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565章 技能树点歪了

“盼盼,画什么呢?”上午,孙朝阳刚走进办公室,就看到吴盼盼正拿着画笔在纸上龙飞凤舞。他把头凑过去:“原来是个洋婆子。”

吴盼盼的画风看起来好眼熟,有点像……有点像后世小日子的漫画,嗯,高桥留美子风格,《乱马二分之一》。里面的人物形象夸张,眼睛大得像《指环王》里的咕噜。

吴盼盼不满:“什么洋婆子,孙朝阳你说话好土气,这是电视连续剧《卞卡》里的女主角,你就说画得美不美吧?”

孙朝阳恍然大悟:“难怪我刚才看起来有点眼熟,原来是她呀。”现在引进的国外电视连续实在太长,《女奴》已经很裹脚布了,现在又来个《卞卡》。他本打算追一追,寻找一下往日的回忆,看了两天,实在追不动:“盼盼,画得好看啊。你能不能帮我画个倍赏千惠子,我压办公桌玻璃下面。”

《幸福的黄手帕》中的女主角扮演者倍赏千惠子太美,完全符合孙朝阳的审美,他有点粉她。

那时候的办公桌上通常会放一块大玻璃,大家会在下面压一些表格、注意事项什么的。不过,更多的是放照片或者图片。

照片这玩意儿放的时间长了,会粘在上面,一撕就撕坏了,怪可惜的。所以,多以从画报杂志上剪下的图片为主。比如齐白石的画、范宽的《溪山行旅图》。

大林是美术生出身,本来压的是莫奈的《睡莲》,后来被他对象南方小土豆全部换成了自己的照片。

也许是因为平时被南方小土豆管得严,大林工作的时候一低头就看到她圆溜溜的眼睛,压力山大,有种“老大哥在看着你”的感觉。

毛大姐的玻璃下面压的却是奶油小生唐国强,都是《大众电影》里的照片。有《小花》《今夜星光灿烂》,有《高山下的花环》里的赵蒙生,就连冷门电影《南海风云》都被她给找到了。

追星不分年龄,毛大姐狂热得很。

看到十几张丞相在毛大姐办公桌上摆酷,孙朝阳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这时期的丞相简直就是师奶杀手,风头甚至盖过了竞品周里京。

孙朝阳和悲夫是领导,不好在玻璃下压东西的。

听他说让自己画倍赏千惠子,吴盼盼很高兴:“没问题,马上给你画。”

旁边,大林道:“你还是先跟我把下一期的杂志封面弄出来吧,算了,封面我自己弄,你弄插页。别再漫画风格,老实画个现实主义吧。”

“行,我这就弄。”吴盼盼喜滋滋地跑了。

等吴盼盼出去忙碌,孙朝阳问:“大林,盼盼怎么样?”

“什么怎么样,你说工作吗,也行吧。十几岁的孩子,学东西快,一说就会。至于艺术上,有天赋,毕竟是书香门第出身。”大林顿了顿:“就是……就是……”

孙朝阳:“就是什么?”

大林:“就是晚了,基本功不行。美术,或者说艺术,除了天赋,还要有童子功。得从小练习,一过十二岁,就晚了。显然,盼盼是没有老师点点过的,全靠自己瞎画瞎琢磨。我也是花了几天时间才给她灌输进去透视关系、光影什么的概念。”

孙朝阳笑道:“大林你农村娃娃出身,小时候不也瞎画出来的。”

大林摇头:“不然,我也是有师门传承的。我们那里虽然穷,我虽然是农村娃娃。可小学时学校开兴趣班,我天天跑美术老师那里去学素描,画石膏像,画蜡做的苹果。老师是正经美院毕业的,科班出身,教得也好。我在他那里稿子画笔随便用,基础打得很牢的。”

孙朝阳跟他抬杠:“大林你这话就不对,我不也是半路出家开始写作,也没基础,小时候也没学过文学啊。”

大林继续摇头,道:“朝阳你这话不对,咱们所有人进小学就开始读书识字写作文,这就是童子功。”

孙朝阳无法反驳:“你这话也对。”

又问:“大林,咱们就不说虚的吧。盼盼有天赋,但基本功差。如果现在开始入行,以后能不能当个画家,或者靠画笔吃饭?”

