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268章 津门第一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第268章 津门第一

作者:水下五米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2:33:45

孙朝阳跟杨秘书聊完,刚下楼,就看到李存保在宾馆凉亭里朝他招手:“朝阳,过来一下。”

李存保和一个中年人正在凉亭里玩,他们面前的石桌子上放了一瓶二锅头,还有几袋零食,有鱼皮花生,有蜜饯,有饼干。

孙朝阳走过去:“这都入秋了,你们喝西北风啊。”

李存保:“朝阳,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孙朝阳:“应该已经办好了,今天还得感谢你帮忙引见,说句实在话,来的时候我心中挺忐忑的。倒不怕别的,就怕为难朋友。”

“什么朋友,咱们是战友,关系比朋友更近一层。”李存保给了孙朝阳一拳:“忐忑个屁,你在前线的时候,炮弹子弹从头顶飞过去都不怕,倒害怕找人?”

和李存保喝酒那个中年人插嘴:“办啥事啊,连酒都顾不上喝?”

本来孙朝阳这事挺**的,不方便对外人说。但李存保好像不是太在乎,对那人说,老冯,孙朝阳的对象你晓得吧,着名青年演唱家何情,最近被封杀了。朝阳冲冠一怒为红颜,写了首歌来让我引荐给山东一把手老梁,看能不能上春晚。

那个叫老冯的人长着一张典型的北方人面孔,大鬓角显得摩登,尤其是大鼻头相当的醒目。老冯不屑:“封杀,封杀,封杀个嘛呀!这封杀,那封杀,这不准写,那不准唱,咱们拨乱反正不白拨了吗?有的人啊,就是喜欢对着优秀作品优秀文艺工作者鸡蛋里面挑骨头。”

孙朝阳:“请问这位同志是谁?”他看中年人很眼熟,但死活想不起在哪里见过。这人说话一口标准的天津口音,跟相声一样。

李存保:“忘记跟你们介绍了,这位是孙三石,这位是冯骥才,他是天津代表团的。以前我和冯老哥一起参加过不知道多少次笔会,老朋友了。”

孙朝阳失惊:“原来您就是着名画家冯骥才,幸会幸会。冯骥才同志有没有作品,卖不卖,鄙人喜欢收藏。”

冯骥才成名很早,六十年代就开始发表作品,七十年代写了长篇小说《义和团》。八二年的时候,短篇小说《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在社会上引起巨大轰动。同年,被选为天津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对了,他六十年代所作的散文《挑山工》还被选进了小学语文课本。孙朝阳当年可是学过的,还写了中心思想段落大意,搞得很烦。因为这篇课文,孙朝阳还落下一个毛病,一爬楼梯就下意识斜着走,改都改不过来。

老冯文学上颇有成就,但他最喜欢的是画画,是个狂热的美术爱好者,可是在美术上的造诣可圈可点。孙朝阳是第一个提出要收藏他美术作品的人,这让老冯惊喜莫名。

“要嘛钱,等我回去选几张寄给你就是了。知音难觅,你就是我的钟子期。”

孙朝阳:“伯牙兄。”

二人激烈地握手,把手掌都捏红了。

三人一边喝酒一边聊天,冯骥才说,朝阳,何情的磁带我听过,歌儿真好听,这么好的歌唱家被封杀,简直就是神经病。谁说文艺作品一定得高大上,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需要郭兰英需要王芳,也需要邓丽君需要周旋,须知参差多态才是幸福的本源。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开放春满园。你让何情上春晚的办法很好,她的歌确实是小情小调,为世俗所不容。要知道,去年之前,就连李谷一都被上纲上线评判成唱黄色歌曲的。结果人家一上春晚,一口气唱了八首歌,现在谁还能说人家是黄色歌曲?公道自在人心,在人民群众的心里。

“人民群众赞成的,你反对;人民群众喜欢的,你不喜欢,你算老几?”

说完话,三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笑完,孙朝阳道:“是的,我也是受到李谷一老师这事的启发才过来请存保帮忙引荐,看能不能让我对象上春晚正名。一个青年演员,十年苦练,好不容易在事业上有了起色,如果就这样让自己艺术生命死去,那是何等痛苦的事情啊。”

冯骥才安慰他说:“有山东同志的帮忙,这事肯定有个好结局的。好了,不谈这些不痛快的事,我有个创作上的问题想请教您。”

孙朝阳:“老冯,我是后辈,当不起,就当是交流吧。”

老冯最近在创作上有点困扰,他想写一本武侠小说。

冯骥才思维活跃,眼界也广,爱好新鲜事物,早就通过别的渠道把市面上的武侠小说读了一遍,顿时有了动笔的冲动。

他说自己打算以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天津民间武术家奋起反抗为背景,写一本武侠小说。篇幅不长,大约三到六万字之间。

为此他作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走访了不少武术家,收集了海量资料,最后确定写一个以辫子为武器的武林高手。

此高手领导天津武术家们和侵略者作艰苦卓绝的斗争,无奈力量对比悬殊,最后还是失败了。

高手最后悟道,功夫救不了中国,世界上最厉害的功夫是——手枪!

不过,老冯对于武术写作不是很擅长,尤其是武打场面,感到很头疼。先是学金庸,学不像,再学梁羽生,味道也不对。学古龙的手法吧,写出来自己看了都觉得脸红,那玩意儿你不烧到三十九度还真学不会。

老冯很苦恼,说,朝阳,你的《寻秦记》我读过,好看,武打场面写得好,教我两招。

孙朝阳心道:好家伙,原来冯骥才已经开始写他的代表作《神鞭》了。我都是抄的,懂什么武打场面描写,你找我切磋交流那不是问道于盲吗?

实际上,老冯这个烦恼也是后世网络写手的一大挑战。后世网络文学的玄幻和仙侠小说,最难写的就是打斗,一不小心就会写成你一招我一招,你给我一记法宝,我再祭出更厉害的法宝的回合制。打过来打过去,搞成流水账,水几千字内容,然后被读者愤而点右上角的叉了事。

能写好打斗场面需要天赋,没有这个能力强写,真的很难看。

于是,就有聪明的网络写手索性直接推进故事,开无敌流。遇到敌人,都是一招妙,不带半点拖泥带水,比如有名的《重生之都市修仙》,这样更能突出主角的修为高强和迪奥。

孙朝阳大约把这个写作手法和老冯聊了聊。

老冯突然一拍额头:“我也是魔障了,总想写出精彩的武打场面,写出八大门派围攻光明顶那样的经典,却忘记了小说最后还是需要一个好故事,所有的场面都是为故事服务的。朝阳你的办法好啊……哎,我以前写的是嘛呀,我真笨啊!”

孙朝阳:“老冯,天津作家群里在我心目中,您就是津门第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