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232章 这个春节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第232章 这个春节

作者:水下五米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2:33:45

孙朝阳计划的何情将要出演的《少林俗家弟子》就是一部功夫片。这事是他前几天和陈凯哥聚会的时候听他说起,并争取的。小陈导演和孙作家关系不错,当即就拿起电话打到导演华山那里去。

华山是hK邵氏影业公司的名导,在拍摄功夫片上有些年头。自从去年电影《少林寺》大火之后,内地各大电影厂都有意涉足这个新领域。但因为功夫片是新类型,大家都没有经验,于是便采用合拍的形式。

《少林俗家弟子》便是中影和邵氏的第一次合作。双方协议,邵氏出资金和技术,中影则出演员和提供拍摄期间的一切便利,并负责发行。

导演华山知道老陈导演在内地影视圈的人脉,接到陈凯哥的电话后,也不推脱,很干脆地说,等过完年让何情去河南登封试镜。

其实试不试镜都无所谓,八十年代正是港片最辉煌的时代。每天都有新片开拍,不少演员都是半路出家,要形象没形象要演技没演技,这就看导演的调教能力了。

何情有演技固然好,没演技现教现学就是,小成本电影讲究不了那么多。

华山说这样的话,基本上是答应了。

孙朝阳并不担心何情的演技,这位姐的演技可不是盖的,人家可是《四大名着》打满全场的老戏骨。至于功夫,她从小学越剧,童子功摆在那里了,在镜头前比划几下没问题。

因为熬夜看了春节联欢晚会,加上年轻人渴睡,孙朝阳第二天早上起来还是懵的。按照老家风俗,大年初一要早上要吃汤圆。孙永福可管不了那么多,七点就开始在院子里喊,喊到九点才算把兄妹俩喊起来。

汤圆是母亲搓的,红糖馅,味道很好,寓意团团圆圆。

现在是一九八三年二月十三日,大年初一,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才算是新的一年开始了。

这一年发生了很多大事。

五月份的时候,恢复高考后中国首批大学博士生毕业,这些人中很大一部份都是返城知青。时间过得真快,从七六年到现在竟然过去七年了。

在这个月,因为社会上恶性形势案件不断,中央正式发文严打,总算还了老百姓一片安全净土。当然,这次严打非常过激,但乱世用重典,在特殊时代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六月先驱者十号探测器成为第一个飞出太阳系的人造物体。

同月,hK摇滚乐队beyond正式成立,“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那会怕有一天会跌倒。背弃了理想,从来不可以,哪会怕有一天只你共我。”

悍匪二王被全国通缉,是新中国第一起全国性的大案。那时候,全国人民谈二王色变,记得当年在机砖厂的时候,老爹还拿了两根钢钎回家顶门,睡觉的时候,枕头下还放着菜刀。孙朝阳现在回想起来就觉得好笑,二王疯了才跑四川一个小县城去,疯了才闯入咱老孙家杀人,图啥啊?

这一年,任天堂发行了一款家用游戏机,俗称红白机,和一款新游戏,超级马里奥兄弟。

也是在今年,邓丽君在红磡体院馆连续演出六场,观演人数达到十万。

很有意思的一个年头。

八十年代春节放三天假期,所以,何情母亲初四中午的时候请孙朝阳全家在外面馆子吃了顿饭,算是双方父母正式见面。换前两天,你想请客,国营大馆子也没有开呀!

吃烤鸭。

在全聚德。

全聚德现在口碑还不错,味道也行。就是太油腻,其他人还好,都说美味。但孙小小和何情全程就吃了点鸭架熬白菜。

孙朝阳父母有点拘谨,亲家母是知识分子出身,看起来也优雅大方,而且那么年轻漂亮。相比之下,自己显得有点土气。但何妈妈却好像浑不在意的样子,不住给二老敬酒,说,首先感谢二老培养出孙朝阳这么优秀一个儿子,其次感谢孙朝阳对何情事业上的帮助,生活上的关心,第三,感谢亲家在百忙中拔冗前来……云云。

二老也不知道该怎么说话,只道,一家人,应该的应该的,就埋头喝酒。

陈忂是个讲究人,这次吃饭自己带了十五年花雕,请服务员用滚水温了。又这介绍了酒的来历,道,鲁迅先生在文章里写过,清末民初的时候,北京城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差丁衙役都喝黄酒。相比之下,白酒却上不得台面。每年冬天,九城内外都是黄酒的香味。另外,喝黄酒得配涮羊肉。于是,每年冬天,口外的牲口贩子就赶着羊进城来。都是绵羊,但领头的头羊却是山羊。

