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505章 多么让人高兴

仁德县境内虽然没有大山,但多连绵起伏的丘陵。这里自古就盛产煤炭,县里有汪洋和富加两座大矿,有工人好几千。

至于国营小煤矿,更是多如牛毛。新社会还好,在旧时代,这些来钱的行业多被土豪掌握,互相械斗不息。

这是其一,其二,本地缺水,为了争水,村与村之间经常打架。从古代一直打到九十年代。然后商品经济时代来临,大家都顾着上班,就没工夫打了。

因此,本地民风彪悍,武德非常充沛。

饲料厂筹建处和村里的矛盾主要是占了人家的土地。

没办法,舅舅就带着孙小小和蒋小强去和村民谈判。他们说,饲料厂征用了你们的土地,那是为活跃地方上的经济。你想啊,厂子一办,村民可以里面上班,随便找点活计干一个月抵得上在地里种一年。现在工农业剪刀差那么大,种地真的不赚钱。

村民说我们可不懂什么剪刀不剪刀的,是,在厂里上班收入是高,但那是长法吗?地是我们的,可以永远种下去,还能传给子孙后代。无论以后情况如何,春种秋收,总有一口饭吃。

谈判破裂,舅舅很郁闷,不禁说:“这些人啊,观念真落后,总觉得地里打出的粮食才是实实在在的。种地种地,咱们祖祖辈辈种了几千年地又如何,最后不是穷得天天吃红苕。遇到灾年,红苕都吃不上。”

蒋小强推了推眼镜,说:“确实啊,农民的观念跟不上,不知道工业化和商品经济大潮流浩浩荡荡,根本就阻挡不了。”

孙小小像是想起了什么,说:“舅舅,环境就是这样,因为受教育程度的原因,又加上咱们四川人本来就有盆地意识,满足于眼前一亩三分地,不太愿意去想长远的东西,所以,你说什么大道理都没有用。任何大道理,都没有比眼前看得到摸得着的东西有说服力。”

舅舅猛地一拍额头:“哎,你们倒是提醒了,我,不愧是大学生啊,脑子就是灵。

最后,孙小小舅舅还是和村里达成协议,把工厂的基建交给村里以换取老乡对饲料厂的支持。

八十年代人多,年轻人多,于是,村里很快成立了一个建筑队。由大队长出任经理,各生产队长任包工头,拉了几十号人马过来做工。包工头在本地又被称之为揽子,叫着叫着,就被叫成了卵,很粗俗也不好听。

在农业社会,村民们家的房屋都是自己动手修建的,所以几乎人人都有泥工技能。

他们一进场,工厂的基础建设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加快。前天还是荒地,今天就被平整出来,用料石夯实了。

一切都在草创,夯地自然没有推土机压路机,全靠土办法。那么,用什么土办法呢。就是弄来一块一人高,几百斤重的长条石,捆上杠子,四个农民抬了,喊着号子朝地上砸。效率嘛,不是太高,好在工钱便宜,鼓捣一天下来才一两块。

地平整出来后,就开始打水泥了。

新成立的建筑队弄来一个搅拌机,将搅拌好的混凝土倒在地上,然后找平。

在做地面的时候,还在水泥中镶嵌了长长的木条子,以防备将来水泥地热涨冷缩。不过,这种木条子有个缺点,几年后就腐朽坏掉,上面还会长草。所以,条木上面都抹上了沥青。

打混凝土的时候还出了件事,一个村民的绿军帽掉料斗里去了。他一急,就把锄头伸进去,试图别停搅拌机。结果,喀嚓一阵响,锄头把也折了。这些下可好,帽子没有抢救回来,倒赔了一把锄头。

另外,石匠们拿着钢钎和凿子从山上开采来条石,砌墙,砌边坡,砌保坎。仁德山上都是红色的砂岩,看起来红彤彤一片,风景很美,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当地采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不少人农闲的时候就会去山上打石头贴补家用。

