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457章 小尧的稿费到了

小尧人年轻,工作能力强,会处事,在单位属于第三梯队。

当年国家的干部选拔有第一梯队,第二梯队,第三梯队的说法。第一梯队就是在职领导,第二梯队则是下一步将要走上领导岗位的同志。至于第三梯队,则是已经进入组织考核范围的人才储备。

第三梯队的要求是二十五岁以下,到九零年不能满三十。在“职场”上,年龄是个宝贝,通常来说,一个人获取新知识,增强个人能力的最佳年龄在二十五到三十五岁之间。一过三十五岁,如果还没有走上重要岗位,上面基本上不会考虑你了。

年龄是个宝,文凭少不了。在干部年轻化和知识化的浪潮下,小尧就这样走进了夜大。希望能够用两到三年时间拿到学历,然后进入第二梯队。

农民家庭出身的娃娃一般都有上进心,意志力也强大,在夜大读了几天书,虽然学的辛苦,但还是能跟上进度,未来拿到毕业证自我感觉问题不大。

唯独就是读书这事牵扯的精力实在太多,。

前头说过,小尧单位在通县和北京城之间,有点距离,但好歹通了班车。他每天一下班就回家拿了妻子给他做的饼子,匆匆忙忙赶去少年宫上课。等到上完课回家,通常都是晚上十点,就要洗脚上床睡觉,照顾家庭这种事情自然是谈不上的。

他的老家在河南安阳林县,但奇怪的是却在黄河以北,风土人情更像是河北。那地方挺穷的,吃水都恼火,不然也不会有红旗渠水利工程。

小尧当年离开家考到北京这边的石化企业,老娘第二年就因病去世,老家那边也帮不了他什么忙。

尧同志结婚早,如今已经是一对双胞胎儿子的父亲。因为是外地人,赤手空拳来京城闯世界,婚后自然就住在岳父岳母家。

老丈人老丈母也喜欢他这个上进而善良的小伙子,拿他当亲儿子看待。只是,岳父年轻的时候都在重工业企业上班,一身都是病,这儿那儿都疼,遇到刮风下雨更是躺在床上动不了。

老岳母是城镇居民,没有退休金。她又是要照顾老伴,又要带两个外孙,累得够呛。

至于小尧的妻子,则在县里一家企业当工人,三班倒,生物钟混乱,回家通常都会扛不住睡死过去。

另外,大家工资都不高,这么多张嘴要吃饭,还真是捉襟见肘,支应不开了。

小尧以前每天读夜大,牵扯的时间和精力实在太多,现在夜大终于挪到周日,这让他松了一口气——终于不用每天在公交车上来回折腾了。

这天上午,小尧干完手头的活,得了空闲,看时间才上午十点,就和办公室说了一声,跑回家去。

老婆昨晚上了夜班,正在床上睡觉。岳父去医院扎银针,岳母则带着他的两个双胞胎儿在院子里学走路。

小尧就用盆装了一家人的脏衣服,蹲地上洗。

夜大的课程他基本上都跟得上,毕竟以前读书的时候也是个聪明的娃娃,底子打得还行,就是英语有点困难。

他一边用手使劲搓着脏衣服,一边念道:“狼狼阿狗,热尔,力乌德阿肯……阿肯……狼狼阿狗……狼狼……”

“小尧,你怎么回来了?”妻子打着哈欠出来。

小尧忙说单位的工作已经做完,下午反正也没事,就溜了号。又说,我是不是打搅你睡觉了。

妻子:“你都念半小时了,又是狼又是狗的,谁睡的着呀?怎么样,学得怎么样?”说着扑哧一声笑起来。

小尧也笑,他看了看妻子那青春美丽的脸,又看了看院子里正在蹒跚学步的两个娃。忽然觉得人生值得:“没问题,学得很好。”

妻子抢过盆儿:“我来洗吧,大老爷们儿做什么家务,让人看到要笑话你的。”

北方老爷们儿在那个年代有点封建,怕老婆,做家务会被人调侃,更何况小尧将来是要做领导的。

小尧却笑道:“咱们家三代贫农,以前吃饭都够戗,讲究个啥啊?穷人家过日子,就得一家人齐心合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生活才能一天天好起来。”

妻子:“那我去做饭吧,想吃点什么,还是大饼吗?”

小尧:“我说我想吃烤鸭,你有钱买吗?就连大饼也吃不起了。还别说,你的做的饼啊,我的两个同学,你知道的,孙朝阳和老钟可爱吃了。每天我带了去,一大半都被他们给抢了。都说你的手艺不得了,比大宾馆的厨师还好。”

妻子有点得意:“我谁呀,做的饭能不好吃……哎,还好你只周日才去上课。不然,咱家还真供不起你的饭了。”

说着话,她神色有点黯然:“虽然说我自懂事起家里日子就没好过过,但这样是不对的,小尧,苦日子什么时候到头呢?”

“不是有风声说年底要涨工资吗?”小尧:“等我过两年拿到文凭,日子肯定会好的。”

“对,会好的。”妻子摸着小尧的手,叹息:“好想吃烤鸭啊,馋死我了。”

小尧看到妻子因为上夜班而疲倦的脸,看到她手背露出清晰的血管,心中酸酸的:“面包会有的,烤鸭也会有的。”

正在这个时候,外面有邮递员喊他的名字:“你有一张汇款单,过来签字。”

“汇款单?”小尧有点懵,和妻子接过汇款单,一看数字脑子里嗡地一声,半天才回过神来,竟是一笔二十四块钱的巨款。

没错,真的是巨款。要知道,小尧老婆在厂子里三班倒,一个月才三十元出头。

妻子好奇地看着下面的留言:“稿费,小尧你什么时候投的稿子,你是作家吗?”

小尧定了定神:“我是什么作家,我都在上写作课……不对……”汇款单上是一个叫小玉的责任编辑的留言:尧海同志,你的《我的妈妈》经孙朝阳同志代投,已收到,拟发表于《中国散文》八月,稿费随信附上。

“对,是我写的。”

小尧拿着汇款单,喃喃道:“原来孙朝阳真的是在杂志社工作,他不是吹牛的……咳,你在做什么?”

却见,妻子已经在收拾打扮了:“小尧,走,我上街,买烤鸭去,想吃。有钱了,我们终于有钱了!”

小尧:“走,买。”

他们最后还是没有买成烤鸭。

穷人家的钱都是勒紧了的。

小尧夫妻有工资,老岳父有退休金,都不高。家里有六张嘴要吃饭,米面煤炭水电暖气,四时衣裳,大伙儿看病的开销,都是刚需。一年下来,基本上是分币不剩。

这还是在一家人平安的前提条件下,如果家里出点事,那就是要老命了。

多了这二十四块,立即就松动了,也有了腾挪的余地,烤鸭实在是舍不得吃。

夫妻俩在街上转了半天,怎么也下不了手。

最后,小尧花了两分钱给妻子买了条小纱巾,给她在辫子上扎了个蝴蝶结,笑道:“好看,跟你结婚时一样好看。我这辈子啊,真的对不起好多人,对不起我妈妈,对不起岳父岳母,对不起孩子,尤其是对不起你。我会努力读书,努力工作,我就不信这辈子就这样了。”

妻子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小尧,你老说这些让人难过的话,真讨厌。咱们买袋面粉回去吧,给你同学做饼子,买最好的七二粉。”

后来,饼子烤好带给孙朝阳的时候,孙同志却不满,说:“这是啥,怎么这么软,没嚼劲啊。谁让你用七二粉的,要八五粉,最好是全麦的那种,咱吃的就是那种味儿,杀风景,太杀风景。”

他很生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