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684章 摊子摆大了(一)

十来万可是天文数字。

要知道,在几年前的小地方,万元户都是跺一跺脚,地皮都能颤三颤的存在,是要挂红游街表彰的。

这两年因为经济进一步发展,万元户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也不是那么稀奇了,但一万块在普通人心目中还是一笔巨款。不然,《中国散文》员工也不会为集资建房那一万块钱抓破脑袋。

两位老爹搞出这么大动静,孙朝阳甚是吃惊。

他说:“妈妈,几个月前,我只听两个爸爸说要弄水库养鱼,倒没有在意,他们这是在搞什么呀,还创起业了?”

杨月娥说,两老头不知道是中了什么邪,你养鱼就养鱼吧,弄个水塘,丢一千尾鲢鳙进去,也不用管,就喂在那里。兴趣来了,去甩几杆就是。可两个疯老头却不,他们竟然搞起了什么三文鱼养殖基地,水塘都弄了十几个,还和什么大学一起弄了实习基地,拉了动力线,正在建楼房,修实验室,高科技的仪器都用上了。

还说将来三文鱼养成,要出口东京,为国家创造多少多少外汇。

说到这里,杨月娥有点担忧:“朝阳,你爸年轻的时候是个农民,后来招工进厂搬砖,没啥文化,就是大老粗一个,现在还搞起了出口创汇,我心里慌得很。你和何情不是下个月不是要去东京吗,要不你在那边帮问问。”

看到母亲一脸的担忧,孙朝阳道:“妈你怕什么呀,就算爸爸干砸了锅,也不过是损失十来万,咱们家也不缺这个钱,只要老爷子开心就好。”

杨月娥不满:“十来万不是钱啊,我一个月退休金也就五十来块,这得领多少年啊?”

孙朝阳笑笑;“我爸是个老粗不假,但何情爸爸是个知识分子,人家解放前就是富商公子,从小在上海滩长大,见多识广,什么不懂?所以,妈你也不要担心。”

杨月娥连连点头:“对对对,有亲家公在,确实不用担心,他有知识有文化,是咱们两家人中的最高学历。”

说罢,她接着道:“对了,亲家母也去顺义玩了。”

吃过面条,天已经蒙蒙亮,孙朝阳和何情累了一天,直接倒床上昏睡,直到下午才醒。他们本打算去顺义那边看看三位老人在搞什么,无奈瞌睡不好,浑身酸软,遂作罢。

两个老头却是很开心。

此刻的他们在干什么呢,他们正在出席顺义县水产品养殖项目招商引资座谈会。

这个项目是县长引进的,那边特别重视。

几个月内,所有手续办完,开始进入快速推进阶段。

这天,相关单位把两个老人请去影剧院开大会,下面坐了好几百机关事业单位的员工。

县长先讲话,他描述了这个项目引进之后每年能为县里创造多少外汇,让多少多少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美好前景。

侃侃而谈了十来分钟,最后道,这是我县市场经济走出的第一步,是树起的一面红旗,关系到当地村民的饭碗。各单位必须积极配合,执行不走样。否则,就是砸了当地群众的饭碗,谁敢砸他们的饭碗,我就砸谁的饭碗。

“现在有请xx大学,水产研究的梁教授讲话,大家鼓掌。”

掌声响成一片。

梁教授就是给孙永富和何水生三文鱼养殖基地提供技术支持的学术大佬,他上台去,把近年国际三文鱼的养殖和消费情况给大家扫了个盲。

接下来是前来投资的企业家代表讲话。

昨天两老头下榻县宾馆的时候,县里就说了让他们上台讲话的事情。当时,平时大大咧咧牛皮哄哄的孙永富就怂了,连声说:“不行,不行,我没有什么文化,七十年代的时候,我们厂开大会,让我做为工人代表上台去。我当时啊,脑子里一片空白,双腿都在打颤。憋了半天都憋不出一句话来,最后被大伙儿给轰下台去。”

他指着旁边的何水生道:“我亲家有知识有文化,让他讲吧。”

这算是老孙平生第一次对老何服软。

何水生很得意:“当仁不让。”

立即坐在写字台前写起发言稿,还让何妈妈给自己泡茶点烟,大有红袖添香夜读书的架势。

这篇讲话稿写得花团锦簇,上得台去,老何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就连梁教授也不住点头,对旁边的何妈妈说:“老何这稿子的资料详实,显然是做过很深功夫的,有水平,佩服。”

何妈妈看了看台上的老伴,忽然发现这老头也是个人才。

她当年之所以不连前程都不要了,嫁给家庭成分不好的何水生,图得就是老何长得英俊潇洒。劳动人民坐江山,就得找个帅哥,不然这江山不是白坐了吗?而且,老何能言善辩,口花花得很。自己工作一天,无论在外面受了多大委屈,回家被他一哄,就开心得不得了。

其实内心中对何水生还是不大看得起的。

现在看到台上 光彩照人的何水生,她却是呆住了。

大会在热烈的掌声中闭幕,几个老头正要走,工作人员却飞快跑过来,笑吟吟地说,别忙,等下还要亮马夸街,还得麻烦几位同志。

孙永富好奇:“什么叫亮马夸街?”

老何回答道:“所谓亮马夸街,就是古代科举考试后,书生中了举人,地方官会给举人胸口挂上大红花,骑马上游街,以示褒奖,咱们现在也是举人待遇了。”

孙永富不以为然:“才举人,为什么不是状元?”

“你的说是进士啊,你这就不懂了,古代科举,举人比进士难考。所谓金举人银进士,狗不理的秀才。”何水生道:“举人的竞争比考进士难十倍以上,你也别瞧不起。举人是可以直接做官的,一当官至少是个副县长。不然,儒林外史中,范进也不会在中举后因为太兴奋变成疯子。”

梁教授在旁边感慨:“老何你真是渊博,说话也非常有趣。”

老何这人最大的优点是,无论和谁在一起,都是情绪价值拉满。

说话间,几人就被挂上大红花,请上一辆130轻卡的车厢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