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241章 群起而攻之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第241章 群起而攻之

作者:水下五米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2:33:45

孙朝阳对今天这个作品研讨会很重视,昨天晚上就激动得半夜才睡着。今天更是起了个大早跑饭店里来,没想道周昌一来得更早,还说他有点失眠。

于是,二人连早饭都顾不得吃就开始忙碌起来,布置会场、迎宾,鼓捣到九点,研讨会正式开始。

只见小会议室拉了横幅,上面印着“青年作家孙三石作品研讨会”一行大字,很醒目。

八十年代的会议陈设都很简单,但孙朝阳还是自掏腰包请饭店在里面摆了鲜花,摆了水果。

今天一共来了二十多人,除了《当代》社的总编和主编,还有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一个副社长和孙朝阳《暗算》的责任编辑。与会嘉宾中都是国内一流的文学评论家。另外,几个文学评论刊物的编辑也到了,还真有点国内文学评论界豪华天团的意思。

等到研讨会结束,就会发会议纪要——也就是所谓的通稿——通稿是周昌一熬了两天写的,和孙朝阳一起推敲过几次,反正都是好词儿。

会议规模虽小,但规格却高。地面铺着红地毯,桌子上按照孙朝阳的提议,放着名牌,提前做好的会议流程,比如几点到几点谁谁谁讲话,几点到几点,作家讲话。几点到几点,专家讨论发言,几点到几点去哪个餐厅吃午饭。散会后,交通如何解决。这些都是孙朝阳建议搞的,让周昌一很惊讶,说这个办法好啊。

有几个饭店服务员轻手轻脚地给大伙儿的茶杯里添水,显得非常职业。

研讨会一开始,《当代》的社长秦兆阳发言,说,孙朝阳是最近两年有名的青年作家,作品有着超乎寻常的想象力,发表于我刊的长篇小说《暗算》更是将秘密战线的英雄们的展现在世人面前.这是一部同时具有内在外在魅力的现实主义力作。

秦总编在文学界中地位高,他的发言算是对孙朝阳的肯定,也为会议定了调子。

几个记者拿起照相机在下面拍个不停。

接下来就是作家发言。

孙朝阳一改以往激情四射人来疯的风格,掏出预先准备好的稿子,四平八稳念起来。表示感谢秦主编,感谢人民文学出版社对拙作的肯定。我十四岁就下乡插队劳动,是故乡的山山水水,是勤劳朴素的人民群众,是热火朝天的生活给了我创作的灵感,这才有短篇小说《棋王》。回城后,因为工作关系,我接触了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甚至接触过特殊战线的同志们,得以解开一段尘封的往事,走进秘密战线的密码破译世界……云云。

稿子的最后,孙朝阳再次对莅临研讨会的专家表示感谢。说,我还年轻,思想上还显得稚嫩,不成熟,文学道路还长。还请专家学者们多多指点,后辈一定虚心学习,你们的鞭策是我进步的动力。

念完稿后,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孙朝阳的责编讲话,那哥们儿是个很随意的人,连稿子都不准备。坐那里就聊开了,说第一次看到《暗算》的时候,自己连饭都顾不得吃,一口气啃完已经半夜,骚动得不行。特别是里面的关于黄依依的个人生活上的描写,真是罗曼蒂克。

这哥们儿话匣子一拉开都收不住,开始聊自然主义,聊《查泰莱夫人和她的情人》聊《忏悔录》第一部卢梭和大他二十岁的一位妇女的两性关系,聊普希金因为女人,在决斗中吃了枪子儿;莱蒙托夫和人抢女人,决斗吃了枪子儿;塞万提斯为了女人和人决斗,差点吃枪子。

他说得满面放光,还吧唧嘴。

众人听得面面相觑,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孙朝阳一听,心中就叫声糟糕,这哥们儿颇具浪漫主义气质嘛,但在研讨会上说这,合适吗?

急得他不住咳嗽。

好不容易才让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青年责任编辑停了下来。

下面,迟春早听得心中冷笑。他等会儿本打算就孙朝阳小说中,男女主角,尤其是黄依依对待爱情婚姻不严肃,违背公序良俗的部分开炮。既然出版社的编辑提到这个,倒是一个铺垫。

小说中有损道德伦理的部分是一点,另外,小说的故事类型也有很大问题,叙事方式也可以抓住一顿痛打。

这个孙三石的《暗算》还真是浑身破绽啊!

