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259章 有希望的年代

孙朝阳的晚饭是在迟教授家里吃的。

迟春早住在学校里,他结婚早,妻子在招待所上班,做服务员,收入微薄。有一个儿子在校办镀锌管厂当工人,除了练出一身腱子肉,钱是一个大子儿没存下来。

因为喝了点酒,老迟倒是不隐瞒自己对家庭未来的忧虑:“朝阳,咱们都是从外地来京的,在这里举目无亲,不拼命怎么行。你看看我这家庭,你再看看我这个条件,全靠我一个人撑。压力实在有点大,我这个人性格有时候比较怪,如果说话有冒犯的地方,请多担待。”

孙朝阳:“老迟你说什么呀,咱俩什么关系。”其实他觉得迟春早人挺随和的,为什么说这种话让人不是太明白。

迟春早:“朝阳,实话跟你说吧,高校最讲出身,所有好的课题都被知名学者把持,我这样没有渊源和来历的普通教授根本就没有机会。要想有所成就,还得另辟蹊径。所以,以后我打算以你的系列作品弄一个课题在大学开讲。”

孙朝阳吃了一惊:“我……我才二十出头,文学界中晚辈的晚辈,老迟你是把我架火上烤,这是捧杀啊。”

迟春早:“年轻就不能写出好作品了?王勃二十出头就写出《滕王阁序》,贾谊二十出头就写出《过秦论》,你们四川的文学大师巴金二十七岁就写了长篇小说《家》。可见,二十来岁才是一个作家想象力最丰富,创作力爆炸的年纪。二十来岁才是自己的人生啊,一过三十,人就死了,成为机器中的一颗螺丝,蚂蚁王国的一只工蚁。这种死亡,就是精神上的死亡,自由意志浪漫主义的死亡。”

孙朝阳倒是同意他的观点,点了点头。

迟春早又喝了一大口白酒,感慨:“我也是结婚生子后,逐渐消磨了斗志,庸碌地活着。可活着要吃饭要呼吸,我觉得该做些什么,不能再这么下去。别人说你的作品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我偏偏要反对,我就是要跟其他人不一样,这样我才能有成功的可能。”

他把一本杂志递给孙朝阳:“朝阳,你看看我这篇文章,是关于你的。”

孙朝阳接过来读了几句,顿时心花怒放。迟春早这篇论文全是彩虹屁,简直把孙三石同志夸出花儿来。先是把《棋王》树立为寻根文学的开山之作,然后又把《暗算》称之为今年长篇小说的一大发现。并说,我们对青年作家应该包容应该以鼓励为主,要允许青年作家勇于在新题材新思想上做出探索。

孙同志这段时间被整个文学评论圈喊打喊杀,早被骂得麻木了,难得被人如此赞扬,顿觉神清气爽。

“谢谢老迟仗义执言。”

迟春早却摇头:“毕竟我人微言轻,区区一篇文章也影响不了舆论,还是得想个法子把这局给扳回来,这也是我前几天找你的原因。”

孙朝阳:“怎么扳回来呢?”

迟春早摸了摸头,沉吟:“你的短篇小说原本挺好的,可惜只有区区两三篇,没有形成系列,说服力不足。长篇小说吧,寻秦记就不说了,通俗文学,消遣用的。只有一部暗算拿得出手,但里面的观念和写法有点超前,和这个时代格格不入,难免被传统老一辈评论家抓住把柄,偏偏我们又无力反驳。”

孙朝阳:“是啊,是有这个问题。”

《暗算》是九十年代后期的作品,无论故事类型还是文字,都带着那时代的风格,和八十年代还真不一样。即便在八五年后,以《透明的红萝卜》《爸爸爸》《系在牛皮绳上的扣》等模仿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品在文学界引起巨大轰动,但其实并没有进入文学界的主流。

中国的传统文学界,依旧是茅盾老舍赵树理等大师创建的叙事风格的继承者,讲究的是典雅、中正、平和。

“尤其是雅,在文学界太重要了。”迟春早说:“朝阳,你现在被人诟病最多的就是俗,太俗了。我也不怕你生气,正如评论家们所说的那样,棋王一书全是说吃,暗算都是搞破鞋,饮食男女读者固然喜欢看,但也容易被人抓住这一点大加攻击。”

时代不一样,八十年代初,这种内容确实有点问题,孙朝阳端起酒杯若有所思,心道:当初抄暗算的时候,我只想着写一本开山立派,能够进行版权开发,给自己源源不绝带来收益的作品,却忽略了这种离经叛道的男女关系描写,确实容易被人抓住猛打。

迟春早:“朝阳,写本有份量的雅书吧。”

孙朝阳疑惑:“雅书?”

