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235章 事少离家近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第235章 事少离家近

作者:水下五米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2:33:45

老高领着孙朝阳到了二楼编辑室,让手下给孙朝阳办理入职手续。

二人就坐下攀谈起来。

老高的全名是高东方,今年五十六岁,南开毕业,和周公是校友。解放前就在各大报刊发表散文杂文评论,因为乱说话,还被抓去关过监狱,是位进步青年。在狱中,老高入了党。

平津的时候,他和同学们冒死将情报送出城去。在打开天津卫,活捉陈长捷之战中也是立了功的。

建国后,老高调北京来,一直从事文化工作,是一位颇有名气的作家。

如今他也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还兼了北京市作协的一个理事,现任《中国散文》的副总编,负责具体业务,算是单位一把手。

不过,他为人和善,是个出了名的好好先生。在特殊年代,认罪态度极好,写起检查来洋洋万言。按照他的说法,就是往长里写,但是千万千万不要写实质性的东西,不要给人留把柄。

高东方道:“我是个散文家,太擅长检讨书的作法了。总结起来就一句古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孙朝阳:“怎么说?”

老高:“两个黄鹂鸣翠柳——不知所云;一行白鹭上青天——离题万里,朝阳你是着名青年作家,你懂的。”

孙朝阳绝倒,又佩服得五体投地。连声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你的人生经验对我们很宝贵。

他又问老高的笔名,老高的笔名倒也普通,名曰:悲夫。

悲夫同志介绍说,《中国散文》是文联下面的单位,办刊有几年了,主要刊载散文杂文。

老高是敦厚长者,为人相当的不错,看起来对孙朝阳相当欣赏。

孙朝阳心中好奇,问刚才同志们在闹什么,好像跟房子有关。

听他问起这事,老高叹气,回答说,对,跟房子有关。员工们大多都住在单位的筒子搂里,条件就这样,大家也没话说。最近不知道那个缺德鬼放出谣言,说上级机关要建新楼,要分房子。于是,所有人的心都活了,就过来闹,还动起手来。

孙朝阳:“究竟有没有建新房啊?”

老高:“怎么可能。”

高主任给孙朝阳安排工作岗位,介绍新同事。他说,社里只有一个编辑组,加上他和孙朝阳,总共四个编辑。

老高是总编,下面是两个责编,分别是五十出头的毛大姐,三十来岁的大林。

孙朝阳疑惑,怎么才这点人,三审三校怎么搞啊?

看到他面上的疑问,老高回答说,是没有主编,要不朝阳你就把这个工作干起来,等转正后跟上级申请一下,你就正式出任主编一职。你是着名作家,做主编实至名归。这样一来,每月还能多两块钱补助,挺好的。

话说完,老高想了想,孙朝阳出版了那么多长篇小说。尤其是《寻秦记》都出了十几本实体书,还真不差这点钱。

孙朝阳继续发问:“老高,我看社里好多人,怎么才四个编辑?”

高东方哎一声:“忘记跟你说了,我社加上你总共有四十六个员工,其他人都是后勤那块的。”

孙朝阳额上热汗滚滚,禁不住道:“四十二个后勤人员侍候我们四个一线工作人员,这福气得多大啊?”

妈呀,四个人赚钱,养活四十二名员工,重任在肩,只能砥砺前行了。

毛大姐忍不住扑哧一声:“孙三石你真幽默。”

老高:“分工不同,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革命同志。”

毛大姐原先是记者,不搞创作,但据老高说她的文笔不错,单位材料都是她在写,算是资深了。

至于大林,虽然也是搞艺术出身,不过以前学的却是西洋画,是重庆川美毕业。以前在学校的时候就是文艺积极分子,做过校刊编辑,发表过不少文章。毕业后改行干编辑,一干多年,也算是实现了人生理想。

大林虽然三十多岁寡公子一个,但满脸都是青春疙瘩。他平时读书很多,自然看过孙朝阳所有作品,握住孙同志的手就不停摇,激动得不得了:“嗨,嗨,你的书我太喜欢了,我太崇拜你了,想不到我们成了同事,三生有幸,三生有幸。”

林同志案头和窗台上放满了各色石膏像,有断臂维纳斯有柏拉图头像有思考者,案头还有个素描本,没事就画上几笔。

孙朝阳指着维纳斯旁边的那个小玻璃瓶儿:“这个也能画静物?”

大林腼腆:“这个是开塞露,我最近便秘,不好画的。”

看到他满脸的青春痘,孙朝阳若有所思,问:“您的婚姻状况?”

大林:“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好好的一个人,怎么能够拿来结婚?”

