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572章 广场协定的新机遇

小野寺:“如果那样就太荣幸了,孙桑,如果哪天您同意,我能翻译您的《球形闪电》吗?”

孙朝阳笑笑:“翻译哪本书是你们翻译家的事情。”

小野寺不住鞠躬;“嗨,嗨,嗨!”最后,他说:”那我就静待您的佳音。“

等回到家,何情对孙朝阳说:“朝阳,你好像对把自己作品译介到国外不是太有兴趣。一位大作家,谁不希望自己的书能够走向世界,这也是衡量你文学成就的标志。”

孙朝阳还真是兴趣缺缺,小日子市场就那么大一点,真的没几个钱。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时代,所有人都在朝钱看,所以,昭和时代的小日子也被人称之为经济动物,可没有什么人读书。

想到这里,他心中忽然微微有所触动,似乎想到了什么。

第二天去单位上班的时候,他索性泡了一保温杯的茶,躺在老高的主编办公室里,将所有的报纸都堆茶几上,翻来复去地看,尤其是最近几个月的《参考消息》。

《中国散文》订了很多报纸,《人民日报》自然是有的,还有《光明日报》,本地的晚报早报,林林总总二十多份,花了不少钱。

报纸看完,都收进柜子里,等到积累到一定数量都送废品收购站卖了,给大家添几样办公用品。

他在看报纸,悲夫同志也在看报纸。已经彻底躺平的老高索性什么也不管,每天在杂志社就是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静候退休那天到来,好办完手续回家带孙子。

看孙朝阳无所事事,悲夫道:“朝阳,你不上班吗?”

孙朝阳回答说:“你不说上班我倒忘记了,我是总编助理,暂时代替你负责终审。稿子有责编,选好稿,有主编二审,最后才送我这里来。你总不可能让我和其他编辑一样不停看稿,那还要他们做什么?我这是给兄弟们成长的机会。”

悲夫:“你有情绪?是不是因为周宗阳调来我社后,你做不成社长?”

孙朝阳:“没有情绪啊,老高你太小看我了。”

悲夫:“小看?”

“事关我的个人品行,这事我还真要跟你交交心。”孙朝阳一个骨碌坐起来:“接您的班做社长,对普通人来说不外是两个好处,第一是名誉地位,第二是个人收入。毕竟,一个杂志社的社长是县团级,走出去也是令人尊敬的领导,在文学界有一定地位。但名誉地位这种东西,我不缺啊。说到钱,是,社长的工资高,还有一定的待遇。但这些待遇对我来说又算得了什么,随便写点稿子就有了。”

悲夫一想,确实是这样。孙朝阳获奖无数,是新生代作家的代表人物,在文学界是数得上号的。杂志社主编这个名号,对他来说意义不大。至于稿费,孙朝阳已经是国内顶级,只要想,随便出本书就抵得上一般人干一辈子。

只是……孙朝阳太懒了,平时都不爱动笔。

孙朝阳:“老高,我说句实在话,我真有点看不惯周宗阳,尤其是那种急于抓你印把子的劲儿。不过,我和他是两个世界的人,彼此追求的东西不同。”

悲夫笑道:“那就好,不过你这样躺我这里算怎么回事,让人看到像话吗?”

孙朝阳:“老高,我真是在查资料,需要看很多报纸的。”

悲夫咦一声:“朝阳,难道你想写新书,跟陆遥一样需要大量阅读资料?那可就太好了,我一直等着你的新作。也不知道是小说还是散文,或者是以前从未碰过的题材?真的是太令人期待了。”

看到老高热切的目光,孙朝阳心中叫了一声惭愧,竟然有点不好意思。其实,以他现在的身家和手中的版权,一辈子不写作,几代人也是衣食无忧。任何人,只要有钱了,干活的动力总是略显不足。

