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542章 三位大师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第542章 三位大师

作者:水下五米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2:33:45

吴胜邦听说了获奖作家们闹奖金的事情,感到大事不妙,连夜入住宾馆,以便有突发状况的时候马上处置。他一整夜都在忙碌,几乎没有睡觉。今天早晨起来,额上的痘痘竟有点疼,一照镜子,有几个已经有了白点。

这是上火了。

同时心里更是阵阵发慌,尤其是今天上起来,看众人都是沉默不语,完全没有获奖前的欢喜和兴奋,更是让他担忧。

这片沉默震耳欲聋,似乎是一片风暴前的海洋,你不知道接下来是几级浪。

这个鲁奖是他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最后一把火,早在几个月前就动用了媒体资源大造声势,现在几乎整个文学圈的目光都聚焦在这项大奖上面。

大家都在看,鲁奖究竟是会办成茅奖那样的文学盛宴,还是一地鸡毛,这也关系这他吴胜邦的个人前程。

会场这边也早就安排了人手布置会场,接待嘉宾什么的。

事到临头,再想乱七八糟的事情也于事无补,吴胜邦咬牙下车开始了自己的工作。

和吴胜邦急得上了火不一样,孙朝阳对同伴们打算在这关键的日子对评委会发难的事情恍然未知。他被跳水姐骚扰了一路,烦到崩溃,车一停稳就挤到前面去,逃下车去。

车停在会场门口,一下车,就有女服务员迎上来给大家领路。问获奖作家笔名和真名。

孙朝阳就被一位女服务员引到第三排最中间的位置。

桌上放着早印刷好的名牌,就是个硬纸壳子,作成三角形。上面用毛笔字写着大大的“孙三石”三个大字,下面则是“孙朝阳”三个小字。

除了名牌,还放了本会议指南,上面写着今天的流程。会议指南旁边则是一支铅笔和一本红塑料皮的笔记本,用来给获奖作家做会议记录的。塑料皮上面印着“第一届鲁迅文学奖纪念”字样,下面则是个古典式的宫殿,看起来有点像后世中兰海香烟的标志。

八十年代各大会议都要发纪念薄的,开完会后,大伙儿可以带回家去做个留念。孙朝阳这一年就弄了好几本,感觉没什么用处,都扔在书架上吃灰。后来老娘要了一本过去,把存折夹在塑料封皮里,珍而重之锁在柜子。

除了这些,桌上还放了一个白瓷茶杯,里面的茶叶看模样是龙井。待到作家们坐定,端庄大方的女服务员就提着竹壳暖瓶背了一只手在身后,给大家泡茶。

孙朝阳看了一眼汤色,青绿,龙井特有的香味就飘了出来。

这种剧院的舞台很高,上面放了一排办公桌,也没有放名片。

舞台下面是两排嘉宾席,如此说来,孙朝阳的排名挺靠前,可见他在如今的文学新生代中地位。

在孙朝阳身边则是宋大明,昨天两人几乎翻脸,现在坐一起块儿,都是懒得多说一句废话。

孙朝阳刚坐好,就有很多老人家被引来,入座嘉宾席。孙朝阳对老前辈们已经是久仰了,禁不住探头去看名牌。

他一探头,前排那位个子不高的花白头发的老头也回头来看,两人打了个照面,彼此都吃了一惊。

花白头发老头大披头,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显然年轻的时候是个很精致的男人。

老头挤了挤眼睛:“看清楚没有,我是汪曾祺。”

孙朝阳吃了一惊:“专门写吃的那个?汪先生,久仰久仰。”

老头:“对对对,吃货汪曾祺就是我。”

孙朝阳:“美食家,美食家。”

汪曾祺:“美食家是陆文夫,我可不敢抢了人家的绰号。大家都是苏扬常的老乡,他可不会跟咱客气。”他又挤了挤眼睛:“朝阳小师弟,我也是久仰你了。”

孙朝阳啊一声:“汪先生,我虽然常去从文先生那里聆听教诲,可惜我实在太愚钝,没有那个福气,先生都不收我这个学生。倒是我的好友迟春早教授,也是这次鲁奖的评委之一,却成了先生的关门弟子。

