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401章 推荐信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第401章 推荐信

作者:水下五米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2:33:45

孙朝阳:“先生不用谦虚,这也是我们后辈对您的敬仰。古人说,君子生于世,当立德立功立言。先生质高行洁,我等楷模,乃是立德。先生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乃是立功。现在也该到了立言的时候了。”

沈先生却不以为然:“孙三石,我说了,我就是年轻的时候写了些文章,换了些稿酬生活。民国到如今,文学大师如同浩瀚星辰,和郭鲁茅巴老舍等大师比起来,我不过是米粒之珠,何敢大放光芒?所写的湘西题材小说,以前可是被批判过的,个人感觉没有什么价值。我也不算是文学家,勉强只能是个历史学者吧,也无言可立。”

孙朝阳听到这话,心中感觉到不好。沈先生写给迟春早的回信他读过,看得出来,先生对迟教授要开新课题这事很高兴。人嘛,总有些虚荣心,或者荣誉感。谁不想自己成为大学课堂的必读科目,成为理论家研究的对象呢?不然也不会请迟春早面谈。可看他现在的态度,好像很不高兴的模样。

孙朝阳:“不然,我们就拿历史研究来说吧。先生的湘西系列背景,是后人研究清末民初时代变迁,和变成风土人情的珍贵资料。我读先生自传的时候,有一段印象很深刻。写的是凤凰辛亥革命前一天晚上,先生的舅舅和同志在家里商议第二天的行动细节。另外,还有个土匪写信求娶县城女子的小说,也非常有趣。有部小说写的是常德水上的花船,写乡下的丈夫去船上看望妻子,在甲板上睡了一夜,看得人心中唏嘘。这难道不能称之为立言?”

迟春早:“对对对,那几篇文章写得好,民俗研究的活化石啊。”

沈先生:“我个人觉得无趣得很。”

看沈先生不想搭理二人的样子,孙朝阳也头疼。看来,只有放大招了。

他正色道:“仅仅是因为湘西风土人情还原,或许还谈不上立言。但是,正如迟春早教授稿子里所写的,在二十世纪初的作家们笔下,乡村似乎是落后的封建的反动的,需要被打倒的。当年所有的文学大师们,都试图冲突乡下和封建伦理的束缚,去城市,彷佛城市和西方的才是进步才是文明。但是,难道我们的传统文化就没有意义了吗,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吗?”

“从清朝末年到现在,百年屈辱史却是使我们失去了自信,进而对我们的文明产生了怀疑,甚至自我否定。但是,百年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短一瞬。在此之前,中华民族始终是屹立在世界民族的最巅峰。”

“我想,先生这位历史大家也应该想到过这个问题。所以,在您湘西系列中,农村,乡下、凤凰古城,溶洞,朴实的农民,剽悍的土匪,英勇的湘军,并不代表落后,而是勃勃生机,充满生命力的。先生对我们的文化是有自信的,强烈的自信。”

“是的,文化自信真的太重要了,如果全盘接受西方那一套,我们民族还有存在的必要吗?这就是先生的立言。”

孙朝阳侃侃言道:“咱们再说回到西方文学,其实,西方文学也在写乡下人,写农村。我发现欧美有个作家和先生很相似。”

沈先生好奇:“哪一个?”

“福克纳。”

“意识流作家福克纳?”

“对,是他。”孙朝阳道:“福克纳所有的作品其实都是围绕着一个美国南方小镇来写的,《押沙龙,押沙龙》《献给艾米莉的玫瑰花》,他写小镇的人们,写红脖子,写他们的决斗,写骗子弄来一群斑马骗乡下人说是骏马。然后,斑马不受管束,从车上一跃而下,如同一块巨大的广告牌掠过公路。土气吗,很土。但在他笔下,却充满了自信,对于南方种植园文化的自信,这一点和先生是何其相似。”

孙朝阳:“现在不是流行比较文学吗,迟教授和我谈过,他想用先生的作品和福克纳做个比较,这也是这个新课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迟春早听得一呆,继而狂喜:这不又是一个新课题吗,绝了,朝阳的脑子里装的东西真多啊。

实际上,在二十一世纪,用沈从汶和福克纳比较研究,是沈学的主流,是得到学术界普遍认可的。

沈先生摇头:“把我和福克纳比较,当不起,当不起。”但内心中却非常得意。

欧美文学中,美国文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二十世纪现代文学,美国文学还压过了欧洲。

说起美国文学,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海明威,然后是写了《大人物盖兹比》的菲兹杰拉德,还有上了中学课本的马克吐温,微型小说之王欧亨利,探险小说大家杰克伦敦。

福克纳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是个陌生名字,直到意识流小说兴起,他的代表作《喧哗与骚动》翻译出版,大家才略有耳闻。

但在文学界,此人地位非常之高。

美国文学有两座高峰,一部巨作。两座高峰是海明威和福克纳,一部巨作是《白鲸记》。

这是得到全球文学界认可的。

沈先生顿时对孙朝阳和迟春早的观感转好,笑了笑:“好吧,你们要比较就比较吧,大不了我被人笑话。”

算是同意让迟春早以自己的作品做研究课题。

只要他点头,以门下弟子的能量和影响力,迟春早在文学评论界的地位就立起来了,未来搞不好成为一方学阀。

孙朝阳看沈先生心情变好,忙说鲁迅文学奖的事情,问先生能不能帮推荐一下,迟教授想去评委进步一下,向文学大家们学习。

沈从汶自然是肯的,谦虚道:“信是可以写,不过,我是个老人了,怕就怕别人不买账。”说罢,就哈哈大笑起来。

忽然,一个打领带的老头从阳台走过来:“从汶,他们不卖你的账,我来写。老夫好歹是学部委员,有点人情。不然你的信写了,人家不肯,您多没面子啊。”

孙朝阳和迟春早张口结舌:“你你你……”

这老头霍然正是先前公交车上那人。

沈先生:“岳霖,你这是在挖苦我吗?要你多事。”

那个被称之为岳霖的老头朝孙朝阳挤挤眼睛:“孙三石,知道刚才老沈为什么对你们态度那么恶劣,谁叫你背后说他吃过人呢?老沈小气啊!”

孙朝阳:“你你你,你是金岳霖先生。”

“金岳霖很了不起吗?”

“很了不起。”孙朝阳由衷地说,开玩笑,金先生可是北大哲学系主任,社科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学部委员啊。

“那我得给小迟写推荐信,谁叫你们说沈从汶吃过人呢,哈哈,能把他气成这样,还是头一回。”金岳霖:“老沈,老实交代,你究竟吃过没有?”

“龙荪,你又开我玩笑。没吃过,真没吃过,我喜欢牛肉和鱼。那时候,我做书记官,军饷拿得高,尚不至于吃不起饭。”沈从汶有点恼火,正要骂,张先生走过来,温柔地说:“老沈,注意血压,别跟龙荪置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