天咬七点钟天才亮开,三九的时候,九点天亮也不是很奇怪的事情。六点起床,七点过就要出发去单位,挺痛苦的 。

孙朝阳不停打着哈欠,打得两眼泛出泪花,他被女儿喜悦吵了一晚上,身心俱疲。

以前小喜悦是跟爷爷奶奶睡的,但这几日两家的四位老人都跑顺义的三文鱼养殖基地去了。那边的基建基本搞完,又装修了两套房子出来,老头要过去验收。

可就在这个时候,孙爸爸的腰病犯了,孙妈妈不放心,跟了过去照顾。

而且,顺义的养殖基地又有一件大事,冬天时放下的鱼苗又长大了一圈,需要分池,梁教授正带着学生在那里实习,两老头也要去学习。

喜悦习惯了和奶奶一起睡觉,晚上就闹腾起来,孙朝阳没睡好。、

此刻坐在办公室里,脑瓜子还嗡嗡的,连喝两杯浓茶也提不起精神。

他不禁摇头,自言自语:“家里也不是没钱,这两个老头,一把年纪了还创业。而且,这个创业,短时间内也看不到回头钱,何必呢?”

从去年开始,孙爸爸和何爸爸把手头的私房钱都扔了进去还不够,又问孙朝阳和何情要。一年时间,投了六万多块,,怎么看都是亏本买卖。

那可是八十年代的六万块,都相当于办企业了。

算了,老头高兴就好,千金难买孙爷何爷高兴。

就算再投入十个八个六万块,对此刻的孙朝阳来说,也是九牛一毛。

“是不是给喜悦请个保姆呢?”孙朝阳心中琢磨。

改革开放已经十年,大量老乡进城务工。如北京这样的大都市,从去年开始来了好多找工作的年轻女孩子,她们大多从事家政工作,带小孩照顾老人。其中,四川小保姆和安徽小保姆渐渐做出了口碑,雇主也喜欢用她们。

两地的小保姆各有优势,四川小保姆勤劳,安徽小保姆机灵又长得好看,熊大。

九十年代大型室内场景剧《我爱我家》中,傅明老人先后就请过两个保姆,一个四川的,一个安徽的。

请个保姆,确实方便许多。要不,问问舅舅,看亲戚中有没有合适的小女孩儿?孙朝阳这样想,然后又有点担心,母亲是忙惯了的人,请保姆,她应该是不肯的。

正在这个时候,有人喊:“孙副总,电话。”

电话是《科幻海洋》唐大姐打来的,孙朝阳惊讶:“大姐,许久没看到过你了,您还好吗,有什么关照?”

唐大姐开玩笑:“约稿行不行?”

孙朝阳色变:“别,我每天光给盼盼写大纲都忙不赢,哪里还有精神写小说,你就别为难我了。”

他一是因为懒惰,二是《灌篮高手》实在太赚钱了,随手写个大纲,吴盼盼画成漫画,所获得的收益就抵得上写十部短篇小说,那谁还费力不讨好的搞创作啊?文学理想有赚钱香吗?

唐大姐哈哈笑道:“我都不想跟你这个懒汉说话,今天打电话过来有两件事。”

孙朝阳见她不是约稿,松了口气:“大姐您说。”

唐大姐:“第一桩,你的日签现在还能不能用?”

孙朝阳回答说是他跟何情的签证是十年签,高兴了,买张机票,随时都可以飞东京。

唐大姐道:“那就好,暑假我和老吴要去东京看孩子,你要不要一起去?”

“一起去啊,我在那边有生意需要处理。”孙朝阳忽然想起一事:“老吴是高级干部,日理万机,有假期吗?”

唐大姐:“有,这就涉及到我接下来要跟你说的第二件事了,朝阳,你不是一直要调区文联去吗,这事交给老吴办就是了。”

孙朝阳心中一凛:“别的流程都走完了,单位这边不放人啊,我又能怎么办?悲夫同志对我有知遇之恩提携之恩,我也不好跟他翻脸。”

唐大姐在电话那头压低声音:“老吴说了,别管单位,直接过去上班,其他的事情他来处理。”

孙朝阳:“老吴处理,中协就是个清水衙门,别人未必买他的账。”

唐大姐的声音更低:“老吴之所以想着去东京看女儿,那是因为他调动了,恰好有假期。”

“调了?”孙朝阳很惊讶:“去哪里?”

唐大姐说,她爱人会调去一个新单位,行政级别不变。

孙朝阳听她大概说了说,知道这个单位虽然名不见经传,却是个实权单位,手中掌握的资源和原先比起来,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老吴熬了一辈子,总算是脱离苦海,成就了个人价值。

有他出面,就没有搞不成的事情。

老吴脱离了中协那片苦海,在文学时代即将落幕的时候,《中国散文》对孙朝阳来说何尝不是苦海?

还是早点去文联上班要紧,那地方很清贵,所谓有钱有闲富寿两全。

或许有人会说,以孙朝阳这样的身家,就算不要工作了,也会一辈子不缺钱花。做为文化名人,在外面也有身份地位,又为什么要对上班和体制内身份有如此热心呢?

孙朝阳个人认为,人类毕竟是群居动物,一个人在家玩挺没意思的,去上班,热热闹闹的,日子过得也充实。

至少精神上健康了。

而且,以他重生前的年纪,吃过许多人生的苦,对于安稳的生活状态和体制,有种执念。

有单位,他会有安全感。

这样一来,孙朝阳在《中国散文》的日子可谓是正式进入了倒计时。

今天一来就碰到两件好事,老吴升官发财,自己也可以调走,孙朝阳喜上眉梢。

他琢磨一下,直接过去上班暂时不行,得先把征文的事情弄完,还有房子的手续做完,不要留下尾巴。

这事先保密,等到文联报到之后,生米煮成熟饭,再跟悲夫同志说,免得他老先生又捣乱。

放下电话,孙朝阳回自己办公室看征文稿,很快到了中午。小玉就急冲冲跑过来:“孙哥,齐娜和平地撕起来了?齐娜二妹齐红霞怒斥平地调戏妇女,说是要找公安。”

孙朝阳抽了一口冷气,好家伙,平地还调戏起妇女了,还选的是齐娜……两人的年龄差距有点大啊!

今天不是齐娜的门市开业吗,怎么出了这事。

孙三石同志负责的是总务这一块儿,自然要扮演调解员的角色,就放下手中的工作,出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