后世九十年代,眉山市成立,城建需要大量的条石,多从龙镇和高店买。因为赶工期,山都被挖垮了,还压死了人。

蒋小强洗衣服的事情终于得到解决。

他来四川的时候带了四件衬衣,只两天工夫就全脏了。

小强嘀咕:“这四川的夏天怎么回事,说热吧,温度又不是太高,就是闷得要命。就算是坐树阴下不动,汗水也止不住地流。最糟糕的是,一热起来心里发慌,我都没办法思考了。“

舅舅笑道:“四川是个盆地,就好像是一口蒸笼,咱们在笼子里每天被蒸,能好过吗?“

蒋小强:“舅舅,你的衣服是怎么洗的呢,带回家去给舅妈吗?“

舅舅变色:“开玩笑,我如果敢把衣服带回家去,我婆娘就敢扔进水田。这么大的人了,连衣服都不会洗,不被骂成闷墩儿才怪。“

闷墩儿在土话中就是傻子废物的意思。

蒋小强很郁闷,身上的衣服湿了干干了湿,都泛起了盐花。当地人口味重,因为要干体力活,菜里放的盐多。

最糟糕的是,他的白衬衣上还起了黑点,感觉整个人都油腻了。

小强找了当地生产队队长的老婆,出一块钱一件请人帮洗的,这已经是天价了。

生产队队长老婆节约,不肯用肥皂,就摘下皂角在衣服上使劲搓,好歹搓出泡沫。

小强看得有趣,开始研究起生产队那棵的皂角树。却见,树高三米,上面全是狰狞的尖刺,用手指一碰,扎得好疼。

旁边就有村民喊,别摸,别摸,弄伤了要发炎的。队里的黄二娃小时候就是被扎了手指灌脓发高烧,让赤脚医生打退烧针打成了聋子。

蒋小强吃惊地缩回了手指。

又有村民介绍说,以前山里有一种鸟儿专门抓老鼠和小鸟什么的,猛得很。抓的猎物吃不完,就挂在刺上。大家看到就拿回家去,好歹也有二两肉。

穿上洗干净晾干的衣服,蒋小强在山间行走。正是黄昏,脚步声回响,空阔寂寥。

又走了一段路,天还没有黑,但月亮已经升了起来。路边有山泉水从岩石缝隙里渗出,汩汩有声。

蒋小强突然想起书本里的一句话“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心中满是欢喜。

过不了几天,皂角树被人砍了。原来,两个妇女为了摘皂角起了冲突,对骂整天后,其中一人回家越想越气。这才是,忍一时血压爆炸,退一步乳腺增生,就提了斧头出门。

“你就是个剥削阶级的少爷。“孙小小对蒋小强很不满:”衣服袜子都出钱让人洗,这么大人了,连基本的生活技能都没有,你好意思吗?

蒋小强正色:“我们要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更有价值的事情上面,美国着名作家弗罗斯特伟大吧,就是写森林里有两条路那个。他还获得过普力策文学奖,孙朝阳知道的。弗罗斯特连衣服都不知道怎么穿,平时也不知道怎么乘地铁,在屋里一呆就是二十年,全靠保姆照顾。也因为把全部心思放在工作上,才成就了一番事业。”

孙小小看蒋小强极度不顺眼:“呵呵。”

“你呵呵什么?”

“我呵呵我的,你吹你的牛。”

眼见着二人又要吵起来,舅舅进屋:“好消息,好消息,我借了台电视机回来,咱们有电视看了。”

蒋小强不屑:“对这种廉价的娱乐,普罗大众的自我麻痹,我是一点兴趣都没有。”

孙小小:“我要看书学习呢。”

舅舅抓抓头:“这两个孩子都是怎么了,连电视都不稀罕。哎,奥运会马上就要开始了。”

“啊,看,必须看。”两个娃同时跳起来。

一九八四年的奥运会在美国洛山基举行,这是中国第一次派运动员参加比赛。

当时冷战正激烈,以俄国为首的整个东欧集团集体缺席。

以中国当年的竞技体育水平,在国际上是排不上号的。但因为苏东集体缺席,以往想都不敢想的奥运金牌成为可能。

当时正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参加奥运会标志着我国融入世界,参与进国际大分工,为未来的经济腾飞奠定了基础。