迟春早忍不住翻开自己的笔记本,看了看预先准备的小抄,开始酝酿情绪。准备大鸣大放,杀孙朝阳一个片甲不留。

各人讲完话后,时间已经到了十点半,研讨会到了最关键的部分。

所有研讨研讨,就是各专家学者各抒己见,对孙朝阳长篇小说进行全方位的解析,检讨成败得失,并对作家未来的创作进行展望。

孙朝阳身形一振,提起了精神。今天来的专家学者们杂志社和出版社已经预先进行了沟通,接下来应该是表扬表扬接着表扬。当然,纯粹的歌德派肯定是不行的,应该还安排有人中肯地提出一些不痛不痒的意见。到时候,孙作家只需要放低姿态做个自我批判,表示专家学者们的建议很中肯,今天的研讨会,本人收获巨大,日后定在创作中按照专家们的意见,加强自己的文化素养,夯实知识储备,为人民奉献更多优质的文学作品。

第一个发言的是某文学研究所的大佬,着名文艺评论家,二十年后,也会成为着名美学家大师。

他说,首先感谢出版社和杂志社的邀请,能够参加这次孙三石作品研讨会,能和新老朋友见面。孙三石同志是最近两年有一定影响力的青年作家,他的短篇小说《棋王》曾获上一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被誉为寻根小说的开端之作。今年发表于《当代》的长篇小说《暗算》,以独特的题材,新颖的写作手法,在读者中引起轰动。我们相信,文坛上一颗新星正在冉冉升起。

这已经是很高的评价了,虽然已经预先沟通过,但这位老先生地位超然,能让他说好话不容易。孙朝阳听得心花怒放,不住地喝茶掩饰内心的激动。

但接下来,老先生话锋一转,味道开始不对了。

他接着道:“正如刚才人民文学出版这位年轻同志所说,《暗算》的故事情节很紧凑很精彩,作家虽然采用了很多欧美现代文学的写作手法 。比如时空交错,比如意识流的结构,但核心还是水浒传,还是西游记,讲究的是强烈的戏剧冲突。”

其他人都微微点头。

老先生继续说:“但是恕我直言,水浒,西游这些传统小说中却有个大问题,那就为了追求故事的精彩程度,为了追求要抓住读者,传递了错误的价值观。那么怎么抓住读者呢,不外是暴力和男女关系两个方面。”

“暗算这本小说中表面上说的是几位在秘密战线上奉献出自己生命的英雄,但核心却是男男女那一套。比如瞎子阿炳,性格朴实善良,在任何一部文学作品中,都应该是发光发热的存在。但作家却给他设计了一个妻离子散的结局,我想请问作家,你这么设计情节,究竟是为什么?”

“黄依依,一个数学家,一个天才,却变成了破坏别人家庭的放荡女人,最后不光彩地死去。我想请问作家,这么设计故事,究竟是为什么?”

“你想要传递一个什么样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孙三石同志,请你回答我的问题。”

孙朝阳瞠目结舌:“我……”大佬,我们事先不是说好了吗,大家走个过场,随便说两句,等会儿吃饭喝酒他不香吗,怎么还节外生枝了?

大佬一起了这个头,立即就有另外一个大评论家发难:“孙三石同志一向擅长自然主义描写,据我所知,他的通俗长篇小说《寻秦记》刚连载结束。我有幸读过一点,很有意思,很好看嘛。”

他的语气中满是讽刺:“其中,寻秦记中的男主角每到一地,就是每换一个场景,必有美女以身相许,然后是大量香艳描写。这种描写,我在明清世情小说中看到过,三言二拍,绿野仙踪、醉醒石。看得出来,孙朝阳同志对古典小说研究很深吗?小说中,甚至还出现多女共侍一夫的情节。没错,小说背景在古代,但别忘了,小说是写给当代读者看的。我个人认为,孙三石同志如此的写作态度,是对社会道德人伦的挑战。”

秦兆阳看到情况不对,忙道:“二位专家的话说得有点道理,言者无罪闻者足戒。但是,今天讨论的是孙三石同志的长篇小说《暗算》。”

你们就说暗算吧,扯寻秦记做什么,跑题了。

不料这话刚一说出口,立即就有第三个评论家打断他:“秦总编,我想请问,今天的会议是什么会议,你看看横幅,上面写着‘孙三石作品研讨会。’请问,寻秦记是不是他写的,能不能研讨?孙三石不还是个诗人吗,他的诗还获得过星星诗刊的大奖,如果今天我们讨论他的朦胧诗,我想总编也不会这么大反应吧?”

秦总编语塞。

周昌一帮助拳:“今天咱们说的是孙三石的小说,和一切应该从艺术上出发,从创作手法上出发。”

“好,就说说这本小说吧。”第四个评论家喝了一口茶水,悠悠道:“我个人认为这是一部失败的小说,艺术上毫无可取之处。”

这还真是群起而攻之了,孙朝阳刚开始还谦虚谨慎地旁听,渐渐地便铁青了脸:“还请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