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704章 我太难了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第704章 我太难了

作者:水下五米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2:33:45

“有录像带?”刘新武好奇。

王骁波笑道:“那是朝阳跟悲夫赌气。”

这些年,《中国散文》在孙朝阳的主持下,从一个小小的二流杂志一跃成为散文的标杆,功劳不小。单位有钱了,大伙儿的奖金也高。

按说老高退休后,他做这个总编实至名归。谁知道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周宗阳顶了他的位置。

孙朝阳难免有情绪,就积极寻求调动,还联系了区文联,那边也答应接受。谁料老高退而不休,又回来当顾问,压着孙朝阳的调动不批。

孙三石同志很郁闷,却又不好跟老高说什么,就花公款给工会那边买了许多乱七八糟的设备。有彩电、录像机、几十盒录像带、收录机、摄像机、幻灯机什么的。

大林平时负责美工,看到添置了这么多设备,高兴坏了,使得最多,同志们平时有空也都去那里看录像消遣。

“这个孙三石,还闹起脾气了。”刘新武哈哈笑道:“那我下来得去你们那里借点录像带看看。”

炒肝对于四川人来说可谓黑暗料理,但那时候的人肚子里没油水,对冉云来说好歹是肉,也不错。

只可惜有刘新武在,她也不好意思敞开了吃。而且,在两人聊天的时候,还得在旁边斟茶倒水服务。

吃过饭,王骁波和刘新武都说不喝酒实在没意思,下次聚会怎么也得带两瓶红葡萄酒调节气氛,这才挥手作别。

王二和冉云站在公共汽车招呼站等车,二人不同路。

王骁波耐心地指着站牌给冉云介绍需要坐的路线,冉云温柔地说:“师父你放心好了,我晓得滴。”

王二:”我听朝阳说你们老家那个县城很小,纵横两三条街,二十来万人口。在我们北京,说不定一个大企业就有这么多员工。“

他话里的意思是北京实在太大,可不是四川一个小县城能比的,冉云你别走丢了。

冉云惊讶:“京城这么多人,北京人平时过得多热闹啊!”

她换了两路公交,总算回到了旅馆。

旅馆老板正和旅客在大厅看电视,很热闹,见她回来,便招呼坐下一起看。说今天的有好剧,过瘾得很,千万不要错过了。

电视机正在放《乌龙山剿匪记》,打得热闹。里面,钻山豹身手矫捷,女特务好像叫二丫头还是野丫头的很飒。

老板娘看得眼睛里全是星星,不住说:“钻山豹好英俊啊,女特务真好看,他们怎么能够长成那样呢?”

老板是个大腹便便的胖子,闻言不满,呵斥老婆说,你什么立场,尽喜欢土匪和女特务?

电视剧中湘西的风景是真的美,老板感慨,有生之年一定要去旅游旅游。

不过,美好的风景很快被土匪头子田大膀给破坏了,这糟老头看起来丑得实在惨绝人寰。

冉云是从四川来的,湘西的风景和四川没什么区别,看多了山,对电视剧里的风景不但不稀奇,反感觉憋屈得慌。

看了两眼,就说今天在城里玩了一天,走累了,便回到自己房间洗了脸脚上床睡觉。

说起湘西,她就想起先前吃饭时刘新武和王骁波聊到的湖南作家沈从文、黄永玉,想起他们聊到的韩少功的《爸爸爸》。

这三个人的名字好陌生,都不知道是谁。

相比起《乌龙山剿匪记》,冉云更喜欢的今年大热的电视连续剧《红楼梦》。

《红楼梦》从立项到拍摄到杀青,于今年一月开播,立即成为收视率第二名,小小地被《乌龙山剿匪记》压了一头。没办法,《红楼梦》太雅,有准入门槛的,哪比得上乌龙山打得热闹,打得干脆利落。

冉云之所以喜欢红楼梦,喜欢的是里面的富贵景象。那花园,那抄手游廊多美啊,原来古代贵族吃饭那么多讲究。还有,晴雯补的雀金裘做工竟是那么复杂。

晴雯真美啊,听说演员正在拍摄一部叫《天生我才必有用》的电影,好像是说高考的事情吧,和她搭戏的是陈佩斯。

《红楼梦》里的姑娘们,生活在那样的环境里,真好啊!

