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657章 悠长夏日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第657章 悠长夏日

作者:水下五米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2:33:45

何水生沉吟片刻,回答道:“老孙,咱们年纪一天天大起来,身体也在走下坡路,这么每天在野地里蹿找钓点也不是办法,还是得固定在一个地方玩。我的意思是,怀柔那边风景好,水也好,干脆承包个小水库什么的,自己养鱼钓着玩。”

孙永富:“咦,这事有点意思。不过,正如你说的,咱们年渐渐大起来,孩子们会答应我们去养鱼?我力气大,以前也是干重体力活的倒无所谓,你成吗?”

何水生:“谁说要自己养鱼了,老孙,我是这么打算的。承包个小水库,投下去上万尾鱼苗,然后就不管了,由着它们自生自灭,我们兴趣来了就去钓几杆。无需操劳,孩子们自然不会多说。”

孙永富:“这样也可以。”

看孙永富来了兴趣,何水生接着说,各个地方的人吃的鱼不一样。比如他们无锡的就不吃鲤鱼,而孙永富他们四川则最喜欢鲶鱼这样的无鳞鱼。但无论哪里的人,就没听说过不喜欢鳜鱼的。

孙永富点头,说,鳜鱼味道是鲜美,而且无论是台钓还是路亚,都好玩得很,就是数量少,钓起来不容易。

鳜鱼在四川又被称之为笋壳,因为身上的花纹和颜色长得像慈竹笋的壳而得名。

何水生说:“鳜鱼是食肉性凶猛鱼类,咱们水库里多养些。另外,怀柔那边的山泉水清冽干净,温度也低,不妨弄个冷水养殖场。我前些天看资料,国家正在引进外国的虹鳟,我们也养点钓着玩。大不了到时候花点钱建水池,建房子,再请几个工人。”

孙永富大喜:“钓外国鱼,那好啊,我出一万块。”

何水生:“好,你出一万块,不够的部分我补。怕就怕……”

他还是有点害怕老婆骂,孙永富:“看你那耙耳朵的样子,我教你个法子。你不是要养外国鱼吗,就说响应国家号召,引进国外先进水产养殖技术,带领怀柔当地乡亲脱贫攻坚,建设新农村。到时候,再让地方政府给你发个奖状证书什么的,你老婆就不好说什么了。开玩笑,咱们可是拿着真金白银去投资的,奖状能不发吗?”

“那是得发。”何水生眼睛都亮了,感慨:“老孙,你虽然文化不高,但水平不低,咱们依计行事。”

黄辣丁带回家去,何情口味淡,说这鱼真鲜美,吃得浑身大汗。还别说,鱼一吃下去,奶水也充足了。

在医院住了一段时间,等她的伤口好得七七八八,孩子也长得壮实了。于是,就出院回家坐月子。

孙小小也从四川回来了,抱着小侄女就不肯撒手:“真乖啊,好乖啊!哥哥,喜悦长得跟你一个样子,女儿像爸爸,儿子像妈妈,将来肯定是个大美女。”

说到女子像爸爸,孙永富看了看喜悦,看了看孙朝阳,追根溯源又看了看杨月娥,顿时感觉不妙。

杨月娥不满:“永富,你是嫌弃我吗?”

孙永富难得地有点害怕:“没有,没有。”

杨月娥:“今天是情情出院的日子,我不跟你生气。”

队伍浩浩荡荡回家,屋里很热,但产妇不能见风,只能继续呆在房间里。

何情苦恼:“朝阳,我脖子上全是痱子,痒得很。早知道就留在东京生了,好歹有空调。”

孙朝阳用热毛巾擦着她脖子上的汗水,又扑上痱子粉,道:“我们回国不就是求个安心吗?现在好了,母子平安,多好。再忍忍,还有两个星期就满月。”

他也顶不住热,就跑到院子里,坐在树荫下和小小聊天,问老家那边的情况。

孙小小是听说小侄女出生才匆忙赶回来的,带了不少老家的特产,其中最受大伙儿欢迎的是张记芝麻糕。第二受欢迎的是一大包颗粒饲料,颗粒饲料是厂子里刚开发出来的新产品,带过来是让孙朝阳过目的。但孙永富和何水生用来钓鱼,发现这玩意儿挺好使,就拿了去。