只是,当时的人们还意识不到这一点。

舅舅借来一台黑白牡丹电视,顿时引起了轰动,每天晚上,村民走十多里山路过来看热闹。人数一度达到两百人之巨,把坝子里挤得满满当当。

当时,央视对奥运会有些场次进行了直播,比如开幕式和闭幕式,比如有中国运动员参加的场次。

开幕式很精彩,大伙儿都看得津津有味,男人们几乎都在抽烟,有纸烟,也有当地产的叶子烟。烟雾腾起,在头顶上连成一片,如同雾霭,蚊虫都被熏跑了。

女人们则一边嗑着自家炒的南瓜子,一边聊天。

一场开幕式下来,满地都是瓜子皮和老乡吐的绿痰,打扫卫生好烦。

开幕式结束后,次日,奥运会的第一个项目射击比赛开始,因为有中国运动员参加,央视直播。

其实,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没有心理准备,一是对中国射击队的运动员不熟,二是也不觉得有拿牌的可能,就当看个热闹,在心里给中国射手加油:友谊第一,比赛第二,重在参与。

实际上,观众们对于朱建华有很大期待。毕竟,建华同志是跳高世界记录的保持者。跟他一起参加奥运会的还有另外两个运动员。媒体对此事关注度很高,报纸上都是朱建华的报道,很有热度。

不料,许海峰的男子气手枪六十米慢射刚开始比赛就给了国人巨大的惊喜,竟一路斩关夺将进入决赛。

在正式比赛的时候,一向随和的舅舅抢了最前面的位置,眼睛死死地盯着电视屏幕,烟都烧着手指了。

女人们也不唠嗑,都咬紧了牙关,先前还闹哄哄的坝子鸦雀无声,就连电视里负责解说的宋世雄的声音也带着颤抖。

许海峰举了手枪,半天,放下。

有人忍不住问:“射了没有,射了没有?”

“不知道啊,好像没射。”

“射了,射了,我刚才看到他手指扣了一下。”

“射了射了。”

下面一片喧哗。

就有个老乡站起来回头骂:“你们这些花苞谷,别说话,要出分数了。”

其他人也跟着喊:“别闹了,别闹了。”

忽然,所有人都跳起来:“第一名,冠军,冠军!”

五星红旗飘扬,嘹亮的国歌声中,许海峰站在领奖台上,眼睛里泪花隐约。

在舅舅的带领下,所有人都站起来,行注目礼。

这次中国奥运史上第一枚金牌,伟大的金牌。

蒋小强站在远处,右手手掌合并,高举过头,直到国歌结束。

孙小小:“多大人了,还行少先队礼。”

小强尴尬:“我不是团员,表现差,写过两次申请书,人家不要。就小学的时候入过少先队,没办法,只能行这个礼。”

孙小小咯一声:“你真落后啊。”

蒋小强忽然捏紧拳头:“人的一生就应该这样度过,这样人生才有价值,大丈夫当如是哉!”

眼睛里全是亮光。

接下来的日子,他们一边建厂房,一边看奥运会,一边刷题复习功课,日子过得很有意思。

这次奥运会,中国体操运动员李宁大放光芒,拿了四枚金牌,几乎成为中国体育的旗帜。国人也是通过看他的比赛,知道了托马斯全旋、难度系数这样的专业名词。

不过,孙小小对朱建华最后只拿了个铜牌很郁闷,满脸写着不高兴。

蒋小强说,孙小小同学你要这么想。朱建华现在是世界上跳得第三高的人类,另外两个中国跳高运动员分别是跳得第七和第八高的人类,难道还了不起吗,难道不让我等高山仰止吗?

