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141章 回家就是一家人在一起

在北京和苏州呆了四个月,这次回家,从成都到仁德县的公路好了许多,往日的坑凼也填上了,有养路段工人在修修补补。本来四个小时的车程,三小时就到,也少了旅途的劳顿。

县城还是那个县城,街道还是沥青的,天气热,有的地方都晒化了,一不小心还把鞋子粘住。

兄妹俩先去了六叔公家,送上一大堆从苏州买来的点心,足足三斤,为老人家往日对自己的关照表示感谢。

六叔公正打算吃午饭,看到两个后辈很惊喜,又骂道,孙朝阳你来就来嘛,带这么多东西做什么,跟搬家似的,谁稀罕吃你的点心?你们将来有出息,给咱们孙家增光比什么都好。

孙朝阳嘿嘿笑道,都是些零嘴儿,反正是我们小辈的心意。

六叔公问他们吃饭没有,听说还饿着肚子,忙叫老妻去县政府食堂又打了几个菜回来。

他看了看这两兄妹,感慨道这才几个月,朝阳你就做出了这么大事业,小小也变成大人了,还在《济公》中担任了一个角色。昨天晚上看电视的时候觉得挺像,想不到真是小小拍的。

还真别说,小小自从跟孙朝阳一起生活,体重增加得很快,个头也蹿了一大截,看起来就是个大姑娘。

六叔公拍了拍孙朝阳的肩膀,道:“朝阳,你这样做是对的。一个家庭的家长或者兄长,只要自己有点能耐,就得把兄弟姐妹们带着。人活着,还有什么比亲情更重要的?”

他又问两人将来有何打算。

孙朝阳回答说,二妹这次回来先参加毕业考试,然后是中考。《济公》播出,孙小小在其中扮演了一个角色,可以特招进北师大附中读高中,但前提条件是初中顺利毕业,中考的成绩不能太差。否则即便顺利入学北师大附中的高中部,将来考不上大学也是白搭。

孙小小忙保证道,哥你放心,我一定认真读的。

孙朝阳继续说道,小妹的事情问题应该不大,自己却有些麻烦。这次回来主要是处理国家干部转正的事情,也不知道一旦转正会去什么单位,影不影响将来的创作。他以后还是想呆在京城,看看将来能不能做中作协的创作员。

六叔公点点,说,朝阳你这么想是对的,干部的指标得拿到,好歹也有个保证。无论世界如何发展,总需要干部管理这个社会,无论你以后混得好还是坏,只要是国家干部,生活上总是有一分保障的。仁德县实在太小,还是得去京城那种大地方,尤其是你们这种干艺术的,得到处走到处看,有了见识才能创作出好作品来。你也不要担心,我下来打听一下,为你争取一个好单位。当然,干部转正需要县常委会讨论才能定,下来需要做很多工作。

孙朝阳心中欢喜,又谢了几声。

一顿饭吃了许久,又喝了点,到下午四点孙朝阳孙小小才告辞而去。

从县城到机砖厂有三公里,孙朝阳拦了一辆拉砖的骡车,不半小时就回到家中。

家还是那个家,里面收拾得一尘不染。孙朝阳的地铺还铺在那里,换上了新床单,挂墙壁上的相框里镶嵌满了他发表在报刊杂志上的作品,有星星诗刊的诗作,有青年作家的短篇小说。当然,《寻秦记》是没有的,太长,没地方贴。关键是那玩意儿思想不健康,实在拿不出手。

孙朝阳将窗户推开,外面阳光灿烂,花坛里的凤仙花粉红一片,玫瑰红得像火,蜂儿蝶儿嗡嗡飞舞,夏日正好,和上一世青年时代一样。

一个邻居正好走过来,呆住,然后叫道:“朝阳,大作家回来了?”

孙朝阳:“回来了,回来了。”

邻居朝屋里瞅了瞅:“带了姑娘回来?”

