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706章 毛大姐人设崩了

周宗阳一愣,然后气红了脸:“姓毛的你说什么?”

毛大姐:“周宗阳,你整人,你这个坏分子,我跟你没完。”

然后,污言秽语滔滔不绝而出。

她忽然跳出来,骂得如此难听,刚才还陷入分房喜悦中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兴高采烈的员工们顿时一静,满脸不可思议的表情。

说起毛大姐,其人颇有传奇色彩。

她祖上是旗人,老拉家的。对,叶赫那拉氏。辛亥年后,大伙儿的铁杆庄稼没有了,族里人纷纷改名,有改姓那的,比如那五;有改姓叶的姓白的,她家却怪,姓毛。

毛大姐在胡同里长大,从小贫苦。不过,老拉家好像在文艺上有天分。祖上纳兰性德就是清朝着名诗人,写出过“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这样的名作。

她从小就喜欢文学,三四十年代就在报刊上发表过豆腐块。

四九年后,上头听说她写过东西,就安排在文艺界工作。虽然毛大姐水平不是太高,可工作几十年,也算是资深编辑,平时给人一种温文尔雅的感觉,就是个标准的知识分子。

谁料今天一跳出来就直奔周宗阳下三路,和平时的形象大相径庭。

周宗阳大怒:“姓毛的,你什么意思?”

毛大姐:“我什么意思,你倒问起我来了。姓周的,我算不算是《中国散文》的职工?”

周宗阳:“你退休了。”

毛大姐:“我再问问大家,《中国散文》成立的时候,我算不算是最早一批编辑。当年的杂志社是什么样子,大伙儿都清楚,大多是后勤人员,一线编辑就三四个。我天天看稿,眼睛都看瞎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孙朝阳插嘴:“毛大姐也是带我进编辑这个行当的引路人,我永远都感激你。”

毛大姐:“我就算没有苦劳,他也疲劳了。就因为我退休了,周宗阳你就不分房子给我?我刚走一年,茶都没有凉,就卸磨杀驴?”

周宗阳不耐烦,大喝:“姓毛的,你不是来参加抓阄了吗,谁杀驴了?别人都抓完了,现在轮到你,你好好地拈你的纸疙瘩,抓完回家去。”

毛大姐:“放你妈的狗臭屁,周宗阳,你当我是聋子,什么都不知道。我虽然退休一年,但单位里的编辑都是我带出来的,社里但凡有风吹草动我都知道。就今天,你还想取消我的分房资格,是人老高和孙朝阳还有各位同志念在我为单位的辛苦付出,现场表决才通过的,你真是亡我之心不死啊!”

“集体表决的结果你推翻不了,就把我放在抓阄的最后一名,把最差的一套房子留给我。姓周的,你说这不是整人还能是什么?”

刚才的事情是这样,这次抓阄顺序很简单,就是谁先交钱谁先抓。当然,并不是说你先抓就能抽到上上签,你后抓就抓到不好的户型。

这事全凭手气。

但凡事都有例外。

毛大姐因为是单位自成立以来第一个退休人员,所以,周宗阳就安排她等到所有员工抓完后才轮到,内心中未免没有要折腾她一把的意思。

刚才一个下午,随着房子逐渐分下去,到最后只剩一套。到这个时候,毛大姐其实也没必要抓阄了。

可问题是,这套房子是所有房屋中最差的。首先是当夕晒,其次还是在顶楼。夏天里,全方位三百六十度无死角被太阳晒,一天下来,家里还不变成烤箱?遇到暴雨,或者楼顶的防水出问题,还要漏水。

到冬天,虽然有暖气,可顶楼的保温效果也不好。不像中间楼层,上下两家暖气一开,不但暖和,还热得可以穿背心吃冰棍儿。

毛大姐这手气也是没谁了。

北京人住房都困难,她家现在还住在大杂院里,三代同堂挤一室一厅,憋屈得要命。退休后虽然能够帮着孩子带孙儿,可少了杂志社的奖金、补助、差旅费、讲课费什么的,收入下去一大截,和儿媳妇诸多龃龉,心里不爽得要命。

单位集资建房了,儿媳妇的脸色总算好看了许多,口头的“妈妈”二字喊得格外地甜,还说“妈妈你真了不起,我们家就全靠你了。”

毛大姐也颇为得意,总算找到百年媳妇熬成婆的感觉。

不料,今天姓周的却把最差一套房子留给自己。

儿媳妇一向看她不顺眼,说话也尖酸刻薄。假设知道自己分了最差那套房,不知道要埋怨成什么样子。

毛大姐心中一急,忍不住破口大骂起周宗阳。

周宗阳:“姓毛的,你是退休人员,本就不参与分房的,能够让你有买房资格就谢天谢地谢人了。你自己运气不好,抓到顶楼,怪谁呢,怪我吗?你不要,难道让别人跟你换?”

说着,他看了看众人,故意问:“谁愿意跟毛大姐换,老丁你换不换?”

老丁把头一埋,藏人堆里去。

周宗阳:“老郭,你换不换?”

下面没有人吱声。

周宗阳:“大林,你换吗?”

大林:“可以啊,大姐以前对我很好,是我亲姐。”

“大林,姐谢谢你,但道理不是这个道理。”毛大姐感激地看了大林一眼,继续大骂:“姓周的,少挑起群众斗群众。大林的房子跟我换什么,人家是主编,副科级干部,住四楼,我一退休人员没那个资格。你自己搞出的问题,自己不解决,还推给别人,算个什么东西?要换,我就跟你换。”

周宗阳:“你跟我换什么,谁跟你换?”

“咯咯,咯咯。”毛大姐冷笑起来:“孙子,怂了吧,姐们儿解放前也是在胡同里长大的,最瞧不起你这样的,我呸!”

说着就一口唾沫吐了过去。

旁边,孙朝阳人等人本在看热闹,不禁叫出声来:“不要。”

老高更是喝道:“小毛,别冲动。”

但已经来不及,说话间,毛大姐那口黏糊糊的绿痰已经挂在周宗阳的鼻子上。

辛亥之后,没有铁杆庄稼,旗人的日子一落千丈。《茶馆》里的常四爷以前何等威风体面,最后落到在大街上卖白菜。《那五》里的五爷也是老拉家的人,生活非常窘迫。

更有以前的格格们实在饿得顶不住,去了八大胡同。要知道,普通人以前就算是看她一眼都是造化,现在彼此坦诚相见,那又是何等的福气?

毛大姐小时候在胡同中的丛林世界长大,骨子里可是带着一股子劲儿的。

今日发作出来,以往温和的知识分子人设崩得不能再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