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534章 室友鲁迅中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第534章 室友鲁迅中

作者:水下五米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2:33:45

二人走进宾馆大堂,就看到老符站在那里。

看到孙朝阳,老符开心地咧开嘴:“朝阳,我还以为你不来了呢,没想到这么早。”

万万:“是啊,没想到这么早。”

孙朝阳心中奇怪:“符处长你何出此言?”

老符拍着他的肩膀:“你孙朝阳放浪不羁,古代大名士派头,在国外访问的时候,我可是见识过你的风采的。我还真有点怕你学萨特,拒绝领奖,成就一段佳话什么的。”

他不提出国访问的事情还好,一提,孙朝阳就心惊肉跳:“符处长你是知道我的,最老实不过。在国外访问的时候,别人上街逛耍,我可是不肯出旅馆一步的,拒西方不良思潮腐蚀永不沾。我这个人其实俗得很,就冲着鲁迅奖的奖金也得来啊。别人当作家,是要为人民群众发声,为人民群众创造精神粮食,我呢,我就是为赚钱。写作多苦啊,如果没钱拿,我在家看电视他不舒服吗?”

老符:“你啊,怎么都改不了贫嘴的毛病,放心,奖金会发给你的,但这两天你得给我老实点。”

孙朝阳:“一定老实,绝对老实。”

来报到的获奖作家先是要在登记薄上记下自己的名字,然后,中协的人会给你一张会议时间表,然后发一本油印的一九八四年中国文学年鉴。另外,还有礼物。一人一盒龙须酥,一盒萨其马,一盒奶糖,糖果的包装纸是少见的塑料油纸,上面印着一朵金色的菊花。东西不少,用报纸满满地包了一大包。

孙朝阳哭笑不得,后世开会,就算发礼物也就是保温杯什么的,直接发吃的还真少见。自己不吃零食,老娘的血糖处于糖尿病临界值,何晴要保持身材,也不吃甜食,给自己的这些东西也用不上。

他就顺手递给了万万,把小姑娘乐得合不拢嘴。

办理完手续,老符亲自领他去前台办理入住,道:“朝阳,这次酒店是两人一间。我知道你不抽烟,专门打听过这次获奖作家中谁不吸烟,还真找到了一个,安排给你一屋。”

孙朝阳大喜,这个年代的人几乎人人抽烟,作家抽烟尤其凶。每次开会座谈什么的,下面一片白茫茫浓烟滚滚,真是讨厌得要命:“多谢老符,您有心。对了,和我一个房间的作家是男是女?”

万万正在吃一颗奶糖,差点噎住。老符气得满面铁青:“孙朝阳,这不幽默,快拿钥匙回你自己房间。我提醒你,这是一场严肃的盛会,别乱开玩笑。”

不得不说,酒店真不错,房间里铺着大红地毯,脚踩上去软绵绵的。头顶有水晶吊灯,床头还有阅读灯,在这个时代已经是非常豪华的了。

要知道,现在铺地毯的酒店可不多,通常都是水磨石地面。

最妙的是卫生间竟然还有全套进口卫生洁具,花洒一开,哗啦啦流出热水。

房间位于四楼,从窗户看出去,直接就是大红的**城楼。

同屋的作家还没有来,孙朝阳就把包扔靠窗的床上,抢了最好的位置,跑去洗澡。

北方的冬天干燥,天气冷,洗澡不方便,孙朝阳以前在家都是自己去厨房烧上四开水瓶热水盆浴,搞得挺恼火。后来在安徽读书的蒋小强听说了此事,弄了张白铁皮做了个大水箱,又装了个发热管进去,一个超大号的热得快成型,找人捎给孙妈妈。

如此,孙家洗澡问题才得到解决。不得不说,小强这人虽然讨厌,但也不是没良心的,动手能力也行。就是四合院的线路老化,电压不稳。一烧水,直接把六十瓦的灯泡干成十五瓦,昏昏黄黄,一不小心还烧保险。

宾馆的淋浴用的是锅炉水,水压也大,孙朝阳站在龙头下,对着脑袋一阵猛冲。渐渐的,毛孔张开,一身都松弛了,爽透了。

他扯开喉咙唱:“那时的我还没有剪去长发,没有信用卡也没有她,没有二十四小时热水的家。可当初的我是多么快乐,虽然只有一把破木吉他……”

