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213章 小宴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第213章 小宴

作者:水下五米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2:33:45

葱花没有。

青椒没有。

香菜没有,甚至连味精鸡精也没有,没有蘸料,这顿羊肉火锅该怎么弄呢?

孙朝阳有点抓脑壳。

他本来打算弄个涮羊肉的,还专门去五金商店买了个刨子回来。不料那头山羊在屋檐下挂了几日已经冻成冰棍儿,用刨子推不动。无奈之下只得扔温水里泡了几小时,提起斧头连皮带骨劈成块儿,放大锅里,又扔进去一块生姜和一钱花椒,煮起来。

蘸料还是要弄的,还好母亲以前寄了十几斤干辣椒过来。他就把辣子放怼窝里细细舂成辣椒面。

到吃羊肉的时候,在辣椒面里和上盐,一人发两颗大蒜,齐活儿。

舂了几斤干辣椒面,孙朝阳因为喝多茶水,跑了趟厕所。不片刻,从茅房里传来又惊又怒的叫声。

舂完辣椒面,孙朝阳在水龙头下洗了十几斤萝卜,提着菜刀去皮。他是个四川人,天府之国气候温润,四季常绿,物产也丰富。即便三九天,蔬菜水果种类也极其丰富。河北地界就惨了点,到冬至时节,外面一片黄乎乎光秃秃,什么都没有。平时除了白菜就是豆芽,吃都吃腻了。唯独萝卜他很喜欢,怎么都不审美疲劳。

北方的萝卜有个特点,甜,咬嘴里跟吃水果一样。如果用来炖肉,更是能把肉里的香味提出来。不像四川的萝卜,带着一股子苦涩。这大约是因为水土不同的关系吧。

来京城后,孙朝阳做饭的次数多了,总结出整治萝卜的经验。萝卜炖肉要想好吃,关键是肉要多,萝卜要少。

羊肉在大锅里炖了半天,渐渐地就有油脂析出,油花花在汤面翻滚,亮晶晶好生诱人。但有一点孙朝阳想不明白,这汤色怎么有点黑,不像后世在外面吃的羊肉汤是奶白色。

随着油脂被煮出来,空气中弥漫着醉人的香气,很浓郁,闻起来有点上头。

“好香。”五点钟的样子,蒋见生和杂志社的众人蜂拥而至,看到那么多肉,同时欢呼。现在是中旬,大家收入有限,领的工资皆已经开支了,现在都在苦熬,如瞎子这种小年轻已经好久没吃过肉。

有一段时间没有看到他们,孙朝阳很惊喜,急忙喊:“魏芳,你来看火做饭,其他人都进屋去做。”

魏芳本是农村女孩子出身,地里家里的活儿都做的,就应了一声“放心,都交给我吧。”,便去淘米蒸饭。

孙朝阳把众人迎进北屋客厅,给大伙儿泡了茶,叙了会儿旧,就问蒋见生:“老蒋,你懂古董家具吗?老冯留了一屋子家具给我,说是红木的,还是明朝的。他的话我不是太相信,帮我看看。”

蒋见生:“我不懂,在我眼里,都是木头。”

“不然,这些家什都是好东西啊。”杨鹤插嘴:“在下以前不是反动文人吗,对古董金石倒有所涉猎。”

杨鹤说,他以前做编辑的时候,天天跟旧文人打交道。那时候的畅销书作家可都是宝贝,编辑的工作就是维持住彼此的关系,有时候甚至要帮他们解决生活上的问题,比如置产置业什么的.。有的作家喜欢出入风月场所,他要帮找地方;有的作家想买古董,他就帮着联络商家,见得多了,也懂一些。

老蒋听得带劲:“老杨,风月的事详细说说。”

杨鹤:“就说有个写神怪小说的作家吧,人挺好色,老夫颇为不齿。有天我领他去了一处,那女子竟然是前清的一个格格。格格说了,如果是在前朝,你看我一眼就是天大的福分。如今……那福气可就大了……嗨,这里都好多年轻人,不能聊不能聊。我反动,我有罪,我有罪,罪在不赦免,罪该万死。”

说着话,他就开始摩挲端详起孙朝阳的家具,口中啧啧有声:“不错,不错,是明朝的。你看这榫卯结构,就那是时候的风格。”

孙朝阳:“那么是什么木料?”

杨鹤就说,客厅这套家具都是黄花梨,卧室的要差点,是鸡翅木,嗯,还有个柚木的箱子。柚木做箱子那不是胡闹吗,应该用香樟木的。我们江南地区百姓人家生了女儿,通常会在院子里种一棵香樟树,等到十八年后,树也长大成材。就把树砍了,做几口箱子,用来做女儿的陪嫁。香樟木天然带着香味,又能杀虫,放女儿的行嫁正好。

孙朝阳听得心中欢喜,黄花梨值钱他是知道的,至于鸡翅木,柚木什么的,估计也不便宜。不求最好,只求最贵。

香樟木就算了吧。

他说话的时候,陈瞎子一直把脸凑在家具那里看,闻言插嘴:“老杨,你祖籍徐州好像不是江南吧?”