汪曾祺哈哈一笑:“迟春早我见过,也聊过几次。他正在做老师的课题研究,据他自己说,很多观点都得了你的启发。你的文章风格变化多端,那篇《棋王》写的是吃,我的散文也写吃,这就是缘分。我个人宣布,你就是我们沈班同学会的成员了。

原来,汪曾祺却是沈从汶先生以前在西南联合大学的学生,也是弟子中成就最大的一个。

他的文章写得极其精彩,尤其是美食,你千万不能半夜看,一看,就扛不住。

汪先生的散文简单朴素,多用口语,就好像隔壁老人在聊天,任何人都能读懂,且不累,但读完一琢磨,却余韵悠长,回味无穷。

记得九十年代巴金先生病重住院的时候,让家人给他带一本书过去消遣。家里人就问带什么书呀,你需要静养,不能伤神。

巴金老人笑道,带本汪曾祺的散文吧,写美食的。放心,汪曾祺的书读起来不但不伤神,还养生。

对的,读他的书,饭都能多吃一碗,能不养生吗?

老汪先生的作品可是经过巴金严选的,可见其文学成就之高。

只不过,汪先生在之前名气并不太大,别说他,就连沈从汶先生,晓得的人也少。

汪曾祺要到九十年代才逐渐为世人所知。没办法,他的作品就是那种恬淡随性的风格,没有疾风骤雨,没有声嘶力竭,有的只是豁达和从容。这一点从他的短篇小说《云至秋行状》中可以看出来。

故事写汪曾祺早年在京剧团做编剧的事儿,说的是京剧团里有个唱花脸的老光棍演员叫云至秋,爱吃,想得开。有一天被诊断了癌症,属于判死刑那种。换其他人,早就哭天喊地,要死要活了。云至秋却不,他取出所有存款,就全部买成羊肉冻室外。天天涮羊肉,吃得笑哈哈。一个冬天过去,羊肉吃完,钱花光,病竟然好了。

堪称六十年代版的人活着,钱没了。

云至秋之所以抗癌胜利,一是舍得吃,二是想得开。

听汪曾祺这么说,孙朝阳愕然,同学同门还能这么论?

不过,老头如此有趣,孙朝阳也不矫情:“好,同为吃货一脉,我就认你这个师兄。”

汪曾祺:“可别让从文老师听到,他可是个严肃的人,要打我们板子的。”

二人聊得热闹,旁边的宋大明听得一头雾水,都没听说过这老头是谁?

宋大明心道:管他呢,就算是玉皇大帝,等会大领导大文豪开会的时候,我就站起来率先开炮,让姓吴的解释奖金的事情。有我带头,大伙儿一起集火,造出声势,得让吴胜邦现场给我们解决了。

汪曾祺大喜,伸出手:“孙朝阳,来握个手。”然后又招呼身边两个老头:“孙犁、曹禺,来认识一下我的同门小师弟孙三石。”

前面两个老头转过身来,和孙朝阳握手。

孙朝阳心中震撼,孙犁、曹禺先生。一个是白洋淀派的开派宗师,另外一个是解放前话剧的巅峰,五十年代话剧巅峰,六十年代话剧巅峰,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由此往后,或许是汉语言文学戏剧永远的高山,不可逾越。

一部《雷雨》养活了多少人啊。

周朴园、周萍、周冲、侍萍、四凤……永远的经典人物。

话剧《雷雨》就是演技的天花板,没有点功力,你根本就不敢站在那个舞台上。

孙朝阳到现在还记得当初在电视里看到话剧雷雨的震撼,那是什么样的群星闪耀啊。濮存昕的周萍、何赛飞的繁漪让人看到什么是演技天花板,就连空中美男子蔡国庆的周冲也是演技炸裂。

对了,新世纪二十年代,有个非洲诺贝尔文学奖级的黑人女作家把《雷雨》改编成非洲黑人版的小说,书中,周朴园是中国在非洲建厂的资本家,而四凤则是他和非洲女人生的私生子,书中控诉无良外国资本家在非洲的沦丧的道德,听说在黑蜀黍文学界中引起很大轰动。

曹禺戴了副眼镜,一样的大背头。很随和,问孙朝阳多大了,家里还有什么人,说《文化苦旅》自己读过,可惜没读完,一是年纪大老花眼,看东西有点吃力。还有就是,《文化苦旅》里的文章信息量实在太大,又很多典故,费脑子,还是老汪的东西好看。

