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208章 大慈大悲的观世音娘娘

李小兵是保定人,今年虚岁二十,从小就是个倒霉孩子。

他老爹在一家化工厂工作,生产塑料薄膜的。厂子离家远,一周回来一次,每次回家,都带上一大包废塑料膜,搞得家里又脏又乱,跟垃圾堆一样。

李小兵上面还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都已经结婚成家,有儿有女,平时都不怎么过来。

大约是老娘生了三个孩子后,身体亏虚,怀李小兵又碰到困难时期,营养不良,七个月的时候李小兵出世。

做为一个早产儿,李小兵身体极差,瘦如豆芽,一头黄发,让人担心他歪歪斜斜走到路上,一不小心倒下去就变成饿殍。至于气力,那是完全没有的,提捅水都费劲。加上性格柔弱,被人侵犯了,都是退让了事。

更何况,他长得实在太挫折,三角眼,蒜头鼻,厚嘴唇,一看就是影视作品中的坏蛋。

这样的人,不被欺负,谁被欺负?

八十年代初期,社会挺乱的,街上二流子不少。流氓们也不为什么,纯粹就是以欺负人为乐。没办法,娱乐活动实在太少,年轻人身体里旺盛的荷尔蒙无处安放,总得要找些事发泄出来。

于是,李小兵就成为他们取乐的对象,看到一回就戏弄一会。李小兵害怕,他越害怕,别人越来劲,到最后更是下手殴打。

可怜李小兵时时刻刻身上都带着伤,时时刻刻都显得狼狈。

这种暴行到今年下半年的时候更是达到顶点。

事情是这样,保定是中国最大的地级市,人口极多。小小一个村,就有上万人,抵得上南方一个乡镇。比如他以前去过的李亲顾镇,李亲顾村,简直就是座小县城。

人口多,就业就困难,叠加上青年返城,问题变得更严重。

当初为了工作问题,李小兵母亲提前退休。为了这个名额,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争得大打出手,至今老死不相往来。好在三个孩子总算有了工作,到李小兵的时候,父母实在没辙,也不管。

人活着要吃饭,老闲着也不是办法。

李小兵有一个特长,做得一手好火烧。以前邻居有个旧社会的厨师,没事的时候就在家里起灶烤饼子,烧卤肉。他馋嘴,就跑去守。守了也是白守,还吃人一顿拳脚。但十多年看下来,却也学会了人家的手艺。厨师死后,他就把这门技术给传承了下去。

没有工作怎么办,李小兵便将就人家的炉子,弄来驴肉的边角余料,烤了火烧上街叫卖。

你还别说,味道真的很好,颇受大家欢迎,一个月下来,收入竟抵得上普通人一年的工资。只是干这个风险太大,经常被市场管理人员追得像兔子一样。抓住就没收犯罪工具,还丢小黑屋关上两天。

另外就是被流氓欺负。

流氓欺负他的原因很荒谬:“你一保定人,做火烧就做火烧,咱们也不说什么。但烧饼不应该是圆的吗,你这饼怎么是方的,你这是对我们的侮辱,打他!”

这回李小兵被揍得很惨,背心被人用皮带抽得全是血痕,额上也有个大包,用手摸,痛得钻心。

这天是周末,恰好老爹回家。

看到儿子狼狈的模样,老爷子勃然大怒,顺手就抽了他一耳光。骂,你这个小畜生,没本事我也认了,老实呆家里,我就当养了条狗。可你呢,你天天在外面鬼混,还卖烧饼当武大郎。每次被国家逮了,还让老子和你妈妈去领人。我跟你妈一把年纪,人大面大,还给人赔笑脸,丢死人了。怎么,又被人打了,你怎么不被人打死。

穷人家孩子多,生活困难,仓廪不足,哪管什么礼仪。李小兵的妈妈也烦这个没出息的老四,在旁边帮腔,打,打死这个鬼东西。

老爹抽了一记耳光后还不解恨,又飞起一脚把孩子踢出门,让他滚。

李小兵在大街上走着,眼泪从三角眼流下来,流进脖子,流进心里,好冷。

他从出生到现在,好像从来没有感觉过人间的温暖,他感觉这样的人生实在没有意义。

不活了,不活了,不活了。

“夏天夏天悄悄过去留下小秘密,压心底压心底,不能告诉你,就在秋天秋天的梦里我又遇见你,不能不能告诉你。哦不能告诉你,哦,想的还是你。哦不能告诉你,心里想的还是你……”