孙朝阳:“呸,什么姑娘,那是小小。”

“啊,小小,大明星小小回来了。”邻居大喊:“大家快来看啊,大明星孙小小回来了!”

不片刻,孙朝阳家就挤满了人,婆婆大娘们都牵着孙小小的手,口中啧啧称奇:“真漂亮啊,孙小小怎么白成这样,你看着手,嫩得啊,不知道抹了多少百雀泥。”

孙朝阳道:“什么百雀泥,十五六岁的姑娘,皮肤能不好吗?”

又有人摸着孙小小的脖子:“你看这颈子,长得跟鹅一样。你看着胸脯子……”

孙朝阳大惊:“不要乱说。”

“你看着脚长得,都长到腰上面。”

“这裙子好看,什么料子的,会不会是涤卡?”

孙小小什么时候见识过这种阵仗,用目光向孙朝阳求援。

孙作家又有什么办法,只得摊手。

正在这个时候,却见杨月娥和孙永富跌跌撞撞跑回来。杨月娥:“朝阳,我的儿。”孙永富:“小小,我的小小。”

“妈!”孙朝阳和孙小小同时叫,然后扶住老母亲,不住笑。

杨月娥眼睛有点湿:“朝阳,小小,你们不在这几个月,妈不知道怎么熬过来的。朝阳,电视机呢?”

孙永富立即打断她:“什么电视机,你说什么话,娃娃走大老远路回来,你还不快去做饭?”

孙朝阳说:“在六叔公家吃到四点,现在还撑得慌,不饿。”

这年头的人没有人际关系界限,都是一个厂一个院儿的,平时门都是打开的,方便彼此串门,也没有**可言,一家人自然也不方便说话,只能耐着性子应酬。

即便是一家四口吃晚饭的时候,他们身边也围满了说话的人,都是来看大明星孙小小的。

至于大作家孙朝阳,则彻底被孙小小的光芒所掩盖。

好不容易挨到晚上八点天黑尽邻居们要么回家休息,要么去工会看电视,孙朝阳兄妹才逮着机会和爹妈说话。

“爸,妈……”孙朝阳刚张开嘴要说话,孙永富却道:“生活费交一下。”

“多钱?”孙朝阳:“哎 你说多少就多少吧。”

孙永富:“交一百块,有粮票没有?”

“有有有。”孙朝阳忙回答。

交了生活费,孙朝阳大约把未来的打算跟父母说了一遍,杨月娥失惊:“朝阳,你的意思是以后还要去北京,小小也要在那边读书?”

“对的妈,我争取一下做中协的创作员,能调动就调动,不能调动就借调。毕竟做我们这行的,必须要有一个大平台。小小也得走出去,如果想要有个好前程。”

“那我们一家人不还得分开?”杨月娥问。

“等小小中考成绩出来,我就会和她一起过去,也就一个多月时间。”

孙永富心中难过,儿女都大了,是时候飞走了,他沉默了,只不住抽烟。烟是孙朝阳给他带回来的中华,好象比厂领导抽的大前门香。

直到一支烟抽完,才道:“人不出门身不贵,既然走出去了,就别回来,朝阳你这么想是对的。把门窗都关上,让我看看你买的电视机。”

孙朝阳:“关什么门窗啊,这么热的天。”

“你懂个屁。”孙永富起身,把门窗都关上不说,还用破布把缝隙都堵上。

这头,孙朝阳和二妹已经把电视机搬出来,放在柜子上,通了电,一拧开,音乐声响起。

“干什么,干什么?”孙永富脸色大变,急忙去把声音完全关掉:“别让人听到了,就这么看。不然,让别人知道咱们家买了电视,如何得了?”

这次杨月娥难得地附和丈夫:“对,不能让别人晓得了,那是要出事情的。”

孙朝阳:“出什么事情呀,出不了。”

孙永富说这么值钱的东西,叫别人晓得了,难保不会嫉妒。对了,瓦机房的小张你知道吗?