得,这次是曹禺严选。

汪曾祺得意,又和孙朝阳握了一下:“第二次握手,看吧,我赢你了。”

旁边的孙犁道:“你还学长呢,几十岁的人了,跟个二十岁的小年轻争输赢。”

和汪曾祺的大方脸却是矮个子不同,孙犁却是大个子,尖脸穿了件蓝色的中山装,显得很朴素,一如白洋淀的荷叶。

汪曾祺道:“不争不行啊,别人都说我老汪文笔不行,土气,说了都二十年了。别人又说,孙朝阳文笔华丽,他的文化苦旅简直就是一匹丝绸,绣口一张,就是半部盛唐,我必须赢他为自己正名。”

孙犁笑道:“要说土,你可土不过我。我谁呀,我白洋淀派和赵树理的山药蛋派可是并列的。不像曹禺,写的是大上海,写的是十里洋场。写的是周朴园、陈白露,洋气啊!”

孙朝阳正色对汪曾祺道:“师兄,你写的‘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见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凉,有什么周全不周全?’这叫文笔不好?您当年退出文坛,我是不同意的。”

这段词儿是汪曾祺写的,孙朝阳的话可搔到了他的痒处。而且,小孙师弟的诙谐幽默,大大地合了他的脾胃。

顿时大喜,站起身来,走到后面一排,拍了拍宋大明的肩膀:“劳驾我要跟我师弟说说话儿,咱们换个座?”

“我……跟曹禺、孙犁坐一块儿……”宋大明口吃。

汪曾祺:“嗨,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你别看孙犁和曹禺一个是作协副主席,一个是戏剧家协会主席,也不过是比你们年轻人早几十年写东西,都一样。”

曹禺温和地笑道:“过来坐吧,我也喜欢和你们青年作家聊,你叫什么名字呀,写过什么作品?家里还有什么人,父母还在世吗,健康吗?血压怎么样,血糖是低是高,胆固醇数据正常吗?没听说过这些医学名词啊,听我跟你说说……”

宋大明整个人都懵了,不知道怎么地,就到了前排坐下。孙犁的名气何等之大,他的文章可是选进了中学课本的,小说《铁木前传》是当时每个作家在学习写作时的必读书目。而曹禺的《雷雨》《日出》,任何一个中国人都看过同名电影和连环画。

这就是两位传说中的神仙,没错,他们就是中青年作家心目中的神。

宋大明左手是孙犁,右手是曹禺,这又是何等的福分。

他只坐了半边屁股,机械地回答着二位前辈的提问,腾云驾雾,面红耳赤,汗出如浆。

相反,孙朝阳和汪曾祺聊得畅快。

汪先生说,他二月份的时候去从汶老师家耍,看到孙朝阳送过去四川粽子,里面除了有豌豆,竟然还有腊肉,这种做法很奇怪,我们高邮那边的粽子可不放这玩意儿,最多放点咸鸭蛋黄,高邮鸭蛋你听过吧。

孙朝阳笑道,师兄就别吹嘘你们高邮的粽子了,敢跟湖州的比吗?

气得汪老先生吹胡子瞪眼。

说着说着,二人又聊到豆腐脑。汪先生说,豆腐脑应该是甜的,孙朝阳说应该是咸的,要放粉蒸牛肉和辣椒油花椒面。

顿时争执起来,汪曾祺哼了一声:“朝阳,我个人宣布,开除你出我的师门。”

然后摸着额头笑起来。

正笑着,一行人上了主席台,吴胜邦拍了拍用红绸子包裹的话筒:“喂喂,喂喂……现在,我宣布,第一届鲁迅文学奖颁奖仪式正式开始。”

首先,有请湖北xxx委员会的某位同志讲话,是湖北的同志的赞助才有了这个盛大的文学盛宴。

湖北那边的同志掏出讲话稿,说了些很荣幸参与了这次颁奖仪式……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文学的春天已经到来,谢谢!

众人鼓掌,但不是太热烈。所有的获奖作家都把目光落到领头的宋大明身上。

可惜宋大明坐在两位偶像中间,目光迷离,如痴如醉,毫无反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