大林:“开什么玩笑?美术这种事情很专业的,一幅画好不好,内行人一眼就能看出来。是是是,盼盼这么训练下去,画个几年或许在大家看来是不错,可要靠这个吃饭甚至成名成家是没可能的。”

孙朝阳有点遗憾,说,那就没有办法了。

通过跟大林的对话,他大约弄清楚吴盼盼的情况。这丫头本身是很有美术天赋的,如果从小就请专业的美术老师训练,打牢基础,大学的时候考个美院,未来未必不能够成为一个大画家,靠一支画笔吃饭。以吴胜邦和唐大姐的家庭条件,只怕美术大师都能请去做家教。

可是,这个时代的家长都现实,还是觉得娃应该好好读书,小学中学大学,然后国家分配工作,抱铁饭碗,按部就班才是正经的人生。

至于所谓的艺术天赋,等参加工作后在发展吧。

却不知道,爱好这种东西都从小培养,有了童子功将来才谈得上发展。围棋界有一句话:十二岁不成国手,终生无望。

两千年以后,不少家长都意识到,读书未必就是孩子唯一的出路,尤其是孩子没有读书天赋的时候,更是要趁早想出路。不然,就算勉强考个普通大学甚至大专,将来也不过是社会的基石,职场的牛马。

后来,有一位有远见的家长就把孩子学台球,还打出了个世界冠军。

吴盼盼的事情属于是技能树点歪了。

孙朝阳受过唐大姐的恩情,又确实喜欢吴盼盼这个叛逆的小孩,见她变成现在这样,心里只觉得一阵惋惜。

正在这个时候,悲夫从办公室探出脑袋:“孙朝阳,来我这里一趟。”

孙朝阳走进悲夫同志的独立办公室,关上门,笑嘻嘻问:“老高,你有什么指示?”

老高:“我还有一个月就到年龄了,打算去办退休手续。”

孙朝阳心中一震,虽然万般不舍,但还是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笑嘻嘻道:“退休了,好事啊,您为文艺事业奋斗了一辈子,也到了享受生活的时候。今天单独叫我过来是,是不是有什么话要叮嘱。哈哈,龙头杖还有账本你究竟交不交给我呀?”

虽然不明白孙朝阳在说什么,但悲夫知道他是在搞怪,哼了一声:“正经点,都结婚了,再过一年就要当父亲的人了,还跟个小孩子一样。”

孙朝阳:“那就是要吃散伙饭了,老高你要请大家喝一台大酒吗?”他眼珠子一转,继续说道:“要不这样,咱们搭伙。”

悲夫好奇:“饭肯定要请大家吃的,搭什么伙?”

孙朝阳沉吟:“这个宴席要么不搞,搞就要搞大一点,请他个五六十桌,四五百人。当然,也不能让客人白吃,大家总得表示表示。”

悲夫更奇怪:“表示什么?”

孙朝阳:“就是随份子呀,一人随个十块二十的,五六百人就上万了。到时候,我就让大林在饭店门口摆一张桌子,现场收钱签单。每收一笔钱,就一声吆喝‘孙朝阳随一百块’‘小玉随十块’这样,来的人好意思不给钱吗?”他越说越得意:“老高,酒席的钱我出了,算是入股。下来,礼金我们二一添作五,一人一半。”

老高面上慈祥的笑容凝固:“孙朝阳你给我出去,马上走!”

孙朝阳:“诶.”

悲夫同志:“你等等,站住!”然后哈哈大笑起来:“孙朝阳,你这孙猴子,连我这个老同志的玩笑都开。行了行了,你坐下,说正事呢!”

二人笑了一气,孙朝阳才一脸正经地说:“老高,我的高主任。来杂志社两年多时间,我是你一手一脚锻炼出来的。从我个人内心来说,真是舍不得你。但理智告诉我,老高你年纪到了,国家有退休制度。再说,我们也不能永远让一位令人尊敬的长者在耄耋之年还挑重担,那也显得我们太无能了。老高,你既是我的领导,也是我的老师,我的父辈。”

悲夫眼圈有点微微发红,道:“工作了这么多年,我也舍不得同志们。”

“朝阳,你是个有能力的,思想前卫,有开拓进取的精神。杂志社这两年的办刊思路都是你的,中国散文本奄奄一息,是你一手撑起来的,成为国内还算过得去的刊物,按说,无论从哪方面看,都应该你来主持日常工作。我也向上级推荐了,可是,可是……”

老高心中一阵伤感,可是……

他自己人微言轻或许谈不上,实际上在文学圈也算是个字号。可现在马上退休,别人也不再买他的账了,所谓人走茶凉。

悲夫同志低声说:“上面马上要派个副总编过来,说是主持日常工作,实际上就是接我班的。只等我退休年龄一到,他就扶正做社长。朝阳,我没有帮到你,我很遗憾。”

说着话,他摘下眼镜,擦了擦眼睛。

《中国散文》现在的管理机构设置中,悲夫是社长总编,高屋建瓴管全局。下面还有两个副社长,负责党委、工会、后勤一大摊事。孙朝阳是总编助理,主抓业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