恩,《春天里》北漂之歌,有时间让何情把曲子谱上,找个北漂的流浪歌星唱。对了,渣女之歌《可惜我是水瓶座》也弄出来给凤飘唱。

老蒋夫人装骨折,在家养了很长一段时间,蒋见生骨子里也不是那种薄情寡义的,没有办法,天天在家侍候老婆,两口子朝夕相处,感情总算是得到修复。

老蒋一肚子花花肠子,在家呆了几月,静极思动,又去找凤飘飘,谁料人家有男朋友了,家庭条件还不错。小伙子身高一米八,月入一百块,实是良配。

凤女士严厉警告蒋见生,大家相处一场,以后就做个朋友吧,请不要再来骚扰我。不然,连这个情分也没有了。另外,帕杰罗是你给我开的,不会还给你。我毕竟陪你这么长时间,当成青春损失费吧。

老蒋受此打击,很失落。跟孙朝阳吐槽,其实他也没想过要离婚跟凤飘飘过,文艺界的女人,就不是过日子的。他也就是玩玩,现在看来,好家伙,谁玩儿谁呀?

“心好累,感觉不会再爱了。”老蒋很沮丧。

孙朝阳腻的不行,忍不住开嘲讽:“老蒋您得了吧,一个老男人出轨,还搞得跟失恋一样,老子大大地瞧不起你。”

臊得蒋见生面红耳赤,恨不得地上有一条缝好钻进去。

孙朝阳一边唱歌,一边乐呵呵洗澡,这个时候,有人在开房间门。

宾馆的房间装修是典型的南洋风格,估计是借鉴了槟城《大东方》酒店,卫生间用木栅栏格开,从里面可以清楚地看到房间里的情形。

就见到一个穿着毛料大衣的四十来岁的中年人提着箱子进来,房间里的暖气开得大,中年人脱掉大衣挂门口的塔式衣架上,露出里面的藏青色中山装。

孙朝阳忙关了花洒,水淋淋冲出去,伸出手:“来了,贵姓?我叫笔名孙三石,本名孙朝阳,大家都喊我朝阳。”

中年人一脸趣青,显然身体不太好,偏瘦。他被肌肉匀称发达的孙朝阳吓了一跳,忙握手:“我笔名鲁迅中,你好,你好。”

孙朝阳吃了一惊,好牛逼的名字。等等,这个笔名有点熟悉,我好像看过他的作品,想了想,就想起来了:“你就是鲁迅中,久仰久仰了。咳,我在我们厂的图书馆里看过你出版的一本小说。当时还很奇怪,鲁迅,鲁迅写的小说啊,得好好拜读。等翻开看了两页才发现上当了,故事说的是地下党被坏人抓住,然后想办法越狱的事情。故事背景是三十年代末,周树人先生都去世了。哈哈,你的笔名是鲁迅中,天生就该拿鲁迅奖。”

鲁迅中以为孙朝阳在讽刺自己,微微不快,道:“惭愧,我年轻的时候走上文学这条道路,不知天高地厚,立志要成为鲁迅那样的大文豪,甚至超过他,就取了这个笔名。我要让所有人都知道鲁迅中,而不知道鲁迅这个人。其实啊,我怎么比得上先生,徒增笑尔。”

孙朝阳情商极高,如何不知道他误会了自己,就道:“取乎其上,得乎其中,我们少年时立志向,就得往高处看。你能拿这个奖,也是得到了社会和读者的认可。”

鲁迅中这才高兴了些,感叹:“为这个笔名,我每次开会,都被人笑,很烦。朝阳,你的《暗算》和《棋王》我读过,很经典,想不到你这么年轻。哎,写作这种事情,真的要趁年轻,年轻灵感足,怎么写怎么有。朝阳,你哪里人?”

“其实,写作也是吃青春饭,趁新鲜赶紧卖。”孙朝阳拿着浴巾使劲地擦着头,擦背,擦腋窝,擦背:“我祖籍四川,现在北京上班,老鲁你呢?”

鲁迅中回答说,他是豫南山区的孩子,小时侯家穷,硬是靠着一支笔,写成了国家干部,养活了家里五个娃。

说着话,就打开行李箱。

箱子里除了换洗衣服就是稿子和墨水。

鲁迅中立即将稿子铺在写字台上,拧开台灯,一边跟孙朝阳攀谈,一边飞快地写着字。

孙朝阳:“老鲁你这么勤奋?”