他查资料,倒不是为了写作,而是想赚钱,特别是在昨天和小野寺分别后,那个隐约的念头越发强烈。

只是,却无从把握。

忽然,新一期的《参考消息》中的一则新闻吸引了他。

新闻是时任米国总统里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的一段讲话:我是主张自由贸易的人,我坚决反对设置贸易门槛和贸易限制,尤其是进口限额。我对底特律面临的新竞争和对待以往所有的竞争者一样,持开放态度,并认为一切的竞争对于底特律和消费者都是好的,有益的。因为这会推动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自由市场的制度就是这样起作用。我认为一旦走上保守主义的道路就无法回头,也不知道未来会走上何方……

《参考消息》刚开始创刊的时候是内参,需要有一定行政级别才能阅读。八十年代开始,这份报纸向全社会放开,多以报道中国的改革开放和世界新闻为主,很详尽也很有时效性,是读者了解国家大事和世界的一扇窗口。

此刻,看到这则报道,孙朝阳眼睛一亮,然后拍了自己脑袋一记:“我怎么忘记这个件大事。”

悲夫:“什么大事?”

“没什么,没什么?”孙朝阳笑了笑,又喝了一口茶水,喃喃道:“里根经济学,有意思,有意思。”

二战之后,因为米国获得了经济上的霸权,尤其是石油美元的产生,使得美元成为世界通用货币。这样一来,米国每年光靠铸币税就能获得海量利益,再加上美元潮汐的收割,足够让三亿多国民什么都不干,还能吃饱吃好,过上一个人上班,就能住大别墅,养三个孩子一条狗的好日子。

来钱实在太容易,必然出现制造业空心化的问题。简单说来,就是在工厂里生产一件商品实在太累,产生的利润还不如直接开动印钞机印几张钞票来得轻松。

于是,米国的制造业开始大量外溢,首先承接产业转移的就是小日子,然后是所谓的亚洲四小龙。

别看八十年代这些所谓的小龙吹得牛皮震天响,说穿了都是吃米国产业转移的红利,没有米国,他们狗都不是。

人家给了你红利,随时也可以收回去。

不过,小日子确实是一朵奇葩,靠着一代昭和人玩儿命地干,商品竟然横扫整个世界。过去几十年所向披靡的米国汽车竟然被两田打得溃不成军,汽车城底特律将近十万汽车产业工人失业,当真是怨声载道。

小日子的家电在美国百货公司大杀四方,电子产品市场率占有率一度达到百分之百。

于是,米日贸易战开打。

前一段时间,米国不停给小日子商品加关税。

然后,小日子靠着廉价的人工,和有效而科学的管理,还是在成本上轻松压制米国商品——关税你尽管加,加再多也比你们美国货便宜质量好。

做为里根经济学的标志性人物,自由市场经济的代表,里根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一直言之凿凿地肯定说,他支持自由竞争,似乎是要给市场吃一颗稳定剂。

然而,别人说的都不算数,自己能决定的才算。

到今年九月,里根的话犹在耳,米国就逼小日子签定了《广场协定》,逼迫日元大幅度升值,今年就升值百分之二十。

这还没有完,在过后两年,日元对美元升值达到骇人听闻的百分之五十,一美元一度兑换一百二十日元。

日元升值,小日子发现自己好像忽然变成了有钱人,开始在全世界买买买。曾经有几年,新闻上报道说,小日子手头的钱足够买下整个美国。

然后,好景不长,小日子的泡沫也越吹越大,就好像是阳光下的肥皂泡,虽然五彩十色,但最后终究是砰一声爆炸了,开始了失去的十年,失去的二十年,失去的三十年……然后不知道还有失去多少年。

“诺大机遇摆在我面前,或许可以做些什么?天予不取,必受其咎。”孙朝阳摸着下巴微笑:“那么,该做些什么呢……难道是房地产?”

对啊,小日子泡沫经济的最大标志是房地产被炒成天价。一都一府,也就是东京都、大阪府,一套五六十平米的小公寓,当时被炒到相当于二十一世纪七八百万人民币的高价。

没办法,当时的小日子年轻人要想就业,只能去大阪和东京两个都市圈。到地方了,找到工作了,你得结婚成家吧。没有房子,人家小日子花姑娘可不肯嫁你——如果结婚会降低我的生后水准,那我为什么要结婚呢?