山羊比绵羊聪明,是合格的领导者。山羊的脖子上还挂着一个铃铛,做为智慧的象征。

不得不说,何妈妈待人接物很大方得体,又风雅,孙朝阳和孙小小兄妹听得津津有味。尤其是孙小小,正处于求知阶段,竟对陈阿姨大生好感。

但孙朝阳的父母就懵了,他们说的话自己一句都听不懂,坐那里生生地憋出一身汗。孙永福嫌花雕的味道怪怪的,想换二锅头,听到亲家母说喝白酒上不得台面,只能硬生生忍了。然后,被花雕酒的后劲给放倒。

双方父母见面后,几位老人又约着在城里玩了两天。

陈忂出来已经四个多月,想念家中何情的爸爸,就买了飞机票飞杭州。孙朝阳去送,备上了一份礼物聊表心意。

很快,到大年初十,也到了孙朝阳父母回四川的日子。

何情倒是懂事,也给二老备下了礼物。送了孙朝阳母亲一件羊毛衫,送了孙朝阳父亲一双北京布鞋。

孙永福特别喜欢那双北京布鞋,说和合脚,走起来舒服,他准备回家后从车间里拿点废旧的轮胎底,让鞋匠削了,钉上去,怎么也能穿他两三年。

何情微笑道,伯父,这鞋钉了底子就不好看了,以后我每年都会给你买的。

杨月娥孙永福这次来北京过年的时候大包小包,回家的时候,孙朝阳怕累着他们,索性不买东西,只给他们现金和粮票。对了,母亲在离开北京之前,何情又陪她去了一趟积水潭医院。那两天,孙朝阳在跟进《暗算》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书的事情,走不开,只能委托何情。

她们找到那个老中医,又抓了十几副药带回去。

何情问医生,老人回四川以后是不是照方抓药就行。老中医却发脾气,说,糊涂,我下的药是要根据四时节气和病人身体状况调整的,你这是胡来。这样好了,让病人一季度来复诊一次。

杨月娥忧愁:“一季度来一次,从四川到这里多远啊,坐火车就得三天三夜。”她一想起这漫长的旅程就害怕。

何情安慰她说:“伯母,身体要紧,要不以后坐飞机吧,我给你买票。”

杨月娥:“坐飞机多贵啊,不干不干不干,再说,哪能让你出钱。”

孙永福却道:“都是一家人,谁出钱不一样?孩子们要孝顺,这心意你不能不收下。再说,也没有几个钱。”

至此,二老算是彻底认可了何情这个未来的儿媳妇。

何情终于下手买了很多盆景,有柏树,有黑松,满满地放了一院子。

过不了多久,她就去了河南。然后写信回来说,试过镜了,华山导演对她很满意,用了。随信还附了一张剧照和一张明信片。

《少林俗家弟子》拍摄期半年左右,按照中影的计划,拍完要过一年,大约是在八五年才开始会上映。片中的演员都不出名,但都是老戏骨,何情说跟他们在一起拍摄,倒是学到了很多新东西。

何情每个月都会飞北京休息几日。

天暖风轻,孙朝阳就骑着自行车,载着她在胡同里乱逛。何情把手抱在他腰上,将脸贴在背心。

做为心理年龄七十岁的老人,前世又有一段破裂的婚姻,孙朝阳对于男女之情是很防备的,也觉得结婚实在没意义,但他现在确确实实地感受到了人间的真情。

管他呢,过去的早已经过去,人生苦短,就好好享受爱情吧。做人,最重要的是对得起爱你的人。

这年头,大伙儿都骑自行车。但已经有成功人士买了私家车,比如《少林寺》主演李连杰,就买了辆红色的轿车满北京城转,多牛啊。那时候,红色的车很少见,他每每都被交警拦下,看车看人,要签名。

孙朝阳也不是没动过买车的心思,但想想还是放弃。主要原因有三点,一,太张扬不好,闷声发大财才是王道;二,他对这个时代的汽车实在没兴趣,里面要啥没啥,又是手动挡,毫无驾驶乐趣。而且款式老土,就算要买车,也得等到八十年代末再说;第三,胡同太窄,弄辆车过去停着,路都要被堵半边,太没公德了。

不过,老蒋倒是买了一辆,实在要出远门,可以借他的。

蒋见生买了一辆夜明珠微型车,全车环保材料——除了底盘,全是塑料,还是那种最差的塑料——磕一下,就会碎一个洞。孙朝阳经常开玩笑说,老蒋,你这车如果坏了,都不用钣金,直接在街上找个补塑料盆儿的老头,用烙铁给你烙上就好。

蒋见生尴尬:“好歹也是车,好歹也是铁包肉。等过几年,我买辆大发。”

孙朝阳:“什么铁包肉,是塑料袋里装肉。”

不管怎么说,经济在发展,大家开始有钱了,孙蒋属于先富起来的那一批人。

同时富起来的还有何情的铁粉李小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