迟春早看他不明白,一只手端着酒杯,用另外一只夹着香烟的手指着他:“朝阳,我问你,现在在文学界,在文化圈最红的书是什么?”

孙朝阳故意笑道:“不会是我的暗算吧?哈哈,开个玩笑,现在大伙儿都在读拉美文学作品。”

迟春早:“文化圈的人现在都在读拉美魔幻主义文学,读《百年孤独》读《迷宫里的将军》读《玉米人》。但我告诉你,文化界的人都挺装逼的,大家都读一样的书,怎么显示出我的能耐来?于是,就有人读福克纳,读维吉尼亚沃尔夫。对了,南京有个叫苏童的青年作家就模仿福克纳写了一个枫杨树系列,在文学界反响不错。”

“但这种书读的人一多,再想装逼就不那么容易了。于是,有人专门读别人不读的但质量上乘的文学作品,不少老作家老作品就这样被挖掘出来。如今,文学圈所谓格调最高的人读的是沈从文的《从文自传》钱钟书的《围城》,至于国外作家,则读纪伯伦,读托马斯曼。读高尔斯华妥的金融三部曲,读《苹果树》。”

孙朝阳:“好家伙,文学圈也有装逼犯。”

迟春早:“也不纯粹装逼,还涉及到现实的利益。这些冷僻的作品可以创造多少新课题搞多少新文化项目,要下来多少财政拨款,养活多少文学研究员啊。”

孙朝阳感叹:“想不到还有这么多门道。”

迟春早:“现在改革开放了,人们日子好过了,物质上的需求得到解决,便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东西。反映在文化上,所有当红的文学作品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要雅,要华丽。古典音乐有一种门类,叫阿拉伯风格。这种音乐和阿拉伯没有任何关系,意思是如同阿拉伯建筑上繁复的花纹一样。我有一种感觉,我们的国家正在逐渐走向富强,几十年后未免不能重现大唐盛世。唐朝那种华丽典雅,那种云想衣裳花想容似的富贵之气会成为未来的审美主流。”

迟春早道:“朝阳,你被人诟病最多的一点是俗气,思想观念不正。那么,就写一本典雅富贵华丽的,有份量的作品出来吧。到时候,我来给你鼓吹。”

“写本《边城》写本《萧萧》写本《围城》写本沃尔夫。”他哈哈大笑,夹烟的手指向前方:“到灯塔去,到灯塔去!”

《到灯塔去》是美国文学家意识流小说代表人物维吉尼亚伍尔夫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八十年代文青的圣经。

迟春早这一席话倒让孙朝阳深以为然,心中也佩服此人的学识。

他禁不住低头琢磨,心中有了个朦胧的念头,但一时间却不得要领。嗨,酒喝多了点,老迟经济条件不是太好,喝的白酒搞不好是勾兑酒,有点打脑壳。

迟春早也醉了,继续笑:“你别嫌弃我的酒不好,你的烟也不行,辣嗓子。等你作品弄出来,我给你弄个系列评论文章,大红了,你又该如何谢我?”

孙朝阳:“你说。”

迟春早:“你得包我每个月的烟酒。”

孙朝阳:“君子有通财之谊。”

“太穷了,我虽然是副院长是教授,其实他妈的没几个钱工资。”迟春早伏案大哭:“我想吃好喝好,想旅游,想住大宾馆,想骑本田摩托车,想住大房子,想在家里装一台特律风,朝阳,我憋屈啊!”

