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410章 建水的美食,朋友的聚会

正寒暄着,饭馆老板就开始上菜,第一份是草芽炒肉。

孙朝阳介绍说,你们不认识这个菜吧,这菜却有讲究。草芽草芽,顾名思义是要用草。这草乃是本地上山的茅草根,挖回家,用水洗干净,因为云贵高原昼夜温差大,利于糖份堆积,所以又香又甜。猪则是本地农家养殖的长白山。其实,黑猪最好。可惜黑猪生长速度慢,产肉量低,渐渐被长白山之类的良种代替了。没办法,肉粮比低,养起来不划算。

“大家别客气,动筷。”

大伙儿各自夹了一块肉放嘴里,一咬,猪肉的脂油和上草根淡淡淡的甜味,完美揉和在一起。既浓郁,又清爽,竟有种独特的风味,不禁大赞。

陆遥却掏出本子和笔记录起来,问孙朝阳什么叫肉粮比。

孙朝阳回答道,所谓肉粮比,就是在养殖业中,牲畜和家禽长一斤肉需要喂多少斤粮食。其中肉粮比最高的是鸡,可以达到一比二点五到一比三。所以,现代工业化养殖基本以鸡为主。然后是鸭子,肉粮比最低的是牛。

唐大姐笑着说,用粮食喂猪,那成本得多高啊,很多地方普通农民连饭都吃不饱。

孙朝阳说他们四川是生猪大省,小时候父母在农村也养过猪。家里穷,粮食不够吃,猪只能吃糠和猪草。这样一来,猪就长得特别慢,喂上一年才一百来斤,瘦骨嶙峋,都成老头猪了。这牲畜要想长肉,还得吃粮食。省里农科院做过实验,搞了混合饲料。里面有玉米面、豆粕、鱼粉什么的,四个月就能让大肥猪出栏,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他们的口号也有趣:“百日肥,百日肥,百日不出肥,厂家包所赔。”

孙朝阳说得有趣,大家都哈哈大笑。

陆遥眼睛都亮了,做记录的笔写得更快。

这哥们儿,随时随地都在取材。对了,老陆现在是不是开始准备《平凡的世界》了,那本小说中有很大篇幅的农村生活描写。

孙朝阳:“老陆,老王,哎,我喊你什么才好?你采风采我头上来了,不过,我们川西坝子成都平原,跟你老家榆林完全是两回事,你采我也没用啊。笔放下,咱们好好吃饭。”

“你叫我陆遥或者老陆都行,我这些年在外面出席笔会什么的,别人都这么叫。你喊我老王,感觉不太习惯。”陆遥把笔放下,提起筷子去夹草芽炒肉。却发现那盘肉已经抢光了,老童的嘴角油光光的。

这老头不讲武德,来抢,来偷袭。

正懊恼间,老板送来气锅鸡。

云南菜中,气锅鸡可是代表菜式。用的是沙锅上锅蒸汽,据说,蒸的时候,鸡肉里不放水。

后世的气锅鸡分量都小,遇到精致的上档次的饭馆,送上来的也就是一个小盅,两口就干掉了。

不过现在是八十年代,劳动人民讲的是实在,分量要足,精致可不能当饭吃。你敢送一小盅鸡肉上来,脑壳都给你打歪。

所以,这份气锅鸡分量还好,在座五人一人能夹两三筷子。

只见气锅鸡汤色油亮,上面的油花轻轻浮动,浓郁的香味瞬间弥漫在整个饭馆里。

唐大姐吃了块肉,又喝了一口汤,赞道,是笨鸡走地鸡,跟她以前在东北吃的一样。

孙朝阳又道,这鸡应该是本地的特产,叫笋壳黄。鸡毛的颜色是淡黄色,上面还有黑色的条纹,看起来像慈竹的笋壳。中国的土鸡中有好几种味道都非常好,比如芦花鸡,比如乌骨鸡。乌骨鸡知道吧,乌鸡白凤丸的乌鸡。

可惜我国的土鸡有的问题,肉粮比还是比不上国外的良种鸡。

据我所知,国家已经开始引进新鸡种了,其中最多的是白洛克。那玩意儿长肉老厉害了,一年下来,大公鸡敢给你冲到十几斤重。

可惜云南不养鸭子,不然今天咱们可以点只鸭子吃吃。我看我们国家的土鸭未来估计也不容易吃到了。国外有种良种鸭叫樱桃谷,四十天就能长成出栏。

大家有得吃抓紧把我国土产都吃一遍,现在不是改革开放了吗,等到外国品种引进,替代我国特有的畜禽,想吃也就吃不上了。

众人一听都抽了口冷气,四十天出栏的鸭子,这是什么妖魔鬼怪?

陆遥眼睛更亮,再次拿起本子和笔飞快记录。

孙朝阳:“别写了,喝酒,吃肉。”

在定睛一看,一份气锅鸡竟然连汤汤水水都不留一滴,都被老童给抢了。

孙同志想笑,这个老童,让掏钱吃饭的时候抠抠搜搜,吃起来比谁都狠。

他喝了一口酒。

酒是本地产的苞谷烧,劣质,辣,上头。

孙朝阳好奇地探头看了看陆遥的本子,上面都记着自己刚才聊天的内容,最后面还潦草地写了一行字:“孙少安,养猪?养鸡?养鸭子?”