另外,舅舅和舅妈还给喜悦做了小衣服和小鞋子,封了个红包。他们工作太忙,离不开。

孙小小说,在过去的一年里,饲料厂的两条生产线都在高速运转,产品卖得很好,基本占领了川西坝子那一片的市场。下一步,大家打算进军内江自贡宜宾等川南市场,进一步朝重庆那边辐射。这样,产能就有所不足,未来一年,打算再征地建一座新厂。

孙朝阳意外,哦一声,问新厂建什么地方,还是在仁德吗?孙小小回答道,本来打算是建在仁德的。但隔壁眉山县过来沟通了一下,给了一块地,就把厂子建那边了。毕竟眉山县的交通要方便一些,仁德稍微有点偏远。为这事,县里和舅舅还红了脸。

八十年代的交通实在有点恼火,就成都到乐山那一片而言,只一条国道,成都——新津——彭山——眉山——夹江——乐山,这是成都平原南部的大动脉。接着,从乐山向东,又能沟通自贡内江片区。

说到这里,孙朝阳笑眯眯地问妹妹去年赚了多少,借他的钱什么时候还。

孙小小回答道,赚得倒是不少,但新厂那边需要资金,又都投了进去,现在手头还是穷,大哥这里的借款只能继续欠着。放心,利息是少不了你的。

她现在是平时在北京读书,假期就飞去老家,日子过得忙碌而充实。

肉眼可见,小小成熟稳重了许多,身上竟有种女强人的架势。

孙小小道:“真累啊,不过却很有意思。我发现这制造业挣钱真是苦,利润能够达到百分之十就算不错了。但是,制造业却是必须要搞的。我现在还小,还在学习,越学习,越感觉身上的不足。”

孙小小说到这里,感慨地:“以前小时候总觉得当大人好。不用被父母管,不用读书,干自己爱干的事情,多美啊。”

“现在长大了,忽然发现,还是小时候好。无忧无虑的。现在的我吧,每天眼睛一睁开,就是看不完的书写不完的作业。还有那么大一家的厂子需要经营,那么多人等着你把工作干好,给他们发工资。不用别人管,你自己都歇不下来。”

孙朝阳哈哈大笑:“小小,妈常说人皮难披,你现在懂了吧。”

“懂了,也后悔了。”孙小小点头。

孙朝阳却好奇:“你后悔什么?”

孙小小:“我后悔为什么要跟你借钱搞事业,我好好地无忧无虑地读书不舒服吗?读完书,找个研究所上班不舒服吗?就算没多少收入,难道大哥你眼睁睁看着我吃苦受穷?”

孙朝阳继续大笑:“现在后悔已经迟了,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正在这个时候,客厅电话铃响了,传来杨月娥惊喜的声音:“小强乖幺儿,你在哪里。啊,回北京了,找小小,好好好,她在,我让她听电话。”

孙小小去接电话,不片刻就一脸疑惑地出来,嘀咕:“蒋小强搞什么,谈工作就在家说,约我去划船,无聊。”

不过,她还是带上了鼓鼓囊囊的公文包出了门。蒋小强也是饲料厂的股东之一,新厂筹建的事情,他也要关注。

二人约见面的地方是在北海公园,也不远。

孙小小一到地头就发现蒋小强举着瓶北冰洋汽水在那里喝得上劲,满面都是惬意,口中还发出嘶嘶声。

她正走得发热,心中恼火,上前就帮帮给了他两拳:“蒋小强,让你吃独食,让你吃独食?”

蒋小强被锤得身体直摇晃,很生气:“干什么,干什么,野蛮。”

“谁野蛮了,我的文明是对文明人。”孙小小气势汹汹:“你这人真不像话,暑假回北京,连家也不回。我刚才听我哥说了,你爸你妈都气哭了。”

蒋小强:“孙小小,别提他们好不好,没劲。喂,你干什么,讲不讲卫生?”

原来,他手中的冰冻汽水已经被孙小小夺了去。

孙小小一饮而尽,打了个饱嗝:“舒服了。”

正在这个时候,一个二十来岁的戴眼镜。穿涤卡衬衣的男学生模样的人走过来:“蒋小强,这是你女朋友吗?”