说话的时候,毛大姐看着窗台上维纳斯的大熊,不停皱眉。然后训斥:“大林,那么脏的东西,你摆窗台上,还有没有道德,还讲不讲卫生?”

介绍完同事,老高乐呵呵地说:“老毛,大林,孙朝阳同志的名字大家都知道了,人家是国内着名作家,能够屈尊到咱们单位,是天大的好事,是上街领导对我们的关怀。据说朝阳同志以前在今古传奇杂志社做过责编,那可是几百万销量的大刊物。虽然说通俗文学和严肃文学是两个范畴的事物,但编辑工作的性质都是一样的。以后具体业务由朝阳同志负责,你们要接受他的领导,虚心学习。现在我们欢迎孙朝阳同志讲话。”

毛姐和大林鼓掌。

孙朝阳倒是有点不好意思,他以前在今古传奇的时候其实就是在那里玩,主要工作就是写稿。

他忙站起身来,说了些场面话,谦虚道,我人还年轻,工作经验不足。毛姐和大林是我前辈,以后我还得跟你们学习。今后,就让我们紧密团结在高东方同志周围,把刊物办好……云云。

简单的入职仪式结束,就开始交代工作。

孙朝阳其实对编辑工作不是太懂,内心还是挺忐忑的。但在大家面前却不能露怯,还是硬着头皮拿起稿件看起来。

这一看,心中就叫了一声:哇靠,小学生作文,这编辑工作也太他娘简单了吧?

文章就五六百字,三张稿签纸,题目《美好的一天》,抬头第一句话:“今天天气晴朗,蓝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

真是朴实无华,就是看起来好眼熟。算了,算了,枪毙掉。

他又换了一份投稿,题目《钢花、理想、青春》,概念很大啊,就是文章实在可圈可点,第一句是这么写的,“啊,亲爱的钢铁厂,夜晚的钢铁厂,为祖国生产钢铁的钢铁厂,我爱你钢铁厂.”

这不就是传说中的大海啊你全是水吗?

孙编辑很无奈,把稿子扔废纸篓里。

第三篇投稿倒也正常,是一个来自农业战线的同志,洋洋三千字,详细地描述了家里老母鸡从下蛋到抱窝,然后到孵化的整个过程,就是一篇流水账。但好歹文字通顺,能读。

像这种篇幅比较长的文章,一般来说都得写退稿信。孙朝阳就提笔写道:“同志您好,来搞已阅,很遗憾,不符合我刊用稿标准……我个人觉得,文学来源于生活,却必须要高于生活……文以气为先……你先要有个主题立意……“

写好,装进信封,贴上邮票,齐活儿。

孙朝阳写退稿信的时候,毛姐比较八卦,站后面看,看着看着就不住点头。道,朝阳主编你文笔不错,不愧是大作家。

孙朝阳纠正她说,是代主编。

毛姐感慨;“散文不同于小说需要写人写事,需要谋篇布局,入门门槛高。而且,散文篇幅短,几百上千个字就行,只要会写字就能作。于是就有很多文学爱好者投稿来咱们刊物,幻想着笔下作品变成铅字,一举成名。其实,作家真的需要天赋。天天看这种小学生作文,我都看抑郁了。”

“不会啊,我觉得这个工作挺有趣。”孙朝阳说。

不过,他还是很快就郁闷了。在看下一篇投稿的时候,作者大约是写了不少错别字,贴了很多补丁。但沾补丁的浆糊不牢靠,小纸片落了一桌。孙朝阳没办法,只得拿起小纸片在文章中对照着找,搞得脑壳都大了。最后愤而火起,扔废纸篓里了事。

看了半天稿子,到下班时间,孙朝阳做东,请三位同事下馆子吃饭。三人都喝酒,大家都很开心。

孙朝阳突然想起一事:“对了,先前救我的那女的是谁?”

毛姐道:“你说的是库管齐娜啊,明天你问她要就是了,挺好的一个女人,就是命苦。”

吃完饭,孙朝阳乘公交车回家,想起白天的事,抓了抓脑袋,心中想:总共才四个编辑,四十多个后勤闲杂人员,这什么草台班子啊!

不过,却是正经单位。

我们四个编辑都是国家干部。

至于其他人都是正式职工,九十年代规范化后都是事业编。嗯,不错,不错。

关键是工作轻松,反正每天看几篇小学生作文就oK。

事少离家近……其实,离家还是挺远的……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愉快的呢?

混吧,等转正,把户口和组织关系混到手,成为一个北京人再说。

孙朝阳满意地躺床上睡着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