有温柔的歌声从旁边传来,就好像一股暖流,让李小兵已经僵死的心慢慢跳动。

他抬起泪眼,却什么也看不清,眼前是一团粉红色的雾气。那雾气好像是春天时的十里桃花,好像是梦境中暖和的羽绒被。在雾气中,一个面如满月的女子微笑着看过来,就好像,就好像……庙里的观世音菩萨。

李小兵痴痴地立在冷风中,立在音像店门口何情的宣传画下面,一遍又一遍地听着里面传来的歌声,哭了一次又一次。

当天晚上,他在阁楼里坐了半夜,直到凌晨,才一咬牙,拆开一块地板,从里面掏出一个塑料布包的口袋。打开了,里面全是大团结,总数有六百多块。

李小兵前段时间赚了很多钱,但他不敢告诉父母,怕被打。他以前也不知道拿钱来做什么,也不存银行,就藏地板下面。他没有人生目标,什么事都觉得无所谓。

但现在他知道拿钱做什么了。

他要去北京,去朝拜。

那歌声,让他第一次感受到人间的温暖。他感觉自己是被人爱的,大慈大悲的观世音娘娘 啊!

收拾好衣服,趁父母还在酣睡,他开了门一路跑去火车站,买了最早一张去北京的车票,沿着京广线出发!

那时候的京城管得严,住宿需要单位介绍信。

李小兵被人撵得抱头鼠窜,睡过地铁,睡过城墙根,睡过公共厕所。元旦过后的北京实在太冷,但他有钱,就从黑市上买了军大衣雷锋帽棉鞋,把自己裹得像一只包菜。至于吃饭,就下馆子,他吃得饱吃得好,人也胖了一圈。

在前几天,他买了一台录音机,小山羊牌的,买了何情的磁带,没事的时候就听,一天光电池都要消耗四五节。

这个时候,李小兵才体会到钱的用处。

什么是钱,钱就是可以让你干想干的事情。

熟悉环境后,李小兵就开始打听起何情。他去新华书店,去音像店,去街上摆摊翻录磁带的小贩那里,也认识了些人。

在认识的人当中也有不少人喜欢何情,其中和他最谈得来的是几个同年龄段的年轻人。大家见面就说听何情的歌,看她的海报,互相交流从报刊杂志上听到的消息。

这让李小兵感到很快乐,他收获了从来没有过的友谊。

但还是找不到何情,其他几个朋友也没有她的消息。

这让大伙儿有点懊丧。

……

那头,孙朝阳在蒋见生的引见下终于见到了四合院的房东,开始商谈购买房产的事情。

房东是个六十出头的男人,秃顶,刚从海外回来,穿着很摩登。他是上海人,以前在洋行做职员,四十年代末的时候调北京分部任职,买了这套四合院暂住,结果就陷在城里了。后来因为一家老小都在海外,受到冲击。八一年落实政策后,才出国和家人团聚,

这套房子闲置着没什么用处,租给蒋见生一年也看不到几个钱,听说孙朝阳想买,就同意了。

“多钱?”孙朝阳听到房东报出价格,很震惊。

男人姓冯,对孙作家很尊敬,看到他惊讶的表情,有点不好意思:“一万五千块,真的不能再少了。”

孙朝阳:“我的妈呀!”

孙三石同学每个月光稿费就有三千来块,这套院子,半年不到就能拿下。更何况,最近何情的《粉红色的回忆》卖到爆,他和蒋见生各有十万块入账,前所未有的富裕。

在后世,北京四合院老贵了,尤其是这种距离**步行不过十来分路程的地段,价格更是飙升到离谱的两个亿。而且,你有钱还没处买去。世界上只有一个北京,北京一环以内,故宫等各大历史古建筑一占,留给你的地儿就不多了。所有人都知道这里的四合院保值,已经具备了金融产品的属性,都不会卖。

最妙的是,这一片四合院都会做为古建筑历史文化遗产保留。不像其他地方,虽然有不少大杂院四合院,但在未来的的城市建设中都会被拆掉,建成高楼。

这里的四合院反正就是一个字“贵。”

为了买房,孙朝阳又是写书,又是做音乐,忙得昏天黑地,准备了大量现金,结果人家只问自己要一万五。早知道如此便宜,我还折腾个什么劲儿,还把自己累得阳了十天半月,差点死在京华烟云里。

但他转念一想,一万五,在现在已经是天价了。

普通人一个月才三十多块钱工资,一万五千块,普通人不吃不喝也得五十年。在小地方,万元户可是成功人士的称号,是要通报表扬,胸挂红花亮马夸街的。

四合院即便在八十年代,也是一般人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

可见,贵的东西在任何时代都贵。不是小老百姓能够享受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