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朝阳和老钟、小尧吃过午饭不久,下午的课就开始了。
下午是语文课,讲魏晋南北朝文学。他看到女教授那张严肃的脸就心头犯怵,忙将头埋下,目光落到书上,藏在同学们之中。
魏晋文学南北朝的代表人物是三曹,也就是曹操曹丕曹植父子。
《三国演义》大家都是耳熟能详,曹操更是那本小说中人物形象最丰满的角色之一,同学们都是精神一振。
不过,女教授却好像要跟大家作对似的,说她是文学老师,不是给大家说故事的。便从南朝梁简文帝萧纲的诗说起来,听得众人很郁闷。但孙朝阳却吃了一惊,忍不住对旁边的小尧说:“咦,萧纲的诗写得真好啊,我以前都没听说过这个名字,更别说读过他的作品,今天是开眼界了。”
萧纲这首诗好到什么程度呢,好到根本就不用做过多解读,你只需看一眼就能读出那种悲凉的味儿。“天霜河白夜星稀,一雁声嘶何处归。早知半路应相失,不如从来本独飞。”
南北朝乃是空前残酷的时代,上百年战乱,人命轻如芥子。活着的人时刻面临着死亡的威胁,时刻面临着和亲友爱人的别离。没错,这就是一首悼亡诗。写的是一只失去配偶的大雁独自回家,早知道生命中注定失去自己最宝贵的东西,还不如一开始就孤身一人。
解说完这首诗,女教授又拎出庾信的《秋夜望单飞雁》对比着做扩展阅读。同样写离别哀亡,写失群大雁,两首诗相得益彰。“失群寒雁声可怜,夜半单飞在月边。无奈人心复有忆,今瞑将渠俱不眠。“
说完这两人的诗,女教授开始讲建安七子。建安七子指的是三曹、孔融等人。对,就是孔融让梨的那个孔融。其中三曹是重点,于是,她就从《洛神赋》起,到曹操的“观其沧海,水何澹澹,山岛耸峙,树木丛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不等不说,女教授的水平实在是高,就孙朝阳来说,还真是听得津津有味,补了魏晋文学的短板。
但其他同学因为本身水平差,对于魏晋的认识也就是三国演义,本以为会很有趣,想不到却如此枯燥,顿时都听得满头雾水。
课间休息,小尧悲叹:“朝阳,这节课听得好像是在坐飞机,腾云驾雾就过去了。”
孙朝阳:“挺简单的呀,我个人觉得很深入浅出,小尧你什么地方不懂。”
小尧:“知识点太密集,人名儿太多。一会儿曹操、一会儿山涛一会儿刘伶,一会儿又是杨雄,都弄不清楚谁是谁。”
孙朝阳:“本就是文学鉴赏课,你下来按照老师给的书目通读一遍就是,只要能够感受到魏晋文学的美就好,又不考试的,担什么心?”
小尧苦恼:“文学的美,我没感受到啊。感觉魏晋文学都怪怪的,有点像神经病人在嘶吼在怪叫。朝阳,你是文学杂志社的编辑,又是作家,不如你来跟我说说魏晋文学美在何处?”
二人在谈话中,其他几个同学也坐过来说,对对对,朝阳你是杂志社的,你来聊聊。老师讲得太没劲,都听不懂。
孙朝阳平时比较低调,不太爱讲自己的事情。夜大同学虽然要相处两年,但都是星期天的时候来上八节课,放学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妈,真正相处的的时间也就课间十分钟。
而且,学生们来自各行各业,年龄差距也大。老的如老钟,都五十岁了,年轻的像孙朝阳才二十出头,真正交往的也就那三两人。
所以,大家只知道孙朝阳也就在一家杂志社上班,这北京城里的杂志多了。但这个年轻人热情开朗,能侃,跟他聊天挺有趣的。
孙朝阳本来就话多,推却不过,就笑道:“魏晋说到底就是喝酒吃药发疯的文学,小尧说是神经病人在嘶吼也对。”
他就说,魏晋的时候,文人之间流行服用五石散。五石散本是汉晋方士炼丹时发明的一种方子。其主要成分是铅、水银、石钟乳、赤石脂、紫石英等有毒有害物质。
方士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家和化学家,每次炼得丹药后都会先嗑一颗,看看身体的反应,并记录下来。
于是,古典化学的萃取工艺不断进步,丹药的纯度也逐渐提高,直到葛洪提取出纯净透明的八面晶体。
老葛大喜,但在服用之前还是留了个心眼,先喂家里鸡鸭。结果小鸡小鸭无一例外被毒死。
他自然是不敢吃了,别仙没有成,自己先成一捧黄土。
后人根据葛洪的配方还原了这个实验过程,分析其成分,得出结论——这就是高纯度的砒霜。
孙朝阳说到这里,道:“葛洪是现在江苏句容人,葛是古代姓氏。古人的名字由氏、姓、名、字几个部分组成,很多时候还加上地名。比如商鞅的名字是公孙鞅,因为是卫人,所以又叫卫鞅。到秦国被封为大夫,封地在商州,又叫商鞅。诸葛亮大家都知道吧,其实他的本名是葛亮,因为是诸城人,就在名字前加地名,变成了诸葛亮。”
众人都惊呼一声,诸葛亮变成葛亮,这什么跟什么呀?
