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53章 在谢桦家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第53章 在谢桦家

作者:水下五米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2:33:45

孙朝阳白跑了一趟京城倒觉得无所谓,他的观念就是:人生的意义在于折腾,要在有限的生命长度中可劲地乱跑,去没去过的地方,吃没吃过的美食,见有趣的人。

前世他是在两千年后才来北京的, 那时候的京城已经很发达了,这次能看到明清的幽燕,却是难得的体验。雪落下,纷纷扬扬,路边的四合院,远处的白塔,多么的美丽。这里是林语堂的烟云,这里是鲁迅先生的纪念,这里是林徽因冰心沈从文的青春岁月……

唯独就是有点冷,身上的薄衫实在扛不住燕山之雪大如席。

孙朝阳就是后悔,后悔没有听妈妈的话穿棉袄。

回宾馆坐了片刻,没办法,他只得钻进接边一家百货公司,买了套英式格子羊毛大衣,买了双翻毛皮鞋。嘿,还别说,穿身上顿时感觉到久违的温暖,另外,他还给沙舵爷买了支派克金笔。老沙对自己还真是不错,以后自己参加各类文化圈的活动,会请很多假,必须和老领导搞好关系。

八二年,改开四年,市井逐渐繁华,在首都这种大都市,市井已经极是繁华,很多消费都不用票证,直接付钱就可以,一切都显得方便。除了粮食、食用油这种关系到民生的大宗商品。

所以,吃饭还是需要粮票的,还是得去国营饭馆。孙朝阳手头的全国粮票不多,午饭也就胡乱啃了两个芝麻烧饼了事。

吃过饭,他想起二妹今年七月份中考的事情,决定去拜访一下谢桦,面对面请教,就依着通信地址,上了公交车一路寻去。公交车挤得极其我靠,五十年代和七十年代乃是生育高峰,到处都挤,他被塞进沙丁鱼罐头式的车厢里,大冷天的竟然出了一身汗。

谢桦家在她父亲单位的家属楼二楼,敲了半天,门终于开了一条缝,一个中年妇女的脑袋探出来,问找谁。

孙朝阳说了自己的名字,是谢桦的朋友,有事想问问她,请问这里是谢同志的家吗?

中年妇女既不说是也不说不是,只把着门,反问孙朝阳多大年纪,是农村户口还是城镇户口。在听孙朝阳回答说是城镇户口后,阿姨继续问有单位没有,全民所有制还是集体所有制。

孙朝阳回答说是全民。

阿姨还不肯放过,接着问他家庭成分,政治面貌。

这不是查户口吗,孙朝阳心中不悦,但还是耐着性子说,自己家五代贫农,根正苗红,预备党员,估计今年能够转正。

阿姨微微颔首:“工作岗位?”

孙朝阳:“工会。”

阿姨:“这么说是干部了?”

孙朝阳:“暂时以工代干,今年应该可以转为国家干部。”

阿姨的脸色终于好看起来:“是得转正,毕竟是关系到前程的大事,应该不难吧?”

孙朝阳想了想,肯定地回答:“有关系,不难。”

阿姨最后问:“多大了,有对象没有?”

孙朝阳终于忍无可忍,道:“阿姨,这里究竟是不是谢桦家?”

阿姨点点头:“是,请进吧。”终于拉开了门,然后回头对屋里喊:“老头子,谢桦的朋友,姓孙,叫孙朝阳,是个好孩子。”

没错,阿姨就是谢桦的母亲。孙朝阳被当犯人一样审了半天,内心中有无数个法克想要讲,但看在谢桦的面子上,也就罢了。

谢桦的父母正在吃午饭,按说客人来访,他们应该问声“吃了没?”然后热情邀请他入座。

但说来也怪,二老竟只顾着拿眼睛看孙朝阳。从头打量到脚,然后互相交换眼色。

谢桦的母亲长得挺好看,她父亲也是高高大大,典型的北方汉子。

孙朝阳今天打扮得周正,皮鞋雪亮,加上他人才还算不错,仿佛有些英俊。

二老看了半天,谢桦父亲才对妻子说:“长相倒还可以,就是矮了点,半残废。”

孙朝阳是四川人,一米七十二的身高在西南地区五零后那代人中也属卓异,但放在北方就不够看了。按照北方的说法,一米七五以上才算是正常男人,一米七到一米七五属于半残,一米七以下就是全残。

被人评头论足,孙朝阳很生气,但考虑到谢桦的父母,只能忍了:“伯父,伯母,我找谢桦,她在不在?”

谢桦不在,因为刚进单位,没有教学经验。又因为是名牌大学分配来的毕业生,学校很重视,就派她去上培训班,要学二十来天,早出晚归,忙得很。

孙朝阳扑了空,略微失望,但一想自己要在京城呆三天,有的是时间过来请教。便把手中的口袋递过去,说,上次聚会的时候答应过给谢桦同志带老家零食,这次登门拜访,总算没有食言。小小礼物,不成敬意,还请伯父伯母赏光收下。今天我来就是认个门,既然谢桦不在,我改天晚上再来。

零食都是老家的特产,有桃片,有麻糖,有怪味胡豆,其中还有后来被评上非遗的地方名片之一《张记芝麻糕》。

谢桦的母亲接过去,不住翻看,甚至还拿起来看上面的商标,显得很不礼貌。半天,才惊讶地说:“都是四川的土特产,你四川人?”

孙朝阳:“是,我是四川省乐山市仁德县人。乐山大佛知道吧,我们县离乐山还有五十公里,南宋时的宰相虞允文就是我们老乡,隔壁县则是苏东坡老家。”

谢桦父亲:“四川人啊,吃大米的,难怪那么矮。”

大爷还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吃大米又有什么呀,谢桦家午饭也就是馒头、拍黄瓜、花生米、莲花白大曲,大家都是平头老百姓,谁看不起谁呀?

二老的待客之道实在不够礼数,孙朝阳忍无可忍,还须再忍。

谢桦母亲半天才说:“小孙,你大老远一个人来北京上班,挺不容易的,多大的孩子。”

孙朝阳:“伯母,我可不是北京人,我在老家工厂上班的,这次来北京出差。”

“外地人。”谢桦母亲脸色顿时变了,把礼物往人造革沙发上一扔,就骂:“谢桦这死蹄子,尽朝家里招不三不四的人。”

这已经是人身攻击了,孙朝阳的脸色顿时难看。

谢桦父亲:“外地又怎么样,不可以调动吗?”

“你说得轻巧,吃根灯草,京户是那么好落的,工作是那么好调的。如果是普通工人,找个接收单位倒能想个办法,可他是国家干部,国家干部能调动得了?你如果有那个本事,我还用跟着你吃一辈子苦,受一辈子气?”

谢桦父亲:“你刚才不还说人小孙是好孩子?”

“现在不是了,不是了。”谢桦母亲语调铿锵。

孙朝阳:“伯母,伯母,如果没别的事情,我回宾馆了。”

这对老头老太,莫名其妙。

算了,他们是长辈,看到谢桦的面子上,咱不计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