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22章 春暖花开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第22章 春暖花开

作者:水下五米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2:33:45

大家这一聊开,孙朝阳和几位未来大佬混得熟了,话匣子也打开了,就问这次大奖赛名号和征稿主题是什么 ?

叶延兵具体负责这次大赛,回答说,大赛名曰《中国好诗歌》,主题是“平凡生活中的伟大,诗意中的人生。”

你《诗刊》社不是弄了个青春诗会吗,我《星星诗刊》办个中国好诗歌,“中国“二字怎么也比你的”青春“大,压你一头。

“扑哧!“孙朝阳几乎把口中的酒给喷出来。《中国好诗歌》,三十多年后不是有个红极一时的电视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吗?

牛沙河给孙朝阳夹了一筷子折耳根,让他压压酒意,笑着说;三石,你也打算参加吗?“

孙朝阳:“写诗,不会,不会,我可弄不了这个。“

旁边叶延兵也鼓励道:“三石,别人读你的《棋王》只觉得人物鲜活,故事有趣,尤其是关于吃和下棋的部分,堪称精彩。但我却觉得那就是一首诗,尤其是王一生同时和九人对局结束的时候,呆呆地坐在那里,彷佛天地间一个小小的小黑魂,那就是诗啊!我想,如果你来写诗,一定会成为一个大诗人。诗歌,是文学皇冠上最璀璨的一颗明珠,多么的诱人,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寻道。“

孙朝阳可不想写什么诗,一首现代诗,撑死了十几行,以每行一元钱稿费计算,也就十块钱,哪比得上弄部几十万字的长篇小说,只要发表,就有上万入账,爽歪歪。

我都这把年纪了,只谈钱,而且家里未来也需要很多钱,寻什么道?

“明珠我就不想摘了,我只要文学皇冠底座的黄金。“孙朝阳已经有点醉了,说话开始不过脑子,大着舌头道:”依我看来,现代诗大多是分行文字,如果不分行,跟散文差不多,没有多大价值。相比之下,我宁可去看报纸上的社论,好歹言之有物。“

叶延兵也是个年轻人,听到这话大为不服,更何况孙朝阳这是在彻底否定自己的事业,否定诗歌这个艺术门类,断断不可原谅。

他也喝了不少酒,顿时拍案而起:“孙三石,我不同意你的意见。什么叫分行文字,如果诗歌仅仅是分行文字,那又为什么被古代人民创造出来,一篇篇名作流传至今,成为劳动人民的精神粮食。诗为心声,不平则鸣。年轻人爱慕一位美丽的姑娘,就有了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老年人叹时光流逝,自己大志未酬,依旧要奋发而起,就有了神龟虽寿,尤有尽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看到绝美风景,就有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至当代朦胧诗,青年在那个特殊年代 并未沉沦,就有了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他寻找光明。因为对祖国深沉的爱,这才有舒婷的《我爱我的祖国》,难道他们写的都是分行文字,难道他们写的都是无意义的文字?“

“三石,我喜欢你的小说,喜欢你的文字。在今日之前,虽未谋面,但通过你的文字,我已经拿你当神交已久的好友。但是,你太让我失望了。孙三石,我叶延兵,和你绝交。“

说了这么多话,叶延兵一张脸已经变成铁青。

牛沙河、肖轻云意识到两人都喝得有点醉,正要劝,孙朝阳也拍案而起了。

按说孙三石同志心理年龄七十多岁,已经老成精了,做事也是极稳妥的。朋友说话,他一般都是附和附和再附和,你好我好大家好,务必广结善缘。但今天他的脑子被敬酒给麻痹了,身体内二十岁年轻人的狂气血脉苏醒,当下是大大地不服。

实际上,孙朝阳对现代诗是真的不服,尤其是在后世被梨花体和浅浅体喂了屎之后,心中就有很深的成见。

“古诗词是律诗,好歹押韵,朗朗上口,现代诗都是垃圾,垃圾,垃圾。‘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也好,‘小巷又弯又长,没有门,没有窗’也好,都是分行文字。这种玩意儿,我一天能写一百首。“孙朝阳越说越尖刻:”就好像刚才堵你那哥们儿一样,他和你口中所谓的时代诗朦胧诗又有什么区别,文无第一,没准人家也写得很好。不客气地说,他那四千首诗,我半个月就能给你弄好,只要你给钱。“

