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511章 看病,去夜大

孙朝阳终于处理完积压了一个月的工作,把九月份的《中国散文》发行的事情搞定,得了空闲。而何情正好这段时间没有事,二人就成天腻在一起,在城里乱逛乱玩,吃吃喝喝。

没有家里的老头老太太在,日子过得就是爽。

期间,他们找到唐大姐去了医院,找到以前给孙妈妈看口渴心热那个毛病的老中医。

老中医的态度一如既往的不好,当唐大姐叙述自己病情的时候,老头很不客气地打断她,知道知道,你别说了,说了也没用,你是医生吗,还个给自己诊断上了,你身体有什么问题我能不知道。

他这一说不要紧,就惹恼了旁边的唐大姐女儿。

唐大姐和吴胜邦的女儿名字叫吴盼盼,今年十四岁,正在读初中二年级。很叛逆的一个人,这点从她打扮中就能看出来。大热天的竟然穿着宽松版毛衣,还有这个时代坏孩子才穿的扫荡腿牛仔裤,估计是被她父亲溺爱成这样的。

吴盼盼就嚷嚷:“你还是中医大夫呢,中医里的望闻问切晓得吗,你连问都不问,没水平。”

老中医气得嘴唇都在哆嗦,何情忙把她拉去楼下玩。

老中医确实不太想多说废话,这种痛经病人他每天要看几十个,根本就不用多费脑筋,反正就是凭个脉,根据病人的身体情况下药就是。

他飞快地用笔在方子上鬼画桃符,就把唐大姐给打发了,喊“下一个”前后用了不到五分钟。

看到外面候诊病人排起的长队,孙朝阳头皮有点麻,对唐大姐说:“这是看病?我怎么感觉有点流水线作业的味道。不行,我再去问问大夫。”

唐大姐拉住他,笑道:“不用了,药好不好,吃两副就知道了,我们要相信科学相信专家,走吧,去药物取药。”

药房在医院门诊一楼,孙朝阳和唐大姐就看到吴盼盼坐在花坛边上,拿着画板画何情,还让她换着姿势,这引来不少病人围观。

八十年代是艺术的时代,搞艺术的人很多,特别是有文化的年轻人,你没有一项业余爱好,就显得没层次。

于是,很多人在学画画,中国画和西画都有。孙朝阳读夜大的少年宫每个周末都要开美术班,欢迎年轻人去学习。给大家授课的老师都很有来头,有次甚至还请了中央美术学院的教授来客串。

不过,就算请再好的老师来也没什么用,学生们都停留在入门阶段,上课的时候也就是摆个瓶子罐子、摆个石膏像,让大伙儿画静物。老师也就背着手在旁边看着,兴致来了,就指点一二,说说透视关系说说明暗对比,这些知识小学教材《美术》上就说得很明白了。画上两个小时,散堂,大家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按照《中国散文》编辑部大林所说的,搞美术和别的艺术形式不一样,最吃天赋。你天生能画,老师说一句就学会了。没天份,就算让徐悲鸿教也是白搭。比如,老师让你画个人物,画出来像就是像,不像就是不像,没有第三种选择。

孙朝阳抬杠:“毕加索不同意你的观点。”

大林顿时闷不着声。

除了美术,现在的年轻人还喜欢玩乐器。大城市还好,小地方最大的问题是缺好老师。所以,大多以民乐为主,吹笛子,拉胡琴,弹琵琶。口琴因为携带方便,又便宜,玩的人特别多。大家都是从新华书店里买来教材自学,其中还真出了些民间高手。去年就有个小伙子靠自学,拿了全国口琴比赛一等奖。当时报纸上还报道过,炒得很热。

报刊记者嘛,喜欢搞噱头。在报道这个新闻的时候,对小伙子的过人天赋和刻苦练习只字不提,只突出人家嘴巴大这一点,说可以直接把整个口琴给含进去,同时吹多个音,自带混响……云云。

孙朝阳也不懂这个,当时看报道的时候也就是一笑了之。但读者却分辩不出真伪,就有一个口琴爱好者跑去医院,请大夫做手术把他的嘴角开大一点,把腮帮子割开,这……实在是太荒唐。