冉云趟在床上,回想这今天的经历,眼前闪过京城的灯火酒绿高楼大厦,又闪过王小波刘新武等人的面孔,有点感慨。

她身边的人,孙朝阳是着名作家,鲁迅奖得主。刘新武是茅盾奖得主,王骁波是正当红的作家。他们手中有使不完的钱,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去任何一个地方,别人对他们都非常尊敬。

这就是一群闪光的人尖子。

他们说的话,自己听得半懂不懂,但一个大大的世界却在自己面前拉开帷幕,后面的风景是多么的迷人。

冉云忽然感觉异常的痛苦,她无法想象自己还怎么回到老家,还怎么面对自己将来一成不变乏味的生活。

回不去了。

虽然失眠,第二日她还是早早地去了《中国散文》社,默默地拿起抹布打扫卫生,给师父王骁波准备茶水。

不片刻,大家陆续来上班。冉云失惊,感慨:“师父你今天的打扮,真精神。”

王骁波今天穿着洛杉矶湖人的标志性球衣,背心上印着迈克尔乔丹的名字,飞人正红。

他脚上蹬了双红色的乔丹一代,是李垠河博士给寄回来的。没错,就是《灌篮高手》中,樱木花道在体育用品店变相抢劫的那双。

孙朝阳一看,哟呵,好看啊,立即打电话让吴盼盼也给自己买一双,收藏起来。

王骁波对这双鞋很得意,但听到冉云的夸奖,却无奈地摆了摆头。

冉云对自己是真不错,她来京城想干什么,王二心里是清楚的。

他从存档里把冉云的稿子又找出来,想改改,看能不能用。可拿起笔看了半天,死活也下不了手。这篇文章浑身破绽,实在是,实在是……

王骁波拿起笔划掉了里面几个夸张的成语,就不知道该怎么办。

冉云就是朽木,自己这把雕刻刀再锋利,也无从下手。

王二抓着自己的头发,烦恼地低呼:“我太难了!”

除非捉刀重写,可八十年代的作家都有道德洁癖,这事是对文学女神的亵渎,传出去就是身败名裂。而且,散文征文大赛多少人盯着,可干不得。

正在这个时候,忽然所有人都发出惊喜的喧哗:“走了走了!”

如同旱天雷响动。

编辑室里的年轻编辑们,更是不住用脚跺着地板。

不片刻,楼下也跟着闹起来,伙食团老丁两父子更是拿了个铝盆儿用棍子使劲地敲着。

王骁波被这动静从沉思中惊醒,抬起迷惘的双眼。小玉就喜滋滋过来:“二哥,分房了,分房了,快去。”

主编小玉口甜,看谁都喊哥哥。孙朝阳是孙哥,大林是大林哥,王骁波是二哥。

王二哥隐约觉得二哥不是什么好话,因为每次小玉这么叫,孙朝阳那小子总是嘻嘻地笑,说:“非洲二哥。”

王骁波长得粗豪,皮肤黑,以前在匹兹堡晒出来的,那边的老白男以黑为美。

而且,他的头发乱糟糟的,根根竖起,宛如顶了一顶毡帽。

“怎么了?”王二疑惑地问。

小玉道:“单位的集资建房已经封顶了,领导们决定把房子分下去。除了留给领导和关系户的那一层楼,其他的房子怎么分都是扯皮事。老高说了,今天要把这事定下来,所有的员工把手头的活儿放一放,都去工地,先看看房子,然后现场抓阄。”

王二笑道:“我又不是你们单位的,还能参与?”

小玉吐了吐舌头:“忘记了,算了,你等北大那边分房吧。二哥,大伙儿一起工作这么长时间,我还真把你当成自己人了。”

正说着话,大林就在那边喊:“小玉,快走啊,别迟到。”

小玉嘟囔:“早去晚去,又不影响抓阄的手气。”

八十年代的房子最好的楼层是三楼和四楼,所谓金三银四。按照早先定下的规矩,三楼的房子分给上级领导,和社里的社长副社长,四楼则是各部门负责人和业务骨干,比如主编。

大林和小玉都是四楼,至于是哪套,抓了就知道。

但小玉还是拎起包,追着大林:“大林哥,等等我,一块儿走。”

王二:“你们等会儿,就连老丁他们都走了,我中午吃什么呀……太不像话,算了,我跟冉云吃馆子吧……咦,冉云去哪里了?”