杨鹤面色大变,欲要发作,孙朝阳突然惊奇地叫了一声:“老杨,你怎么不咳嗽了,自打你进我家就没有咳过一声。”

杨鹤双手合十:“感恩蒋经理,药费全报,我连打了一星期盘尼西林,又一把一把吃西药,倒把病情控制住了。只是从x光里看来,两肺都有空洞,累不得,气不得。”

孙朝阳又问:“老杨,现在这种古董家具值多少钱?”

老杨:“不值钱,也就料子可以用。在文物商店,一把品相好点的椅子就几十块,品相差的,有损伤的,几块钱就能弄到。不过,那是十年前的事情,现在也不多了。”

“几十块一把的椅子不便宜了。“瞎子又摸了摸木料,摇头道:“什么红木呀,我看也没什么了不起。小时候我家外面的河沟淤泥里好多好料,都炭化了。我爷爷是个勤快的,没事就去河里挖回家当烧柴,一年烧个上千斤。”

老杨大惊:“乌木?”然后跌足:“焚琴煮鹤,焚琴煮鹤啊!”

孙朝阳也叫声可惜,说:“大家如果有闲钱,不妨买点古董放家里收藏,当传家宝传给后人,没准以后更值钱了呢。”

杨鹤点头:“乱世黄金,盛世古董,我看如今这时世啊,和历史书上记载的文景、贞观盛世有点像,收点古董压手上也是应该的。”

众人都道,吃饭都恼火,哪里还有钱买文玩。

蒋见生却留了心:“等我新买的院子收拾出来,也弄套红木家具摆着。老杨你是大方家,到时候帮我参谋参谋。”

杨鹤:“在下的肺痨能好,全靠蒋经理的资助,你对我有救命之恩,自然涌泉相报,到时候吩咐一声就是。”

孙朝阳:“老杨,到时候也带上我。”

杨鹤:“应该的,应该的。”

魏芳自在厨房忙碌,杨鹤和瞎子就过去帮忙。孙朝阳也要起身,老蒋却拉住他:“朝阳,有事跟你说。”

孙朝阳:“是何情新专辑的事情吧,我昨天去过她那里,已经说好了。新专辑的主打歌我来弄,其他的找别的词曲作家买。”

蒋见生:“那就好,那就好。做何情的第一张专辑时,你我都是两眼一抹黑,一通乱整,还好现在卖得不错。不过,正因为经验不足,我发现《粉红色的回忆》有个问题。”

孙朝阳:“您说。”

蒋见生:“就是里面的歌曲比较杂,有抒情歌曲,有迪斯科音乐,有邓丽君,没有个鲜明的风格。下一张专辑,咱们都按照你的主打歌的风格选曲,务必弄成一个调调儿。别搞得听众在听歌的时候,前一首歌还是你情我爱,下一首就变成‘沈阳啊沈阳啊我的故乡,马路上灯火辉煌。’前一首还是美酒加咖啡我喝了第一杯,下一首歌就变成了‘国际纵队来到雅马拉,为了自由的西班牙。’根本就不搭嘛。”

孙朝阳倒是认可这个意见,说,下来我们确定一下用什么风格的歌曲,确定主题。

蒋见生:“计春化现在也是个大明星了,我答应给他出个专辑的,朝阳你看给他弄首什么歌?”

孙朝阳摇头道:“计春化老师是你签的,我个人其实持反对意见,这事我不参与。”计老师就是优秀演员,拍武打片可以,让他做歌星出专辑,开什么玩笑,明显就会赔钱,反坏了我孙朝阳的名声。

见他不想参与制作,蒋见生无奈,只得道这事就交给宋铁柱弄吧。

又聊了半天,米饭蒸熟,羊肉也煮好,魏芳和老杨他们同时喊:“蒋经理,朝阳,吃火锅了。”

孙朝阳:“铁森两口子还没来呢,再等等。”

魏芳:“不管了,我先摆桌。”

当当——

外面有人拍门环,史铁森和陈西米来了,跟他们一起来的还有个三十出头的人,霍然《当代》主编周昌一,是他拍板要孙朝阳《暗算》的。

孙朝阳很惊喜:“周主编,稀客啊!”暗算发表后,他去过一次当代杂志社,和周主编见过一次面,挺投缘。

周昌一:“刚才西米说了要来你家吃火锅的事情,我晚饭没地方着落,就来打秋风,你不会不欢迎我吧。”

孙朝阳说:“哪能呢,屏蔽生辉。”

周昌一:“其实我想和你谈谈《暗算》的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