然后就扑哧一声笑起来,又喊:“忽悠,接着忽悠。“
孙朝阳接着说,方士们所发明的五石散这味药服用之后,人体会感觉发热,精神亢奋,属于原始的麻醉类药物。魏晋的时候,到处都在打仗,人口损失八成以上。曹操当年带兵回老家在路上走了一天,硬是没有碰到一个人。不禁感慨“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余一,念之断人肠。”
除了战争死人,瘟疫也在大量减少人口。建安年间,都城邺城一场大疫,建安七子死得只剩曹丕兄弟俩。
再加上司马氏大量屠杀曹氏系统旧人,士大夫早上上朝,不知道晚上能不能回家,出门的时候,家人都面带悲戚。等到晚上人平安回来了,大家齐声欢呼,庆幸又活过了一天。
生死骤烈,人性就扭曲了。于是,魏晋的人多放达好空谈,便迷恋上了五石散这种麻醉品。
服用五石散后,人会浑身躁热,皮肤很非常敏感,一不小心就会被衣服磨破。所以,当时的人都穿得宽大,还得是旧衣服。旧衣服长期不洗,长了虱子,又有王猛扪虱而谈的雅事,其实就是不讲卫生。
五石散药效一起来,就必须不停的走,谓之行散。当年的文章中有“步出东门行散”一句,后人解做散步是不对的。
另外,吃药后虽然浑身发热,却不能吃热食,否则会死人。所以,又有了寒食的说法,寒食节就是这么来的。
后人看魏晋时名士,觉得他们宽衣大袍,活得潇洒,所谓魏晋风度,其实他们内心中是很痛苦的。
长期服用五石散这种重金属有毒物质,人的脑子都吃坏了。于是,魏晋时人多有荒诞之举.比如刘伶经常裸身在野地里睡觉,别人给他提意见还不听,说天是我被,地是我床,你怎么钻我裤子里来?嵇康看谁都翻白眼,最后弹广陵散的时候终于不翻了。当时的人脾气也因为服药而变得暴躁,一言不合就跟人拔剑相向。
因此,小尧说魏晋人的文章诗词读起来怪怪的。
众人听得一阵赞叹,说跟孙朝阳聊天长见识了,好有意思,再说点好玩的吧。
孙朝阳心中得意,接着道,晋朝最有钱的人叫石崇,喜欢和人斗富。他家的院子得富丽堂皇,墙壁的涂料是花椒。
同学们都是大惊,说,用花椒涂墙壁,那得多埋汰啊,再说那味儿麻得厉害,人在里面怎么呆得住?
孙朝阳:“古代的调味料难得,不求最好,但求最贵,不这样怎么显出石崇有钱。”
他接着说,石崇有钱到什么程度呢,厕纸用的是绢。解手的时候 ,还有专人侍候。有个名士去他家玩上厕所的时候,发现里面有一盘蜜饯,尝了一下觉得味儿不错,就吃得干干净净。后来才知道那东西是上厕所用来塞鼻孔,防止闻到臭味的。
众人听到这里,都放声大笑,皆道:“朝阳,你这是胡说八道,是野史。”
“这么可能是野史,我骗你们做什么。”孙朝阳道:“野史关键是要野,这个故事野吗?好,我给大家说个野的,话说司马师弑君的时候,让手下成济当街刺杀魏国皇帝曹髦……”
忽然,所有人都安静下来,同时把头转向边上。
孙朝阳一看,竟是女教授了冷冷地站在自己身后,顿时惊得背心微汗,暗道:好险,幸好刚才没有说野史。
女教授:“孙朝阳同学,你跟我到办公室一趟。”
孙朝阳心叫一声不好,被老师叫办公室训话很惨的,如果让请家长怎么办?等等,我都七十多岁了还被请家长,这张脸朝哪儿搁?