孙小小想了想,笑起来,说,确实哈,真了不起啊。蒋小强,其实你说话有时候真的很有意思,很有独到见解。

蒋小强:“因为我是天才,大天才。”

奥运会期间,工厂建设如火如荼,很快,车间的建筑框架起来了,封顶。

车间主体建筑设计是县城建局派技术员搞的,小强有兴趣,跟人家混了一段时间,对建筑业半通不通,还参与了应力什么的计算,据技术员说计算结果都对,这小孩儿脑子灵,学东西快,是个天才。

天才什么可不能自封,要实证。当年社会上很推崇少年天才,不然也不会弄出个中科大少年班。

各地都在搞智力竞赛,电视里播出的这类节目也很受观众欢迎。

智力竞赛大体分为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两大类。

人文学科的题目很简单,专家学者在电视里给参赛的孩子们提问“我国有几个朝代?”“文房四宝是哪四宝?”“君子六艺是哪六艺?”“万里长城多长?”

比赛之后,还出了书,很畅销,算是一种传统文化普及。

蒋小强对这种电视节目很鄙夷,吐槽:“什么弱智问题,这不都是常识吗?换我上去,都不稀罕答题,这是对智商的一种侮辱。”

孙小小:“你从小在大城市长大,父母又是高级知识分子,很多常识的东西,对贫困地区的儿童来说一辈子都接触不到。你只不过是生对了地方,生对了家庭,所以,请你放下你那种高傲的,除你之外都是傻子的自得。任何时候如果你想批评别人,要记住的是,在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拥有想你所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对别人评头论足,是很不道德的。”

蒋小强仿佛被孙小小当胸捶了一拳,闷得说不出话来。

至于自然科学智力竞赛,出题范围大多来自《十万个为什么》。

但自然科学有入门门槛,上了电视节目效果也不好。电视台抠了抠脑袋,就弄出了记忆力大赛这种花样。

就是让专家随意在纸板上写一长串阿拉伯数字,让学生们看一分钟,然后背,看谁背得多。

很不幸,孙小小得到仁德县委宣传部的推荐,要去四川电视台参加智力竞赛,比记忆力。没办法,谁叫她是大明星,是仁德的骄傲,全村人的希望呢?

孙小小大惊,呻吟一声:“又来了!”

上次回老家,县里组织她下乡演出,就因为五音不全闹了个大笑话,最后只能背苏东坡诗词糊弄过去。现在让她去比记忆力,那不是要老命吗?

她对过来视察的宣传部一把手道:“叔叔,我能不能不去啊?”

一把手笑道:“大胆些,勇敢些,全县一百万人民都在背后默默支持你。”

蒋小强:“带上我,不让我去我撤资了。呵呵,多大点事啊,不就是背数字吗,太简单了,我能背到圆周率后面两百位。我要让大家看看,什么叫惊才艳绝。”

于是,两小就去了成都。

第一轮比赛,孙小小惨遭淘汰,一百万人民的支持也没什么用。

但蒋小强就厉害了,连战连胜,淘汰了一大票中学生,以十杀的战绩进入决赛,最后夺冠,在电视里狠狠地露脸。

决赛的时候是卖票的,两毛钱一张。

小强实在太嚣张,对所有的选手都看不上,说了些不得体的话。当然,这些镜头最后都被电视台给剪掉了。

现场就有观众不满,喝起了倒彩。

蒋小强恼火,喊维持秩序的联防队:“二派,二派,赶他出去,钱退给他。”

二派就是第二派出所队员,意思是没有编制的辅警。

比赛的时候,不管专家写多长的多随机的数字,小强只看上一眼,就能背全。

最后勇夺金奖——一张奖状。

“我服了。”坐在宣传部来接他们回家的车上,孙小小感慨:“说说你是怎么瞬间记住这么长没有规律的阿拉伯数字的?”

蒋小强说:“简单啊,你把数字替换成具体的事物就行。比如3705,你把3想象着一个人。7是锄头、0是山洞,5是犁。一个人拿了锄头进山洞,发现了一把犁。”

孙小小:“好办法,亏你想得出来。”

蒋小强推了推眼镜:“因为我是天才,你看看我的眼睛,里面全是智慧。这是智慧的凝视。”

孙小小捅了他肋骨一拳。

小强呲牙咧嘴:“痛……快,这次来四川过得痛快。在这里耍,真让人高兴啊。”

读万卷书还得行万里路,少年人就是要到处走走看看,不出去,你以为身边就是全世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