八十年代的年轻人之所以搞艺术的那么多,孙朝阳总结,主要是物质生活太缺乏,娱乐项目太少,人总得要给自己找点乐子。

等到八十年代后期,电视时代到来,然后游戏机录像机这些新兴娱乐项目进入中国,获取快乐的手段更简单更直接,也没有人再次费劲发展艺术爱好了。

吴盼盼显然是美术爱好者,无论去哪里都背着一个画板。画板是两片胶合板,外面粘了一层绿色涤纶布,还有带子。小家伙一看到好的景色就支起来动笔。

孙朝阳笑道:“唐大姐,盼盼做事挺认真的,了不起。应该画得不错,将来考个央美,当个大画家。”

“也就那样。”唐大姐支吾几句,不想再谈下去。

等取了药,孙朝阳和唐大姐走到两人身边。

朝阳同志探头一看,失惊:“画得不错呀!”

却见,画面上何情一头卷发,戴着花冠,拖地长裙,双眼大得占据脸部一半面积,相当的卡哇伊,仿佛是动画片里的花仙子,又好像是王者荣耀里的蔡文姬。

没错,这是卡通画法,小呢子挺超前的嘛。

后来孙朝阳才知道,吴胜邦毕竟是大干部,从事的又是文化工作,手头很多国外的刊物作为参考。改革开放嘛,要和世界接轨。看完后,就会统一上缴封存。

其中就有不少集英社的《少年JUmp》,小日子的漫画书。吴盼盼一看就喜欢,偷了十几本,硬靠着日中词典给硬啃了下来。大有孙朝阳九十年代玩外国游戏学英语单词的风采。

看了小日子的漫画,她便学着画起来。

听到孙朝阳的称赞,吴盼盼惊喜:“谢谢。”

唐大姐却不懂这种动漫手法,感觉很丢脸,说你这是乱弹琴不学好。西画是你这么学的吗,应该从素描从画静物开始。

于是,母女俩就吵起来,孙朝阳和何情劝了半天,才把她们拉开,感觉自己脑瓜子嗡嗡的。

唐大姐平时多么坚强的一个人,竟难得地抹起了眼泪。

孙朝阳下来跟何情聊的时候,说,感觉唐大姐的病就是被吴盼盼气出来的。大姐平时工作忙,老吴又在北京,娃娃没人管,养成了这种叛逆的性格。现在一家团圆了,得,孩子脾气已经定型,没办法管了。

“不过,画得不错,我找个相框装起来。”何情拿着画稿爱不释手:‘这小姑娘将来不得了,学习成绩如何?”

孙朝阳:“稀烂,在兰州读书的时候已经是班级后十名,到北京来上学,又是名牌中学,估计要吊车尾。现在唯文凭论,分数不高,什么样理想啊追求啊,通通都得靠边站。冷知识:我们编辑部的大林,当年考川美的的时候,文化课可是相当棒的。就算不读美术学院,以他的分数考个陕西师范大学没任何问题。“

何情顿时无语。

人的一生说起来长,其实很短,时间飞快就会过去。再过几年,老吴和唐大姐就该为女儿的学业和工作犯愁,以吴盼盼的资质,说难听点,会被社会淘汰的。难怪这两口子一提到孩子,气就不顺。

说起夜大,孙朝阳出国一个月,缺了八节课,现在都要补上。他将来要想做单位一把手,一个大学文凭少不了。

在这段时间里,他除了上班和陪何情,自己也在复习,把原先的作业都作完交了上去。

很快到了星期天上午,他又走进了教室。

许久没见到小尧和老钟,竟是分外的亲热。

孙朝阳一人扔过去一包在法国买的香烟,名字就叫伊夫圣诺朗,翻译为圣罗兰。又细又长,香烟纸还是黑色的,叼嘴里像是咬了根木棍。

老钟和小尧抽了,都说味道不怎么样,主要就是吃个新鲜。

现在全国都在普调工资,大家的收入都涨了一截,小尧这个月也是运气好,行政级提了一级,工资终于存得下来了。因为伙食跟上去,苍白的脸能够看到一丝血色。

他将一块大饼递给孙朝阳,道:“你请了一个月长假,我估摸这你今天要来上课,就让老婆特意给你烤了大饼。放心,是你喜欢的全麦饼子,喇嗓子那种。”