叶延兵脸更青:“那你写啊,你现在就写几首给我看,就按照这次大奖赛的主题,我倒要看看你能写出什么花儿来,还能比北岛舒婷顾成好?“

孙朝阳:“写就写,分行文字我擅长。各位听众,有请孙三石同志表演,诗朗诵,大家鼓掌!“

他端起一杯酒,声音柔和,却满怀深情。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个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念完,孙朝阳把酒一饮而尽,将酒杯一摔,挥挥衣袖,白衣少年,乘风而去。

茶馆中,叶延兵呆呆地看着他的背影,口中咀嚼着这段文字,越琢磨越觉得唇齿流芳。

他想了很多很多,想起中学时的同学,想起在陕北插队时照顾自己的老乡,想起自己的父母……他们是每一座山,每条一条河,是一个个温暖的名字。

他铁青的脸逐渐变得潮红,眼眶逐渐湿润。良久,才道一声:“绝了!“

小叶沉默的时候,牛沙河与肖轻云没有打搅他,只默默喝酒吃菜。

听到他这一声感叹,牛沙河才转头对肖轻云道:“小肖,我要跟你抢作者了,孙朝阳是我们《星星诗刊》的,给个面子啊!“

“牛老师是想把这首诗发在你们刊物上?“肖轻云:”不过,孙三石同志明显对现代诗有成见,他会同意吗?“

叶延兵:“管不了那么多,先发,具体思想工作,就拜托肖姐你了。“说罢,就打开上海牌人造革公文包,拿出纸笔,趁着记忆还在,飞快地记录。

牛沙河:“不但要发表在刊物上,还得自动进入这次大奖赛的参赛作品目录。至于能不能得奖,那就不是我们编辑说了算,就看评委们喜不喜欢。我倒是希望孙三石能拿个奖,再吃一顿他的大户。“

肖轻云笑着摇了摇头:“好,我明天见着人跟他说。“

孙朝阳重生后第一次喝这么多酒,竟是醉了,他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背着行李,又着名找到一家小旅馆,又是怎么住下的。

直到第二天早上醒来,才发现自己躺在一个大通铺上。头疼的要命,昨天晚饭的事情一点都不记得了。

这就是所谓的大车店,当然,四川不是这么叫的。住店钱很便宜,两毛钱一晚,一个房间一张大铺,可以同时挤七个人。

很不幸,孙同志睡在正中,左右各有三人,都是壮士,当真是左右为男。

住这种大车店的人大多是成都省的吃劳力钱的劳动人民,这六人中有踩三轮车的,有扛麻布包的,有推板板车送蜂窝煤的,还有一个同志的职业比较特殊,给人补碗。

大伙儿累了一天,又不讲究,不洗脚就上了床。孙朝阳是被他们给熏醒的,睁开眼愣了好半天,死活也想不起自己此刻在什么地方,又干过什么。

再看大通铺的被子,都黑得起了腻,用手指一捏,妈妈的,黏糊糊的粘手,救命啊!

他和跟自己有一睡之缘,百年修得共枕眠的六个老哥一块儿在旅馆的食堂,捧着比自己脑壳还大的面碗吃了份没有油水没有臊子没有葱花的担担面,这才退房去《青年作家》编辑部,继续看信回信。

出门回头看去,旅馆的白色墙壁上写着“红星路团结旅饭馆“,心中暗叫一声”我靠。“

从北新路到红星路距离不短,自己又是怎么穿越小半个成都城浪到这个地方的?难怪今天早上一起床,脚有点疼。

昨天晚饭有点失态,把小叶给得罪了。孙朝阳有点后悔,在街上称了半斤麻糖,让服务员切成小块,和了炒面,用黄纸包好。

麻糖是以红薯熬制而成,甜度很高,乃是四川人爱吃的零食。唯独就是冷了后很硬,吃得时候需要上凿子,然后用小铁锤丁一声敲下来,所以又叫“丁丁糖。“抗战时期,文学大师沈从文跟随西南联合大学迁去昆明,平日都拿丁丁糖补充身体所需糖分。

当时他在大学当教授,每个月有几十块大洋薪水,消费力很强。但随着时局越发坏下去,大洋是不发了,全是法币。教授们饭都吃不起,更别说吃麻糖。到后来,沈从文就开始拿家里旧衣服去当了,买米回家。

这段故事沈从文写在他的散文里,读来颇为有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