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421章 野蛮生长的年代

孙朝阳的信寄出去后,又想到这次培训班的人要么是科幻小说作家要么是科幻杂志和出版社的编辑,不知道他们懂不懂饲料。

就四下打听起来。

大家都一阵笑,说,养殖这玩意儿太Low,咱们写的要么是外星人,要么是宇宙探险,写什么养猪啊。

不料,老童却叫住孙朝阳,说他倒是可以给孙朝阳帮点忙。

老童以前是大学教授,搞考古的,后来因为写科幻小说出了名,才被弄去峨影厂做专业编剧。其实他对当职业作家实在没有多大兴趣,想的就是重新回到院校搞学术。

有一年他在做考古研究的时候,从古墓葬中挖到几颗炭化的植物种子,找四川农大的专家问过,和那边有过接触,后来还经常见面。

其中有个专家就是搞饲料的,在国内颇有名气,搞的几个配方还拿过奖。到时候可以介绍认识一下。就是川农大太远,校区在雅安地区。那地方都靠着青藏高原了,又不通火车。坐汽车过去,路上足足要走一天。

说到这里,老童摇头,道,这种重点院校竟然在偏僻的地方,严重影响了科研教学,如果放在省城就好了。哎,三线建设都要钻山沟,没得办法。

反正在老童的口中,把那专家夸出花儿来。

孙朝阳故意装出不相信的样子:“真的吗?”

老童:“我骗你做什么,人家拿的那几个奖都是国内有分量的,还申请了专利,这总做不了假吧?”

八十年代各行业的奖项不多,含金量十足,倒也权威。、

孙朝阳忙问起那专家的来历,老童说此人当年是在中国农业大学毕业的,学的是微生物发酵专业,主攻方向是酿造,比如酿酒、食品加工什么的。

孙同志笑道,食品加工专业对口啊,给人吃是吃,给牲畜吃也是吃。

老童继续说,专家学业优异,大学毕业后,本派来四川进酒厂的。不料,川农大招了他的研究生,毕业后就留校当老师做科研,出了不少成果。此人姓杨名彬。

拿着老童给的通讯地址,孙朝阳请假去了县邮电局,拨了号,等了大约半小时,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文雅的声音:“请问您是谁,找我有什么事吗?”

孙朝阳说自己是乐山地区仁德县人,家里亲戚搞了个砖厂,现在对饲料加工很有兴趣,打算搞一个乡镇企业,是童恩正推荐了您,让我来跟你联系。

杨彬:“饲料啊,猪饲料,我手头有几个申请了国家专利的配方,百日出肥没问题。”

孙朝阳很高兴:“那我们找对人了,下来保持联系。假期的时候,会有人登门拜访先生面谈。”

杨彬:“你给多少钱?”

孙朝阳:“啥……”

杨彬不快:“改革开放,市场经济,都得说钱,又不是十几年前,所有研究成果都要被收走,变成集体创作。这些东西都是我自己私下搞的,请尊重我的个人劳动。不给钱,你就想拿走,开玩笑嘛。你别提老童,是是是,他是着名作家。但不给钱,我管你是老童还是童子,都不行。”

这人说话又急又快,很冲,很呛。

孙朝阳很意外,八十年代的知识分子都自尊,君子不言利。像这种**裸要钱的人他还是第一次遇到:“只要谈钱就好,你不说钱,我心理还不踏实呢。杨教授,我就喜欢和你这种直接的人打交道。你猪饲料配方要多少钱?”

杨彬报了个数字,倒不是太高。孙朝阳很爽快地答应了,说,我现在就在邮电局,打完电话就给你汇一百块钱定金以表诚意。至于手续什么的,暑假的时候有人会来找你办理。

杨教授见他这么爽快,高兴了些,说,成,我先口头承诺专利给你,等暑假看到人再说。

孙朝阳又道,杨教授,我们对饲料生产是外行,也不知道应该弄什么设备,怎么生产,你有没有什么意见。

杨彬说,要什么生产技术啊,反正按照他的配比,把乱七八糟的东西和里面,猪吃了绝对长肉。别说猪,人吃了也要成大胖子。

孙朝阳说,可不能给人吃。

杨教授道,设备其实就是那些,烘干、消毒、成球、包装,简单得要命。学校和沿海的机械加工厂有联系的,到时候问他们买一套生产线,那边会派技术员过来手把手教。你一个乡镇小厂,年产量也没多少,作坊式的,别搞得好像是什么高科技似的。一个车间就能把设备装完。这玩意儿说穿了就是个来料加工。吃工农业剪刀差的,没什么科技含量。只要胆子大,搞了绝对赚钱。

“对了,你别打电话了,快把定金给我汇过来。”

孙朝阳听完,心中踏实了,忍不住问:“杨教授,你很缺钱吗?”

“废话,谁不缺钱,谁不爱钱。古人说,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人的价值要想体现出来,就得把自己卖出去。无论是出卖体力还是出卖智力。如果卖不出去,说明你没有价值,你的人生就是一场遗憾。”

孙朝阳无语,心道,这厮还真是**裸,不像个知识分子,不是好打交道的人,就让舅舅和小小去头疼吧。

此刻,在雅安地区四川农业大学校区的一座研究所里,杨彬放下电话,回到实验室。

他今年三十来岁,国字脸,看起来高大英俊,就是脸色有点苍白。

实验室正在做玉米的选种,到处都是玻璃器皿,器皿营养液中生了好多苗。

一个同事担忧地看着他:“杨彬,你脸色不太好看,注意加强营养,天天吃青菜豆腐,人受不了。刚才是嫂子从美国打来的电话吗?”

“你当我愿意吃青菜豆腐,那不是没办法吗?妈的,真的要成饿殍了。”杨彬脸上全是戾气:“那边的情况你也不是不知道,光学费就要了老命,还有生活费,难道我眼睁睁看着婆娘完不成学业?”

原来,杨彬的老婆也是农大老师,现在不是出国热吗?死女娃子也不知道着了什么魔,天天喊着要出国留学。因为不符合公派标准,就自费出去了。

这一出国,除了把孩子丢给公公婆婆之外,还把家里搞得精光穷尽。

光去的机票就要花掉一年的收入,然后是六十美刀保证金,然后是学费,还有生活费,都是天文数字。

老婆在国外虽然可以勤工俭学,但还是不够,需要家里寄点过去。

杨彬每天眼睛一睁开就想着老婆,想着钱,都快疯了。

听到同事问,他发泄完心中的怨气,道:“老刘,诸嵇那家机械设备厂上次过来留下的资料还在吗,找出来给我。”

诸嵇最近一两年民营业企业爆发式增长,现在全国各地满大街都是浙江人在搞推销,简直就是鸡毛飞上天。那边最多的是生产水泵的乡镇企业,一家五六口人就敢搞一个厂,质量嘛,也就那么回事。雅安这边的农机公司就进了许多水泵,有清水泵,有污水泵,有潜水泵,农民有用了之后都说“崴”反正使着使着就会坏掉。

接到投诉,诸嵇厂家也不废话,坏了我们不维修,给你换新的就是了。

换了新的,还是坏。

市场经济初期,一切都在野蛮生长。

杨彬拿到资料看了看,又跑去办公室给对方厂家挂了个电话,那边对这事很感兴趣。

……

农大那边且按下不表,孙朝阳他们也到了要交新书大纲的时候。

好头疼。

于是,相熟的作家编辑们就聚在一起讨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