就伸头去看,然后问:“我在旁边看你不会在意吧?”

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写作习惯和怪癖,有人码字必须在规定时间和规定地点,换个地方就一个字也写不出来了;有人则要把自己关在小黑屋里,还最讨厌别人在旁边看,你但凡偷瞄上一眼,管你是谁,立即就会翻脸。

有的人写作的时候要喝酒,写一行字就喝一口啤酒,一天下来干掉一箱,把肚子都喝成了蛤蟆。

最有趣的是孙朝阳认识某位哥们儿,写稿子的时候喜欢用牙齿去咬嘴皮,经常把嘴唇咬破皮,最后都结了厚实的一层茧子。

鲁迅中:“不要紧的,随便看,咱们写文章,最后不也要面对读者?”

八十年代初的作家文笔都比较板正,也就是没有个人风格。等到了明年,以莫言的《透明的红萝卜》和韩少功的《爸爸爸》为代表的探索小说风起,作家们才意识到个人写作风格的重要性,大家写的东西才有了辨识度。

老鲁写的是个小故事,大意是两个孤儿父母都在特殊年代里去世,于是临时组团,在铁路沿线捡捡垃圾维生,遇到了坏人。

故事嘛,还是没有脱离控诉荒唐年代的窠臼,实在没有可读性,换往常,孙朝阳多看一眼都觉得浪费时间。

但此刻的他竟惊讶地瞪大眼睛:“太快了,实在太快了,人形打字机啊!”

鲁迅中同志用的是草书,提起笔,一气写下去,转眼就写了半页稿子。速度即便比不上后世的电脑打字,也慢不了多少。

他快成这样也就罢了,关键是在写的同时还要构思,这就很惊人了。

孙朝阳虽然懒,可一旦开始写稿也很快的,反正就是抄,也不费脑子。但和鲁迅中比起来,就是个弟弟。

鲁迅中感慨:“没办法啊,我要养四个娃,还有老爹老娘,丈人丈母娘和爱人,不多写点不行。这部短篇小说东北一家地级市刊物约的稿子,答应这个月给人家,不能毁约,不然,以后就没办法合作了。”

孙朝阳好奇:“稿费怎么样?”

鲁迅中依旧写得飞快,头也不抬:“地级市的刊物能有多少钱,也就那样,千字三快。我这篇稿子三千来字,算来也有十块钱。”

孙朝阳:“有点低啊。”

“头写晕了。”鲁迅中停下笔,又拿了一本新稿纸,开始写起来,这次却是现代诗。十来行,百余字样子。

诗很无趣很寡淡:“家乡的胡豆花开了,姹紫嫣红、就好象是背着书包上学的小姑娘。小溪里的水涨了,就好象是一条宽阔的马路。水里的鱼儿在游动,那是公路上的汽车。家乡的春天到了,这是人生最好的季节……”

孙朝阳有点崩溃,禁不住抓住自己的头发,这是诗,这也是诗?

转眼,鲁迅中写完这首小诗,长出了一口气,又去写他的小说。]

孙朝阳:“这首诗你打算投哪里,《星星》还是《诗刊》,或者《绿风》《大河》……能……刊登吗,多少钱稿费?”

鲁迅中惊讶地看了孙朝阳一眼:“我这诗的质量你认为能够上《星星》上《诗刊》?我要投给一家小报社的副刊,副刊的编辑是我的老熟人,上刊物没问题,稿费算下来有三块,不错了。”

孙朝阳一阵无言:你他娘还真是个人才,连三块钱的稿费都看得上,还鲁迅奖得主?

这篇写特殊年代流浪儿的故事,老鲁显然是不在状态,写得头疼死了。随手弄了两行,又扔一边,再次拿起一本稿子写其他东西。

这回写的是文学评论,吹捧国内某人着名作家的新作,里面可说是谄词如潮流,都把人吹成老舍夺舍、李贺重生。

那个作家的作品孙朝阳读过,很不咱地。

老鲁道:“稿子是订制的,稿费早打过来了,五块,苍蝇虽小也是肉。朝阳你不笑话我吧?”

孙朝阳:“赚钱不寒碜。”心中却不禁摇了摇头,好个没节操的老鲁,如果周树人先生泉下有知,绝对会气得活过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