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19章 读者来信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第19章 读者来信

作者:水下五米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2:33:45

不过,还是有几封信写得不错,终于让孙朝阳有了动笔回信的**。

其中有一个读者估计上了些年纪,传统文化造诣也深,信上说,孙作家的小说《棋王》已阅,很喜欢。小说里写到,王一生学的是道家的棋,道若行,便下山入世,有所作为。道若不行,则披散了头发,隐入山野,做那闲云游鹤。我在特殊年代受了些冲击,至今心有不甘,但读完这本道家的书,忽然想通了,放下了,心平气和了,感觉从未有过的舒畅,谢谢作家同志。

信末,还附了一张写着上面车二进三,兵四进一、炮二平一之类的口诀,说说他看了小说,想象出的王一生同时和九人对局的棋谱。

这是铁粉啊,得回信。

孙朝阳哪里懂得什么象棋,就把谱子收了,准备带回家给父亲孙永富。又在纸上写到,感谢你的来信,谱子已经收到,很喜欢。所谓道,就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以及态度。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归根结底,就是好好生活,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往日种种,已成过去,不妨放下,由他去。所谓,云在青天水在瓶。

他还回了一封广东读者的来信,读者是个厨师。信上说,他师承粤菜名师某某某,主制蛇羹,可惜师父已经去世很多年。作家同志《棋王》一书中,写到知青们制作蛇羹时,切蛇肉沾铁器便有腥味,得用竹刀,还有里面用醋膏提鲜,都是本门不传之秘。早年听恩师说过他有个儿子在六十年代的时候和他失散了,不知道作家同志是不是我那失踪的师兄?

信中,厨师还悲伤地说,师兄,你和师父的事情都过去二十年了,现在师父已经仙去,还有什么恩怨放不下呢?

师兄,回来吧,回来吧!

信纸上,斑斑都是泪痕。

……

孙朝阳哭笑不得,这还来寻亲了?信不能不回。他在信上说了自己的来历和身份,道,我就是个回城知青,可不是你那六十年代失踪的师兄,组织可以为我作证。对不起,让您失望了。不过,还是祝你早日找到同门大师兄。

……

随着读者来信一封封读下去,内容越发离谱。

有要向孙作家拜师学艺的,随信附了一首小诗,希望三石同志斧正。

看看诗写得怎么样也无所谓,问题是这哥们的诗稿竟然折成一只结构复杂的纸鹤。孙朝阳一拆,拆不开;二拆不得要领;三拆毫无线索;四拆心头火起,抓过一个编辑抽烟用的火柴,将这篇大作付之一炬。

有一封信是向孙朝阳借钱的,写信人说他也同样是插队知青,回城后一直没有工作,父母看他极不顺眼,是《棋王》这部小说给了他生活的力量。自己现在一切都好,就是经济是有点困难。听说你们作家只需要一动笔,钞票就大大滴有,能不能回个信,再随信汇款三十元。只需要三十元,你就能改变我窘迫的生活环境。

至盼,至要。

孙朝阳哈一声笑起来,这哥们儿是有枣没枣打三杆子再说,没准就骗到钱了,梦想还是应该有的,万一呢?

这也太侮辱智商了吧。

又有一封信是骂娘的,估计写信的人有点年纪了,为人也老古板。在信中,这老头一本正经教训起孙朝阳。说,小孙同志,你刚插队回来,应该还是个小年轻。这十年对很多人来说都是空前浩劫,多少有位青年下乡吃苦,荒废学业,这是国家的巨大损失。作为文学,应该揭批,控诉动乱对于青年的损害。

可你是怎么写的,农村都被你写成世外桃源了,又是捉蛇,又是大吃大喝,又是下象棋,又是看电影,你这不是为那十年的动乱张目吗?小孙同志,请问你又是什么立场?

孙朝阳看得抽了一口冷气,这不是神经病吗,谁说写小说就应该伤痕就应该控诉,生活已经够累的了,谁他妈喜欢看你在纸上一把鼻涕一把泪?小说,首先应该好看,应该有趣,让人看了觉得爽才是王道。

对这种老夫子,多搭理一句都是浪费时间。

……

除了看信,孙朝阳还是选了几封看起来正常点的回了信,每封回信也就一两百字,内容不外是鼓励读者多读书,读好书,努力加强自己修养,努力建设国家。

都是老生常谈,八股文章。

写好,蹭编辑部的邮票,贴了,和退稿信和在一起,等会儿社里有专人送去邮局。

正写着,忽然有人再耳边扑哧一笑:“好书法,无门无派,自成一格。”

闻言,孙朝阳心叫一声惭愧。在后世他用电脑和手机打字多了,现在手写,经常提笔忘字,字也写的不怎么样。

他起头,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身后竟站着一个五十多岁,头发花白的老头,正笑眯眯地朝他挤着眼睛,神情诙谐。

孙朝阳:“什么无门无派,什么自成一格,根本就是狗爬搔。”

老头没想到孙朝阳竟豁达地承认字写得难看,心中就有几分喜爱,问:“你是青年作家的人?”

肖轻云:“牛老师好,介绍一下,这位是《棋王》作者,孙三石。三石同志,这位是《星星诗刊》的主编牛沙河牛老师。”

牛沙河的名字在文学青年圈里可是如雷贯耳,他本是诗人,在蜀地一省文学界的大拿,现在又是《星星诗刊》的主编。星星是什么地方,星星是中国现代诗的第一刊物,五一年创刊后,就发表过诸如郭沫若、朱老总、陈老总等政治文化名人的作品,对了,陈老总的《梅岭三章》就是在上面首发的。

而且,这些年,星星诗刊主推朦胧诗,推出了北岛、舒婷、顾城等一系列新生代诗人。可以说,八十年代的朦胧诗运动就是以此刊物肇始,并成为主要阵地。

在年轻诗人心目中,《星星诗刊》的地位甚至还超过国家级诗歌刊物《诗刊》。

牛沙河做为星星的主编之一,可见其在现代诗界的地位。

虽然身为编辑,但他的名字在中国朦胧诗历史上还是站有一席之地的。

孙朝阳忙站起来,恭敬地和和握手:“小子浮浪,冲撞长者,恕罪恕罪。”

牛沙河:“人不轻狂枉少年,你的小说我看过,写得好看。别人说你文笔老练,依我看来,却有一丝青年人特有的狂气,很让人喜欢。对的,创作就应该有老子天下第一的状态。一百个人有一百个哈姆雷特,读者来信,好的,咱们回个信。不好的,甚至无理取闹的,就别搭理。”

孙朝阳:“对对对,牛老师说得对。”

肖轻云:“牛老师,你怎么想起到我们这里来的?”

牛沙河:“闻到你这边的橘子味了,紧赶慢赶,还是来迟一步。”他不住顿足:“小肖,你就是这么对我的吗,等下你请吃饭。”

孙朝阳:“我请我请。”

牛沙河:“你的《棋王》稿费挺高的,肯定你请啊,咱今天就要打你土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