孙朝阳说知道啊,块儿挺大那个。

孙永富说,小张上个月买了架手表,被人晓得了,才戴一天。晚上睡觉的时候摘了放枕头下,第二天早上一摸,不见了,被人偷走了。鸟为食亡,人为财死,知道咱们家有电视,难保有人会挺而走险。

孙朝阳本来也不看电视的,就说:“随便你吧。”

于是,二老就守着无声的电视看得如痴如醉,直到所有节目结束。

看完,他们又把电视收起来,用一床破棉絮裹了,塞床底下藏好。

以前孙朝阳和妹妹睡外屋,孙小小睡床,他打地铺。现在二妹已经是大人了,再挤一个房间不合适。孙朝阳就安排她和母亲住里屋,自己则和老爹睡外面。

次日是周一,孙朝阳要去工会销假,重回工作岗位,孙小小则依旧回子弟校去报到准备迎接毕业考试。

距离毕业考试已经没几天了。

孙朝阳本打算带二妹去学校的,不料孙小小却说,哥我已经是大人了,不能自己去学校?我很讨厌自己的事情被家里人包办,我也有自由之意志独立之人格,我最近逆反期。

孙朝阳哈哈大笑,点头说:“行,你自己去。”

沙舵爷看到孙朝阳回来非常高兴,调侃道:“大作家来我们这里是体验生活的吗?”

孙朝阳:“老沙,看看我带了什么东西,这是你最喜欢的稻香村,家乡的味道,妈妈的味道。”

在老上级面前也没有什么藏着掖着的,孙朝阳又大概把自己未来的打算跟老沙说了一遍,道:“舵爷,我以工代干也有一段时间,估计下一步会转为正式干部,组织上肯定会下来谈话,还请你老人家和同事们在领导面前替我美言几句啊!”

老沙说:“没问题,你是咱们部门的人才,将来有出息了,大家面上有光。我这下去跟大伙儿打个招呼,让他们提前做好准备。”

孙朝阳回原部门后依旧轻松,不外是喝茶看书看报,一天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晚上回到家,却见孙小小一脸的无奈,忙问她这是怎么了。

孙小小说她今天去学校倒是顺利,就是被大家再次围观,说是来看女明星,课间休息的时候还被老师叫去办公室表演节目,没办法只能唱了一首歌。

孙朝阳大骇,说,就你那五音不全的嗓子,谁给你勇气唱歌的?我实在是想象不出你们老师当时的表情。

孙小小叹息道,谁说不是呢,她倒是无所谓,但看到老师脸上失望的表情,自己心中难过死了。

另外,最让孙二妹郁闷的是和以前的同学玩不到一块儿去。

孙朝阳说:“怎么玩不到一块儿去呢,以前怎么样,现在也怎么样?”

孙小小:“一群小屁孩,怎么看怎么幼稚。她们说的我没兴趣,我说的她们又听不懂。”

孙朝阳:“不要有偶像包袱。”

孙小小还有一个烦恼,那就是学校的作业实在太简单,拿到题目,几乎不用思考,提笔就有。不过,家庭作业还是要做的,她吃过饭就埋头复习。

至于家中二老,依旧关上门窗看起了无声电视。

孙朝阳觉得实在无奈,索性卷了铺盖跑工会去住,看看书,写写稿子,也没人打搅。和老爹住一屋,心理压力实在大,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惹了老爷子,被他一巴掌呼过来。

时间一天天过去,孙小小马上就要毕业考试了。在此之前,孙朝阳先遭遇大考,县委组织部来找他谈话。

体制外的人或许以为所谓的谈话,就是组织部的同志找到孙朝阳,问一些情况,然后孙同志说一番感谢组织上的信任,我将来一定认真工作,努力学习,服从上级的安排……云云。

实际上,这次谈话却是一次投票。领导来工会,宣布了对孙朝阳同志另有任命的决定后,问大家还有什么意见,然后开始投票,同意还是不同意。

孙朝阳和大家关系处得相当好,自然是全票通过。

谈话后,他又跑了一趟六叔公那里,汇报完情况,问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六叔公听完点了点头,说,只要这段时间里你没犯什么原则性的错误,那就没什么问题了。现在唯一的悬念是,将来会调你去哪个单位,我马上去给你打听。