未来的中国,只不过是把八十年代小日子的路走了一遍,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当时小日子的房地产一度疯狂到什么程度呢,有人在离东京市区几十公里的山上圈了块地,说要搞房地产,最高估值达上亿美元。到经济泡沫破灭,白送都没人要。

孙朝阳一想到又要投资地产,顿时无语,哎,宇宙的尽头果然还是炒房。

不过,如果购入小日子的房产,几年时间就能翻几番,确实是一本万利的好生意。

他不禁拍了自己额头一击,心想:是啊,我一有钱就在国内买房,但这些房产要想大涨,还得很多年,哪比上在小日子来得短平快?

顿时,心就痒痒起来。

广场协定发生在九月底,现在是七月下旬,也就是说他必须在两个月内搞定此事,完成资产购入。再迟,等日元一升值,地产价格疯涨,就没多少利润空间了。

整整一个天,他都在老高办公室看报纸看新闻,然后把有用的信息剪下来做了剪报。

到下班时间,孙朝阳电话上约了周伟吃饭,想问问投资小本子地产的事情。老周现在已经不在台里弄节目,他现在负责外事,主要是对欧美日,混得风生水起,高升了。

刚出办公室,就看到负责思政工作的副社长正站在一张板凳上写板报,粉末灰落满了头。

看到孙朝阳,他转身:“孙朝阳,过来帮我写几笔,手都酸了。”这一扭头,失去平衡就摔了下来。还好孙朝阳眼疾手快帮他接住:“嗨,你老人家悠着点,一把年纪,伤筋动骨一百天。不少老人,就因为摔了腿,一辈子都没站起来。”

副社长骂:“朝阳,你这是在咒我吗?”

孙朝阳:“我哪敢啊,我这是对领导的关心。”他现在只是主任助理,名义上是社长和副社长的下属。

副社长气道:“我可不敢当你领导,你的领导是周宗阳,你关心他去吧。”

孙朝阳:“我可高攀不上,咱们什么感情,我只认得你们几个老前辈。”

副社长:“算你有良心,朝阳,你不当社长,我不服,我要向上级反映,我要替你讨回公道。妈妈的,我一把年纪了,还被人使唤来做这种粗重活儿。”

他愤怒到极点。

孙朝阳:“别,我志不在此。这样好了,板报你也别写了,出个方案,明天我让大林和盼盼帮你弄。”

二楼办公室里,周宗阳阴森森地看着下面,目光中全是愤恨。

忽然,伙食团老丁从那边钻出来,两把将考勤表撕成碎片,扯起嗓子就骂起娘来。

“考勤考勤,考你x个勤。老子每天早上三点钟起床,先是去菜市场买菜,买完回来,还得和面蒸馒头花卷,熬稀饭。忙到七点,大伙儿才能吃上热腾腾饭菜,到九点了,才能回去迷瞪一个小时,十点又得起来准备大家的午饭。然后,下午三点还得准备晚饭。我是见缝插针才能睡几觉,有人看我睡觉不满意了,要让我起来打考勤,我打他个屁?”

老丁的声音洪亮悠长:“有的龟儿子以为自己是当官的,就要整老子,真以为自己是周扒皮啊?吃吃吃,老子做的饭宁可扔了,也不喂狗。”

孙朝阳忙喝道:“老丁,你乱骂什么,快住嘴,要打饭了,大家都在等着你。回去,回去!”

老丁这才骂骂咧咧走了。

楼上,周宗阳一脸铁青,心中恨极:孙朝阳,肯定是你唆使老丁来骂街,还假惺惺来劝,做给谁看?

孙朝阳骑了自行车行了半天,终于到了地头。是一家小书店,周伟和书店老板还有一个青年男人正等在那里。

看客人到齐,书店老板就关了门,不再放客人进来。

周伟许久没看到孙朝阳,心中高兴,握着他的手,对身边一人道:“介绍一下,这位就是我一直跟你提起的大作家孙三石。哈哈,我老周脾气坏,混到没朋友,孙朝阳是我唯一的知己,你来认识一下。“

年轻人姓马,做过周伟一段时间秘书,现在调去某单位做部门领导,是老周一手提携起来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