他忙挤出笑容:“老师,课间十分钟休息时间结束,要上课呢?”
女教授:“大家把《步出夏门行》抄一遍,然后翻译成现在的书面语言,交班长那里。”
孙朝阳没有办法,只得硬着头皮跟女教授来到办公室:“老师您今天教的时候魏晋南北朝文学鉴赏,三国演艺大家都读过,可对三国和晋朝的文学一无所知,更别说生僻的南北朝时期。我这也是为大家介绍历史背景,没犯错吧?而且,我也不是胡说八道,您不觉得我讲的故事很精彩,很有趣吗?”
女教授极其生气:“是,魏晋文学魏晋风度及药及酒的关系你是没有说错,这种很冷僻的历史知识难得你也知道。但是,你的思想有问题。当代历史和文学研究,采用的是阶级分析法。一个文学流派的产生和消亡和当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和各阶层的利益斗争息息相关。也因为这种斗争,产生了新的社会思潮,产生了新的文学形式和流派。汉末的朝廷对于老百姓的残酷剥削,引得社会大动荡,底层百姓难以忍受那种压榨,揭竿而起,这才有万姓以死亡,生民百余一,念之断人场。才有蔡文姬的马边悬人头,马后载妇人。大屠杀,生死酷烈,犹如薤上朝露,太阳一出来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治学,治史,文学研究,根底是阶级分析法,这才是正路。你抓出其中一点就大做文章,当成决定历史和文学潮流走向的决定因素是不对的,是荒唐的,是不符合唯物史观的。大是大非,不容含糊。”
这话说得倒对,确实是治史的正道。但女教授这样上纲上线,却让孙朝阳颇为不满:“老师说得对,但学生认为,这就是一节文学鉴赏课,咱们的出发点是让学生们能够体会到魏晋文学之美。魏晋文学中,生死短暂,如同朝露,去日苦多,是重要主题。我们谈魏晋的五石散,谈当时文学家们对于人生的幻灭感和荒诞感,也便于大家理解。”
女教授听他顶嘴,更不高兴,拿出作文本,扔过去:“你重新写的作文《我是谁》我读了,抄的吧?”
孙朝阳大惊,这都能看出来?
也对,作文是老木帮自己写的。木呐文笔老道先不说,他写的东西最大的特点是板正。那么,什么是板正呢,就是很乏味很公整,你就算费劲脑筋也挑不出半点错来。可读完掩卷一想,却死活也想不起刚才读的就是什么鬼东西。
女教授看孙朝阳尴尬,冷冷道:“刚才你还大言不惭说自己讲的故事很有趣,是不是觉得自己很有才华,连魏晋朝那么冷僻的典故都一清二楚,其实就是哗众取宠。作文我看了,很扎实,是能够上国家级刊物的,说不定还是位大作家。那么,我想问问,跟你写这篇作文的究竟是何方神圣,我倒是想见识一下。一个大作家,竟然给人捉刀,还要不要脸。孙朝阳,究竟是谁?”
八十年代的知识分子都正直,抄袭这种事情是万万不能容忍。
女教授心中有的只是气愤,她决心一定要问出这人是谁,写信过去狠狠骂上一场,看那位作家羞也不羞。
孙朝阳也恼了:“我自己写的。”
女教授:“你能写出这种东西,孙朝阳同学,你这样是不对的。”
孙朝阳:“就是我自己写的。”
女教授冷笑:“你出去,自己好好想想,想通了过来和我谈,至于你这门功课的学分,我会郑重考虑的。”
孙朝阳垂头丧气地回到班级里,愣了半天,终于到了放学时间。
他心中郁闷,让老钟和小尧不用等他,就夹了书本上了趟厕所,才恹恹地朝青少年宫外走去。
“孙朝阳,你等等。“女教授在后面喊:”想好没有?”
孙朝阳头皮一麻,装听不到,脚下速度加快了一分。
还没逃出青少年宫,就看到史铁森摇着轮椅过来,远远地喊:“朝阳,朝阳,我听说你在这里,就找过来了。我操,牛逼,你这回牛逼了!”
“得,走不脱了。“孙朝阳叫了声晦气,立即戟指史铁森,转头对着女教授高呼:”老师,就是他,就是他帮我写的作文,史铁森,他叫史铁森,中国作协会员,北京市作协会员,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理事,北京市文联理事,宣武门区五四三办公室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积极分子,节操丧尽,文人无行,快批判他。“
史铁森一脸迷惘:“朝阳,你在说什么呀?”
……
前几天出门开会,没有更新,很抱歉。
最近一段时间都会很忙,更新上有点问题,请大家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