孙小小大怒,正要说蒋小强就是个推屎爬,但小强却给她递过去一个眼神。然后笑着对那男青年道:“介绍一下,这是孙小小,北航的天才。小小,这位是杨伟同学,西工大的天才。而我,则是中科大的天才。咱们三个天才聚一块儿,不妨效仿刘关张,来个桃园三结义。”

说着,他就朝杨伟一拱手:“杨大哥,我蒋小强今日和你一见,甚是投缘,愿与你义结金兰。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孙小小大无语。

蒋小强扯了她一把:“轮到你了。”

孙小小没好气,敷衍了一声:“俺也一样。”

杨伟扑哧一声:“行了,蒋小强你太逗了,不像话。”他挥了挥手中的票,说已经租好船了,大家去划吧。

于是,三人就奋力挥桨,小船飘飘悠悠地离岸。

说起这个杨伟倒是有点来历,他是北京本地人,住的地方离蒋小强也不远。他从小就聪明过人,是拔尖儿的人才。后来考入西北工业大学飞行力学专业读书,后来又读研究生,今年七月刚毕业。

没错,此君是研究飞机的。

杨伟上学期做课题的时候去过中科大,和蒋小强认识了,二人在流体力学上交流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彼此都挺谈得来。后来才知道,原来大家都住在北京,那就是老乡了,关系更进一层。

划着船,蒋小强笑道:“小小,你是北航的,杨伟的专业是飞行动力,说起来你们也沾了点边,就叫你出来认识一下。咱们是天才,天才嘛就是要和天才在一起,如此才能碰撞出灵感的火花。除了咱们的家都在北京外,还有一份渊源。杨伟马上就要分配去成都工作,小小你是四川人,咱们的厂子也在四川,这是亲上加亲啊!”

孙小小好奇,问杨伟分配到哪里,具体是干什么工作的。

杨伟回答是去航天工业成都所做研究员。

孙小小说成都好啊,日子过得舒服,所谓少不入川,老不出川。

蒋小强也插嘴道,对,四川的生活太安逸,我真怕杨伟你过去消磨了胸中的斗志。

杨伟笑道,无稽之谈,如果胸中志向就这样被轻易消磨掉,那就不是志向了。

孙小小:“杨大哥,你的理想是什么?”

杨伟:“造飞机,造世界上最好的战斗机。没办法,四川那边有我国最大的风洞群,要想实现理想,只能去那里。”

孙小小更好奇,问什么是风洞。

不等杨伟回答,蒋小强忽然把手中的木浆伸进湖水里。说。打个比方,这个木浆就是刚设计出来的飞机,湖水就是天上的空气。飞机在飞行的时候,必须受到空气阻力。如果阻力大,必然降低飞机的速度。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观察飞机在各种飞行姿态中所受的力量形态,以及消耗的能量。然后思索,如何让飞机飞得更快,雷达反射面更小。

杨伟点头,是这个原理,就是把飞机放在风洞里不停吹。这需要消耗很大的能量,瞬时消耗的能量相当于一个成都市总用电量。四川山多河流多,电力充沛,先天条件很好。

除了吹风,还可以使用爆炸的形式。爆炸产生的能量更大,这样就能做到五倍甚至更高的音速。

自己的理想只能靠四川的风洞群达成,不能不去。

说到这里,杨伟眼睛发亮:“小强,毕业后如果有兴趣,也来成都工作吧,咱们一起干,这个事业的伟大,超乎你的想象。”

蒋小强摇头:“不了,我是做基础理论研究的。”

杨伟:“不矛盾。”

蒋小强笑笑:“我还是个学生,还需要学习很多年。学习就好像是朝一座高塔上爬行,你爬得越高,发现未知领域越大。这个学习过程很长的,也许是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

杨伟:“二十年太长,只争朝夕。”他又宽厚微笑地看着小小:“孙小小同学,你将来打算做什么?”

孙小小:“我理论上不行,不适合搞研究。将来估计会从事电子行业,专门搞应用科学。”

盛夏,湖岸全是垂杨柳,从湖上看去,连成一片绿云。有一个乐队在那边合唱,歌声隐约传来:“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划起小船儿,歌声轻轻飞……”

在热闹的北京城里,这里竟是一片难得的安静之地。

今年夏日如此悠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