孙朝阳咬了一口,赞叹:“不错,就喜欢这口。”

老钟嘀咕:“你不来上课,小尧的饼子都是七二粉,上好的精面。你回来了,得,变成了粗粮。”

孙朝阳微微一笑,显然老钟每次上课都在蹭小尧的饭,这老哥占起小便宜来还真是没完。

说句实在话,孙朝阳同志还真有点怵语文老师,那个短头发的女教授。于是,三人就跑到教室最后一排去坐。

还好,女教授今天讲的是《写作》,比起《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来有趣多了。

写作不外是写人写事写景状物什么的,她今天教大家写事,就是如何把一个故事写好。

教授说,写故事最重要的是要流畅,让读者沉浸在情节里,不受其他因素的打搅。所以,我们在写事的时候不要议论,不说主角这么做好或者不好,以及当时是怎么想的。

要白描不要修辞。

起承转合要不见痕迹,不要在文章里告诉读者,故事要转折了,或者我写到这里,马上就要结尾了。

每个故事确实都会带着作者自己的情绪和观点输出,这没问题,但你不能特意写出来,得让读者自己在阅读的时候自己去体会,去悟性。不要在文章里说,我这篇文章的第一个观点是惩恶扬善;二,有情人终成眷属;三,人间自有真情在。

一二三四,这是开中药铺。

女教授又道,大家读过短篇小说《棋王》没有,里面采用的就是白描手法。除了故事,还是故事,但读完后,我们掩卷长思,却发现小说的主题是那么鲜明。这种文笔和手法承自明清白话文小说,《三言二拍》《水浒》,很经典。

“各位同学下去之后各自写一篇一千字的读后感,交老师这里,计入学分。孙朝阳同学,注意课堂纪律,不要嬉皮笑脸,你两千字。”

孙朝阳笑容僵住:“我……”

他现在的稿费是千字十八,两千字就是三十六,损失太大了,关键是这种命题作文写起来实在痛苦。

中午饭孙朝阳做东,请了相熟的几个同学下馆子喝羊汤,滚烫的羊汤就着小尧的大饼子,美得很。

北方的羊肉真香,而且有个特点不上火。以前孙朝阳在四川的时候,每次吃羊,都口干舌燥,甚至还长痘痘,非常奇怪。

下午,是数学课,立体几何,算一个齿轮的体积,还是特么是锥形的。大家能算出来还用上夜大,分明是为难人嘛。

一道题就把同学们脑壳都弄炸了。

文科僧孙朝阳被四节数学课折磨得人不人鬼不鬼,拖着疲倦的身躯回家。

院门虚掩着,他直接倒在书房沙发上,叫:“何情,我脑供血不足要补补,弄个苏式樱桃肉吃吃。”

一个声音冷哼:“我看你才像樱桃肉。”

说话的时候是老爹。

孙朝阳:“爸爸,你回来了,妈呢,小妹呢?”

“都回来了,小强要回来拿录取通知书,要开学了。”

孙朝阳惊喜:“蒋小强考上大学了吗。”

老孙又哼了一声:“那孩子虽然鬼头鬼脑,鬼眉鬼眼,但身上粘了毛就是猴子,精得很,考上不奇怪,落榜才是大新闻。”

孙朝阳跳起来:“那好,那好。”

正说话间,就看到母亲和孙小小还有蒋小强说着话从外面进院,手里提着用打包带编成的菜篮子,他们这是出去买菜改善生活。

“哥,你回来了。”孙小小欢呼,手一摊:“拿来,拿来。”

孙朝阳:“什么拿来?”

孙小小:“礼物啊。”

孙朝阳:“有有有。”就从抽屉里摸出一支圆珠笔放小小手心。

孙小小:“就这?”

孙朝阳一拍脑袋:“忘记了,还有一件东西。”又从抽屉里摸出一个有机玻璃做的沙漏递过去。

孙小小傻眼:“哥,你是不是忘记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很重要很重要的那种?”

孙朝阳:“我不懂。”

“电脑,电脑。”孙小小大急:“你不会是忘记了吧?”

孙朝阳面色大变:“糟糕,还真忘记了。”

孙小小欲哭无泪,环顾四周,蒋小强下意识地退了一步,

孙朝阳哈哈大笑:“逗你玩的,买了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