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187章 栏目敲定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第187章 栏目敲定

作者:水下五米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2:33:45

第二天下午。

“朝阳你鬼鬼祟祟在外面做什么?快进屋说话。”金姐朝外面走廊上正在探头的孙朝阳招了招手。

孙朝阳:“诶,来了来了,我在家里都嗅到你这里的香味,估计有好吃的,就跑过来。晒的虾干啊,我最喜欢吃了。”

“鼻子够灵的,你家离广播电台都有三公里远。”金姐将一包虾干推孙朝阳面前,说:“这是我老家亲戚捎来的,你尝尝。”

孙朝阳:“这么大方,别口头大方,却心疼。”

“去去去,我不是那么小气的人。”金姐还真有点喜欢孙朝阳这个年轻作家,除了他特有的朝气以外,关键是他身上透着一股子这个时代人少有的机灵劲儿,说话有趣得很。不像支抗美,看到就让人来气:“还别说,我真有事找你。”

孙朝阳啃着虾干:“金姐你找我做什么?”

金姐:“昨天晚上你的节目我听了,很不错啊。尤其是念的那两封信,听得大姐我心里一阵阵发酸。播出的效果应该很好,你是怎么想到这出的。”

孙朝阳心中得意:“还不是因为大姐你把那么多听众来信让我看,说是可以写进小说里。我就认真读了不少,心里想,这些信咱们是不是可以在频道里播一下,没准听众爱听呢!当然,这事还得金姐你点头,最好挂一个栏目组组长的名儿,好随时指导我们的工作。”

这是把功劳让给了金姐,反正自己又不是广播电台的人,要这个虚名也没意思。

金姐负责台里的具体业务,见孙朝阳这么大的一个作家不争功,心中更是对他有好感,道:“说说你的想法。”

孙朝阳缓缓道:“现在我们国家的交通和通讯条件很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嘛。电话现在还没有普及,一个单位才一台电话机,普通老百姓也用不起这玩意儿。因此,大家联络远方的亲朋好友,都是写信。但是,写信这事很不靠谱,如果外地的亲戚朋友搬家了或者工作单位变动,那就找不到人。更别说建筑工人、伐木工人、道路养护人员,地矿工人这些野外作业的,一个工程干完就换一个地方,你写信也没用。”

“金姐你那天让我看听众来信,我发现有不少读者在信里留言说,他们找不着自己要找的人。希望能够把让我们把信在电台里播一播。这样,收信人就能听到。”

“我考虑的是,从众来信中选一些有意思的,有意义的信读。一是能够帮帮那些失去联络的人,让他们知道自己还被人挂念,二来也可以让收听节目的听众多一点,把栏目搞红。您也知道的,我来广播电台做这个节目,就是想利用一下这个平台推广一下我们新出的音乐专辑,听众一多,知道我们专辑的人就多,磁带就能多卖几盒。这事我也吃不准,想请金姐帮我把把关。”

听孙朝阳说完这事,金姐眼睛亮了,禁不住道:“真是个好点子,朝阳,不愧是个大作家,连这种主意都想得出来,绝了。”

她脾气不好,动辄对手下语言暴力输出,但业务能力绝对没话说,否则也不可能走上领导岗位,自然知道孙朝阳这个提议的含金量。

她把手里的虾干放下,用手绢擦了擦手,正色道:“我们文化宣传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给人民群众献上精神的粮食,让群众在辛苦劳动之余得到身心的放松,如果能够再得到一些东西,那就最好不过。现在我们国家的基础设施还不完善,给人民群众造成了生活和工作不上的不便。但我们还是可以做些事情,这个为听众念家书的栏目必须做,不但要做好,还要做出成绩。为人民服务,是我们永远不变的宗旨。”

孙朝阳:“谢谢金姐,我不全为多一些听众好给磁带做广告,我是觉得这件事有意义。”

金姐点头:“我下来会让其他栏目配合你们,给你们做做宣传,让听众如果有需要,可以写信来我们广播电台。对了,你们栏目的名字《月下夜谈》需不需要改个名字?”

孙朝阳想了想,回答说:“不用,一切照旧。”

念家书这种事适合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做,至于栏目名字,真改了,“你的月亮我的心,好男人就是我,我是孙三石”怎么办?

金姐:“好,将就你人在这里,我召集相关人员开个小会,敲定这事,你跟大家讲讲。”

说完话,她就吩咐手下去把部门人员叫到办公室里里来。

当年的办公室设备很简单,什么投影仪、白板黑板一概也无,ppt也不用做,全靠一张嘴说。

“新改版的《月下夜谈》我个人认为要抓住两点。”孙朝阳站在众人面前:“第一点是烟火气,第二点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众人摊开笔记本,默默记录。

孙朝阳:“我先说第一点,烟火气。什么叫烟火气,这是个新词,指的是做饭时,炒菜冒出的油烟,意思是普通人柴米油盐的生活。听广播的和我们播广播的都是小老百姓,你弄太高大上的东西,大家也听不懂。因此,节目内容还得落实在日常上面。”

“那么,什么是日常呢,就是吃饭睡觉起床上班,下雨天打豆豆,闲着也是闲着。”

众人低低地笑起来。

孙朝阳:“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烦恼,比如月底钱不够花啦,孩子不听话尽惹祸啦,老爹老妈天天催贪恋爱,可人家要三一响才肯嫁过来,自己家又掏不出这个钱啦。但生后中除了烦恼,也有不少快乐的东西。比如母亲刚给我打的毛衣穿在身上,很暖和;一家人去爬了香山,看到了红叶;爱人给我们生下了一个健康的小宝宝啦。”

大家飞快记录。

孙朝阳:“但是,如果我们老播这种琐碎的日常生活,听众刚开始的时候或许感觉新鲜,但事件长了就会觉得无趣。所以,我接下说第二点,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就是我们应该从来信中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出不寻常的东西,里面的事情和人物应该反映这个时代所有人的情感。快乐的点、感动的点,悲伤的点,忧虑的点,痛点……”

这哪里是在说广播,这是孙作家在给大家上创作课啊。

会议不一会儿就开完。

小支苦着脸对孙朝阳说:“朝阳,我听得云里雾里的,还是没弄明白应该念什么样的信。”

他和孙朝阳负责内容这一块儿,也就是选择需要播出的来信。

孙朝阳:“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专挑奇怪的听众来信,越奇怪越好。你还是学新闻出身的呢,没听说过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那句话嘛?”

支抗美:“我好像有点明白了。不管了,反正最后有你把关。”

二人当即开始做播出前准备。

同时,广播电台的其他栏目页在黄金时段播出了《月下夜谈》改版的消息,说,如果听众朋友有这方面的需求,可来写信给我们。

当天晚上,节目继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