六叔公人面熟,不几日就打听到了。

一般来说,像孙朝阳这种知名作家的工作都会安排到对口的文化部门。比如于华在出名后就被安排在文化馆,孙朝阳的老朋友迷迭香也是在文化馆,四川后来的作协主席着名作家阿来当时则在州报社做摄影记者,直到九十年代所着的《尘埃落定》获得茅盾文学奖,才调去成都《科幻世界》做了总编辑,后来又升任省作协专职副主席。

孙朝阳原本以为自己也会去文化馆什么的。

但六叔公带回来的消息是,孙朝阳将要去去民宗,主要工作是管和尚。佛文化也是一种文化嘛,专业对口。

他心叫一声,我靠,肯定是跟游本倡游大爷一屋住了两个月,沾染上因果。

孙小小的毕业考试开始了,那时候的毕业考试没那么讲究,考场就设在子弟校,三天考完,人人过关。

然后学生解散放假,等着中考。

不几日,毕业证就发下来了,就一张贴了照片的薄薄的纸片,显得很草率。

休息一星期,孙朝阳的工作安排还没下来,孙小小则又要迎接中考,考场设在县城向阳中学。

中考依旧三天,原本六叔公让小小住他家去的,免得来回奔波浪费时间,还影响考试状态。但孙朝阳考虑到自己父亲和他恶劣的关系,再说去别人家住诸多不便,还打搅了老辈子的作息,就谢了一声另外找了个地儿住下。

他和妹妹住的是县招待所,那里有独立卫生间和热水,也非常安静。二妹可以认真复习,自己也可以赶稿。

至于吃饭,在街上的饭馆吃不美吗?

头一天上午考语文,孙朝阳送妹妹进向阳中学后,就拿了笔和稿子坐学校门口的花坛上写了起来。八十年代还没有鸡娃的说法,家长们自然不会来考场外守,孙同志是独一份的。

回想起以前在北京的时候,北师大附中每天放学都挤满了来接孩子的家长,一到节假日,学生们纷纷上补习班、课外兴趣班,孙朝阳心中就感慨:观念啊,观念,实在太重要了。在教育资源匮乏的年代,小地方的学生根本没办法和大都市的同龄人拼。

很快,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

孙朝阳刚收拾好纸笔起身,就听到后面有人喊:“朝阳,朝阳,我大概是够戗了。”

他回头看去,惊得大叫:“爸,你怎么了?”

却见,父亲孙永富鼻青脸肿地推着自行车过来,身上全是汤汤水水:“我来跟你们送饭,路上摔了一交。”

原来,孙永富挂念中考的女儿,想着今天是小小的重要日子,就咬牙把家里的肉票拿出来,去镇上割了肉,煮了一锅蘑菇肉片汤送考场来。

他也是糊涂,将肉片汤装塑料口袋里,挂自行车龙头上。

骑了两公里路,就发现不对劲了。那肉片汤温度很高,塑料袋立即被烫得软了,然后开始淅淅沥沥漏。

孙永富心中大慌,下意识伸手去接,然后重重摔倒在地上。

听他说完,孙朝阳又是心疼又是气恼,埋怨:“爸,咱们可以在馆子里的吃的,你送什么饭啊,弄成现在这样。”

孙永富知道自己做错了事,低头道:“外面的能和家里比,我只想让小小吃好一点。”

孙朝阳擦着他的衣服:“行了,行了,伤没有,要不要去医院看看?”

孙永富还在说:“小小午饭怎么办,她最喜欢蘑菇肉片汤了,朝阳,我很难过。”

孙朝阳安慰道:“别难过了,真不去医院?”

远处,孙小小用手捂着嘴,眼眶里泪珠儿转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