孙同志乐了,这陆遥果然开始着手准备《平凡的世界》了,只是,让孙少安和郝秀莲去养鸡养鸭子,感觉怪怪的。

他喊道:“老陆,大家都在吃饭喝酒,你自己写个不停象话吗?就算你是我培训班同学,是我室友,是我哥们儿,额一样锤死你!”

陆遥哈哈大笑,放在纸笔:“不记了不记了,喝酒,喝酒。咦,这酒卡喉咙,不好,得换一个。”

陆遥说,他喜欢清香型白酒,尤其喜欢杏花村,喜欢竹叶青,一个月要喝十几瓶。

“老板,你们这里有什么好酒,按照最贵的给我拿。”

老板跑过来回答说,小饭馆哪里会有什么名酒,都是县酒厂烤的,三五毛钱一斤。要喝好酒,得去县糖业烟酒公司买。那里有五粮液和茅台,却没有竹叶青。

“那就去买啊,不论茅台还是五粮液,有什么买什么,弄个三瓶过来。”陆遥从兜里抓出一把钞票和各种全国通用票据,让老板自取。

最后,还朝饭馆老板兜里塞了包烟,作为跑腿费。

老童听说喝茅台五粮液,脸色都变了。嘀咕:“喝酒就是个氛围,喝那么好做什么,浪费。”

陆遥为人豪爽,出手大方,孙朝阳心中不住给他点赞,果然是关西好汉,符合自己对西北人的想象:“老陆,你陕西人不是都喝西凤酒吗,喝什么杏花村啊。”

陆遥:“陕北风俗更接近山西,跟关中可不怎么对付。南面的汉中地区,说话都听不懂,那不是你们四川的吗?至于商洛,我都当他们是河南人。”

孙朝阳哈哈大笑:“贾平凹可不同意你的意见。”

说话间,包浆豆腐上来了,老童筷子就没有停过,吃相很猛。

豆腐是建水的特色,那是因为这里的水好。古城里到处都是井,小的井,胖子掉进去都得卡住。大的那种,直径竟有二十来米,可以划船。

因为水好,点出来的豆腐有独特的风味,特别是半发酵后的包浆豆腐,祛除了豆制品的苦涩,还原植物蛋白的香味,咬一口,简直就是无上享受。

这种豆腐可以红烧,可以清烧,可以用来做气锅豆腐,但最佳做法却是烧烤。孙朝阳重生前所看的建水旅游攻略上说,二十一世纪的时候,建水满城都是烤包浆豆腐的烧烤店,一到傍晚,豆腐的香味就在暮色中弥漫开了,跟县城居民的炒菜的油烟混合在一起,满满人间烟火。

建水的景区和居民生活区连接在一起的,居民生活在景中,旅客则徜徉在当地人的生活中,体验感非常棒。

正吃着,老板就买了两瓶五粮液和一瓶茅台回来。

老童:“太贵了,太贵了,要不退回去?”

“你这人直是不爽利。”陆遥见他扫兴,加上已经有了酒意,就不客气喝道:“今天这顿饭不要你花钱,我请了,大伙儿尽兴。”

说着,就动作敏捷地将三瓶酒开了。

原来,八十年代之前,文艺界的人都穷。特别是在那十年,作家是没有稿费的,即便是专业作家,也就拿死工资。你写的东西发表了,出版了,杂志社就发一张卡片,让你到指定的新华书店去领几本书作为稿酬。

陕西作家群的领军人物陈忠实当时就领了一大堆卡片,没办法,就去领书呗。问题是,书店里的书只有马恩列斯,除了《国家与革命》就是《反杜林论》,是真不好看,又不能扔,只能堆家里吃灰。七七年的时候,老陈把书都送去废品收购站,看了看手里的两块钱,抓抓脑袋:妈的,写了这么多年书,最后只得了两块钱,亏到姥姥家了。

陕西作家群的另外一个领军人物贾平凹也同样是受害者,他年轻的时候创作力是出了名的惊人,小说散文一篇接一篇的发 ,手里同样领了一大堆卡片。其中,有一部短篇小说发到《解放军文艺》,那本杂志的稿酬以前是出了名的高。算下来,有十二块钱,可以买一百斤面粉。最后,书店给了一整套费尔巴哈、黑格尔,没把他给气死。

因此,后来老贾写起东西来风格大变,一切都以销量为考量,最后弄出了一本《废都》。

正因为老一辈作家钱少,大家一起吃饭消费的时候都是AA制,四川那边说“打平伙。”

老童看孙朝阳点一桌子菜,心中就急。结果,陆遥还开了茅台五粮液,那不是要命了吗?

现在既然是老陆请客,他也不客气了:“茅台给我倒点,倒满一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