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426章 菌子汤、引子和写作谈

唐大姐又道,她买菌子的时候已经仔细问过老乡菌子有没有毒,做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没问题,大胆吃吧。

孙朝阳:“大姐,还是你们先吃。我力气大,嗓门大,在旁边等会儿再说。万一,我说如果有个万一,无论是抬你们去医院还是喊人都还有个活的。”

陆遥:“你这个人太墨迹,不像男子汉。唐大姐,小宫,咱们别搭理他,先吃。”

云南菌子的吃法有两种,一种是炒,另外一种是火锅。

炒的时候先起锅放油,待到油热,就放进去辣椒和大蒜爆香,然后再搁进去蘑菇继续翻炒,这个翻炒的时间通常很长,有时甚至会猛火炒上十来分钟。菌子有没有毒其实老乡也不太清楚,而高温则可以改变菌子的化学成分,使之失去毒性,比如见手青。当然,也有人特别享受微微中毒后那奇妙的感觉。

当地还有种说法,大蒜可以改毒性。如果菌子有毒,大蒜则会变成蓝色或者黑色。如果你看颜色不对劲,就别吃。当然,这没有科学依据。

至于火锅则简单得多,直接烧一锅水,把肉和菌子一股脑儿丢进去煮的就是。菌子本身就有浓郁的香味不用单独熬高汤。但其中大蒜还是必不可少的。

菌子火锅只能清汤,红汤就是煞风景,。

如果你口味重,吃麻辣,可以单独弄蘸水。蘸水里放着剁碎的鲜辣椒、盐、胡豆酱。葱花、香菜、藿香、茴香什么的绝对不能放,坏味道的。

反正一句话:高端的食材往往使用最简单的烹饪方法。

吃的就是菌子的本味。

屋中众人除了孙朝阳都是北方人士,以清淡为主,蘸水自然是不需要的,只在沙锅里撒了把盐了事。

陆遥一看到锅里的剁成块煮得油光锃亮呈半透明状的肥肉就把持不住,直接捞了一块就丢进嘴里。

老陆身体不好,加上长期抽烟,肺有问题。后来写完《平凡的世界》后身体垮了,不两年就撒手人寰。肺上有问题的人痨得很,喜欢吃,喜欢油水。

前些天被关文庙中,陆遥早就被饿坏了。

但沙锅里煮的肉温度何等之高,口中顿时被烫得剧痛。想吐,却舍不得,嘴巴里发出古怪的叫声。

孙朝阳急忙递过去一杯冷茶,才救了老陆一命。

陆遥眼睛里被烫出泪花,但神情却是餍足的。

孙朝阳:“这菌子汤得吃菌啊,你光顾着吃肉做什么?肉只是调料,用来给菌子增香的。中餐和中药的配法其实一样,讲究的是君臣佐使。君,就是主菜。这个菌子汤的君是蘑菇,而肉则是配合治理国家的大臣。佐是辅佐,相当于古代衙门的小吏治。今天这个火锅的佐就是盐和汤。”

哎,有点编不下去了。

陆遥:“那么使呢?”

孙朝阳:“使就是使者,在中药里,就是引导药物到达你的病灶,又叫药引子。”

“咦。”唐大姐和跳水姐以前可没听过这个,不禁惊奇地瞪大了眼睛。

孙朝阳:“鲁迅先生的文章里写过,他父亲当年生病的时候,郎中开的药物中药引子就很奇怪。比如要经霜的甘蔗、蟋蟀夫妻一对,还得是原配。”

陆遥踌躇“经霜的甘蔗好办,蟋蟀夫妻也好弄,但是不是原配这谁知道啊?谁也不晓得他们在结合之前是否另外有过一段婚姻。还有,就算是头婚,之前有没有谈过恋爱。在谈恋爱过程中是否确定了关系。确定关系后分手,是不是就不是原配了?”

孙朝阳气道:“老陆你这就是抬杠了,虫子春天孵化出生,秋天死去,虫生短暂,能够找到配偶已经不容易,哪里还有时间挑挑拣拣?想不是原配,想脚踩三只船,条件也不允许啊。所以,每一对蟋蟀夫妻都是原配,尽管去抓来做药引就是了。”

跳水姐眼圈忽然红了:“虫儿尚知道坚贞不变的爱情,人心却是如此善变。”

她估计又想起自己悲伤的往事。

孙朝阳心道,这跳水姐真是的,当年可是你同时和两位男青年交往,最后踩虚了,反弄得自己跟受害者似的,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跳水姐说了一声“我不活了”就疯狂地夹着菌子朝嘴巴里塞,说是要服菌自杀。

这锅里煮的野生菌孙朝阳识得两样,在二十一世纪好像都挺贵的,其中有一样好像四五百块钱一公斤。大姐你这么猛吃,也不给大家留一点,有没有公德。

当下他也顾不得有没有毒,也跟着动了筷子。好鲜,这种鲜直接让人头发根根竖起,肺中有种甜丝丝的感觉,浑身都熨贴了。

陆遥还是只顾着吃肉,继续抬杠:“朝阳,你说这菌子烫的引子是什么?”

孙朝阳哪知道引子是什么,只含糊道:“我感觉是喝酒吧,如果这种火锅再配上云南本地产的包谷酒已经很爽的。”

他接着说:“写小说,首先是确定主题,你要写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表达一个什么样的思想,说明一个什么道理。接着确定人物,要写出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怎么写人物呢,通过故事来表现啊。不同性格的人物在同一个故事里,有不同的表现。所以,主题大于人物,人物大于故事。”

“今天这锅菌子火锅,菌子是主题,其他的肉啊,调料啊,汤啊、蘸水什么的,都是素材。素材为主题服务,所以,老陆你多吃点菌子吧。肉在哪里都能吃,回陕西后这些野生菌你可就吃不到了。”

唐大姐笑道:“朝阳你的杂学厉害,渊博。”

孙朝阳:“大姐,咱们写小说的,首先就要见闻广,要有生活积累,这样写作的时候一提笔,文章才有内容可以写,才能写出趣味。比如说写这锅菌子汤吧,没有生活积累的作家提笔写的时候,不外是写汤的颜色是什么什么样,菌子切成什么形状,肉又炖到几分几分熟,吃进嘴里是怎么怎么地香。第一个这么写的作家,读者读起来或许觉得很有意思,但大家都这么写,就没意思了。”

“但如果作家平日里有相关知识储备,他可以写蘑菇长在什么地方,农民是怎么采摘的,有几种做法吃法,以及历史渊源。如果再给一个主题,文章就立起来了。岂不是比作家单纯地写菌子真香啊,好好吃啊,好吃得要命有意思得多?”

唐大姐微笑:“作家孙三石,你这是在给我们上写作课吗?”

孙朝阳:“不敢,不敢。”

陆遥嘴角上翘:“有点意思,难怪你这两年名气这么大,艺术水平很高嘛。”

孙朝阳:“有多高呀?”

可惜陆遥没办法接这个梗,继续低头干饭。

跳水姐的眼睛却越发地亮起来:“朝阳,你再说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