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163章 文债来了,孙朝阳你要动笔(一)

孙朝阳走进屋:“铁森发什么脾气啊?”

里面,史铁森正躺在床上拿着笔写稿子,也不搭理人。旁边,有位女士则正在给另外一支钢笔灌墨水,颇有点红袖添香夜读书的味道。

每个作家创作的时候都有自己的写作习惯和特点,史铁森一开始提笔,就得一口气下去,直到写不动了才会停手。在写作的过程中,他是完完全全的物我两忘,即便有人在耳朵边上放鞭炮,他也是充耳不闻。

女士二十来岁年纪,身材纤细,五官清秀,典型的南方小美人。

老铁被如此美人爱慕,真是好福气。

女士放下钢笔,笑着朝孙朝阳伸出手:“陈西米,现在《当代》杂志社做编辑。刚才铁森正在骂娘,骂我不该来北京的。”

孙朝阳忙握手:“孙朝阳,俗世中的一介小书生。咦,你不是在上海吗,怎么跑北京来做编辑了,去的还是《当代》。”

在真实的历史上,史铁森夫人西米是西北方大学中文系毕业的,当年她是校刊的编辑,大史的第一篇文章就是发表在那里,二人就此结缘,有了联系。大学毕业后,陈西米回上海做了人文类刊物《希望》的编辑。《希望》杂志创刊于三十年代,第一任总编是胡风。陈西米能进那个单位,可见其家庭还是很有人脉的,加上本人学术上也强。

但是,在这个时间线里,陈西米怎么跑北京来,还进了当代?

前一段时间孙朝阳听人说老铁被一个女编辑追,陷入苦情,他还没有这么放在心上。今日一看,嘿,还是陈西米这个命中注定的。看来缘分这种东西果然是天注定,即便是另外一片时空,依旧是那对男女。

陈西米笑吟吟道:“是啊,我以前是在《希望》社,不过为了铁森,我调去了当代,铁森就为这事跟我发脾气呢!”

孙朝阳顿时对陈西米肃然起敬,这位姐在上海也算是小有背景,如果不来北京,按部就班走下去,未来在文化界也有一席地位。可为了爱情,甘愿舍弃那边的一切,跑北京来从头开始。这种单纯真挚而热烈的爱情,在 二十一世界真是稀缺物啊!

史铁森身有残疾,自然拒绝了这份感情。听说陈西米来北京后 ,感动的同时,又大发脾气。刚才两人拌了几句嘴,史铁森说不过她,只能闷头写稿。

陈西米也不生气,就帮着他搞家务。

放下钢笔,她又拿起拖布拖地。

孙朝阳:“铁森是属牛的,铁牛,你别理他。你们这段爱情,我同意了。”

陈西米扑哧一声,说:“朝阳,铁森说你是他最好的朋友,还得拜托你劝劝。对了,水果我收下,烟拿回去,不许他再抽。”

话音刚落,史铁森忽然伸出手,抢过孙朝阳手上那条烟,撕开了,掏出一支就点着了。

恭贺新禧四包一条那种听说很好抽,史铁森最近爱上了这种香烟,一个月要抽八条。

老铁真有钱,稿费大大滴。

陈西米摇头:“真是孩子气,朝阳,铁森这脾气,有时候很可爱,但有的时候真让人头疼,甚至痛苦。”

孙朝阳:“青春的残酷在于,女孩子总比男孩子成熟得早。”

陈西米又咯咯地笑起来:“朝阳你说话很有趣啊,难怪铁森很喜欢和你一起鬼混。”

“什么鬼混,我们是诤友良友益友。”孙朝阳哇哇地叫。

史铁森还是不吱声,面色愤愤然。

孙朝阳话多,陈西米也是个热情开朗的,两人一张嘴,就叽叽喳喳个不停,彷佛多年的老友一样。

孙三石同志随口问:“西米,刚进《当代》工作压力大不大?”

他不问还好,一问陈西米顿时面露忧色,摇头:“有点压力,主要是没作者。”

八十年代纯文学刊物有四大花旦和四小花旦的说法。四小花旦是《人民文学》《青年作家》《萌芽》《上海文学》,只刊载短篇小说;至于四大花旦,则是《收获》《十月》《当代》和《花城》,以发表中篇小说为主。

特别是四大花旦,因为体量大,影响力大,堪称汉语言原创文学艺术的殿堂,能够在上面刊登自己的作品,对一个作家是一种荣耀。

像这种国家级的大刊物,社里的编辑谁不是从业多年,手中掌握着大量的作者资源。有的老编辑,手中捏着几十个作家名单,不少还是得过全国大奖,或者写出畅销书的。

作家和编辑长期合作,彼此都建立起了私人感情。特别是作家们,不少人都很敏感,轻易不肯换编辑的。

而老编辑也不会把自己手头的作家资源轻易交出去,有的人甚至退休多年了,依靠作家资源返聘回原单位,继续发挥余热。

像陈西米这种新编辑,手头没有作家资源,只能从投稿里一点一点筛选,一点一点建立起自己的作家资源库。只是,这个资源库真要完善,也不知道要花多长时间。

新人,无论在任何行业都特别难。

孙朝阳安慰道:“西米你也别着急,慢慢来,总会好的。”

陈西米一笑:“朝阳,我听铁森说你正在写一部长篇,要不给我吧,预定了。”

孙朝阳计划创作的长篇小说《暗算》本打算写完后投去《收获》。一则,收获社那边有巴金在,自己又是他的小老乡。再则,后世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那他妈可是《收获》啊!”

他有点犹豫:“这个……我觉得不太好。”算是拒绝。

陈西米神色很失望。

忽然,病榻上的史铁森终于开口了:“西米你别理他。你们这次合作,我同意了。”

孙朝阳:“铁森,我……”

史铁森不搭理他,对陈西米道:“西米同志,孙朝阳的新书《暗算》的大纲我看过,题材很新,以他的创作能力,肯定能过二审和终审。一个月,一个月时间就能交稿。”

“真的吗?”陈西米惊喜:“要了,要了,要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