八十年代是个特殊岁月,改革开放,新鲜事物如潮水般涌进来,乱花迷人眼的同时,让大家对于未来的期待提升到一个极高的程度。说是充满梦想也好,说是物欲横流也好,但希望却是有的,因为你确确实实地感受到生活在一天天变化。

希望是这个世界最宝贵的东西,有希望,就有一切。

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世界。

大家都还年轻,包括迟春早在内,都还处于年富力强的阶段,冲一把未必就不能创造出一个美好的未来。

孙朝阳从迟教授家出来,一路还是在想,抄什么呢?

哎,一本雅书,二十一世纪哪里有什么雅书。大伙儿都玩游戏,玩抖音去了,没人看书啊!而且,全是屎尿屁,全是抖机灵段子。

这书,不好抄了。

回到家里,天已经黑了。他在院子里冲凉,刚洗到一半,就有人敲门:“哥,哥,我回来了。”

是小妹的声音。

孙朝阳擦干身体,穿好衣服去开门,见孙小小提着一口大箱子进来。

“小小,你不是在上培训班吗,怎么回来了?”

孙小小:“哥你忘记了,要开学了。明天报名,我收拾东西,就搬学校宿舍去。”

小小这个暑假很忙,先是去了南京天文台参加夏令营。回来后,又去上了个学校组织的电脑培训班,在宛平上课。

总设计师邓公说“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近段时间,各大报纸电视台都在报道娃娃们学电子计算机的事情,学计算机成为风潮。

当然,大伙儿也不知道电子计算机究竟是什么玩意儿,管他呢,翻译两本国外的计算机书籍,先学起来再说,从二进制开始,大家来一个纸上谈兵。

正因为不懂计算机,南方还闹出把电子计算器当成计算机的笑话。大量二道贩子开始热炒计算器,把那玩意炒成天价,无数人因为挖到第一桶金,也有无数人因为拿到击鼓传花最后一棒,成为新中国第一批个人财务破产的倒霉蛋。

孙小小在数理化上有天赋,她下学期文理分科的时候准备上理科班,未来的理想是成为电子专家,这种培训班是必须去的。

虽然孙朝阳知道这种班没有多大意思,但还是决定让妹妹去开阔眼界。

“吃晚饭没有。”

“吃了,吃了,在培训班食堂吃的。”孙小小回家后就手脚麻利地收拾起行李和书籍,明天开始又要投入到新学期的学习当中去。

她在数理化上有天赋,但基础比起班里的土族还是差了些,希望在高二能够迎头追上,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

妹妹长大了,孙朝阳也不去帮忙,就端了一杯茶水笑吟吟坐在旁边看。

孙小小被他看得不自在,吐了一口气:“哥,你今天怎么怪怪的,你这么在旁边看着,我怎么收拾东西?”

孙朝阳:“小小,哥想起八二年的咱们还在仁德县机砖厂的日子,那时候,我还是个大集体工人,每天上班下班,弄得浑身都是黄泥,最大的梦想是早点转正,成为国营厂矿正式工人。而你,还是个扎着两条辫子的小丫头,天天和班里的男生打架,也一样弄得浑身是灰尘和黄泥。这才两年时间,你就变成大人了。哎,时间都去哪儿了?”

孙小小:“哥,你以后少喝点酒。”

孙朝阳:“我出版了好多书,赚了不少钱。而你,也成为名牌中学的优等生,未来还会考上名牌大学,成为一个受人尊重的科学家。我有时候就想,如果那时我认命了,躺平了,随遇而安了,咱们现在或许还呆在四川老家,为抢一筷子碗里的肉吵架呢!所以说,人要拼,不拼一把,你不知道自己会爆发出多大的潜力。”

是啊,不拼一把,小妹过几年就会在抑郁中撒手人寰,爹娘也会在九十年代去世,留下自己孤零零一个人在世上。

不敢想,不愿想。

还好,现在一切都变了。

孙小小扑哧一声:“哥,你是不是想何情姐姐了?”

孙朝阳:“去去去,大人的事情你少关心,快去洗澡睡觉,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如火如荼的学习当中去。”

孙小小:“哥你前一段时间工作也累,明天睡个懒觉吧,我自己一大早去学校。”

孙朝阳伸了个懒腰:“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