冉云不见了,难道说也跟着跑过去看热闹?

王骁波摇头。

他没个奈何,又坐回位置上去看冉云的稿子,依旧无从下手,便扔到一边,一个人钻进伙食团,看那边还有什么菜,自己下厨做午饭。

从杂志社到集资房那边颇远,要穿过小半个北京城,大伙儿就站在路边等公交车。

至于社里的几个老大,悲夫同志专门向主管单位要了车,一辆进口大发面包车,刚好能够把老高、周宗阳、孙朝阳和两个副社长等五位领导装进去。

体制内都要排座次,即便是坐微型面包车也有讲究。老高自然是坐副驾驶位,人家是顾问,年纪也大,让他在后面跟人挤也不像话。

面包车驾驶员位置后面那个位置按道理应该是周宗阳的,这里坐起来很舒服,孙朝阳和他有仇,老实不客气抢了,又把一个副总按在二排的另外一个位置上,让老周去第三排挤。

这是对周宗阳权威的挑战,他站在那里朝里面看,哼哼哼几声,大伙儿都把头扭到一边,当他隐形。

老周很尴尬,满面铁青。

孙朝阳忍住笑:“老周,你究竟上不上,不上我们可要走了。

周宗阳气得要命,还是去了后排,和另外一个副总挤。

不料刚落下,就惊讶地看着旁边一个女子:“你上来干什么,孙朝阳你搞什么鬼?”

原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冉云竟然上了车,坐在最后一排。

孙朝阳倒是吓了一跳,这姑娘有隐身功能吗?

冉云是个车间普通女工,自然不知晓体制内办公室的那些门道。孙朝阳对所谓的规矩一向都是嗤之以鼻,更何况冉云是自己哥们儿的小姨子,就道:“我叫上来的,一起过去玩玩。老周,你礼让一下女同志不好吗?”

有美女跟你坐一块儿,偷着乐吧,孙朝阳心想。

周宗阳看着冉云月球表面一样的面孔,心中骂:我乐个锤子!

第三排挤了三个人,加上面包车本就小,按道理应该挤得难受。

谁料周宗阳坐下去后,却感觉还不坏。这才发现孙朝阳那个四川老乡很瘦,跟芦柴棒一样,不占空间。

这女子俏零零坐那里,转转腾挪,如同飞燕回旋,姿势优美动作难看,很细心地让出空间不至于让老周感到拥挤。

周宗阳对她的观感好了些,不禁感慨:年轻人新陈代谢速度快,都瘦,年轻真好!

其实老周才四十出头,年富力强,但思维方式却古板,估计是被办公室政治压抑了。

很快,汽车到了工地,工头乐呵呵地过来接待各位领导,说欢迎欢迎。

然后偷偷问孙朝阳那一万块钱弄到没有,孙朝阳摇头道,今天大伙儿都在这里,是分房的好日子,别说这种让人不开心的话。你尽管表现出热烈欢迎大伙儿的态度就行。

工头气愤,心想:不给钱我欢迎你们个铲铲。

但面上还是堆着笑:“知道,知道,一定一定。”

几位领导就上了三楼,打算去看新房。

老高:“对了,我喊了小毛,虽然她已经退休,可为我们《中国散文》的发展壮大立下了汗马功劳。不可能人家前脚一走,后脚咱们就分房子,这对她也不公平。这事也是我和朝阳合计的,我想大家也是同意的。”

悲夫同志口中的小毛就是毛大姐。

毛大姐也是运气不好,刚退休,单位就集资建房,完美地错过了这波福利,气得她头发都白了,还抹了眼泪。

孙朝阳笑道:“是我提议的,我们不能人一走茶就凉,那不是做人的道理。”

其他两个副社长也点头,说,朝阳考虑得周到。

周宗阳却恼了:“这么大的事情,你们背着我就决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