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405章 这什么跟什么呀

孙朝阳觉得迟春早言之有理,但内心中却有种莫名的不安。

又过了一段日子,鲁迅文学奖评审委员会正式成立,评委会成员名单和细则也拿出来了。

评委会领导是一串闪瞎人狗眼的名字,有光未然,有巴金,有臧克家。不过,他们也就是挂个名,老先生们年岁已高,再让他们看稿不人道。

真正负责最后终审的是评委会成员,委员会会聘请着名作家、评论家、理论家和文学组织工作者担任评委。按照文学体裁和门类不同,分为几个评奖办公室。

不得不说,沈从汶和金岳霖的影响力真大。沈先生这两年在文学界的威望一日高过一日,金先生又是学部委,他们联名,书记处也得给面子。于是,迟春早很顺利地进了散文杂文评奖办公室。本来,按照他的专业已经进文学评论小组的,结果老迟一心要去散文杂文那边,评委会也只得尊重他的意见。

其评选的作品范围,总的来说有几条:“一、国内正式出版发行的报纸杂志上发表的作品都可以参评;二、诗歌散文文学评因为单一部作品字数少,则只评单行本。假如你拿一首短诗去评奖,比如着名的《生活》,通篇就一个字‘网’最后摘得大奖,那不是胡闹吗?三,宝岛作家如果在大陆正式出版文学作品,可以参评。”

评奖标准有三点:一、思想性和艺术性要做到完美统一,必须反映新时代新风貌,作品的背景应该放在最近十年时间段。不然,你送一部《呐喊》去也要被淘汰掉;二、重视艺术品位,鼓励艺术探索和创新。也就是说,意识流现代派也能参加;三、重视社会影响力。

孙朝阳心中琢磨:其实第三点才是最重要的,送选作品名气必须大,要得到读者的承认。如此看来,我的《文化苦旅》就占了个起首。

至于评委那边也制定了相关的组织纪律。

首先,评委名单公开,要在相关报纸上公示;其次,杜绝走后门的不正之风,一经发现,立即开除出评委会;三、实行回避制度,评委成员有作品送审的,或者和参评作家有较为密切关系的要回避。

公示在八十年代可是新事物,孙朝阳不禁对吴胜邦高看一眼:这个人意识很超前嘛,看起来是个有能力的。

但对于回避制度他还是有自己的担心,忙电话联络迟春早。

等了十分钟迟教授的声音才从那边传来。

他哈哈大笑:“回避制度这事情弹性实在太大,什么叫较为亲密关系?同学算不算、一起吃过饭算不算、一起插过队算不算,一个单位上班算不算?如果要真这么溯源,大家都是炎黄子孙,都是一家人,全部都要回避。所以,评委会开了一天会,最后定下了标准。这里的较为亲密关系指的是亲戚和作家作品的责任编辑。所以,你我不需要回避。”

孙朝阳好奇:“亲戚指的是什么程度的亲戚?”

迟春早:“三代之内的血亲就算,反正不能结婚那种。”

孙朝阳扑哧一声:“老迟幽默,对了,你进评委有钱拿没有,夺钱。

迟春早很满意地回答说:“有补贴,每天五块钱,几个月下来,怎么也能弄好几百块吧。钱是什么,财富是什么,我对钱没兴趣。”

迟教授要的是名。

接下来一段日子,孙朝阳找人打听小花伞出版社莽牛的事情。别自己这边为了《文化苦旅》评奖的事情忙乎,那个流氓又印了几十万册给自己打时间差。

而你又不能啃他两口,憋屈死人了。

还好反馈回来的信息是,莽流也想过再版,但人印刷厂一听说孙朝阳的文化苦旅已经参选鲁迅文学奖,兹事体大,也没有胆量印假孙三石的假文化苦旅。

这让孙朝阳松了一口气,心道:看来我不拿鲁迅文学奖还真不行了,不然就是超级巨大的经济损失。

对于《文化苦旅》的质量和艺术性,孙朝阳完全不用担心。加上还有老迟在评委会做工作,基本上是稳了。

鲁迅文学奖要颁发的事情在社会上引起巨大效应,各报纸杂志都在谈论此事,都在讨论最后谁能拿奖。

初审工作量最大,要很长一段时间才拿出名单。到终审公布最后结果,估计在年底,孙朝阳也不急。

三月一晃而过,孙朝阳也安心上了一段时间班。

这日,老高笑眯眯地走进办公室:“孙朝阳,你去中协走一趟,那边有个学习班要参加。”

孙朝阳:“学习班,老高,我最近挺老实的,也没发表过不利于团结的言论,怎么就被逮捕了呢?”

悲夫摇头:“都是领导了,说话还这样不正经?是正规的学习培训,中协每年都要搞的。现在改革开放,书记处有钱了,安排的学习、培训、研讨会,还有疗养特别多。你刚做助理,按理也该去走一趟,露个面。”

孙朝阳眼睛大亮:“疗养,是不是去北戴河,那地方我稀罕。”

悲夫:“不是北戴河,去云南建水。”

孙朝阳眼睛更亮:“建水,必须去啊,多谢老高。”

旁边,大林不解:“建水是什么地头,都没听说过。去云南,不应该到昆明,到路南看石林吗?”

孙朝阳:“你懂什么,昆明云南又有什么好玩的我几十年前……都是去腻了的……咳,跟你说不清楚。在我看来,建水是云南最有意思的景点。老高,这次培训学习多长时间,如果天数多,我到那里后弄辆自行车骑着玩。”

老高:“大概半个月。”

孙朝阳突然忐忑:“不对,不对,普通培训学习也就三四天,一般都在交通方便的大城市,这次弄到一个小县城,还那么长时间,我不会真的是被人逮了关起来吧?”

老高:“不是,不是,这次中协举办是科幻小说的学习培训,去的都是各大科幻小说杂志和出版社的编辑。之所以把学习地点设在建水,那是因为云南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很科幻的。”

孙朝阳:“我是杂志编辑不假,但我社是搞散文的纯文学期刊,跟科幻不搭界,这什么跟什么呀?”

老高:“但你是科幻小说作家啊,符合条件。”

孙朝阳:“胡说八道。”

老高:“你写的通俗小说《寻秦记》中提出了一个时空穿越的概念,你就说科幻不科幻吧。去吧,去吧,好好玩玩,我听人说书记处现在有钱,组织的活动规格都高,我如果不是年纪大了,又不懂科幻,自己就去享受生活了。”

“《寻秦记》是武侠小说啊。”

“武侠小说现在还不入流,名声不好。你的小说如果朝科幻小说上靠,对你也是有好处的。”

孙朝阳大喜:“有道理,老高你说得对。”

他在北京呆了两年,也烦了,静极思动,跑中协那里报了名。领了去昆明的机票,打算去云南好好耍一回。

正如孙朝阳和大林说过的,作为一个四川人,云南他太熟悉了,昆明、大理、丽江、石林在上辈子的时候不知道去过多少回,也玩腻了,惟独没去过建水。

他重生之前也有旅行计划,可惜没来得及就挂了。

听说那里的风景和人文迪奥炸天,必须得去看看,也算是了了前世的一桩心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